① 「建築業總產值」指標數據如何取得
建築業總產值(即自行完成施工產值) 指建築業企業或附營建築施工單位自行完成專的按工程進度計算屬的建築安裝生產總值。建築業產值包括: (1) 建築工程產值:指列入建築工程預算內的各種工程價值。 (2) 設備安裝工程產值:指設備安裝工程價值。 (3) 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指房屋、構築物修理所完成的價值,但不包括被修理房屋、構築物本身的價值和生產設備的修理價值。 (4) 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指加工製造沒有定型的、非標準的生產設備的加工費和原材料價值,不論是現場還是附屬加工廠為本單位承建工程製造的非標准設備的價值,都應計算產值。 計算公式:建築業總產值 = 建築工程產值+設備安裝工程產值+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 其中:建築工程產值包括建築工程產值和裝修工程產值; 設備安裝工程產值不包括被安裝設備本身的價值; 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不包括被修理房屋本身的價值; 計算方法是用實際完成的實物工程量乘以單價(結算價格)
② 建築業總產值的地區排名
2014年,江蘇省建築業總產值2.68萬億元,同比增長15.92%,產值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③ 建築業總產值和建築業竣工產值各指什麼
建築業總產值就是,在預算范圍的產值。建築業竣工產值 就是竣工完成的產值。竣工面積就是已經完成的工程量。優良品率就是指完成量中優良數量。機械設備總工率就是機械全部功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就是在最大條件下生產量。這些因素決定建築業的經濟效益,平衡國家經濟的一個指標。
④ 西湖區的經濟概況
2013年,西湖區完成農業總產值6.45億元(現價),比上年下降2.86%,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2.38億元,畜牧業產值0.37億元,漁業產值3.55億元。
2013年,西湖區種植業面積9.15萬畝,糧食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比重由上年的41.86:58.14調整為41.33:58.67。龍井茶、無公害蔬菜、水產養殖及花卉苗木等優勢產業實現產值5.42億元,佔全部農業總產值比重84.03%。全年生豬飼養量3.18萬頭,家禽飼養量30.75萬羽,畜禽肉類產品產量1929噸。全年淡水產品產量21447噸。
2013年,繼續弘揚「一綠一紅」茶文化,「西湖龍井」連續四年蟬聯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首,「九曲紅梅」榮獲全省「浙茶杯」金獎第一名。完成雙浦農業綜合開發項目6200畝,提升上城埭村、大清村、雙靈村等旅遊特色村品質,新建省、市星級農家樂和休閑觀光特色示範村(點)6家,休閑觀光農業接待遊客160.25萬人次,實現收入1.66億元,分別增長12.8%和22.9%。 2013年,西湖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88.53億元,工業銷售產值286.74億元。
2013年西湖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上工業)完成工業產值232億元,比上年增長6.97%(工業均為企業同口徑比),佔西湖區工業總產值80.41%;完成規上工業銷售產值230.21億元,比上年增長7.04%,佔西湖區工業銷售產值80.29%。完成新產品產值77.39億元,比上年增長32.82%,新產品產值率達33.36%,比上年提高2.68個百分點。完成規模以上高新技術銷售產值113.06億元,比上年增長4.74%,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達49.11%。
2013年,西湖區共有資質內建築業企業173家,完成建築業增加值43.54億元,可比價增長4.3%,實現建築業總產值783.14億元,比上年增長21.6%。 2013年,西湖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87.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8%,服務業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9.09億元,比上年增長8.28%,對地方財政貢獻率達到86.24%。
2013年,新投入使用規模樓宇15幢、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打造稅收億元樓宇13幢,稅收千萬元樓宇45幢,樓宇稅收貢獻率達81.5%,世貿中心成為我區首幢「六億元」樓,平方稅收達到2.2萬元。實施精細化管理,完善樓宇經濟管理信息平台,12幢樓宇被評為市五十佳商務樓宇,培育特色樓宇8幢。
2013年,西湖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4.69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批發業153.22億元,比上年增長9.02%;零售業178.75億元,比上年增長17.73%;住宿業6.17億元,比上年下降4.65%,餐飲業26.55億元,比上年增長10.47%。
2013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61.62億元,同比增長15.24%。接待遊客878.79萬人次,同比增長12.09%。至年末西湖區擁有旅行社100家,其中有出境業務資格的旅行社8家。省五星級旅行社4家,四星級2家,三星級2家。西湖區共有A級景區3個,其中5A級景區1個(西溪國家濕地公園),4A級景區1個(宋城)。西湖區擁有星級賓館15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2家,三星級10家,二星級1家。
⑤ 建築業總產值與企業總收入、工程結算收入區別它們之間關系急。
【1】建築業總產值=已結算工程款及未結算工程款之和
【2】企業總收入=各種收入之和
【3】工程結算收入是指建築企業已收到工程款
【1】》【2】>[3]
國際會計師提供
⑥ 建築業增加值與建築業總產值的比例怎麼計算
建築業增加值算出來負數也上報。產值0也要上報,產值是負數也要上報。
建築業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工程施工應付工資+工程施工應付福利費+管理費用中的稅金+管理費用中的勞動待業保險費+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營業利潤
產值是項目報監理方、甲方完成的工作量,一般情況下等同票面金額。但很多公司開票是按照甲方付款金額開據,所以說票面數據不一定能反映真實完成的產值。
按權責發生制報,如果沒有新的統計報量產值,就報0,不能按開票金額報。
⑦ 資產負債表哪個是建築業總產值
企業財務,生產,經營狀況
1.注冊資本:按工商營業執照內容填寫.
2.資產總額:指本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它權利.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3.固定資產:指本企業使用期超過一年的房屋及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4.流動資產:指本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5.負債總額:指本企業全部資產總額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將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6.凈資產:又稱所有者權益,指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企業凈資產等於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余額.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7.實收資本:指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人投入的資本.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實收資本中如有外幣形式投入的資本,要摺合成人民幣形式填報.
8.國有資本: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以國有資產投入企業形式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9.法人資本:指其它法人單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資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10.個人資本:指社會個人或者企業內部職工以個人合法財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11.港澳台商資本:指我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投資者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12.外商資本:指外國投資者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13.企業總收入:指本企業報告期內與生產經營直接有關的各項收入,包括建築業收入與其它收入.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14.建築業總產值:指本企業自行完成的按工程進度計算的建築安裝總產值.它包括建築工程產值,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等.
15.利潤總額:指本企業全年實現的利潤,虧損以"-"號表示.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16.所得稅:指本企業在報告期內按照國家的稅法規定交納的所得稅.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17.凈利潤:指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後的利潤.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18.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原值:指與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發生聯系的各類固定資產原值.如生產和行政管理用的房屋及建築物,施工機械,運輸設備及試驗設備和其他生產用固定資產.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固定資產"科目分析歸納填寫.
19.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凈值:指與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發生聯系的各類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累計折舊後的凈值.
20.建築業增加值:指建築業企業在從事建築產品生產和提供勞務總值中除去外購物質產品價值,中間投入價值和勞務費用後新創造的價值和固定資產折舊後的轉移價值.
建築業增加值通常採用分配法計算,其計算公式為:建築業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稅金+營業利潤
具體公式為:建築業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工程施工應付工資+工程施工應付福利費+管理費用中的稅金+管理費中的勞動待業保險費+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營業利潤
21.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指本企業年度內(報告期)累計提取的折舊.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22.勞動者報酬:指勞動者從事生產活動而從生產單位得到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勞動者報酬有三種基本形式:一是貨幣工資及收入,包括企業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薪金,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二是實物工資,包括企業以免費或成本價提供給勞動者的各種物質產品和服務;三是企業為勞動者個人支付的社會保險,具體包括生產單位向政府和保險部門支付的勞動,待業,養老,人身,醫療,家庭財產保險等.
23.生產稅凈額:指本企業向政府繳納的生產稅與政府向企業支付的生產補貼相抵後的差額.生產稅的計算公式為:生產稅凈額=生產稅-生產補貼.
生產稅主要包括:營業稅,產品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特別消費稅等,及繳納的各種規定費用,如教育附加,排污費等.
24.營業利潤:指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再減去期間費用.營業利潤計算公式為:
營業利潤=工程結算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勞務作業利潤+材料銷售利潤+對外承包工程利潤+其他銷售利潤+多種經營利潤+機械設備租賃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5.建築業勞動生產率:指企業全部職工按其完成的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其公式為:
建築業總產值÷報告期內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
26.資產負債率:指企業全部資產總額中,借用外部資金所佔份額的指標.計算公式為:年末負債總額÷年末資產總額×100%.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27.凈資產收益率:指企業運用凈資產獲得收益的能力.
凈利潤(利潤總額-應交所得稅)÷〔(年初所有者權益+年末所有者權益)÷2〕×100%
28.資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29.近三年工程結算收入:指本企業承包工程實現的工程價款結算收入.按企業財務報告分年度填寫.新設立企業不填此項.
⑧ 浙江省各地級市gdp總產值是多少
2014年,浙江省來生產總值(自GDP)達到40153.5億;全省人均GDP為73312.81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從各地級市來看,杭州、寧波和溫州GDP總量領先,分別為9201.16億、7602.51億和4302.81億。
從人均GDP來看,浙江全省各地市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杭州、寧波和舟山位列前三。
杭州市人均GDP為104038.44元,摺合16936.65美元。
寧波市人均GDP為16150.72美元,舟山市人均GDP為14563.77美元。
溫州市人均GDP最低,為7616.22美元。
(註:常住人口數據採用2013年末數據,2014年美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6.1428)
⑨ 統計聯網直報平台上建築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里的建築業總產值要與收入一直么
不一定是一致,從長期看,兩者應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