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美稅收協定
如果已經取得了美國護照,就算是美國的納稅居民了,那麼,就應該就全球所得在美國納稅了。不過,中美有避免雙重征稅協定,海外財產可以申請tax credit吧?具體還是問問irs吧。
『貳』 中美之間關於稅的差異
稅收是美國政府賴以生存的財政基礎,而個人所得稅則是美國政府財政的重要來源。 美國是根據內個人收入容情況逐步提高稅率,以此來減少低收入者的負擔和控制高收入者的收入過快增長。最基本的原則是多收入多交稅,收入低的先交稅後退稅。
美國收入方面的規定也相當復雜。特別值得指出的有兩點:
一是美國繳納個人所得稅不僅考慮個人的收入,而且十分重視家庭其他成員尤其兒童的數量情況。同樣收入的兩對夫婦,有兒童和沒有兒童所繳納的稅收相差很大。
二是高收入者是美國個人所得稅納稅的主體。據統計,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群體所繳納的稅款每年佔美國全部個人稅收總額的60%以上,是美國稅收最重要來源。也就是說,美國政府每年的巨大的財政來源主要是占人口少數的富人,而不是占納稅總人數絕大部分的普通工薪階層。
『叄』 中美產生稅制差異原因
(一)中美消費稅稅目之比較
一般來說,一國消費稅法之稅目的規定,大多是基於本國特定時期的經濟政策來設定的,以此來引導消費方向、調節消費結構,影響生產結構。從世界各國的消費稅目來看,糖、軟飲料及其替代品是最廣泛地課以消費稅的食用產品,有65個國家徵收;29個國家對鹽徵收消費稅,有27個國家對奢侈品的化妝品、香水徵收消費稅。
美國國內收入法典26標題的D部分將消費稅分39個稅目,涵蓋了燃料、環境稅、通訊、運輸、外國保險、卡車拖車掛車等車輛、製造業、煙草、賭博、酒類、港口稅等。每個稅目還包含有眾多子目,十分繁雜,征稅項目大大小小有幾百種。這也反映了美國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此外,該法典還規定,酒精飲料稅目由國家專賣和財政壟斷,這使得這類危害身體健康物品限制上升到國家的高度,便於統籌管理,值得我們借鑒。美國消費稅的另一個特色是專款專用,對許多課稅項目徵收消費稅形成諸如:公路信託基金、機場和航線信託基金、矽肺殘疾信託基金等特定的基金,用於聯邦政府對相關項目的支出,避免專項資金被佔用,值得我們學習。
相比較,我國的消費稅法規定,11個稅目。分別為:酒、煙、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化妝品、護膚護發品、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車輪胎、摩托車、小汽車(包括小轎車、越野車、小客車)。每個稅目還細分為16個子目,總共23個消費稅項目。它們都是在原產品稅和增值稅的基礎上經過選擇,修改後確定的。
(二)中美消費稅稅率之比較
目前,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各國稅制改革的一個共同特點是由過去強調直接稅轉向以直接稅和間接稅並重,甚至偏重間接稅的趨勢。各國在商品稅收的徵收改革中,重點放在了消費稅的改革上,特別是在稅率方面尤為突出。
從當今消費稅的發展趨勢來看,已經愈來愈凸現其配套性商品勞務稅性質,其特殊調節稅功能日趨明顯。在日本、義大利和比利時等國家的消費稅有一部份現已撤功能為增值稅的課稅范圍,尤其是在日本,雖仍名之為消費稅,但實質上已是一種增值稅。
『肆』 中美幾個主要稅收稅率的差異有多大
美國的稅收制度不同,與中國不可比的。社會性質不同,所以稅制會不同。美國與中國的稅收稅率差異相比沒有意義。
『伍』 震驚,中美日稅收差竟如此之大,看看你多交了多少稅
一個國家的稅收體系,跟這個國家的歷史背景、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國民對稅制功能的認知、征管科技手段,以及這個國家執政者想要達到的有如在公平、效率、發展、穩定間博弈的政治目標息息相關。
由於各個國家的不同,全球各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大致可以分為三大種: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分類綜合所得稅制。
震驚!中美日稅收差竟如此之大,看看你多交了多少稅...
以中國為代表的分類所得稅制
對同一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所得,按其所得的不同來源,將他們分為不同類別的所得,如工資、薪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等,並對每一類所得按照單獨的稅率來計算其所得稅的制度。
中國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震驚!中美日稅收差竟如此之大,看看你多交了多少稅...
中國採用的分類所得稅制實行徵收制,控制稅源扣繳,徵收管理簡便,能夠有效的減少稅收監管成本。
而「源泉課稅」的基本原則,是鑒於目前我國公民的足額納稅意識較低,稅收征管手段乏力,實施源泉課稅的辦法,它既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稅收流失,又能防止降低適用稅率;既能更有效地調節收入分配差距,又能遏止貧富差距現象。
有如我們大家感受最深的,中國的分類所得稅制沒有充分考慮納稅公民不同的經濟狀況與家庭負擔,扣除標准一刀切,導致收入調節功能嚴重不足,有悖於稅收的「縱向公平」原則,不能最大化實現平均社會財富的目標。
另外,對不同的所得項目採取不同稅率和扣除辦法,容易造成納稅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費用,規則越細,反而容易出現漏洞。
震驚!中美日稅收差竟如此之大,看看你多交了多少稅...
以美國為代表的綜合所得稅制
綜合稅制,是指將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的各種不同來源所得綜合起來,減去法定減免扣除項目後,對其餘額按累進制計征所得稅的一種課稅制度。
美國以家庭為單位申報個人所得稅,申報身份可以分為:單身申報、已婚聯合申報、已婚單獨申報、戶主申報。不同的申報身份,適用不同的稅率。
2016-2017 Federal Income Tax Brackets
震驚!中美日稅收差竟如此之大,看看你多交了多少稅...
相對於中國的分類所得稅制,美國採用的綜合所得稅制更能全面反映納稅人的負擔能力,符合納稅公平原則。美國針對不同人群設計了分門別類、多種多樣的費用扣除標准,包括「標准扣除」和「項目扣除」,而劣勢就是太復雜、征管成本高,對納稅人的素質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沒有高效的高科技征管方法,其他國家很難效仿執行。
簡單來說,雖然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設計了不同的豁免和費用扣除標准,但美國個稅申報的復雜度和征管成本令人咋舌,普通人如果自己獨立申報,很難完全理解並充分利用這些扣除項。
而美國的富人階層,則通常會花大價錢聘請專業的財稅顧問提前做好稅務籌劃,人們常見的某某富豪成立慈善信託基金,就是一種非常高級的稅務籌劃手段,既得名又得利。
震驚!中美日稅收差竟如此之大,看看你多交了多少稅...
以日本為代表的分類綜合所得稅制
分類綜合稅制,是指對同一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不同種類的所得分類課征所得稅,實行源泉徵收和預定徵收;
納稅年度終了時,再將其全年所得總額,按累進稅率計征所得稅,平時所繳納的分類所得稅,可以在納稅年度終了時應繳納的綜合所得稅中扣除。
日本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震驚!中美日稅收差竟如此之大,看看你多交了多少稅...
日本的綜合所得稅制能充分體現「量能課征」的公平原則。因為它能反映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的收入水平及納稅能力,它既能實行差別課稅,又能採用累進稅率全面課征;既能實行源頭扣繳、防止漏稅,又能將全部所得合並申報;達到量能負擔的要求,等於對所得的課稅加上了「雙保險」。
但綜合所得稅制也有一個弊端,不能靈活的對單項所得進行個稅調節。例如現在中國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投資,但如果稅制上不能對資本利得單獨實行低稅率,以最高檔計稅,則會大大降低資本回報率,在目前經濟轉型投資風險極大的背景下,會加大抑制資本的流通,不利於經濟發展。
總結:
所有的稅制都有利弊,適合當下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的稅制就是最好的稅制。從今年地稅局推進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稅申報工作來看,中國的分類所得稅制向綜合所得稅制改革勢在必行。
除了稅制改革,中國目前更需要的是系統高效的征管手段,減少普通稅務會計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一遍遍地跑稅局,每次從不同的專管員那裡得來截然不同的答復,然後再一臉懵逼的回來填寫納稅申報表,無奈的在稅務風險上埋下一個個坑。
科技從互聯網發展到人工智慧,「金稅三期」上線,意味著藉助高科技手段,未來的稅務申報更高效,監管更嚴格、體系更完善。財稅專家們不再需要潛心研究填寫表格,而是真正意義上轉向類似美國的稅務籌劃顧問,合法合規的利用差異化政策和扣除標准,實現客戶財富最大化。(來源: 橙蟹 )
『陸』 中美稅制比較:為什麼中國企業總抱怨稅負重
呵呵,據我所知沒有。美國的稅收如果按行政區域劃分的話,可以細分為聯邦、州、市、縣、鎮、專區、學區等等吧,他們各自都可以在不違反憲法的范疇內開設稅種,所以如果概論中美兩國的稅種,那麼很難找到中國獨有的稅種。比如說增值稅,這是在世界范圍內普遍使用的稅種,但是在美國只是密歇根州徵收,而且是小范圍的使用。美國個人所得稅是不得不提的一個稅種。該稅是由聯邦政府徵收的,而且是其最大的稅收來源,但是該稅種是違背美國憲法的,並且除憲法外也沒有任何一條法規為其正名。在時刻標榜人權的美國,該稅之所以能夠得以大范圍徵收,其根本原因是美國政客對人權這個概念的定義與普通民眾是有本質差異,在美國流行一句諺語--FBI也怕稅務局。都知道關塔那摩的囚犯至今也沒有走任何的司法程序吧,呵呵,得罪了聯邦稅務局也就這下場了,即便上了法庭也就是走走過程。可能有人會在個稅的問題上拿我國與美國比較,所以做個簡介的說明。上面我說過美國政客和民眾對「人權」一次的理解是不同的,這並非是我戲言,而且我還要說中美在「個人所得稅」這個概念上也是不同的,雖然稅種的名字都一樣。簡單的說吧,美國人民不是不願意繳個稅,本質原因是個稅屬於直接稅,而美國憲法要求向個人徵收的直接稅必須是均攤的,也就是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是美國個稅的收益者不是民眾,至於說用在哪裡和其中的深意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柒』 中美稅收優惠協定
一、有的。全稱為:中·美(美利堅合眾國)稅收協定、議定書和換文 (1984年04月30日)
二、根據協定第九條,1、締約國一方居民公司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股息,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2、然而,這些股息也可以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按照該締約國的法律征稅。但是,如果收款人是該股息受益所有人,則所征稅款不應超過該股息總額的10%。 本款規定,不應影響對該公司支付股息前的利潤所徵收的公司利潤稅。 3、本條「股息」一語是指從股份或者非債權關系分享利潤的權利取得的所得,以及按照分配利潤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稅法,視同股份所得同樣征稅的其它公司權利取得的所得。 4、如股息受益所有人是締約國一方居民,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另一方,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進行營業或者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固定基地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據以支付該股息的股份或其它公司權利與該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不適用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視具體情況適用第七條或第十三條的規定。 5、締約國一方居民公司從締約國另一方取得利潤或所得,該締約國另一方不得對該公司支付的股息徵收任何稅收。但支付給該締約國的另一方居民股息或者據以支付股息的股份或其它公司權利與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除外。對於該公司的未分配的利潤,即使支付的股息或未分配的利潤全部或部分是發生於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利潤成所得,該締約國另一方也不得征稅。
三、根據《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020號)二、下列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八)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
四、取得股息的個人為為低於10%稅率的協定國居民,扣繳義務人可按照「通知」規定代為辦理享受有關協定待遇申請
『捌』 有誰知道中美雙邊稅收的具體內容
根據中美避免所得稅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
1.締約國一方居民公司支回付給締約國另一方答居民的股息,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2.然而,這些股息也可以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按締約國的法律征稅.但是,如果收款人是該股息受益所有人,則所征稅款不應超過該股息總額的10%
本款規定,不應影響對該公司支付股息前的利潤所徵收的公司利潤稅.
3.本條"股息"一語是指從股份或者非債權關系分享利潤的權利取得的所得,以及按照分配利潤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稅法,視同股份所得同樣征稅的其他公司權利取得的所得.
這是協議的原文,這里"居民"的定義簡單的講就是"納稅人"的意思
『玖』 中國和美國的稅收制度相比,有什麼優缺點
中國和美國的稅收制度相比,由於政治和經濟體制不同,二者是不能比較的,稅收制度是由政治來決定的。
下面有人做了如下比較:
美中兩國都是復稅制模式,但美國是以所得稅(直接稅)為主體,我國則以流轉稅(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模式。其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以所得稅為主體稅種,是實行鼓勵競爭及自由貿易政策的要求;是緩和社會各階層矛盾的要求;是調節控制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矛盾的要求。 另外,無論從廣度與深度上,我國稅收的宏觀調節與美國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從微觀方面看,美國對企業主要是採用降低所得稅稅率,而中國大多採用減免優惠來進行調節。美國的調低稅率是稅收本身的操作,有利於維護稅收的規范性,中國的減免稅方式更多的是一種行政上的操作,對市場經濟運行會起一定的扭曲作用,會擾亂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這也是目前我國所得稅制不完善、不規范的原因之一。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稅收征管有以下缺陷:稅收征管的方式還比較落後,自行申報納稅與計算機服務管理不普遍;稅務代理制還有待規范和完善;稅收執法不嚴,越權減免和地方政府幹預稅收執法現象還普遍存在;稅務監督不力,收效不大。通過對中美兩國稅制主要方面的比較,有以下啟示:稅制改革與建設中主體稅的選擇問題;改革稅收的調控方式,提高稅收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完善稅收征管模式,改進稅收征管手段和方法,堅持以法治稅;完善稅收征管模式,改進稅收征管手段和方法,堅持以法治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