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體積砼施工定義
公路橋涵施工規范 定義為:
現場澆築的最小邊尺寸大於或等於1m,且必須採取措施以避免因水化熱引起的內表溫差過大而導致裂縫的混凝土。
❷ 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有幾種方法
1、水泥選擇,一定要選擇水化熱較小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做水化熱的實驗,測定放熱量,這個很重要,因為體積大要布置冷卻水管,通過總得散熱量來計算需要算多少流水量才能完全散去水化反應放出的熱量。
2、大體積混凝土溫度從內到外溫差變化呈階梯狀,因此冷卻水管布置應根據溫場模擬來布置,一面進水,一面出水,冷卻水管布置間距應經過計算。溫場模擬通過ANSYS
或者
MADIS
等軟體進行,參數選得對計算結果還是蠻準的。力學學得好的可以手算。
3、混凝土配合比,專業實驗室應反復試驗,要求水化熱小,水灰比滿足強度的情況下盡量放大,緩凝時間要長,建議24-36小時,按比例摻粉煤灰或者礦粉,減少水泥用量。
4、以上均屬理論上需准備的,然後就是現場施工,混凝土怎麼澆築不多談,口水話。個人經驗,混凝土入倉溫度不要過高,特別是高溫天氣澆築情況下,一定要加冰,坍落度控制要求200以上。砂石料不能暴曬,有暴曬情況灑水降溫。水泥提前進場,不能使用熱水泥。澆築時,根據澆築方量一定要選擇與澆築方量相當的機械設備,混凝土澆築要連續,分層厚度不要太厚,否則會呈現千層餅的現象,而且過早開裂。當混凝土澆築一定時間後檢查底層混凝土溫度,當溫度與大氣溫度差超過規范數值時開啟冷卻水管。
混凝土澆築時外側布置防裂網片,鋼筋保護層控制要嚴格,裂紋產生與保護層關系極大。
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後表面浮漿很厚,我曾經澆築過7天以上的大體積混凝土,浮漿厚度超過60cm,浮漿盡量鏟除,然後表面灑一層碎石,進行二次振搗。(這個違規本不該說的)
5、混凝土澆築完畢後,認真養護,灑水24小時不停,模板內最好長期灌水,冷卻水管循環冷不停直至混凝土內外溫差少於25°時即可停止。
6、大體積混凝土模板拆除一般在養護完畢後拆除,防止表面失水過快開裂
7、大體積混凝土開裂因數太多,要想全面控制是很難的,但要通過充分准備盡量控制裂紋的產生是可以做到的,最主要一條就是控制內外溫差。
8、模板拆除後,裂紋一般不會立即顯現,可以通過長期觀察進行判斷,有些裂紋是表面龜裂,有些是溫差影響開裂,觀察裂紋寬度,發展方向,裂紋部位即可判斷出成因,然後提出補救方案。
9、我沒干過房屋建築那種筏板基礎混凝土澆築,據說方量也挺大的,樓主可以選擇性的看待我的回答。
❸ 大體積砼施工定義
公路橋涵施工規范
定義為:
現場澆築的最小邊尺寸大於或等於1m,且必須採取措施以避免因水化熱引起的內表溫差過大而導致裂縫的混凝土。
❹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有哪些方法
大體積混凝土一般如下三種方案澆築
1、全面分層。在整個基礎內全面分內層澆築混凝土,要做到容第一層全面澆築完畢澆築第二層時,第一層澆築的混凝土還未初凝,如此逐層進行,直至澆築好。這種方案適用於結構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時從短邊開始,沿長邊進行較適宜。
2、分段分層。適宜於厚度不太大而面積或長度較大的結構。混凝土從底層開始澆築,進行一定距離後澆築第二層,如此依次向前澆築以上各分層。
3、斜面分層。適用於結構的長度超過厚度的3倍,振搗工作應從澆築層的下端開始,逐漸上移,以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