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築施工企業會計工作內容是什麼並且涉及哪些帳務處理流程
工作內容:負責全公司會計核算,參與公司財務管理,按照會計制度規定設置會計科目。 負責設置公司會計核算形式,組織建立會計憑證傳遞程序。
流程:定期核對總帳與各級明細帳和日記帳,確保帳帳相符,記帳結帳工作符合規定要求。根據會計資料負責編制財務情況說明書和會計報表附註。
㈡ 建築業的賬務處理流程
步驟如下:
一、收入核算
1、收到預付工程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2、工程完工結算時
借:預收賬款/應收賬款
貸:工程結算收入
3、結轉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主營業務成本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等等
借或貸:本年利潤
二、成本的核算
1、發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發生的材料費用
借:管理費用/原材料
3、支付人工費
借:工程施工--人工費
貸:現金(或應付工資等)
4、發生的機械費用
借:工程施工--機械使用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指的租賃)
貸:銀行存款(或累計折舊等)
5、發生的其他直接費
借:工程施工--其他直接費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等)
6、月末確認收入和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按當期確認的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倒擠)
貸:主營業務收入(按當期確認的工程結算收入)
7、工程完工決算後,應將「工程結算」科目與「工程施工」科目沖抵,沖抵後「工程施工」科目與「工程結算」科目余額均為零。
施工企業合同完工並結清工程施工和工程結算賬戶時
借:工程結算(按賬面累計余額)
貸:工程施工
三、稅金核算
1、月末結轉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預繳增值稅)(按 2%預繳)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一般計稅)
2、下月繳納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一般計稅)
3、某項目同時繳納印花稅
先計提:
借:稅金及附加(也可以做到明細某某稅)
貸:應交稅費——城市建設維護稅
應交稅費——地方教育附加稅
應交稅費——教育附加稅
然後再做支付分錄:
借:應交稅費——城市建設維護稅
㈢ 建築施工企業賬務處理
1、費用可以全部計入管理費用,並將發生較多、數額較大的設立二級科目:比如招待費、辦公費;零星發生、金額不大的計入管理費用-其他;
2、計提工資:借:工程施工(生產成本)
管理費用
貸:應付工資(應付工資薪酬)
發放時---借:應付工資
貸:現金(銀行存款)
3、如果金額不大,只有幾千元,可以直接計入管理費用
4、計入原材料,領用時轉入工程施工(生產成本)
㈣ 建築施工企業會計怎麼做賬
工程施工
1、 關於成本的賬務處理:
分配工資獎金: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費(生產工人工資獎金)
機械作業-工資及附加(機駕人員工資獎金)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間接費用-管理人員工資(項目部管理人員工資獎金)
貸:應付職工薪酬
領用原材料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材料費
貸:原材料
台班費結算: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機械使用費
貸:應付賬款(外部單位)
機械作業(內部設備管理部門提供的台班)
甲供料的賬務處理:
甲方撥付:
借:原材料X
貸:應收賬款
領用時: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材料費
貸:原材料
業主方代扣稅金的賬務處理:
借:應交稅金-應交XX稅
貸: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XX單位
項目專門借款發生的利息: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費
貸:銀行存款(新准則新增內容)
委託加工物資的賬務處理(適合鋼結構製作等委託項目)
撥付物資時: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XX材料
支付加工費時: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收回加工物資:
借:原材料-XX
貸:委託加工物資
分包方領取材料的核算
領用時: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貸:原材料-XX材料
分包單位領用甲供料的處理: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貸:原材料-甲供材料-XX材料
支付的處理: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貸:銀行存款
分包成本的確定
借:工程成本-合同成本-分包成本-XX項目
貸: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㈤ 建築施工企業會計核算流程
一、 新賬的建立
一個項目開工,或者一個企業新建立,都面臨著建立新賬的問題。建立新賬並不難,通常先應當想好會計科目的設置問題。在做憑證的時候應當想好各科目應當怎麼設置明細科目級數。是採用輔助核算好,還是直接在會計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好。
一般情況下,是如果涉及的往來單位較多,部門較多且穩定或者項目較多的時候,應當採用輔助核算的方式(可以根據各會計科目的實際情況分別採用,並不需要同時具備)。否則,應當直接在會計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簡化工作量。通常情況下,公司本部的賬(涉及的往來單位很多,項目多,部門也比較多且穩定)採用輔助核算比較合適,而單一的項目賬,直接在會計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比較好。
根據各公司管理的不同,建築企業的財務核算及管理分為本部集中管理(集權式,由公司直接編制財務報表)和項目單獨管理制(分權式,由公司總部匯總報表)。採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業公司就只有一個賬套,所有項目的賬務都在公司的同一賬套中處理,各項目只負責編制項目成本報表並對項目成本進行分析。分權式管理是公司各項目單獨開設賬套。每個獨立的項目都設有單獨的銀行賬號並單獨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編制財務會計報表。最後由公司總部匯總各項目的財務報表。
集權式的優點是公司總部可以隨時掌握公司各項目的成本情況,並對各項目成本實行實時監控和動態管理,有利於公司加強財務管理。適用於公司本部及附近項目較多的企業。缺點是對外地項目的核算資料可能不及時,不能及時准確地
反映公司財務狀況;不利於建築企業的稅收籌劃。
分權式的優點是減輕了公司總部的核算工作,有利於各項目部及時准確的反映其財務狀況,有利於公司的稅收籌劃。缺點是容易造成項目經理權力過大,滋生腐敗。如果項目財務人員不能起好監督作用並在管理中處於強勢的話,不利於公司的財務管理。實行分權式要求公司對項目財務人員實行委派制。財務人員由公司考核,但要有相當的權力並能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適用於外地項目較多的施工企業。
不管採用哪種方式,都要注重強化公司和項目的財務管理,要能充分發揮財務部門核算、監督、反映的職能。
二、會計科目的設置及核算內容
建築施工企業有一定的特殊性,與廣大生產型企業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成本核算和收入的確認上,和產品銷售企業有很大的不同。本帖只在此探討建造合同法准則中規定建築施工企業的會計業務處理,與生產性企業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討。
(一)工程施工 相當於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項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設置「合同成本」和「毛利」兩個二級明細科目。
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工程合同成本 在合同成本下,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1)人工費(項目/部門核算) (2)材料費(項目/部門核算) (3)機械使用費(項目/部門核算)
(4)其他直接費(項目/部門核算) (5)分包成本(項目/部門核算) (6)間接費用
間接費用下設下列明細科目 管理人員工資(項目/部門核算) 職工福利費(項目/部門核算) 固定資產使用費(項目/部門核算) 低值易耗品攤銷(項目/部門核算) 辦公費(項目/部門核算) 差旅費(項目/部門核算) 財產保險費(項目/部門核算) 工程保修費(項目/部門核算) 排污費(項目/部門核算)
勞動保護費(項目/部門核算)
檢驗試驗費(項目/部門核算)
外單位管理費(項目/部門核算)
材料整理及零星運費(項目/部門核算)
材料物資盤虧及毀損(項目/部門核算)
取暖費(項目/部門核算)
其他費用(項目/部門核算)
2、工程施工-毛利,核算工程毛利
具體的設置根據企業需要選擇,不一定非要設置這些會計科目。特別是間接費用,有些不需要的可以不予以設置。
(二)機械作業 該科目主要是針對建築企業有單獨的設備管理部門為各項目提供設備發生的費用及內部結算的台班的核算。相當於製造待業的「輔助生產成本」科目。有條件的單位,可以針對本公司的設備設置單機核算,准確核算每台大型或者主要設備每個台班的耗用成本。
通常情況下,應當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工資及附加(部門/設備核算)
燃料及動力(部門/設備核算)
折舊費(部門/設備核算)
配件及修理費(部門/設備核算)
間接費用(部門/設備核算)
(三)應收賬款
1、應收工程款(往來單位核算) 核算根據工程進度報表或者結算的應收賬款
2、應收銷貨款(往來單位核算) 核算施工企業應收產品銷售貨款
3、應收質保金(往來單位核算) 根據合同及結算業主暫扣的工程質保金,最好設置有到期日。
(四)應付賬款
1、應付購貨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應付購貨款、設備款等。
2、應付分包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應付分包工程款
3、暫估應付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暫估入賬的款項(包括材料暫估入賬及分包工程款的暫估入賬)。
4、應付質保金(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應付分包單位的質保金,最好設置有到期日。
(五)工程結算 (往來單位/項目核算)核算根據業主進度報表簽證資料或者工程結算的款項。
(六)主營業務收入(手工賬可不用以下明細科目,只需按項目設置明細科目即可)
關於成本的賬務處理:
分配工資獎金: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費(生產工人工資獎金)
機械作業-工資及附加(機駕人員工資獎金)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間接費用-管理人員工資(項目部管理人員工資獎金)
貸:應付工資
應付職工薪酬——-新准則變化內容
領用原材料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費
貸:原材料
台班費結算: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機械使用費
貸:應付賬款(外部單位)
機械作業(內部設備管理部門提供的台班)
甲供料的賬務處理:
甲方撥付:
借:原材料-甲供材料-XX
貸: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XX單位
領用時: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費
貸:原材料-甲供材料XX
業主方代扣稅金的賬務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XX稅
貸: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XX單位
項目專門借款發生的利息: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費
貸:銀行存款(新准則新增內容)
委託加工物資的賬務處理(適合鋼結構製作等委託項目)
撥付物資時: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XX材料
支付加工費時: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收回加工物資:
借:原材料-XX
貸:委託加工物資
領用的賬務處理同原材料。
2、分包核算專題
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在施工企業都比較普遍,勞務分包比較單一,核算比較簡單,不在此做具體介紹。
工程分包不僅涉及到工程成本,還涉及到與對方的往來的核算,以及與業主方的一些聯系。通常情況下,分包方是以總承包方的名義參與工程施工,但由於在工程中有很多具體的情況需要面對,也需要與總承包方及時結算。
通常情況下,總承包方會要求分包方根據工程形象進度編制工程形象進度報表,由總承包方對其進行審核後,扣減相關其他費用後再予以支付。
涉及到的主要賬務處理如下:
1)、分包成本的確定
總承包方財務部門根據審定後的工程進度報表,列支工程成本。平常工程進度報表一般要求不是很嚴格,只要不超過合同總金額,財務部門就可以根據審定後的工程進度報表做成本列支。這時總承包方應當要求分包方出具建安發票。
借: 工程成本-合同成本-分包成本-XX項目
貸: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2)、分包方領取材料的核算
領取材料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抵分包單位工程款處理,另一種是分包方購買總承包方的原材料,總承包方做收入或者視同銷售處理。通常情況下,按第一種方式進行處理,有利於稅收的籌劃。第二種方式不可取,除非總承包方的確存在該種原材料的銷售,並且不能區分這些材料竟是構成工程實體還是銷售。這一點在稅局的認可比較關鍵。
領用時: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貸:原材料-XX材料
分包單位領用甲供料的處理: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貸:原材料-甲供材料-XX材料
3)、支付的處理很簡單。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貸:銀行存款
4)、與分包單位的結算:
有很多朋友問與分包單位結算時,究竟以什麼金額作為成本入賬。其實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做一些探討,很多企業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
通常情況下,總承包方應當列支分包成本的金額=結算總金額-分包單位承擔的稅金-應收分包單位管理等。
但在實際工程中要注意到,分包單位領用的材料不能再從上式中扣減,因為分包單位領用的原材料構成工程成本,而稅金在總承包方確認收入的時候,已經確認了損益。總承包方收取的管理費作為工程毛利的構成部分,不需要再在分包結算的最後金額中予以確認。
例:某工程合同金額為1000萬元,與業主結算1200萬元,其中分包500萬。已審定的分包單位工程進度400萬元,根據分包合同,總承包方收取分包方10%的管理費,不含營業稅及附加3.30% .
這時,在實際處理時需要注意:
①、收取的管理費應當與分包單位結算時扣除,不在賬務上反映。
②、分包單位的稅應當在與分包單位結算時扣除。
即:分包單位的結算金額應當=500×(1-10%-3.30%)=433.50萬元
最後補充差額進成本:
借:工程成本-合同成本-分包成本-XX項目 33.50萬元(433 .50-400)
貸:應付賬款 33.50萬元
㈥ 建築施工企業會計營改增賬務處理的流程,及處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建築施工企業會計營改增賬務處理的流程,及處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案例
承包方(建築企業A):
某建築企業A,為了廣大經營范圍,提升經營業績,在企業日常業務承接的過程中,不僅承接自營自建的工程業務,根據工程項目的不同性質與工程量的大小,還承接分包與掛靠業務。
通過對企業以前年度業務結構的分析,掛靠業務幾乎佔到了企業施工業務的五分之一。然而,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後,對掛靠業務的納稅主體、核算流程都將帶來極大的改變。目前公司正好有一掛靠項目,具體項目情況如下:
現有一攔河壩工程,建築企業B因施工資質不夠,以建築企業A名義投標承攬,該工程為甲供材項目,合同總金額為1000萬元,建築企業A收取管理費30萬元,具體施工全部由B企業組織實施,以A建築企業名義向業主進行工程結算,開票稅金由B建築企業承擔,A企業代扣代繳。
掛靠方(建築企業B):
建築企業B在攔河壩工程投標成功後,組織項目實施人員對該項目進行施工前的籌劃與分析,通過對項目施工現場的考察,結合建築企業B自身經營模式,考察得出如下情況:
1、要完成該項目的施工任務,施工勞務只能使用企業自建的勞工班組及現場招聘臨時工勞務;
2、施工所需的輔助材料,因金額不大,考慮到運輸成本問題,只能就近采購;
3、部分零星材料,如砂石、工具等,只能從附近小鎮采購,而附近供應商幾乎為小規納稅人,稅率低或無發票。
二、營改增後的困惑
1、臨時工勞務沒有發票抵扣,輔助材料發票金額較小,進項稅額少,在不同的形式下,掛靠方與被掛靠方應該如何做增值稅帳務處理?
2、如果全部以被掛靠方為納稅人,發票流、資金流、貨物流等問題如何處理?
3、掛靠的經營模式與合同簽訂是否可以改變?
4、掛靠方與被掛靠方發票如何列支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進行抵扣?如何有效控制稅負?如何有效規避風險?
5、現在進入了納稅申報期。這個月所有的業務都要做賬務處理,新舊項目如何有效的進行過度?如何合理的降低稅負與規避納稅風險?
6、是否可以從合同形式上改變核算模式?是否可以以分包的形式來核算?
7、在不同的承包模式下,如何才能實現掛靠方與被掛靠方的合作共贏?如何選擇工程項目的計稅方法與核算模式?
8、在稅負不變的情況下如何開票、何時開票、合同如何簽訂,才能發揮資金流的最大效用?
三、錯誤賬務處理
掛靠雖然不合法,但是建築行業的工程承接確實離不開掛靠現象,放到檯面上是不允許的。為了平衡流程上、核算上的合法性與合規性,被掛靠方就會把掛靠項目做成自己施工項目。
被掛靠方按自營的施工項目核算,然後將工程轉包給掛靠方,被掛靠方按合同總金額開出的發票金額確認收入,掛靠方到稅務局代開發票(或是自開)提供材料、人工和其他的費用發票作為成本,採用報賬方式,給被掛靠方作為成本扣除。
四、各方觀點
A:其實營改增也不用怕,拿到足夠的進項發票把銷項覆蓋掉就行了。只要關心哪些材料的稅率可以抵扣就行了。
B:人工費千萬不能使用材料款抵扣,內容不符涉及到虛開,是高壓線,不要觸碰,會被判刑的。
C:可是老闆看的是利潤呀,有時候會計也是無可奈何,材料進了太多,用不完,庫存多會不會有風險?最後也只能用材料抵扣了。
D:營業稅發票我開一個億也不害怕,專用發票我開100萬都不敢,虛開100萬鐵定坐牢還有罰金,雖然開1個億的營業稅發票也是坐牢,可能判刑還沒100萬的嚴重。
E:那我入不了帳怎麼辦?
F:做工資單吧,全員申報。增值稅專用發票要求票、貨、款一致。
五、正確的賬務處理
根據36號文相關規定:
單位以承包、承租、掛靠方式經營的,承包人、承租人、掛靠人(以下統稱承包人)以發包人、出租人、被掛靠人(以下統稱發包人)名義對外經營並由發包人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以該發包人為納稅人。否則,以承包人為納稅人。
如果以承包人(掛靠人)為納稅人,賬務處理如下:
承包方(建築企業A):
1、按建築承包合同約定的日期收到預收賬款30萬,開具發票,此時發生納稅義務,雖然未確認營業收入,但應計提銷項稅額:
借:銀行存款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97
工程結算/預收賬款27.03
2、按工程管理費比率扣除管理費後,支付給建築企業B預付款29.1萬元,同時要求建築企業B開具發票。
借:預付賬款26.2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88
貸:銀行存款29.1
掛靠方(建築企業B):
1、購進原材料/周轉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價15000元,應在這一步驟進行價稅分離:
借:原材料/周轉材料12820.51=15000/(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179.49=12820.51*17%
貸:銀行存款15000
2、將原材料/周轉材料投入工程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12820.51
貸:原材料/周轉材料12820.51
3、接受採用簡易徵收方式計稅的C公司提供的建築服務,價值12000元,款項已支付,取得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11650.49=12000/(1+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9.51=11650.49*3%
貸:銀行存款12000
4、按建築承包合同約定的日期收到預收賬款36000元,開具發票,此時發生納稅義務,雖然未確認營業收入,但應計提銷項稅額:
借:銀行存款36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567.57=32432.43*11%
工程結算/預收賬款32432.43=36000/(1+11%)
5、期末結轉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1038.57=3567.57-(2179.49+349.51)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1038.57
六、後期的調整策略
建築業全面實施營改增以後,主要的問題就是「核算」與「發票」的處理流程。
首先,一般納稅人應該進行完備而規范的會計核算,小規模納稅人就無所謂了,核定徵收的路一直在那兒。
其次,營改增後,工程款必須要價稅分流,這就涉及到雙方對掛靠費的約定,從工程造價到報價系統,都要進行調整。一旦價稅分離,相當於工程被降了價,建築公司和施工隊的利潤都有可能會下降。
第三,材料、運輸、租賃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開給建築公司。由於增值稅進項抵扣的苛刻規定,支付上述材料、運輸、租賃等款項必須由建築公司對公賬戶支付。不然,進項抵扣可能會有麻煩。這就要求掛靠經營雙方必須對成本構成達成一致,否則掛靠費無法准確確定。
㈦ 施工企業主要會計分錄怎麼做
施工企業主要會計分錄做法如下:
1.工程確認合同成本時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2.每月根據工程進度確認收入,結轉成本,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年末根據工程部核實的項目進行收入和成本的調整(調減用負數)
借:主營業務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工程完工後,應根據決算文件,扣除以前年度確認的收入和成本,來確認當期收入和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計算各期應交納的稅金及附加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7)建築施工企業月末的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施工企業從事房屋建築、公路、水利、電力、橋梁、礦山等土木工程施工。它包括建築公司、設備安裝公司、建築裝飾工程公司、地基與基礎工程公司、土石方工程公司、機械施工公司等。
施工企業國際上通稱承包商,按承包工程能力分為工程總承包企業、施工承包企業和專項分包企業三類。
(一)工程總承包企業
指從事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承包活動的智力密集型企業。它應當具備的能力是: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施工管理、材料設備采購、工程技術開發應用及工程建設咨詢等。
(二)施工承包企業
指從事工程建設項目施工階段承包活動的企業。它應具備的能力是:工程施工承包與施工管理。
(三)專項分包企業
指從事工程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專項分包和承包限額以下小型工程活動的企業。它應當具備的能力是:在工程總承包企業和施工承包企業的管理下進行專項工程分包,對限額以下小型工程實行施工承包與施工管理。
限額以下小型工程的范圍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建築施工企業(construction company)
指從事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拆除等有關活動的企業。
建築施工的特點主要由建築產品的特點所決定。
和其他工業產品相比較,建築產品具有體積龐大、復雜多樣、整體難分、不易移動等特點,從而使建築施工除了一般工業生產的基本特性外,還具有下述主要特點:
①生產的流動性。一是施工機構隨著建築物或構築物坐落位置變化而整個地轉移生產地點;二是在一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和各種機械、電氣設備隨著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著施工對象上下左右流動,不斷轉移操作場所。
②產品的形式多樣。建築物因其所處的自然條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結構、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將隨之變化,很難實現標准化。
③施工技術復雜。建築施工常需要根據建築結構情況進行多工種配合作業,多單位(土石方、土建、吊裝、安裝、運輸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資和設備種類繁多,因而施工組織和施工技術管理的要求較高。
④露天和高處作業多。建築產品的體形龐大、生產周期長,施工多在露天和高處進行,常常受到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
⑤機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國建築施工機械化程度還很低,仍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