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綠色施工「四新」技術指的是那些內容
一,對照建設抄部發的(建築業10項新技術)中108項內容結合工程實際採用到的情況進行列表,
二、在(建築業10項新技術)沒有,你們認為是很新特的技術可以展開研究解決的,也列表補充,這個補充,需要說明立項的原因與可行性分析。
三、若自主創新的內容,進相關專家評審認可,可以作為省部級研究項目進行立項,那技術層次更高。
『貳』 如何發展綠色施工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與新工藝
(1)施工方案應建立抄推廣、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辦法。發展適合綠色施工的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技術,對落後的施工方案進行限制或淘汰,鼓勵綠色施工技術的發展,推動綠色施工技術的創新。
(2)大力發展現場監測技術、低雜訊的施工技術、現場環境參數檢測技術、自密實混凝土施工技術、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建築固體廢棄物再生產品在牆體材料中的應用技術、新型模板及腳手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3)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如綠色施工的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建築模型的工程量自動統計,綠色施工組織設計資料庫建立與應用系統、數字化工地、基於電子商務的建築工程材料、設備與物流管理系統等。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精密規劃、設計、精心建造和優化集成,實現與提高綠色施工的各項指標。
『叄』 目前高層建築施工中主要新技術有哪些
1、滑模工藝
根據結構形狀,利用定型骨圈將模板約束定位成結構形狀,操作架隨模板設置,模板在新澆混凝土終凝前不脫模滑升。
該工藝適用與結構形狀比較規則的結構,比如煙囪、筒倉等,由於不脫模滑升,混凝土的表面質量難以控制,同時連續不間斷作業,現場勞動強度太大,此工藝目前已較少採用。
2、爬模工藝
爬模工藝由最早的模板與模板互爬、模板與架體互爬,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模架、導軌整體互爬的新型爬模體系,是目前市場上最成熟的工藝。
其工作原理為利用設置在新澆混凝土牆面的爬錐和爬靴,實現模架整體與導軌交替爬升。
由於利用新澆混凝土牆面設置支撐與爬升機構,單點承載能力低,需設置很多數量的支撐點,爬升過程中容易產生偏扭,且無法應對結構比較大的變化,可應用於豎向結構比較規則,變化不大的結構。
3、提模工藝
提模工藝對爬模工藝進行了一定的改良,增加了大鋼平台,採用絲桿提升機代替爬模小油缸作為提升動力,這樣可以根據結構形狀選擇支撐點位置,避免了爬模支撐點位選擇的限制,和新澆混凝土牆面荷載的限制;
模扳、操作架掛設在鋼平台下,增強了結構變化的適應性。該工藝在澳門電視塔和上海環球項目已經成功應用。
4、頂模工藝
頂模工藝是我們在施工西塔項目時,自主研發設計的新型模架自爬升體系,針對西塔特點,上述三種體系均不能滿足施工要求,因此我們利用爬模和提模的工作原理,針對西塔的特殊要求研製了頂模系統。
引進大噸位、長行程雙作用油缸,代替提升機,減少了支撐點數量,大大加強了對結構變化的適應;
設置平面剛度較大的桁架式大鋼平台,使得模板可隨架體整體頂升;操作架設計成可滑、可轉、可翻轉、可伸縮,實現高空操作架任意形狀的調整。
5、預應力錨桿支護技術
它一端與支護樁、格構梁等構築物連接,另一端深入地層中,對錨桿施加預應力;採用水泥漿體將預應力筋與土層粘結的區域,將邊緣土體的側壓力傳至土體深處。
預應力錨桿支護技術目前應用比較廣泛,尤其在隧道、煤巷等領域,西塔基坑支護也輔助採用了此項技術。
『肆』 四新技術和建築十大新技術有什麼區別
「四新技術」主要是指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技術。
「2010建築業十項新技術(建質[2010]170號)」,包含在「四新技術「內。
內容包括
l 1. 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
l 2.(高性能)混凝土技術
l 3.(高效)鋼筋及預應力技術
l 4. (新型)模板及腳手架應用技術
l 5. 鋼結構技術
l 6. 機電(安裝)工程技術
l 7. (建築節能和環保應用技術)綠色施工技術
l 8. (建築)防水新技術
l 9. (施工過程監測和控制)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
l 10.(建築企業管理)信息化應用技術
10個大項共108項技術,其中新增的抗震加固與監測、綠色施工等新技術68項,占總量的63%。
l
『伍』 建築工程中的新技術、新材料
建築業10項新技術
1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1
1.1灌注樁後注漿技術..................................................1
1.2長螺旋鑽孔壓灌樁技術...............................................2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復合地基技術...............................2
1.4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土地基技術...............................3
1.5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4
1.6復合土釘牆支護技術...............................................5
1.7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支護結構技術...................................6
1.8工具式組合內支撐技術............................................7
1.9逆作法施工技術...............................................8
※※※※※...............11
1.10爆破擠淤法技術..................................................11
1.11高邊坡防護技術...................................................14
1.12非開挖埋管技術...................................................17
1.13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19
1.14復雜盾構法施工技術...........................................20
1.15智能化氣壓沉箱施工技術.....................................21
1.16雙聚能預裂與光面爆破綜合技術............................22
2混凝土技術.......................................26
2.1高耐久性混凝土...............................................26
2.2高強高性能混凝土................................................28
2.3自密實混凝土技術...................................................30
2.4輕骨料混凝土....................................................31
2.5纖維混凝土...................................................33
2.6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35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38
2.8預制混凝土裝配整體式接受施工技術...................................40
3鋼筋及預應力技術.................................46
3.1高強鋼筋應用技術...............................................46
3.2鋼筋焊接網應用技術................................................47
3.3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47
3.4無粘結預應力技術..........................................48
3.5有粘結預應力技術..................................................49
3.6索結構預應力施工技術..............................................50
3.7建築用成型鋼筋製品加工與配送技術...................................52
3.8鋼筋機械錨固技術..................................52
4模板及腳手架技術................................56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術................................................56
4.2鋼(鋁)框膠合板模板技術............................................57
4.3塑料模板技術....................................................59
4.4組拼式大模板技術..........................................61
4.5早拆模板施工技術..................................................63
4.6液壓爬升模板技術..................................................64
4.7大噸位長行程油缸整體頂升模板技術..................................66
4.8貯倉筒壁滑模托帶倉頂空間鋼結構整安裝施工技術.......................67
4.9插接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69
4.10盤銷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71
4.11附著升降腳手架技術.............................................74
4.12電動橋式腳手架技術.............................................76
※※※※※..............76
4.13預制箱梁模板技術..............................................78
4.14掛籃懸臂施工技術..............................................80
4.15隧道模板台車技術..................................................82
4.16移動模架造橋技術.........................................85
5鋼結構技術......................................88
5.1深化設計技術.............................................88
5.2厚鋼板焊接技術...........................................89
5.3大型鋼結構滑移安裝施工技術......................................90
5.4鋼結構與大型設備計算機控制整體頂升與提升安裝施工技術...............90
5.5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92
5.6住宅鋼結構技術.................................................93
5.7高強度鋼材應用技術..........................................94
5.8大型復雜膜結構施工技術........................95
5.11模塊式鋼結構框架組裝、吊裝技術.............................95
6機電安裝工程技術.................................97
6.1管線綜合布置技術............................97
6.2金屬矩形風管薄鋼板法蘭連接技術...............................98
6.3變風量空調系統技術..............................................99
6.4非金屬復合板風管施工技術.........................................101
6.5大管道閉式循環沖洗技術...................................102
6.6薄壁不銹鋼管道新型連接技術...............................103
6.7管道工廠化預制技術..........................................107
6.8超高層高壓垂吊式電纜敷設技術................................108
6.9預分支電纜施工技術.......................110
6.10電纜穿刺線夾施工技術............................................111
※※※※※..................114
6.11大型儲罐施工技術...........................114
7綠色施工技術.....................................129
7.1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129
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術...................................130
7.3預拌砂漿技術..................................................132
7.4外牆自保溫體系施工技術......................................133
7.5粘貼式外牆外保溫隔熱系統施工技術..................................134
7.6現澆混凝土外牆外保溫施工技術..................................136
7.7硬泡聚氨酯外牆噴塗保溫施工技術....................................140
7.8工業廢渣及(空心)砌塊應用技術.............................142
7.9鋁合金窗斷橋技術...............................................143
7.10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應用技術.....................................141
7.11供熱計量技術.....................................141
7.12建築外遮陽技術..............................................144
7.13植生混凝土.....................................141
7.14透水混凝土..............................................144
8防水技術........................................148
8.1防水卷材機械固定施工技術.......................148
8.2地下工程預鋪反粘防水技術...............152
8.3預備注漿系統施工技術.....................................156
8.4遇水膨脹止水膠施工技術...........................................157
8.5丙烯酸鹽灌漿液防滲施工技術.......................................161
8.6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與非固化型防水粘結料復合防水施工技術...........163
8.7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技術..........168
9.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171
9.1消能減震技術...........................................171
9.2建築隔震技術................................................172
9.3混凝土構件粘貼碳纖維、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173
9.4鋼絞線網片聚合物砂漿加固技術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173
9.5結構無損拆除技術.....................................174
9.6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拆除技術.................................175
9.7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177
9.8結構安全性監測(控)技術.................................177
9.9開挖爆破監測技術.................................177
9.10隧道變形遠程自動監測系統.................................177
9.11一機多天線GPS變形監測技術.................................177
10.信息化應用技術................................181
10.1虛擬模擬施工技術......................................181
10.2高精度自動測量控制技術.............................182
10.3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管理及工程遠程驗收技術.........................183
10.4工程量自動計算技術...............................................183
10.5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集成應用及基礎信息規范分類編碼技術.........185
10.6建設項目資源計劃管理技術........................................186
10.7項目多方協同管理信息化技術.....................................187
10.8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應用技術...............................188
『陸』 建築行業以前的十項新技術指的是什麼
建築業10項新技術」出自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建築業10項新技術》,作者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組織。內容包括: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混凝土技術、鋼筋及預應力技術、模板及腳手架技術、鋼結構技術、機電安裝工程技術、綠色施工技術、防水技術、抗震加固與監測技術、信息化應用技術。
一、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
1.1灌注樁後注漿技術
1.2長螺旋鑽孔壓灌樁技術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復合地基技術
1.4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土地基技術
1.5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
1.6復合土釘牆支護技術
1.7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支護結構技術
1.8工具式組合內支撐技術
1.9逆作法施工技術
1.10爆破擠淤法技術
1.11高邊坡防護技術
1.12非開挖埋管技術
1.13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
1.14復雜盾構法施工技術
1.15智能化氣壓沉箱施工技術
1.16雙聚能預裂與光面爆破綜合技術
二、混凝土技術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2高強高性能混凝土
2.3自密實混凝土技術
2.4輕骨料混凝土
2.5纖維混凝土
2.6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
2.8預制混凝土裝配整體式結構施工技術
三、鋼筋及預應力技術
3.1高強鋼筋應用技術
3.2鋼筋焊接網應用技術
3.3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
3.4無粘結預應力技術
3.5有粘結預應力技術
3.6索結構預應力施工技術
3.7建築用成型鋼筋製品加工與配送技術
3.8鋼筋機械錨固技術
四、模板及腳手架技術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術
4.2鋼(鋁)框膠合板模板技術
4.3塑料模板技術
4.4組拼式大模板技術
4.5早拆模板施工技術
4.6液壓爬升模板技術
4.7大噸位長行程油缸整體頂升模板技術
4.8貯倉筒壁滑模托帶倉頂空間鋼結構整安裝施工技術
4.9插接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
4.10盤銷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
4.11附著升降腳手架技術
4.12電動橋式腳手架技術
4.13預制箱梁模板技術
4.14掛籃懸臂施工技術
4.15隧道模板台車技術
4.16移動模架造橋技術
五、鋼結構技術
5.1深化設計技術
5.2厚鋼板焊接技術
5.3大型鋼結構滑移安裝施工技術
5.4鋼結構與大型設備計算機控制整體頂升與提升安裝施工技術
5.5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
5.6住宅鋼結構技術
5.7高強度鋼材應用技術
5.8大型復雜膜結構施工技術
5.11模塊式鋼結構框架組裝、吊裝技術
六、機電安裝工程技術
6.1管線綜合布置技術
6.2金屬矩形風管薄鋼板法蘭連接技術
6.3變風量空調系統技術
6.4非金屬復合板風管施工技術
6.5大管道閉式循環沖洗技術
6.6薄壁不銹鋼管道新型連接技術
6.7管道工廠化預制技術
6.8超高層高壓垂吊式電纜敷設技術
6.9預分支電纜施工技術
6.10電纜穿刺線夾施工技術
6.11大型儲罐施工技術
七、綠色施工技術
7.1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
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術
7.3預拌砂漿技術
7.4外牆自保溫體系施工技術
7.5粘貼式外牆外保溫隔熱系統施工技術
7.6現澆混凝土外牆外保溫施工技術
7.7硬泡聚氨酯外牆噴塗保溫施工技術
7.8工業廢渣及(空心)砌塊應用技術
7.9鋁合金窗斷橋技術
7.10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應用技術
7.11供熱計量技術
7.12建築外遮陽技術
7.13植生混凝土
7.14透水混凝土
八、防水技術
8.1防水卷材機械固定施工技術
8.2地下工程預鋪反粘防水技術
8.3預備注漿系統施工技術
8.4遇水膨脹止水膠施工技術
8.5丙烯酸鹽灌漿液防滲施工技術
8.6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與非固化型防水粘結料復合防水施工技術
8.7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技術
九、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
9.1消能減震技術
9.2建築隔震技術
9.3混凝土構件粘貼碳纖維、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
9.4鋼絞線網片聚合物砂漿加固技術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
9.5結構無損拆除技術
9.6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拆除技術
9.7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
9.8結構安全性監測(控)技術
9.9開挖爆破監測技術
9.10隧道變形遠程自動監測系統
9.11一機多天線GPS變形監測技術
十、信息化應用技術
10.1虛擬模擬施工技術
10.2高精度自動測量控制技術
10.3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管理及工程遠程驗收技術
10.4工程量自動計算技術
10.5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集成應用及基礎信息規范分類編碼技術
10.6建設項目資源計劃管理技術
10.7項目多方協同管理信息化技術
10.8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應用技術
『柒』 建築業十項新技術(2019)中綠色施工技術有哪些
作業將是十項新技術中綠色施工技術,有那個綠色環保還有第一趟。
『捌』 施工現場所採用的綠色施工技術有哪些
綠色施工技術措施有:
(1)制定有關室內外空氣品質的施工管理計劃。
(2)使用低揮發性的材料或產品。
(3)安裝局部臨時排風或局部凈化和過濾設備。
(4)進行必要的綠化,經常灑水清掃,防止建築垃圾堆積在建築物內,貯存好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
(5)採用更安全、健康的建築機械或生產方式,如用商品混凝土代替現場混凝土攪拌,可大幅度地消除粉塵污染。
(6)合理安排施工順序,盡量減少一些建築材料,如地毯、頂棚飾面等對污染物的吸收。
(7)對於施工時仍在使用的建築物而言,應將有毒的工作安排在非工作時間進行,並與通風措施相結合,在進行有毒工作時以及工作完成以後,用室外新鮮空氣對現場通風。
(8)對於施工時仍在使用的建築物而言,將施工區域保持負壓或升高使用區域的氣壓會有助於防止空氣污染物污染使用區域。
綠色施工需要結合氣候
承包商在選擇施工方法、施工機械,安排施工順序,布置施工場地時應結合氣候特徵。這可以減少因為氣候原因而帶來施工措施的增加,資源和能源用量的增加,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可以減少因為額外措施對施工現場及環境的干擾;可以有利於施工現場環境質量品質的改善和工程質量的提高。
承包商要能做到施工結合氣候,首先要了解現場所在地區的氣象資料及特徵,主要包括:降雨、降雪資料,如:全年降雨量、降雪量、雨季起止日期、一日最大降雨量等;氣溫資料,如年平均氣溫、最高、最低氣溫及持續時間等;風的資料,如風速、風向和風的頻率等。
施工結合氣候的主要體現有:
(1)承包商應盡可能合理的安排施工順序,使會受到不利氣候影響的施工工序能夠在不利氣候來臨時完成。如在雨季來臨之前,完成土方工程、基礎工程的施工,以減少地下水位上升對施工的影響,減少其它需要增加的額外雨季施工保證措施。
(2)安排好全場性排水、防洪,減少對現場及周邊環境的影響。
(3)施工場地布置應結合氣候,符合勞動保護、安全、防火的要求。產生有害氣體和污染環境的加工場(如瀝青熬制、石灰熟化)及易燃的設施(如木工棚、易燃物品倉庫)應布置在下風向,且不危害當地居民;起重設施的布置應考慮風、雷電的影響。
(4)在冬季、雨季、風季、炎熱夏季施工中,應針對工程特點,尤其是對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深基礎工程、水下工程和高空作業等,選擇適合的季節性施工方法或有效措施。
『玖』 什麼是建築業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
1、要想了解什麼是建築業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就必須了解什麼是建築業內的新技術。容
2、建築業的新技術包括十項,建築業十項新技術的內容:
1)、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含16個子技術)
2)、混凝土技術;(含8個子技術)
3)、鋼筋及預應力技術;(含8個子技術)
4)、模板及腳手架技術;(含16個子技術)
5)、鋼結構技術;(含9個子技術)
6)、機電安裝工程技術;(含11個子技術)
7)、綠色施工技術;(含14個子技術)
8)、防水技術;(含7個子技術)
9)、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含11個子技術)
10)、信息化應用技術;(含8個子技術)
3、所含的子技術就不一 一列舉了,建議樓主自己查看相關資料。
4、建築業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是指推廣應用6項(含)以上《建築業10項新技術(2010)》中推薦的建築新技術的工程。住建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會同建築節能與科技司負責示範工程的立項審批、實施與監督,以及應用成果評審工作。示範工程管理的具體工作委託中國建築業協會承辦。
5、碼字確實也不容易,如果對樓主有幫助,請記得採納,請記得採納、請記得採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拾』 2019一級建造師《建築工程》綠色施工之六大考點
考點一:綠色施工要點包含六大方面
綠色施工總體上由綠色施工管理、環境保護、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六個方面組成。
考點二:環境保護技術要點
揚塵控制;雜訊與振動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護;建築垃圾控制;地下設施、文物和資源保護。
考點三: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技術要點
圖紙會審時,應審核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的相關內容;優化安裝工程的預留、預埋、管線路徑等方案。優化鋼板、鋼筋和鋼構件下料方案;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漿;採用「三維建模」、「工廠化預制、模塊化安裝」等先進施工技術,精密設計、建造,提高材料利用率。
考點四: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技術要點
提高用水效率;用水安全等
考點五:節能與能源利用技術要點
制定節能措施;合理選擇機械設備與機具;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節能;選用節能燈具等
考點六: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技術要點
施工平面布置應合理、緊湊;施工總平面布置科學、合理;保護施工范圍內的原有綠色植被等
以上考點中的具體技術要點均需要掌握記憶,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真題是如何考查的:
2019真題-案例1-第一問「綠色施工要點除綠色施工管理和環境保護還應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答案:綠色施工要點還包含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四個方面組成。
2019真題-案例4-第五問「寫出本工程綠色施工中的土壤保護要點」
答案:本工程綠色施工中的土壤保護要點:
(1)保護地表環境,防止土壤侵蝕、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應及時覆蓋。
(2)污水處理設施等不發生堵塞、滲漏、溢出等現象。
(3)防腐保溫用油漆、絕緣脂和易產生粉塵的材料等應妥善保管,對現場地面造成污染時應及時進行清理。
(4)對於有毒有害廢棄物應回收後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不能作為建築垃圾外運。
(5)施工後應恢復施工活動破壞的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