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牆保溫用聚苯扳框點法具體粘結要求
寬度為~50mm,膠漿厚約為10mm。標准板( 1200mmX 600mm )中間均勻布置8個點,每點抹漿直徑100mm,厚度約10mm。
非標准板應四邊抹上粘結膠漿,中間區域可酌情布點,但點與點之間距離不宜大於200mm,粘結膠漿有效粘結面積原則上不小於30%。為有利於內部凝結水及水汽等的排放,聚苯板背面不得全部抹漿,以使板與牆面有一定的垂直空隙。
聚苯板粘貼24 h後對板表面不平整處(特別是板間接縫處),應以輕柔的圓周運動用金剛砂磨平,不得沿接縫平行磨動,整個聚苯板面大致打磨平整後,用刷子或壓縮空氣清除板上粘附的板屑。按建築設計圖上外牆面線條位置在聚苯板上抽槽,槽口內凹陷深度應至少達20mm。
(1)高層建築外牆面磚直接粘貼法施工工法擴展閱讀:
( 1 )為保證聚苯板保溫層的整體性,外牆門窗框、陽台扶手、沉降觀測點、避雷接地測試點等突出外牆面的構件及外牆上的孔洞應在聚苯板粘貼前完成,構件突出牆面的長度應考慮聚苯板和網格布、膠漿的厚度。
( 2 )外牆上腳手架、井架、塔吊等附牆設施的拉結點應盡可能地移出外牆面,最大限度地提供完整的牆面給外保溫施工。
( 3 )為保證聚苯板與外牆面的可靠粘結,外牆粉刷的質量,特別是平整度和垂直度,應達到有關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而且,牆面應保持乾燥、清潔、無污染物及妨礙粘結的物質。
❷ 400 800地磚上牆怎樣牢固的粘貼法
鋪設要點如下:
1、鋪前要找平
貼磚前應清理基層,如牆面上有石灰膏、乳膠漆、壁紙等裝回飾答物,或地面上有污物,一定要清理干凈,否則水泥砂漿與基層黏結不牢;另外,如果牆體自身有裂縫,應做妥善處理後才可貼磚,以免日後基本結構裂縫變大導致牆面磚開裂或脫落;還有水泥牆面要拉毛,對於平整度或垂直度差距太大的地面、牆面,還要用水泥砂漿進行找平處理。
2、鋪設順序有講究
貼地面磚應由內向外貼,如地面有坡度或有地漏兒,應注意按排水方向找坡;牆磚應從下向上鋪貼,為美觀起見,最底層的磚應後貼。牆磚貼完後再壓地磚,遇有半塊磚時,應盡量放在下面。另外,一面牆不能一次貼到頂,以防瓷磚自重較大,引起塌落。
3、牆磚要充分浸泡
牆面磚有著較高的含水率,在粘貼時必須考慮到這一特性。貼磚前基層應充分澆水濕潤,瓷磚也應在水中浸泡至少20分鍾後方可使用。否則,砂漿中的水分被乾燥的基層和瓷磚迅速吸收而快速凝結,會影響其黏結牢度。牆磚也會從水泥里吸收水分,使水泥無法起到粘貼劑的作用。另外,每種品牌牆面磚的吸水率也不相同,這點要靠經驗來掌握。
❸ 外牆施工岩棉板粘貼方法有哪些
1. 玻璃棉板錨固件固定法
根據設計要求採用機械錨固件輔助固定岩棉板時,應在膠粘劑固化24h後進行;錨固件進牆深度不小於設計(或節點圖)要求,錨固件數量級型號根據設計要求確定。
2.玻璃棉氈配製抹面膠漿
華美玻璃棉做抹面層級鋪貼玻纖網格布。加強型抹面須增設一層網格布,增貼的網格布只能對接,抹面膠漿厚度為3~5mm。普通型抹面層採用單層玻璃纖維網格布,在已貼於牆上的岩棉板面層上抹厚度1~2mm的抹面膠漿,隨即將網格布橫向鋪貼並壓入膠漿中;單張網格布長度不宜超過6m,要平整壓實,嚴禁網格布褶皺、不平,搭接長度每側為100mm,翻包的網布同時壓入膠漿中,再抹一遍抹面膠漿,抹面膠漿的厚度以微微見網格布輪廓為宜。
抹面層砂漿施工切忌揉搓過多,以免形成空鼓、裂紋。施工間歇處應留在自然斷開處或留槎斷開,以方便後續施工的搭接,如伸縮縫、陰陽角、挑台等部位處。在連續牆面上如需停頓時,抹面砂漿不應完全覆蓋已鋪好的玻網布,須與玻纖網格布底層膠漿呈台階形留槎,留槎間距不小於150mm,以防止玻纖網格布搭接處平整度超過要求
3.採用點框法
即在岩棉板背面整個周邊塗抹適當寬度和厚度的膠粘劑,然後再中間部位均勻塗抹一定數量、一定厚度、直徑約為100mm的圓形粘結點,總粘貼面積不小於40%;建築物在60m及以上時,總粘貼面積不應小於60%。
岩棉板的粘貼應自下而上進行,水平方向應由牆角及門窗處向兩側粘貼;粘貼岩棉板時英輕柔均勻擠壓,並輕敲板面;必要時,應採用錨固件輔助固定;排時宜上下錯縫,陰陽角應搓搓搭接;岩棉板粘貼就位後,隨即用2m靠尺檢查平整度和垂直度;超差太多(誤差大於2mm)的應重新粘貼岩棉板;粘貼門窗洞口四周岩棉板時,應用整塊岩棉板,岩棉板的拼縫不得正好留在門窗洞口的四角處。牆面邊角處鋪貼岩棉板時最小尺寸應超過200mm。
❹ 花崗岩有幾種粘貼方法
1、水泥砂漿濕法鋪貼施工工藝
濕法鋪貼施工工藝是傳統的鋪貼方法,即在豎向基體上預掛鋼筋網,用鍍鎊鐵綁扎板材並灌水泥砂漿粘牢。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施工簡便,牢固可靠;缺點是灌注砂漿容易污染板面,特別是在日後的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水斑不幹、白華泛鹼等多種石材病症。因此,目前高檔次的裝修基本上已不採用這種施工方法,而代之以干掛法施工工藝。
2、膠粘劑粘貼施工工藝
膠粘劑粘貼施工工藝二就是用膠粘劑代替水泥砂漿,將飾面石材直接粘貼到已達到平面度要求的牆面上,主要適用於小規格的薄板,其優點是施工簡便,可防止水泥臼華等石材病症的發生,缺點是施工成本較高,對石材和基礎牆面精度要求較高。目前國內很少採用這種施工方法。
3、干掛法施工工藝
干掛法施工工藝就是通常所說的石材幹掛施工,即在飾面石材上直接打孔或開槽,用各種形式的連接件(干掛構件)與結構基體上的膨脹螺栓或鋼架相連接而不需要灌注水泥砂漿,使飾面石材與牆體間形成80~150mm寬的空氣層的施工方法。用這種施工方法,石板材的安裝高度可達60m以上,也是目前高檔裝修的首選施工方法。其主要優點是由於不採用水泥砂漿,避免了石材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各種石材病症,板材與板材之間的拼接疑縫一般為6~8mm,嵌縫處理後增加了裝飾的立體效果。 這種施工方法與水泥砂漿濕法鋪貼施工工藝的不同點是為保證石板材有足夠的強度和使用安全性,必須增加石板材的厚度,這樣懸掛基體必須具有較高的強度才能承受飾面傳遞過來的外力,所用的連接件和膨脹螺栓等必須高強度、耐腐蝕,最好用不銹鋼件或作十分可靠的防銹防腐處理方可適應這種施工要求,所以,施工成本比水泥砂漿濕法鋪貼施工工藝要高出很多。
4、G.P.C法施工工藝
G.P.C法是國外的工藝名稱,實際是干掛法施工工藝的發展,是把由花崗石薄板與鋼筋細石混凝土作加強襯板製成的磨光花崗石復合板作為吊掛件,通過連接器具將其吊掛到結構的鋼骨架上成為一體,並且在復合板與結構之間組成一個空腔的安裝工藝。這種施工方法主要應用於30m以上的高層和超高層建築牆面石板材的安裝。其主要優點是石板材的重量比普通干掛施工工藝所用的石板材的重量輕,因此,總的安裝費用也比普通干掛施工工藝的費用略低一些。
❺ 岩棉板外牆施工粘貼方法有哪些
岩棉板產品具有較高強度及較好彈性,具有一定耐壓力、經過打褶處理的岩棉板具有較大的拉拔強度,不易起層,大大提高了牢固耐久性。使用粘貼方法將保溫材料置於建築物外牆外側,不佔用室內空間,保溫效果明顯,便於設計建築外形。那麼岩棉板的外牆施工粘貼方法有哪些呢?1.採用點框法 即在岩棉板背面整個周邊塗抹適當寬度和厚度的膠粘劑,然後再中間部位均勻塗抹一定數量、一定厚度、直徑約為100mm的圓形粘結點,總粘貼面積不小於40%;建築物在60m及以上時,總粘貼面積不應小於60%。 岩棉板的粘貼應自下而上進行,水平方向應由牆角及門窗處向兩側粘貼;粘貼岩棉板時英輕柔均勻擠壓,並輕敲板面;必要時,應採用錨固件輔助固定;排時宜上下錯縫,陰陽角應搓搓搭接;岩棉板粘貼就位後,隨即用2m靠尺檢查平整度和垂直度;超差太多(誤差大於2mm)的應重新粘貼岩棉板;粘貼門窗洞口四周岩棉板時,應用整塊岩棉板,岩棉板的拼縫不得正好留在門窗洞口的四角處。牆面邊角處鋪貼岩棉板時最小尺寸應超過200mm。 2.錨固件固定法 根據設計要求採用機械錨固件輔助固定岩棉板時,應在膠粘劑固化24h後進行;錨固件進牆深度不小於設計(或節點圖)要求,錨固件數量級型號根據設計要求確定。 3.配製抹面膠漿 做抹面層級鋪貼玻纖網格布。加強型抹面須增設一層網格布,增貼的網格布只能對接,抹面膠漿厚度為3~5mm。普通型抹面層採用單層玻璃纖維網格布,在已貼於牆上的岩棉板面層上抹厚度1~2mm的抹面膠漿,隨即將網格布橫向鋪貼並壓入膠漿中;單張網格布長度不宜超過6m,要平整壓實,嚴禁網格布褶皺、不平,搭接長度每側為100mm,翻包的網布同時壓入膠漿中,再抹一遍抹面膠漿,抹面膠漿的厚度以微微見網格布輪廓為宜。 抹面層砂漿施工切忌揉搓過多,以免形成空鼓、裂紋。施工間歇處應留在自然斷開處或留槎斷開,以方便後續施工的搭接,如伸縮縫、陰陽角、挑台等部位處。在連續牆面上如需停頓時,抹面砂漿不應完全覆蓋已鋪好的玻網布,須與玻纖網格布底層膠漿呈台階形留槎,留槎間距不小於150mm,以防止玻纖網格布搭接處平整度超過要求。
❻ 外牆瓷磚的黏貼方法。用水泥和粘貼劑分別有什麼長處和短處
本人是搞膠粘劑,就水泥和膠粘劑比較,水泥當然沒有膠粘劑好,特別用於外牆和玻化磚.
水泥砂漿粘貼陶質磚基本滿足要求,但時間長了還是容易掉的,
質量有保證的膠粘劑基本不存在掉磚的現象,但成本相應的提高.
❼ 面磚濕作業法、粘貼法和干掛法的區別
面磚濕作業法、粘貼法和干掛法的區別
1、面磚濕作業法一般是指石材基層用水泥砂漿作為粘貼材料,先掛板後灌砂漿的施工方法。
2、粘貼法分為:干貼法和濕貼法。
(1)干貼法,一般是指石材基層用乾粉型粘結劑作為粘貼材料,基層用水泥砂漿打底後再鋪板的施工方法。
(2)濕貼法,一般是指石材基層用水泥砂漿作為粘貼材料,基層用水泥砂漿打底後再鋪板的施工方法。
3、干掛法,一般是指石材基層用鋼骨架,再用不銹鋼掛件將鋼骨架與石材連接的施工方法。
干掛法
方法:
(1)把板材的一側開縫 ,牆上打膨脹螺絲 掛上打了眼的角鐵做橫梁 然後 把掛件放在石頭上開的那個縫里 再把掛件用螺絲擰到角鐵上的眼裡 用大理石膠把開鋒放掛件的地方粘好。
(2)另一種方法是不用角鐵做橫梁 用較長的插件插到牆裡面 用膠固定 其餘都一樣
濕掛法
就是把板材的位置固定好(一般是在牆上砸釘子 釘子上拴上銅絲 銅絲另一端固定在石頭上 一塊板子一般就是兩個釘子 )然後在板材與牆之間的縫里灌水泥。
一般干濕法用處
干掛一般是大面積的外牆,濕掛現在基本沒有了。只有瓷磚(衛生間,廚房)用濕掛了。工程基本沒有了 濕掛現在基本只是在家庭裝修了。
濕貼法
就是石材背後用3-4cm的水泥砂漿粘貼,干掛就是背後用鋼龍骨掛件固定石材,二者區別就是背後固定的方式不一樣,然而成本也不一樣,干掛比濕貼貴多了。
❽ 外牆磚專用膠粘劑粘貼,雙塗法施工是什麼意思
雙塗法施工大不了就兩種可能、第一種兩個粘接面都塗同樣膠水然後晾到表干再粘接、
第二種可能就是一面塗A劑、一面塗B劑、就如AB膠粘劑一樣、塗完兩個不同膠粘劑面然後粘接
❾ 外牆上,尺寸不大於多少的石材可以用粘貼法
外牆上,特別是高層一定要用干掛的,粘貼法年代久點就有掉落的可能,安全系數太低,所以不在於多大的尺寸用粘貼法,而在高度,一般情況下,不高於成人身高就可以用,否則就要干掛
❿ 外牆粘貼多久上填縫劑
20天以後最好,等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