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汕頭市優秀青年教師和汕頭市優秀教師有什麼區別
汕頭大學醫學院是國際著名的企業家和公益慈善家李嘉誠先生捐巨資興辦的汕頭內大學重要組成部分,容1996年進入211工程建設行列,1998年獲博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優秀評估和十五211工程整體驗收。
學院現有博士點4個、碩士點一級學科2個(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二級學科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近年來,在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汕頭大學醫學院凝聚了一批海內外優秀學者,全院現有教學科研主系列教師211名,其中高級職稱人數128名,占教師總數的60.66%;
具有研究生學歷的達162人,占教師總數的76.78%;
40歲以下青年教師9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達80人,占青年教師總數的86.02%。
㈡ 汕頭數碼先生旁邊還有一家店也是賣手機的叫數碼什麼
貌似是數碼在線,明天上班路過,再看個究竟,我知道,好彩隔壁
㈢ 汕頭市武術名家黃茂烈老師簡介
黃茂烈承傳的大式南枝拳
我,黃茂烈,又名世偉,上一甲子癸酉年十二月,即公元1934年1月,降生於揭陽漁湖隴上這個四五百人口的小農村中一個世代被欺侮、被蠶食的農民家庭。曾祖父被強人打死。打死我曾祖父的強人,白天看是農民,黑夜裡卻是捅門搶劫的土匪。祖父被欺侮、被蠶食,被搞得傾家盪產。父親黃盛芳只念三、四年書就專事農耕,十九歲那年一個夏夜,遭持槍的幾十個土匪捅門。門已被捅入,父親與村裡好友龍真(其父親和侄女被土匪捅門槍殺)兩人在木樓上冒死與土匪展開槍戰,將其擊退。事後,土匪還千方百計要刺殺我父親。父親被迫「上樑山」參加農會,甚得小時念書的徐老師的支持。徐老師是地下黨人,多次夜裡率領十幾個帶槍的部下到我家的木樓上活動。不久社會治安秩序較好,由村裡人子光伯介紹到汕頭抽紗洋行領「番花」(抽紗)來放給農村婦女們加工。從此就務農兼營抽紗。父親為人善良、忠厚、守信,不貪財帛,可信賴,所以抗日戰爭勝利後,幾位親友合資港幣一萬元,委託我父親辦抽紗當經理。父親便創辦了汕頭、香港聯號的信裕抽紗洋行。汕行址在崎碌聯和里西巷17號,港行址在安慶台8號2樓。但不幸的是因資本力薄弱,於1949年農歷四月國內經濟危機嚴重而倒閉。父親回家憤恨成疾,生嘴角疔無法治療,僅一星期便逝世,享年才42虛齡!當時我在汕頭市立一中讀初一下(這是我最高的學歷)無法繼續讀下去,便回家務農,從此失學。上有慈親和一位大哥黃聲輝,下有五個弟弟,最小的才出生十幾個月,從此一家人就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慈善、賢淑的母親,忍苦撫養弟輩長大,才不致父亡家散。
1950年春我開始學教書。1951年下學期榕城西門外約20華里處的磐東棉洋小學,陳均運校長經朋友介紹聘請我為教員教六年級畢業班的算術兼教時裝潮劇,全期工資1200斤稻穀,由該鄉農會供給。1952年上期我被調來磐東港後(港灝)小學任教員,學校由民辦改為公辦,工資由政府撥給。我領全薪,每月實領195斤白米。
港後村是著名的南枝拳師牛屠能老仙的故家鄉。距離榕城西門約10華里。該村民兵林潤河兄熱情邀我到榕城北門拜訪牛屠能老仙。學校同事林澤貴老師,喬林人,曾向楊亨慶老師學拳,也熱情邀我同到榕城西門拜訪著名的南枝拳師楊亨慶老師。1955年春我被調到原漁湖區的櫝松小學任教。地在榕城東近城,距榕城西門楊亨慶先生的醫寓約五、六華里,我才偷向楊師學拳。僅偷學二三十個夜晚,其實是學不著楊師的拳的。所幸的是承蒙楊師厚愛,悉心傳授,又我的接受力較高,知道了其拳的基本拳架及許多拳架的正確的、優美的造型和演拳的方法,以及奧妙的技擊理法;更可喜的是,楊師還贈給我寶貴的練拳座右銘——苦練。我謹依師言,長期練拳,在受極左路線殘酷迫害、吃不飽和危難的日子裡,還堅持練拳,並依照楊師教導之法練拳。我於1960年沖拳便開始風生節響,1963年風生響節聲很大,到1966年風聲響節聲更大。拳越練風聲響節聲越大,1974年農歷11月末的一個晚上,我在鄰村佘厝友人木池家,僅沖兩、三下拳,沙發幾上無罩玻璃煙筒的含籠燈火立即熄滅。我流亡福建詔安西潭時,該村一個農民叫吳再興的,身材高大,能挑重四百幾十斤,很雄健。他喜歡拳術,拜過三、四個武師,見我演拳非常佩服,稱贊說:「從未見人演拳象你這樣大力」。他很關心我,成為好友。
㈣ 汕頭出過什麼人才
李嘉誠,全球華人首富。
林百欣,著名愛國慈善商人,麗新集團董事長,香港亞洲電視董事長,香港十大財閥之一。其子為林建岳為寰亞娛樂老闆,香港娛樂三巨頭之一。
黃光裕,國美電器等董事長,為2005、2006、2008胡潤內地首富。
連瀛洲:著名愛國慈善商人,銀行家,新加坡最大銀行大華銀行創始人
馬化騰,騰訊QQ創始人,董事長。
周華健,台灣流行歌手。
馬林,乒乓球國家隊隊員,世界級冠軍。
張明漢:中國核電專家。
郭任遠:中國心理學奠基人。
李新魁:中國著名語言學家。
趙汀陽:中國著名哲學家。
林倫倫:中國著名語言學家。
劉遵義: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吳貫因:著名史學家和語言學家。
黃際遇:著名數學家。
杜國庠: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歷史學家,澄海中學校長。
鄭麐:中國政治學開創者之一,精研古代歷史哲學、英譯先秦古籍。
鄭正秋:中國電影事業奠基人之一。1913年編導中國電影史上首部故事片《難夫難妻》,20年代創辦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和明星新戲學校,培養出胡蝶等一大批電影藝術家。代表作有《自由之花》、《姐妹花》等。
蔡楚生:曾編導出轟動一時的《漁光曲》、《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優秀影片,建國後曾擔任國家電影局副局長、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主席等,對我國電影事業作出卓越貢獻。
秦牧: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廣州分會副主席、《羊城晚報》副總編輯,主編《廣東教育與文化》、《作品》等雜志,後任廣東省文聯副主席等。主要作品有《花城》、《藝海拾貝》、《語林采英》等數十部。
翁錦通:蜚聲海內外的「商界奇才」、香港的「拙紗大王」。
謝國民:正大集團總裁,世界上最大的農牧工商一體經營公司,有「世界三大飼料廠」之稱,在泰國十大集團中被稱為「飼料王國」的最大跨國公司——泰國正大(卜峰)集團,以總資產超過35億美元和年營業額50億美元,躋身世界500強大企業行列。以他的精明能乾和富於創新的經營策略享譽世界,《亞洲金融》雜志曾評他為「亞洲最傑出企業家」,泰國國王曾親自授予他泰國政法大學「商業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對泰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因為泰國人每日三餐都少不了正大集團的食品,謝國民被人稱為「農牧巨子」。投資大陸五十億美元,建立兩百多家企業。
高繩芝:清舉人。歷任汕頭總商會會長、汕頭民政長、全潮民政財政總長,是清末民國初期潮汕著名的華僑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
蟻光炎:著名愛國僑領,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領導泰國華僑開展抗日救國運動,1939年為日偽槍殺。
陳有漢:泰國最大銀行盤谷銀行總裁。
鄭午樓:著名愛國慈善商人,銀行家,京華銀行董事長,為泰國四大銀行之一。
陳偉煌:原汕頭市衛生局局長。原汕頭市市中心醫院院長兼黨委書記,市衛生局局長兼黨委書記,市政協常委醫葯衛生主任。長期從事衛生管理工作,事業心強,為潮汕地區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名字被載入《二十世紀潮汕海內外名人》。
鄭定平:大印象集團創建者,現任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副主任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民減肥活動推動人,對中國減肥事業有突出貢獻者。
楊時浩:汕頭金石制葯總廠董事長,被評為汕頭市醫葯事業傑出貢獻人物,被授予改革開放三十年「廣東省醫葯行業化學制葯產業20強」,「2008年度廣東省醫葯工業綜合實力60強企業」 黃錦程:廣東衛倫生物制葯有限公司總經理,汕頭市葯學會第十屆常務理事會副理事長被"廣東省醫葯行業協會"認定為"改革開放三十年廣東省生物制葯產業最具影響力品牌"企業。
黃邦信:汕頭健信葯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被評為汕頭市最具成長力的醫葯企業。
鄭日清:80後,2010年4月被譽為「中國醫葯行業傑出營銷人才」,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創造了兩個新葯成為全國知名熱銷產品的營銷神話。、
歐先濤:廣東萬年青制葯有限公司董事長、汕頭市華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浸會大學MBA、中山大學博士生,同時還兼任汕頭市工商聯(總商會)常委、汕頭市民營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汕頭市葯業商會名譽會長、廣東省工商聯中大MBA企業家商會常務理事、中山大學企業家校友聯合會理事等社團職務。
㈤ 請問汕頭市那裡有算命的先生
在舊街的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