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份城市型住宅設計圖紙,要CAD的。具體要求如下,求高手啊。可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這么高的要求啊,收小費的,需要留聯系方式,百分百解決
2. 規劃上怎麼界定住宅小區的定義,達到多少規模還是怎麼滴
是由城市道路以及自然支線(如河流)劃分。
住宅小區也稱「居住小區」是由城市道路以及自然支線(如河流)劃分,並不為交通幹道所穿越的完整居住地段。住宅小區一般設置一整套可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層專業服務設施和管理機構。
居住小區,一般稱為小區,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10000—15000人),建有能滿足該區居民基本物質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強調,要加強對街道工作的組織領導。市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落實責任,善於抓住基層反映的共性問題,從面上推動城市治理。各區要把街道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區委書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
(2)城市住宅建築設計標准擴展閱讀:
蔡奇指出,做好街道工作,對於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街道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督查重點項目。要加強街道社區隊伍建設,堅持在一線培養、歷練、選拔幹部。要健全激勵機制,樹立從基層選人用人導向,保障街道幹部的工資待遇,激勵基層幹部在一線擔當作為、幹事創業。要加強工作保障,加大對街道的財政經費、社區建設資金支持力度。
3. 國家規定住宅樓的標准層高是多少
《住宅設計規范》中關於層高的規定:普通住宅層高宜為2.80m。
卧室、起居室(廳版)的室內凈高不應低於2.40m,局權部凈高不應低於2.10m,且其面積不應大於室內使用面積的1/3。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卧室、起居室(廳)時,其1/2面積的室內凈高不應低於2.10m。 廚房、衛生間的室內凈高不應低於2.20m。 廚房、衛生間內排水橫管下表面與樓面、地面凈距不應低於1.90m,且不得影響門、窗扇開啟。
(3)城市住宅建築設計標准擴展閱讀:
住宅的高度計量除了用「米」,還可以用「層」來計算,每一層的高度在設計上有一定要求,稱為層高,層高通常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
層高為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在1987年發布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層高採用的參數為:2.6米、2.7米、2.8米。
4. 請問城市住房規定的使用壽命超過多少年需要拆遷
按現行國家來標准《建築結構可靠度自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確定:
(1)臨時性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
(2)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
(3)普通房屋和構築物,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4)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
住宅個人的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商業的有50年,有40年的。拆不拆不在年限到沒到,是看這個樓的是否已經到了可以安全使用年限,一般住房的設計使用年限在20-30年,現在80年代的住房還有健在的呢。目前還沒聽說到了70年就拆了的案例,基本上都是沒到就拆了。目前70年以上的基本上都是國家的保護性建築了吧。目前拆遷就那麼幾種要麼是政府征地,要麼是開發商征地。要是等使用年限話,按現在咱們國家住房的鋼性需求來說,您那個地方地價不怎麼樣。看看國家有什麼要做的市政工程,或者由開發商會拆的地方吧。等這個消息還是比較靠譜。
5. 城市住宅規劃設計規范規定左右採光距離是多少
按建築規范:相臨房屋的採光間距一般應以相臨房屋較低的房屋一方回高度的0.8——1.2計算。如你的答房屋高度為10米,而相臨的房屋為15米,則基本間距應在8——12米;如相臨房屋為8米,則基本間距應在6.4——9.6米之間。
6. 住宅商品房樓與樓之間距離法律規定應是多少
根據住宅商品房樓間距的規定,4-6層及以下多層建築間距為6米,6層8米的樓距是達到國家規劃要求的。
住宅商品房樓間距的規定:
房屋左右間距:多層(4-6層及以下)與多層建築間距為6米,多層與高層(12層及以上)為9米,高層與高層之間為13米。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規定:
1.各樓、棟之間的距離南北朝向應不小於樓房高度乘以0.7這一系數,東西朝向不小於樓房高度乘以0.5。
2.住宅間距,應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採光、通風、消防、防災、管線埋設、視覺衛生等要求確定。
3.住宅正面間距,應按日照標准確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間距系數控制,也可採用表5.0.2-2不同方位間距折減系數換算。
(6)城市住宅建築設計標准擴展閱讀:
樓間距(前後距)根據日照間距計算
所謂日照間距:指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一小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間隔距離。
日照間距的計算方法:
以房屋長邊向陽,朝陽向正南,正午太陽照到後排房屋底層窗檯為依據來進行計算。
如居室所需日照時數增加時,其間距就相應加大,或者當建築朝向不是正南,其間距也有所變化。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樣的日照要求下,由於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間距也會隨之改變。
當建築平行等高線布置,向陽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間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有時,為了爭取日照,減少建築間距,可以將建築斜交或垂直於等高線布置。
由圖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間距應為:D=(H-H1)/tanh;
式中:h—太陽高度角
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
H1—後幢房屋窗檯至地面高度。
D-----日照間距
當然也可以根據日照間距系數換算過來。在這里我們設置日照間距系數為L
根據日照間距系數L=D/(H-H1) 換算出D=L×(H-H1)
得出:(H-H1)/tanh= L×(H-H1) 1/ tanh=L tanh=1/L
日照間距的計算公式:日照間距D= L×(H-H1)
也就是說,得首先得知前幢樓的檐高,才能計算離你家幾米建房對自己房間日照有無影響。
另外,還得看日照是否滿足大寒日2小時的日照時長。
參考資料:網路-樓間距
7. 做城市住宅區規劃設計需要參考哪些規范
《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GBJ137
《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
《村鎮規劃標准》GB50188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
《城市電力規劃規范》GB50293
《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
《城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CJJ83
《城市規劃工程地質勘察規范》CJJ57
《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56
《城市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CJJ16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13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
《城市熱力網設計規范》CJJ34
《城鎮直埋供熱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T81
《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
《城市公共交通站、場、廠設計規范》CJJ15
《地下鐵道設計規范》GB50157
《城市橋梁設計荷載標准》CJJ77
《城市橋梁設計准則》CJJ11
《城市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准》CJJ14
《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准》CJJ27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標准》CJJ17
《城市糞便處理廠(場)設計規范》CJJ64
《公園設計規范》CJJ48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
《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
《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JGJ26
《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程》JGJ50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16
《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
《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
《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等其他專業設計規范。
8. 城市樓與樓之間的距離國家規定是多少
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准。間距是用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根據《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障礙,賠償損失。」
這條規定給採光權受到侵犯的業主獲得賠償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據。但是,是否真的侵犯採光權,還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查看您樓前的建築是否手續合法齊全(規劃、土地、開工許可)齊全的話可以向人大反映,要求補償。
(8)城市住宅建築設計標准擴展閱讀:
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規定:
1、房屋間距,應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採光、通風、消防、防災、管線埋設、視覺衛生等要求確定。
2、房屋正面間cc距,應按日照標准確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間距系數控制,也可採用表5.0.2-2不同方位間距折減系數換算。
3、宅側面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1)條式房屋,多層之間不宜小於6m;高層與各種層數房屋之間不宜小於13m;
(2)高層塔式房屋、多層和中高層點式房屋與側面有窗的各種層數房屋之間應考慮視覺衛生因素,適當加大間距。
二、多層房屋樓間距標准
房屋前後間距:普通小區居住用房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比值計算。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時(房子底層窗戶)為標准。間距是用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9. 小區內居民樓與小區內主道距離在建築設計規范里的標准距離是多少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93(2002 年版)
8.0.5.8 居住區內道路邊緣至建築物、構築物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8.0.5規定;
1、表8.0.5 道路邊緣至建、構築物最小距離(m)
2、道路級別與建、構築物的關系 居住區道路 小區路 組團路及宅間小路
3、建築物面向道路 無出入口 高層 5.0 3.0 2.0
4、多層 3.0 3.0 2.0
5、有出入口 ---- 5.0 2.5
6、建築物山牆面向道路 高層 4.0 2.0 1.5。
7、多層 2.0 2.0 1.5。
8、圍牆面向道路 1.5 1.5 1.5。
(9)城市住宅建築設計標准擴展閱讀
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
4.0.1居住區的規劃布局,應綜合考慮周邊環境、路網結構、公建與住宅布局、群體組合、綠地系統及空間環境等的內在聯系,構成一個完善的、相對獨立的有機整體,並應遵循下列原則:
4.0.1.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衛和物業管理;
4.0.1.2組織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的公共活動中心,方便經營、使用和社會化服務;
4.0.1.3合理組織人流、車流和車位停放,創造安全、安靜、方便的居住環境;
4.0.2居住區的空間與環境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
4.0.2.1規劃布局和建築應體現地方特色,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4.0.2.2合理設置公共服務設施,避免煙氣(味)、塵及雜訊對居民的污染和干擾;
4.0.2.3精心設置建築小品,豐富與美化環境;
4.0.2.4注重景觀和空間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點等宜與住宅或公建結合安排; 供電、電訊、路燈等管線宜地下埋設。
5.0.1住宅建築的規劃設計,應綜合考慮用地條件、選型、朝向、間距、綠地、層數與密度、布置方式、群體組合、空間環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確定。
5.0.1A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築。
5.0.2住宅間距,應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採光、通風、消防、防震、管線埋設、視覺衛生等要求確定。
10. 城市居民住宅設計的抗震標準是什麼等級
你好!來
目前農村建房一般是源磚混結構抗震等級7級。城市建設要求抗震等級要求最少8級。
按國家規范,房屋的設防烈度為7度,就是說至少能承受烈度為7度的地震。
抗震度數和地震的里氏級數不一樣。我國抗震設防烈度分6-9度,度數越高要求越嚴。根據2002年起實施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築必須進行抗震設計,要求做到:當遭受低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響時,一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可繼續使用;當遭受相當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時,可能損壞,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當遭受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預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