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工地一人高處墜落致全身多處骨折,請問是一般安全生產事故嗎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2007年第493號。第三條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事故等級劃分的補充性規定。所以說全身多處骨折充其量屬於一般安全生產事故
2. 施工現場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建築施工特點和易發事故類別
建築施工的特點是在有限的場地上,集中大量的操作人員、施工機具、建築材料等進行的作業。建築物在建造過程中,施工現場的操作人員隨著從基礎—主體—屋面等分項工程的施工,要從地面到地下,再回到地面,再上到高空,經常處在露天、高處和交叉作業的環境中。建築施工的高處墜落、坍塌、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和觸電五個類別的事故多年以來一直居高不下,被稱為「五大傷害」。據2010年全國建築施工傷亡事故分析,高處墜落事故死亡人數占建築業死亡人數總數的45.52%、坍塌佔18.61%、物體打擊佔11.82%、觸電佔6.54%,機械傷害佔5.87%,五中事故類別總計佔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88.36%。
二、建築施工中危險源的識別
五類事故發生的主要部位就是施工現場的危險源。
1、高處墜落:人員從臨邊、洞口(包括屋面邊、樓板邊、陽台邊、基坑邊、預留洞口、電梯井口、樓梯口)等處墜落;從腳手架上墜落;龍門架和塔吊在安裝、拆除過程墜落;安裝、拆除模板時墜落;結構和設備吊裝時墜落;
2、坍塌:現澆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撐失穩倒塌;基坑邊坡失穩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在建工程圍牆及屋面板質量低劣坍落。
3、物體打擊:人員受到同一垂直作業面的交叉作業和通道口等處墜落物體的打擊。
4、觸電:經過或靠近缺少防護的電氣線路造成觸電;搭設鋼管架、綁扎鋼筋或起重吊裝中碰觸電氣線路造成觸電;使用各類電器設備觸電;電線破皮老化,又無開關箱防護。
5、機械傷害:各類起重機械、混凝土機械、鋼筋加工機械、木工機械、挖掘機械等。
6、其他傷害:各種運輸車輛容易造成車輛傷害;氧氣、乙炔氣瓶容易造成火災爆炸;地面各種鐵釘等容易造成扎傷等。
三、進入施工現場安全注意事項
1、 進入施工現場應遵守乙方安全管理規定;
2、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頜帶,安全帽完好),不穿寬大服裝、拖鞋等不安全裝束;
3、不進入吊裝區域、垂直作業下方等危險區域,防止物體打擊;
4、 注意過往車輛,防止車輛傷害;
5、 遠離各種機械設備、電氣線路,防止機械、電氣傷害;
6、 進入基坑、屋面等臨邊處、各種洞口處,要精力集中,防止高處墜落;
7、 注意鐵釘、鋼筋等地面環境狀況,防止扎、碰、掛及摔倒等其他傷害。
8、 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警告牌、腳手架連接鉛絲或連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須經過加固後經施工負責人同意。
9、 不準坐在腳手架防護欄桿上休息和在腳手架上睡覺。不準在現場追逐打鬧。
四、進入施工現場安全教育要求
(一)進行現場規章制度和遵章守紀教育,主要內容是:
本工程施工特點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識;
本工程(包括施工生產現場)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
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高處作業、機械設備、電氣安全基礎知識;
防火、防毒、防塵、防爆及緊急情況安全防範自救;
防護用品發放標准及防護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識。
(二)進行本工種崗位安全操作及班組安全制度、紀律教育,主要內容是:
本班組作業特點及安全操作規程;
班組安全活動制度及紀律;
愛護和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裝置(設施)及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本崗位易發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範對策;
本崗位的作業環境及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的安全要求。
附:安全生產須知:
一、新工人安全須知
新工人進入工地前必須認真學習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未經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操作。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
在沒有防護設施的二米高處,懸崖和陡坡施工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
高空作業時,不準往下或向上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不懂電器和機械的人員,嚴禁使用和玩弄機電設備。
建築材料和構件要堆放整齊穩妥,不要過高。
危險區域要有明顯標志,要採取防護措施,夜間要設紅燈示警。
在操作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後操作。
特殊工種(電工、焊工、司爐工、爆破工、起重及打樁司機和指揮、架子工、各種機動車輛司機等)必須經過有關部門專業培訓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方准獨立操作。
施工現場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腳和易滑、帶釘的鞋和赤膊操作。
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警告牌、腳手架連接鉛絲或連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須經過加固後經施工負責人同意。
施工現場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險處,應有防護措施並有明顯標志。
任何人不準向下、向上亂丟材、物、垃圾、工具等。不準隨意開動一切機械。操作中思想要集中,不準開玩笑,做私活。
手推車裝運物料,應注意平穩,掌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放。
拆下的腳手架、鋼模板、軋頭或木模、支撐要及時整理,鐵釘要及時拔除。
砌牆斬磚要朝里斬,不準朝外斬。防止碎磚墜落傷人。
工具用好後要隨時裝入工具袋。
不準在井架內穿行;不準在井架提升後不採取安全措施到下面去清理砂漿、混凝土等雜物;不準吊籃久停空中;下班後吊籃必須放在地面處,且切斷電源。
腳手架上霜、雪、泥等要及時清掃。
腳手板兩端間要扎牢、防止空頭板(竹腳手片應四點扎牢)。
腳手架超載危險。砌築腳手架均布荷載每平方米不得超過270kg,即在腳手架上堆放標准磚不得超過單行側放三側高。20孔多孔磚不得超過單行側放四側高,非承重三孔磚不得超過單行平放五皮高,只允許二排腳手架上同時堆放。腳手架連接物拆除危險;坐在防護欄桿上休息危險;搭、拆腳手架、井字架不系安全帶危險。
單梯上部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
掛梯上部要掛牢,下部要綁扎。
人字梯中間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不準人坐在上面,騎馬式移動。
高空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嚴禁患有高血壓、貧血症、嚴重心臟病、精神症、癲癇病、深度近視眼在500度以上人員,以及經醫生檢查認為不適合高空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空作業,對井架、起重工等從事高空作業的工種人員要每年體檢檢查一次
(1) 在平台、屋沿口操作時,面部要朝外,系好安全帶。
(2) 高處作業不要用力過猛,防止失去平衡而墜落。
(3) 在平台等處拆木模撬棒要朝里,不要向外,防止人向外墜落。
(4) 遇有暴雨、濃霧和六級以上的強風應停止室外作業。
(5) 夜間施工必須要有充分的照明。
建築工安全三字經
建築工,責任重;三件寶,不能少;上班前,要做到;
安全帽,須戴好;安全帶,少不了;安全網,要綁牢;
嚴是愛,松是害;四道口,要知曉;九必須,要遵守;
十禁止,要記牢;飲酒後,應忌行;保安全,利三代;
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不得了;疲勞班,莫硬撐;
一人災,全家難;不違章,有保障。
建築工地安全注意事項
進工地,眼要明;墜物處,要繞行;防扎釘,防墜物;
朝天釘,撿邊扔;危險處,多慎重;不蠻干,不急噪;
夏三伏,防中暑;冬三九,防滑凍;保安全,把錢掙;
遠在外,親情牽;妻兒女,掛心間;喊爸爸,叫媽媽;
多親熱,多美滿;一人安,全家福。
建築安全施工三字經
萬丈樓,平地起;建築工,廣廈砌;
施工中,守法紀;不傷人,不傷己;
搞建築,抓三寶;安全帽,須戴好;
安全帶,少不了;安全網,要綁牢;
護欄桿,圍四口;五臨邊,防護好;
安全員,責任大;抓安全,全靠他;
把六關,重防範;訂制度,拿措施;
多宣傳,多檢查;心要細,腿須勤;
查隱患,杜違章;出事故,必查清;
追緣由,促改進;嚴是愛,松是害;
施工電,是關鍵;用三相,設五線;
有亂拉,禁亂接;三級保,不出事;
起重工,須牢記;十不弔,最重要;
架子工,在高空;不違章,不莽撞;
鋼筋工,模板工;五不準,記心中;
各工種,齊配合;保安全,促和諧;
講文明,樹新風;為新城,立新功。
3. 防止高空墜落的措施有哪些
一、管理措施
1、加強科學管理,明確崗位責任,熟悉作業方法,掌握技術知識,執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用具,加強日常檢查。
2、採取周密防護措施。除在危險部位設置護欄,立網、滿鋪架板、蓋好洞口外,還應在操作人員下方設平網和檢查作業人員是否正確使用防護用具。
二、技術措施
1、用好安全「三寶」。
首先是安全帽。進入作業場所,必須戴好符合安全標準的安全帽,並系好帽帶,防止人員墜落時帽子脫落,失去保護作用。然後是安全帶。凡在2m以上懸空作用人員,必須配帶合格的安全帶。
最後是安全網。凡無外架防護作業點,必須在離地4m高處搭設固定的安全平網,高層施工還應隔四層再安一道固定的安全平網,並同時設一層隨牆體逐層上升的安全平網。
2、做好「四口"防護。「四口」指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和出入口(也稱通道口)。
3、做好「五臨邊」的防護。「五臨邊」必須設置1.2m高的雙層圍欄(每層60cm)或搭設安全立網
(3)建築施工高處墜落生產安全事故擴展閱讀:
高處墜落預防措施:
1、加強安全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強化管理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2、重點部位項目,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專業人員旁站監督制度。
3、隨施工進度,及時完善各項安全防護設施,各類豎井安全門欄必須設制警示牌。
4、各類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備搭設、安裝完畢後,未經驗收禁止使用。
5、安全專業人員,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巡查,發現隱患及時落實解決。
4. 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從高空墜落受工傷,是安全生產事故嗎
對單位是安全事故,對個人而言,屬於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5. 高處作業墜落的常見情況
建築施工中的事故問題
建築生產活動多為露天高空作業,不安全因素較多,有些工作危險性較大,是事故多發性行業。每年死亡人數僅次於礦難,居全國各行業的第二位。從傷亡事故數量來看,僅次於礦井,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大很損失,制約著建築業的進一步發展。近幾年來,建築施工中的多發性事故不斷發生,據統計,因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這五類事故占事故總數的85%以上。建設部最新統計顯示,2005年,發生建築施工事故1015起、死亡1193人,與上年相比,事故起數下降了11.28%,死亡人數下降了9.89%;其中共發生建築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43起、死亡170人(未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與上年相比,事故起數上升了2.38%,死亡人數下降了2.86%。根據事故致因理論,事故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兩大因素作用的結果。據有關統計分析,90%左右的傷亡事故是由於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造成,80%以上的事故發生在民工、臨時工身上。
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一線操作人員安全意識和技能較,
2. 以包代管,導致安全管理薄弱,
3.安全制度形同虛設,監管部門力度不夠。
1.3施工人員的素質亟待提高
農民工現在已成為建築業勞動力的主體。一個農民從農村放下鋤頭到大城市的建築工地當民工,是很難馬上適應的。從近幾年發生的安全死亡事故分析來看,其中有80%左右的死者從農村到城市工地工作不滿三個月。他們沒有經過必要的上崗培訓,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那麼誰應該負起培訓他們的責任呢?回答是用人單位。假如是整建制的合格分包工隊伍,安排培訓民工還是有可能的,但目前的情況是,大多數分包隊伍都做不到。
在對技術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員的施工安全培訓問題上,現有的培訓機制也不健全。有許多技術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員相當缺乏施工安全知識,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監理人員。在行業主管部門的日常檢查中,經常可以發現工地上民工不戴安全帽,即使有的戴了,也不扣帽扣,而帽扣不扣等於不戴。
目前,施工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一些好的隊伍,從工程開工第一天起,就能高起點、高標准地要求自己。各級主管部門任何時候去檢查工地,都能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
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有關主管部門應該組織各方協力解決:
——進一步規范建築市場,有意識、有計劃地培育勞務施工隊伍。凡參與工程分包的隊伍,要加強其資質審查和從業人員的考核。不能高資質企業中標以後,除了收管理費,低資質企業就可以全額分包。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盡快地建立或健全其建設系統人員培訓機制,並建立民工准入制度。凡進入施工工地的所有民工必須先接受培訓教育,一律持證上崗。此事應成為主管部門對施工企業考核、資質年鑒和升級的重要指標。讓每一位工程建設參與人員都能接受培訓和教育,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起建築從業人員學習的網路。大型建築企業內部應建立民工學校,除對本公司民工進行全員培訓外,還可以吸收社會上更多有志於參與建設工程的勞務人員接受培訓1.4建築施工中的管理問題
在傳統設備管理體系中,設備管理在設備的技術、經濟、管理三者關系方面,側重於技術管理,忽視經濟管理和組織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設備的維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設備全過程的管理,並把設計製造過程的管理與使用過程的管理嚴格區分開來,這種管理體系缺乏系統的觀點,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還有就是因為現在的施工單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當不完善,導致出現安全問題,所以有的管理專家常說,所有的問題都是管理的問題。
1.4建築施工方面的質量問題
當前建築工程施工質量從總體上講是逐年不斷提高,但由於一些施工企業的技術素質低"質量管理差"懂技術管理的人員少,對規范、規程、質量標准貫徹不到位,以至產生一些質量通病,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常見的質量問題主要有:
1.質量保證內頁資料方面存在的問題,
2. 砌體結構存在的問題,
3. 地面工程存在的問題,
4. 暖衛工程存在的問題,等等。
二、如何克服建築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提倡綠色施工 綠色施工技術對於工程施工而言,並不是很新的思維途徑,降低施工噪音、減少施工擾民、減少材料的損耗等在大多數施工現場都會引起重視。
而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應用的重點在於將「綠色方式」作為一個整體運用到工程施工中去,實施綠色施工,以便在建造過程中對環境、資源造成盡可能小的影響。綠色施工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應用的主要體現, 是綠色施工技術的綜合應用。綠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續發展的各個
方面,如生態與環境保護、資源與能源的利用、社會經濟的發展等。實施綠色施工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減少場地干擾,尊重基地環境,結合氣候施工,
節約資源(能源),減少環境污染,實施科學管理,保證施工質量等。
2.2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建立安全權管理體系和安全檢查兩個方面,建立安全體系至關重要,工程項目部建立以項目經理部為現場安全生產文
明施工管理體系的第一負責人的安全管理體系。
在建立了安全體系之後各個部門要適時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補救。並且還要注意檢查的時候要仔細、認真。
2.3加大管理力度,實現多管齊下
管理建築施工的時候一定要跳出側重於技術管理,忽視經濟管理和組織管理的怪圈,要注意多管齊下,要技術、經濟、組織三者齊頭並進。還要注意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不要僅僅以包代管,更不要管理緊緊地依靠在包工頭手裡。還有特別要注意安全觀路問題,每每我們都會看到因為
安全管理疏漏而導致的悲劇。
2.4嚴把質量關、做好驗收工作
建築施工作後的目的就是為了建出質量高的建築成品出來。所以在社工過程中一定要嚴把質量關,防止偷工減料,另外還要注意監理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驗收單位在驗收的過程中千萬不可馬虎、大意,一定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標准,認真驗收,發現問題及時地與施工單位進行協商。
建築施工是建築得以實現的唯一途徑,解決建築施工問題不僅僅是建築施工者們的問題,也是所有人為共同關心的問題。
6. 父親發生安全事故在建築工地從高空墜落致死,應怎樣處理
應該找該建築工地的總承包方來負責賠償你父親的安全事故,一般要賠償60-80萬左右,這個還要結合你父親的戶籍所在地區。
7. 「五大傷害」是指哪些安全事故
「五大傷害」分別為:高處墜落、坍塌、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據不完全統計,以上五大傷害占據所有事故的95%以上。
1、高處墜落
人員從墜落高度≥兩米以上的臨邊、洞口(包括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通道口;溝、坑、槽和深基礎周邊;樓梯側邊;平台或陽台邊;屋面周邊)墜落及腳手架、吊籃、塔吊、電梯、施工電梯等高處墜落致人傷亡的事故。
2、坍塌
坍塌傷害是指建築物、構築物、堆置物、土石方、搭設的腳手架體等,由於底部支承強度不能抵禦上部荷重,失穩垮塌造成的安全事故。
3、物體打擊
物體打擊傷害是指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簡單的講,就是高處墜落物體致人傷亡的事故。
4、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沖擊、剪切、捲入、絞繞、甩出、切割、切斷、刺扎等傷害。不包括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傷害。
5、觸電傷害
觸電傷害是由於人體直接接觸電源(導致電體或漏電體),受到一定量的電流通過人體致使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致人傷亡的事故。
(7)建築施工高處墜落生產安全事故擴展閱讀
事故原因
1、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2、沒有使用或正確使用安全「三寶」
3、工人缺乏應有的安全常識和安全意識
4、現場安全檢查不到位,安全隱患未及時發現和整改,安全防護措施不力
5、法律意識不強,工人在進入施工現場前,對施工安全環境有知情權;在安全6、隱患沒有排除前,有權拒絕施工
案例
某建築工地內有一條10kV架空線路經東西方向穿過,高壓線距地面高度約7米左右,當完成土方回填後,架空線路距離地面凈空只剩5.6米了,在此期間施工單位曾多次要求建設單位盡快遷移,但始終未得以解決,而施工單位就一直違章在高壓架空線下方不採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冒險施工。
事故發生當時,現場管理人員違章指揮12名民工,將6米長的鋼筋籠放人樁孔時,由於頂部鋼筋距高壓線過近而產生電弧,11名民工被擊倒在地,造成3人死亡,3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8. 如何防止施工過程中發生高處墜落事故
建築行業屬事故多發行業,我們要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廣泛採納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各項行之有效的措施,筆者相信,只要嚴格、切實把好每一道關口,高處墜落事故是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的。
(一)控制人的因素,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
1、嚴格規章制度,提高違章的成本。對於施工現場的「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行為必須受到嚴格的懲罰,通過大幅度提高違章成本,可以使責任單位和人員意識到違章劃不來、承擔不起,以杜絕他們冒險作業的念頭。
2、定期對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進行健康檢查,一旦發現有妨礙高處作業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應當調離崗位。
3、增大對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頻率。除了對高處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外,還應組織高處作業人員觀看一些高處墜落事故的案例,讓其時刻牢記注意自身的安全,以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身防護能力。
4、尋找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規律,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控制。如節假日前後、季節變化施工前、工程收尾階段等作業人員人心比較散漫時進行針對性教育,並組織開展高處墜落的專項檢查,通過檢查及時的將各種不利因素、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5、加大現場安全檢查的密度,及時糾正違章行為,通過安全巡檢、周檢、專項檢查對在高處作業中違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人員和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進行糾正,徹底改變作業人員習慣性違章的行為。
(二)控制物的因素,減少物的不安全狀態
1、把好入場關。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等防護用品的證件必須齊全,在入場之前,必須按照要求進行抽檢和驗收,為了確保防護用品的質量,必要時應按照規定進行試驗。如發現有不合格的產品,不得進入現場使用。
2、把好驗收關。臨邊、洞口、電梯井、腳手架等防護設施在使用之前必須按照要求組織驗收,驗收時相關負責人要履行簽字手續,驗收合格後才能投入使用。
3、抓好責任落實。安全防護設施的管理要責任到人,臨邊、洞口以及腳手架等防護設施必須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發現有損壞、挪動、達不到強度要求時要及時進行修復。
4、抓好動態管理。現場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個動態管理的過程,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管理也必須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工程進入後期施工時,部分安全防護設施區域要進行施工作業,這就需要臨時拆除防護設施,防護設施的拆除必須要有經現場安全負責人批准,並且在施工完畢後必須及時、有效的將安全防護設施恢復。且在防護設施拆除以後必須要有臨時的防護措施,臨時防護設施要滿足強度要求。
5、抓好特殊部位的管理。如超過25度屋面,必須採取防滑措施;在屋面上從事檐口作業時,容易造成身體失衡;檐口構件不牢,容易被踩斷。作業人員必須按照要求佩帶安全防護用品,並且要確保周圍的防護設施牢固可靠。
(三)對管理缺陷的控制措施
1、企業要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生產責任制,詳細制定出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2、現場高處作業必須嚴格按照要求編制專項方案,一般的高處作業要編制針對性、指導性強的專項方案,且方案必須按照程序進行審批。對於危險性較大的工程如高大模板工程、30米以上的高空作業專項方案還必須組織專家組對已編制的專項方案進行論證審查。
3、要重視教育、交底工作。現場在進行高處作業前,必須對相關人員進行教育,針對作業中將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危險源等對作業人員進行交底,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
4、重視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整改措施。作業中注意檢查高處作業人員是否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是否按高處作業方案的相關要求去作業,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有效,高處作業人員是否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等。針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按嚴格照「三定」(定人員、定時間、定措施)的措施落實整改。
(四)控制環境因素,改良作業環境
1、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從事露天懸空高處作業。大風、大雨、大雪天氣過後應組織現場人員對腳手架、各種防護設施進行專項安全檢查,確保安全後才能繼續使用。
2、夜間、照明光線不足時,不得從事懸空高處作業。
9. 施工工地突發心臟病從高處墜落死亡,是意外事故還是建築安全事故
突發心臟病,應該是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