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報告範文
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實習報告
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實習報告
不知不覺已經在單位實習一個多月了, 從開始的不了解到有所認識,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新知識,也開寬了眼界。這次實習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他全面檢驗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生活、心理、身體、思想等等。是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繫到我將來能否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順利的立足,也是我牢固樹立自信、自立、自強的關鍵,所以,我對它也是百分百的投入!為了更好的開展以後的工作,特就實習期間的工作作個簡短的報告,也算是工作總結。報告中,將會談到對單位的認識和從實習部門的工作總結出的工作經驗,另外還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單位的認識
韶關市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成立於1983年,隸屬於韶關市建設局管理。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第三方公正監督檢測機構。該站於1991年通過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並於2002年按《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准則》的要求,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適合本中心實際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是廣東省同行業中首家按新標准准則的要求,通過計量認證復查的單位。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通過計量認證的檢測項目有24項,擁有質量工程監督、安全工程監督、建築材料檢測三個科室。主要承擔韶關市市政工程和建築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混凝土構件以及土工試驗、樁基檢測等測試檢驗項目以及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和安全監督。現有檢測項目可基本滿足韶關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的需要。現還正准備增加室內環境檢測項目。我站的質量方針是:公正,科學,准確,高效。質量目標是:按國際標准建立並不斷完善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力爭把我站建成國內建設行業一流的工程質量監督檢測機構。
工作總結
實習前期主要在質量監督科等科室學習各項常規質量監督檢測規范,先後主動了解了我站職能范圍、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基本情況,並對人事教育、質監重點、現場取樣等工作深入學習。先後研讀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匯編》、《砌體工程施工技術規范》等書籍和「建築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細則」、「建築工程常規材料及主體結構檢測的送檢要求」、「廣東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技術措施二十條」、「市政橋梁工程質量檢評標准」、「質量監督的工作流程」等材料,使他不但將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給排水採暖、通風空調、建築電氣、電梯、智能建築等方面的驗收規范通覽,而且對地基、砌體、混凝土、鋼木結構、屋面、地面、地下防水及裝飾裝修等工程的驗收規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結合我站工作綜合性較強的實際,這樣做也是必要的。
同時我還理論聯系實際,實習後期主動要求到建築施工現場去實踐鍛煉、了解學習,努力從多方面開拓自己的眼界。我先後去了「南楓*楓景園」、「金碧園」等小區實地觀看了建築電氣及智能建築系統。特別對安全防範子系統和地下停車場消防子系統印象特別深刻。同時我還積極學習現場監督檢測方法,包括有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鑽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灌砂法檢測壓實度試驗,道路彎沉檢測試驗,鋼結構超聲波探傷。 我還主動要求到其它各科室了解學習,善於從多方面拓展自己的視界。通過學習書面材料和與各科室人員的交流,全面地了解了我站科室的主要職能和重點工作,還協助完成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且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在工地實習時,帶我的華工向我仔細介紹了一下當前智能建築的發展狀況。九十年代初,中國也開始營造「智能建築」。報刊上有文章這樣描述:「即將到來的21世紀,建築界所能提供的大廈將不再是冰冷無知的混凝土建築物了,代之而起的是溫暖人性化的智慧型建築,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的建築已被賦予思想能力。」智能建築作為信息高速公路的終點站,已充分表現了它在經濟、文化、科技領域中的重要作用。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商場、貿易商社、政府機構、科研機構、醫院、學校、圖書館、體育場館、機場等,只要是按現代管理方式運作的行業,它的建築物都具有智能建築的要素,全國約有數以千計,上海約有400幢。
智能建築以建築為平台,兼備通信、辦公、建築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向人們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築環境。當前影響智能建築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工程建設標准不完善,在設計、設備選型、設備安裝、竣工驗收等缺少標准與規范作為依據。近年來,智能建築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人們把智能建築技術擴展到一個區域的幾座智能建築進行綜合管理,再分層次地連接起來進行統一管理,這樣的區域和城市分別被稱為智能小區和智能城市。智能小區是智能城市的基本單元,它已成為建築行業中繼智能建築之後的有一個熱點。智能建築的技術基礎 智能建築的發展,是建築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逐步發展和充實的,現代建築技術(architecture)、現代計算機技術(computer)、現代控制技術(control)、現代通信技術(communication)和現代圖象顯示技術(crt),即a+4c技術是智能建築發展的技術基礎。先進的4c技術: 4c技術即現代計算機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和現代圖象顯示技術。
智能建築並不是特殊的建築物,而是以最大限度激勵人的創造力、提高工作效率為中心,配置了大量智能化設備的建築。在這里廣泛地應用了數字通信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電視技術、光纖技術、感測器技術及資料庫技術等高新技術,構成各類智能化系統。就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來說,智能建築的核心可歸納為: ca通信自動化系統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oa辦公自動化系統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ba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sa安全自動化系統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fa火災自動報警系統fire aiarm system gcs綜合布線系統generic cabling system bms建築設備管理系統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ca是通過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pabx來轉接語音、數據和圖象,藉助公共通信網與建築物內部gcs的介面來進行多媒體通信的系統。
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的構成:我國從1997年初開始制《小康住宅電氣設計(標准)准則》,「准則」中規定了小康住宅小區電氣設計在總體上滿足以的要求:
1. 高度的安全性
2. 舒適的通訊方式
3. 綜合的信息服務
4. 家庭智能化系統
這是我國官方第一次對住宅小區智能化問題提出的設計要求。1999年1月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召開關於小區智能化的會議,建設部的官員對小區的智能化系統提出了五個性能指標:安全性、耐久性、實用性、經濟性和環境化。全國知名的智能化專家和十餘家企業就小區智能化系統結構和等級劃分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地交流,並在這兩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在充分保證居民安全的基礎上,切實注重居民將來對寬頻數據的劇烈增長的需求,以家庭智能化終端為網路智能節點的網路結構,用先進的技術來提高集成度。並將智能化系統分為初、中、高三級。
小區智能化系統分為三層結構:管理中心、網路布線和家庭智能化系統,三者有機、緊密地結合為一個統一的智能網路,該結構的設計充分考慮到擁護將來對寬頻的需求,注重了網路的建設;家庭智能控制包容了家庭所需的所有功能,以新技術提高了系統的所有功能,簡化了操作,極大地方便了用戶;智能小區綜合管理中心既是小區智能網路的管理中心,又是將小區局域同廣域網連接起來的通道。
根據目前我國智能小區建設的發展狀況和建設部對智能小區建設的要求,智能小區系統可分為安防子系統,物業管理子系統,信息網路子
㈡ 建築工程關鍵工序控制有哪些
請輸入你的關鍵工序及施工方法一、 測量放線
二、 基坑(槽)土石方開挖
三、 地基驗槽
四、 模板制安
五、 鋼筋綁扎
六、 砼澆築
七、 屋面找平層
八、 廚廁防水
九、 管線預埋
十、 防雷設施
十一、 鋼材焊接
一、測量放線
1.1目的:為使測量放線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1.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項目的測量放線。
1.3職責:計量員或施工員負責測量放線,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
1.4工作程序
1.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和建設單位提供的已有基準點進行測量放線。
1.4.2測量完畢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計量員、工程監理等有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5相關文件
1.5.1GB50026—93《工程測量規范》
1.6注意事項
1.6.1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從整體還可能局部,先控制後細部。
1.6.2在測量工作前,應對水準儀、經緯儀等儀器設備進行檢驗校正。
1.6.3儀器應安置在穩固平整的地面上,以減少儀器下沉和滑動。
1.6.4每次儀器讀數前,一定要使氣泡居中,讀數後還應檢查氣泡是否居中。
1.6.5讀數要准確,記錄員要復述,以便核對。記錄要整齊、清楚。記錄有誤不準擦去或塗改,應劃去重寫。
1.6.6儀器一定要維護好,不能讓雨淋或烈日暴曬,應撐傘遮擋。
1.6.7測量結果必須進行復核。
1.6.8丈量時,前、後尺手拉力要均勻、拉平、拉穩。
1.6.9施工測量控制網的建立;工業與民用建築物的放線、找平;建築物沉降與變形觀測等均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
1.6.10要採取措施保護好測量基準點和關鍵定位點。
二、基坑(槽)土石開挖
2.1目的:為使基坑(槽)土石方開挖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2.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基坑(槽)土石方開挖項目。
2.3職責:計量員或施工員負責測量放線、標高控制,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2.4工作程序
2.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放好線、定好標高後,施工員、質安員向施工班組長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2.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到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的施工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2.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抽檢,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及時通知班組長糾正。
2.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5相關文件
2.5.1GBJ201—83《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2.6注意事項
2.6.1根據地質報告、設計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確定是否放坡,由坡頂有無靜、動荷載確定邊坡坡度,由計量員和施工員放線確定開挖范圍。
2.6.2開挖應連續進行,施工過程中應做好防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溝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壞。
2.6.3採用機械開挖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一層用人清理。
2.6.4當土質不均勻且地下水位高於基坑(槽)底面標高進度,其挖方邊坡必須加支撐,應隨挖隨加支撐。
2.6.5在挖方邊坡上側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動施工機械時,應與挖方邊緣保持一下距離,以保證邊坡和直立壁的穩定。當土質良好時,堆土或材料應距挖方邊緣0.8m以外,其高度不宜超過1.5m。
2.6.6合理確定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當接近地下水位時,應先完成標高最低處的挖方,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
2.6.7密切注意開挖施工安全,防止邊坡塌方傷人。
三、地基驗槽
3.1目的:為使地基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3.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地基驗槽項目。
3.3職責:計量員或施工員負責施工前的放線,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質量技術交底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中質量的檢查監督、施工安全;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3.4工作程序
3.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放好線、定好標高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長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3.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到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的施工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操作。
3.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抽檢,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及時通知班組長糾正。
3.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進行驗收,驗收合格並得到工程監理確認後,填寫《地基驗(槽)坑記錄》,轉入下一道工序。
3.5相關文件
3.5.1DBJ15—201—91《建築地基基礎施工及驗收規程》(廣東)
3.6注意事項
3.6.1基槽工程施工完畢後,施工員組織質安員、班組長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等有關人員進行驗收。
3.6.2所有地槽軸線偏移、深度、寬度、放坡或擋土板支撐、槽底墊層均需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3.6.3遇地基下卧層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或不以有滿足設計功能要求時,填寫設計變更申請表,報項目負責人審核後,報建設監理和設計單位代表,待批復後,按批復意見施工。
四、模板製作及安裝
4.1目的:為使模板的製作和安裝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4.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模板製作和安裝項目。
4.3職責:計量員或施工員負責測量放線、標高控制,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4.4工作程序
4.4.1施工前計量員和施工員放好線、定好標高後,移交給班組長,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長作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4.4.2班組長從材料員處領到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施工機具後,按設計和技術交底組織施工。
4.4.3施工過程中,質安員隨時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4.4.4施工完畢,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4.5相關文件
4.5.1GB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4.6注意事項
4.6.1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砼澆築時所產生的垂直和水平荷載。
4.6.2模板制安必須保證工程構件各部分形狀、幾何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接縫嚴密。
4.6.3豎向模板和支撐,當安裝在基土上時,應加設墊塊且基土應堅實,並有排水措施,模板及支撐在安裝好後,必須設防傾臨時固定設施。
4.6.4現澆鋼筋砼樓板、梁,當跨度大於等於4m,在設計無具體要求起供高度時,其起拱設計宜為跨長的1/1000~3/1000。
4.6.5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洞)不得遺漏,且應預埋牢固、位置准確。
4.6.6當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後,施工班組在施工員和質安員的指導下進行拆模。
4.6.7拆模時不得大面積撬落,以防傷人和損壞模板,拆下的模板不得隨意亂扔亂放,必須按指定位置堆放,並做到整齊、有序。
4.6.8重復使用的模板,安裝前必須清理干凈,並塗抹隔離劑。
5.1目的:為使鋼筋綁扎與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5.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地的鋼筋綁扎與安裝項目。
5.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5.4工作程序
5.4.1施工前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長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5.4.2班組長從倉管員手中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的工具、設備後,根據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5.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和錯誤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5.4.4施工完畢,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再通知建設、監理人員、設計人員等進行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5.5相關文件
5.5.1GBJ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5.6注意事項
5.6.1鋼筋的級別、直徑、數量、彎鉤長度、下料長度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5.6.2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放置。
5.6.3鋼筋搭接長度、焊接頭位置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
5.6.4生銹鋼筋須進行除銹處理:油污等有害物不要沾上鋼筋表面,以防鋼筋腐蝕。
5.6.5板和牆的鋼筋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相交點全部綁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交叉綁扎,但必須保持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必須全部綁扎。
六、砼澆築
6.1目的:為使砼澆築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6.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砼澆築項目。
6.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6.4工程程序
6.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定好標高,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長和工人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6.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6.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6.4.4資料員在砼澆築過程按有關規定留置砼抗壓試件,並作好試件的標識工作。
6.4.5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6.5相關文件
6.5.1GBJ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6.6注意事項
6.6.1嚴格按照配合比下料,控制好攪拌時間。首次澆注砼前應做好度配工作。
6.6.2澆築前,對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漬等應清理干凈;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應予堵嚴,並應澆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
6.6.3搗砼以前,應在樓板、底板鋼筋上放鋼筋焊接的小凳,然後在其上面鋪以方木和模板,切忌直接在鋼筋上搭澆灌道。
6.6.4在澆築豎向結構砼前,應先在底部填以50~100毫米厚與砼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澆築砼不得發生離析現象,當設計超過3米高時,應要用串筒、溜槽或振動溜管使砼下落。
6.6.5砼澆築應每隔一定厚度進行振搗,大面積板塊砼還需用平板振動器振搗,振搗後應做好表面平整工作。
6.6.6澆築砼應邊疆進行,當必須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晝縮短,並應在前層砼初凝前,將次層砼澆築完畢。
6.6.7施工縫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七、屋面找平層
7.1目的:為使屋面找平層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7.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屋面找平層項目。
7.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7.4工作程序
7.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做好放線、定下標高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進行技、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7.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施工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7.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發記錄後,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7.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7.5相關文件
7.5.1GB50207—94《屋面工程技術規范》
7.6注意事項
7.6.1根據圖紙要求確定不泥砂漿找平層材料、厚度、坡度。
7.6.2無論是何種找平層,找平層與基層應粘結牢固、無松動、起殼現象,其表面應為平整麻面。結構的突出部分及轉角處找應做成半徑不小於10厘米的圓角或斜邊長度為10~15厘米的鈍角坡度。在天溝部位,找平層縱向坡度宜控制在0.5%~1%內,雨水口四周應做成半徑約0.5米和坡度大於5%的杯形窪坑。
7.6.3水泥沙漿找平層施工前應先對基層進行清掃,對屋面板等基層,鋪漿前應灑水濕潤,施工時宜一氣呵成,程序應由遠而近,由高到低,並隨時用2米長的鋁合金尺找平,天溝部分可先用輕質砼放坡;找平層面積太大,可留分隔縫,但其位置應在屋架或承重牆處,縫高同找平層厚度,縫寬20毫米,小木條嵌縫,砂漿終凝前可將小木條取出。
7.6.4瀝青砂漿找平層的基層必須乾燥,施工前先滿塗冷底子油1~2道,乾燥後即可鋪瀝青砂漿,砂漿虛鋪的厚度按1.3~1.4倍壓實厚度的幅度掌握。分格縫一般設於屋架及承重牆處,間距3米左右,常溫下瀝青砂漿的拌制溫度為140~1700C,鋪設溫度為90~1200C,待砂漿鋪於屋面並剖平後,應立即用火滾子進行滾壓,直至表面平整、密實,無蜂窩和壓痕為止,滾壓後的溫度為600C,米滾子滾壓不到的地方,可用烙鐵燙壓,施工縫應留斜槎,繼續施工時接觸處刷熱瀝青一道,然後再鋪瀝青砂漿。瀝青砂漿鋪設後,最好在當天鋪第一層油氈,以防雨水各露水侵入。
八、廚廁防水
8.1目的:為使廚廁防水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8.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廚廁防水項目。
8.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8.4工作程序
8.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做好放線、標高工作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8.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8.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8.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8.5相關文件
8.5.1GB50209—95《建築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8.6注意事項
8.6.1搗廚廁板砼前,在所有管道穿過板處正確的位置預留洞口,大小位置與設計圖紙相符。
8.6.2砼一次搗好,不得留置施工縫。
8.6.3搗砼和做面層,順地漏方向找坡,坡度大小按圖紙要求。
8.6.4穿過樓板的管道在安裝完畢後,要用防水砂漿將管四周縫隙塞密實。
九、管線預埋
9.1目的:為使管線預埋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9.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管線預埋項目。
9.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各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9.4工作程序
9.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做好彈線、定位工作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9.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9.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9.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再通知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進行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9.5相關文件
9.5.1GBJ303—88《建築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
9.6注意事項
9.6.1按設計要求防水砼施工之前,預埋好管道,並做好防水措施。
9.6.2穿過砼板、牆身、砼梁處的管孔,在澆築砼前先預埋好管線或預留洞口,管線安裝完畢後,四周的防水處理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
9.6.3所有預埋管線,預留洞口位置要符合設計要求,同時預埋管線要牢固、可靠。
十、防雷設施
10.1目的:為使防雷設施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10.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防雷設施項目。
10.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10.4工作程序
10.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做好彈線、定位工作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10.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根據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10.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質量,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立即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10.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進訂驗收,驗收合格後,再通知甲方監理人員、設計人員進行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10.5相關文件
10.5.1GBJ303—88《建築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
10.6注意事項
10.6.1避雷針(網)及其支持件安裝必須位置正確,固定牢靠,防腐良好;針體垂直,避雷網規格尺寸和彎曲半徑正確;避雷針及支持件的製作質量符合設計要求,設有標志燈的避電燈,燈具完整、顯示清晰。
10.6.2接地(接零)線的敷設應平直、牢固,固定點間距均勻,跨越建築物變形縫有補償裝置,穿牆有保護管,油漆防腐完整;焊接連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焊縫長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螺栓連接緊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10.6.3防雷接地引下線的保護管固定牢靠,斷線卡設置便於檢測,接觸面鍍鋅或鍍錫完整,螺栓等堅固件齊全。
10.6.4接地體安裝位置正確,連接牢固,埋設深度距地面不小於0.6m。
10.6.5接至電設備、器具和可拆卸的其他非帶電金屬部件接地(接零)的分支線,必須直接與接地干線相連,嚴禁串聯連接,按地裝置的電阻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十一、鋼材焊接
11.1目的:為使鋼筋焊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11.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鋼筋焊接項目。
11.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11.4工作程序
11.4.1施工前施工員、質安員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11.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11.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11.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再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11.5相關文件
11.5.1JGJ18—96《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
11.6注意事項
11.6.1鋼筋焊接前,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採用焊接方法,並經試焊合格後方可施焊。
11.6.2焊工必須有上崗證,並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焊接操作。
11.6.3熱軋鋼筋的對接焊接,可採用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或氣壓焊;鋼筋骨架和鋼筋網片的叉焊接宜採用電阻點焊;鋼筋與鋼板的T型連接,宜採用電弧電焊。
11.6.4冷軋鋼筋的閃光對焊或電弧焊,應在冷拉前進行,冷拔低碳鋼絲的接頭,不得焊接。
11.6.5當受力鋼筋採用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物件內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在任一焊接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d的35倍且不小於500mm的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在該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施工規范規定。
11.6.6焊接接頭不宜位於構件的最大彎矩處,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11.6.7在直接承受中級、重級工作制吊車的構件中,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接頭(且不宜用焊接接頭,除端頭錨固外),不得在鋼筋上焊有任何附件。
11.6.8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中的鋼筋接頭均應焊接,普通砼中直徑大於22mm的鋼筋和輕骨料砼中直徑大於20mm的Ⅰ級鋼筋及直徑25mm的Ⅱ級鋼筋的接頭.
11.6.9鋼筋焊接接頭的形式,焊接工藝和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的有關規定。
㈢ 建築工程 什麼階段都得做自評報告申請驗收,整個過程一共做幾次,謝謝回答!!
起碼三次。
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竣工。有時候主體樓層高的話分兩次
㈣ 建築工程 階段性驗收報告
http://cnwmz.com/zongjiebaogao/200810/71128.html
㈤ 建築工程關鍵工序的進度控制點
關鍵工序及施工方法
一、 測量放線
二、 基坑(槽)土石方開挖
三、 地基驗槽
四、 模板制安
五、 鋼筋綁扎
六、 砼澆築
七、 屋面找平層
八、 廚廁防水
九、 管線預埋
十、 防雷設施
十一、 鋼材焊接
一、測量放線
1.1目的:為使測量放線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1.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項目的測量放線。
1.3職責:計量員或施工員負責測量放線,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
1.4工作程序
1.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和建設單位提供的已有基準點進行測量放線。
1.4.2測量完畢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計量員、工程監理等有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5相關文件
1.5.1GB50026—93《工程測量規范》
1.6注意事項
1.6.1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從整體還可能局部,先控制後細部。
1.6.2在測量工作前,應對水準儀、經緯儀等儀器設備進行檢驗校正。
1.6.3儀器應安置在穩固平整的地面上,以減少儀器下沉和滑動。
1.6.4每次儀器讀數前,一定要使氣泡居中,讀數後還應檢查氣泡是否居中。
1.6.5讀數要准確,記錄員要復述,以便核對。記錄要整齊、清楚。記錄有誤不準擦去或塗改,應劃去重寫。
1.6.6儀器一定要維護好,不能讓雨淋或烈日暴曬,應撐傘遮擋。
1.6.7測量結果必須進行復核。
1.6.8丈量時,前、後尺手拉力要均勻、拉平、拉穩。
1.6.9施工測量控制網的建立;工業與民用建築物的放線、找平;建築物沉降與變形觀測等均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
1.6.10要採取措施保護好測量基準點和關鍵定位點。
二、基坑(槽)土石開挖
2.1目的:為使基坑(槽)土石方開挖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2.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基坑(槽)土石方開挖項目。
2.3職責:計量員或施工員負責測量放線、標高控制,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2.4工作程序
2.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放好線、定好標高後,施工員、質安員向施工班組長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2.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到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的施工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2.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抽檢,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及時通知班組長糾正。
2.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5相關文件
2.5.1GBJ201—83《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2.6注意事項
2.6.1根據地質報告、設計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確定是否放坡,由坡頂有無靜、動荷載確定邊坡坡度,由計量員和施工員放線確定開挖范圍。
2.6.2開挖應連續進行,施工過程中應做好防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溝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壞。
2.6.3採用機械開挖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一層用人清理。
2.6.4當土質不均勻且地下水位高於基坑(槽)底面標高進度,其挖方邊坡必須加支撐,應隨挖隨加支撐。
2.6.5在挖方邊坡上側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動施工機械時,應與挖方邊緣保持一下距離,以保證邊坡和直立壁的穩定。當土質良好時,堆土或材料應距挖方邊緣0.8m以外,其高度不宜超過1.5m。
2.6.6合理確定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當接近地下水位時,應先完成標高最低處的挖方,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
2.6.7密切注意開挖施工安全,防止邊坡塌方傷人。
三、地基驗槽
3.1目的:為使地基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3.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地基驗槽項目。
3.3職責:計量員或施工員負責施工前的放線,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質量技術交底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中質量的檢查監督、施工安全;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3.4工作程序
3.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放好線、定好標高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長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3.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到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的施工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操作。
3.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抽檢,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及時通知班組長糾正。
3.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進行驗收,驗收合格並得到工程監理確認後,填寫《地基驗(槽)坑記錄》,轉入下一道工序。
3.5相關文件
3.5.1DBJ15—201—91《建築地基基礎施工及驗收規程》(廣東)
3.6注意事項
3.6.1基槽工程施工完畢後,施工員組織質安員、班組長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等有關人員進行驗收。
3.6.2所有地槽軸線偏移、深度、寬度、放坡或擋土板支撐、槽底墊層均需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3.6.3遇地基下卧層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或不以有滿足設計功能要求時,填寫設計變更申請表,報項目負責人審核後,報建設監理和設計單位代表,待批復後,按批復意見施工。
四、模板製作及安裝
4.1目的:為使模板的製作和安裝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4.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模板製作和安裝項目。
4.3職責:計量員或施工員負責測量放線、標高控制,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4.4工作程序
4.4.1施工前計量員和施工員放好線、定好標高後,移交給班組長,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長作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4.4.2班組長從材料員處領到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施工機具後,按設計和技術交底組織施工。
4.4.3施工過程中,質安員隨時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4.4.4施工完畢,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4.5相關文件
4.5.1GB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4.6注意事項
4.6.1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砼澆築時所產生的垂直和水平荷載。
4.6.2模板制安必須保證工程構件各部分形狀、幾何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接縫嚴密。
4.6.3豎向模板和支撐,當安裝在基土上時,應加設墊塊且基土應堅實,並有排水措施,模板及支撐在安裝好後,必須設防傾臨時固定設施。
4.6.4現澆鋼筋砼樓板、梁,當跨度大於等於4m,在設計無具體要求起供高度時,其起拱設計宜為跨長的1/1000~3/1000。
4.6.5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洞)不得遺漏,且應預埋牢固、位置准確。
4.6.6當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後,施工班組在施工員和質安員的指導下進行拆模。
4.6.7拆模時不得大面積撬落,以防傷人和損壞模板,拆下的模板不得隨意亂扔亂放,必須按指定位置堆放,並做到整齊、有序。
4.6.8重復使用的模板,安裝前必須清理干凈,並塗抹隔離劑。
5.1目的:為使鋼筋綁扎與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5.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地的鋼筋綁扎與安裝項目。
5.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5.4工作程序
5.4.1施工前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長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5.4.2班組長從倉管員手中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的工具、設備後,根據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5.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和錯誤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5.4.4施工完畢,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再通知建設、監理人員、設計人員等進行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5.5相關文件
5.5.1GBJ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5.6注意事項
5.6.1鋼筋的級別、直徑、數量、彎鉤長度、下料長度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5.6.2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放置。
5.6.3鋼筋搭接長度、焊接頭位置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
5.6.4生銹鋼筋須進行除銹處理:油污等有害物不要沾上鋼筋表面,以防鋼筋腐蝕。
5.6.5板和牆的鋼筋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相交點全部綁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交叉綁扎,但必須保持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必須全部綁扎。
六、砼澆築
6.1目的:為使砼澆築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6.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砼澆築項目。
6.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6.4工程程序
6.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定好標高,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長和工人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6.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6.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6.4.4資料員在砼澆築過程按有關規定留置砼抗壓試件,並作好試件的標識工作。
6.4.5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6.5相關文件
6.5.1GBJ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6.6注意事項
6.6.1嚴格按照配合比下料,控制好攪拌時間。首次澆注砼前應做好度配工作。
6.6.2澆築前,對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漬等應清理干凈;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應予堵嚴,並應澆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
6.6.3搗砼以前,應在樓板、底板鋼筋上放鋼筋焊接的小凳,然後在其上面鋪以方木和模板,切忌直接在鋼筋上搭澆灌道。
6.6.4在澆築豎向結構砼前,應先在底部填以50~100毫米厚與砼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澆築砼不得發生離析現象,當設計超過3米高時,應要用串筒、溜槽或振動溜管使砼下落。
6.6.5砼澆築應每隔一定厚度進行振搗,大面積板塊砼還需用平板振動器振搗,振搗後應做好表面平整工作。
6.6.6澆築砼應邊疆進行,當必須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晝縮短,並應在前層砼初凝前,將次層砼澆築完畢。
6.6.7施工縫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七、屋面找平層
7.1目的:為使屋面找平層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7.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屋面找平層項目。
7.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7.4工作程序
7.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做好放線、定下標高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進行技、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7.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施工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7.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發記錄後,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7.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7.5相關文件
7.5.1GB50207—94《屋面工程技術規范》
7.6注意事項
7.6.1根據圖紙要求確定不泥砂漿找平層材料、厚度、坡度。
7.6.2無論是何種找平層,找平層與基層應粘結牢固、無松動、起殼現象,其表面應為平整麻面。結構的突出部分及轉角處找應做成半徑不小於10厘米的圓角或斜邊長度為10~15厘米的鈍角坡度。在天溝部位,找平層縱向坡度宜控制在0.5%~1%內,雨水口四周應做成半徑約0.5米和坡度大於5%的杯形窪坑。
7.6.3水泥沙漿找平層施工前應先對基層進行清掃,對屋面板等基層,鋪漿前應灑水濕潤,施工時宜一氣呵成,程序應由遠而近,由高到低,並隨時用2米長的鋁合金尺找平,天溝部分可先用輕質砼放坡;找平層面積太大,可留分隔縫,但其位置應在屋架或承重牆處,縫高同找平層厚度,縫寬20毫米,小木條嵌縫,砂漿終凝前可將小木條取出。
7.6.4瀝青砂漿找平層的基層必須乾燥,施工前先滿塗冷底子油1~2道,乾燥後即可鋪瀝青砂漿,砂漿虛鋪的厚度按1.3~1.4倍壓實厚度的幅度掌握。分格縫一般設於屋架及承重牆處,間距3米左右,常溫下瀝青砂漿的拌制溫度為140~1700C,鋪設溫度為90~1200C,待砂漿鋪於屋面並剖平後,應立即用火滾子進行滾壓,直至表面平整、密實,無蜂窩和壓痕為止,滾壓後的溫度為600C,米滾子滾壓不到的地方,可用烙鐵燙壓,施工縫應留斜槎,繼續施工時接觸處刷熱瀝青一道,然後再鋪瀝青砂漿。瀝青砂漿鋪設後,最好在當天鋪第一層油氈,以防雨水各露水侵入。
八、廚廁防水
8.1目的:為使廚廁防水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8.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廚廁防水項目。
8.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8.4工作程序
8.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做好放線、標高工作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8.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8.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8.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8.5相關文件
8.5.1GB50209—95《建築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8.6注意事項
8.6.1搗廚廁板砼前,在所有管道穿過板處正確的位置預留洞口,大小位置與設計圖紙相符。
8.6.2砼一次搗好,不得留置施工縫。
8.6.3搗砼和做面層,順地漏方向找坡,坡度大小按圖紙要求。
8.6.4穿過樓板的管道在安裝完畢後,要用防水砂漿將管四周縫隙塞密實。
九、管線預埋
9.1目的:為使管線預埋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9.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管線預埋項目。
9.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各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9.4工作程序
9.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做好彈線、定位工作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9.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9.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9.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再通知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進行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9.5相關文件
9.5.1GBJ303—88《建築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
9.6注意事項
9.6.1按設計要求防水砼施工之前,預埋好管道,並做好防水措施。
9.6.2穿過砼板、牆身、砼梁處的管孔,在澆築砼前先預埋好管線或預留洞口,管線安裝完畢後,四周的防水處理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
9.6.3所有預埋管線,預留洞口位置要符合設計要求,同時預埋管線要牢固、可靠。
十、防雷設施
10.1目的:為使防雷設施質量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10.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防雷設施項目。
10.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10.4工作程序
10.4.1施工前計量員或施工員做好彈線、定位工作後,施工員、質安員向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10.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根據設計圖紙和技術交底要求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10.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質量,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立即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10.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進訂驗收,驗收合格後,再通知甲方監理人員、設計人員進行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10.5相關文件
10.5.1GBJ303—88《建築電氣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
10.6注意事項
10.6.1避雷針(網)及其支持件安裝必須位置正確,固定牢靠,防腐良好;針體垂直,避雷網規格尺寸和彎曲半徑正確;避雷針及支持件的製作質量符合設計要求,設有標志燈的避電燈,燈具完整、顯示清晰。
10.6.2接地(接零)線的敷設應平直、牢固,固定點間距均勻,跨越建築物變形縫有補償裝置,穿牆有保護管,油漆防腐完整;焊接連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焊縫長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螺栓連接緊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10.6.3防雷接地引下線的保護管固定牢靠,斷線卡設置便於檢測,接觸面鍍鋅或鍍錫完整,螺栓等堅固件齊全。
10.6.4接地體安裝位置正確,連接牢固,埋設深度距地面不小於0.6m。
10.6.5接至電設備、器具和可拆卸的其他非帶電金屬部件接地(接零)的分支線,必須直接與接地干線相連,嚴禁串聯連接,按地裝置的電阻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十一、鋼材焊接
11.1目的:為使鋼筋焊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
11.2適用范圍:公司所有建築工程的鋼筋焊接項目。
11.3職責:主管施工員(或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負責組織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施工後驗收的組織工作;質安員負責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監督、施工安全工作。材料員負責所有合格施工材料的采購,設備員負責現場設備的管理。
11.4工作程序
11.4.1施工前施工員、質安員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技術安全交底卡上簽名。
11.4.2班組長從倉管員處領取所有合格施工材料及必要設備後,帶領工人進行施工操作。
11.4.3質安員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做好記錄後,迅速通知施工班組長糾正和整改。
11.4.4施工結束後,施工員及時組織質安員、班組長等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再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11.5相關文件
11.5.1JGJ18—96《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
11.6注意事項
11.6.1鋼筋焊接前,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採用焊接方法,並經試焊合格後方可施焊。
11.6.2焊工必須有上崗證,並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焊接操作。
11.6.3熱軋鋼筋的對接焊接,可採用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或氣壓焊;鋼筋骨架和鋼筋網片的叉焊接宜採用電阻點焊;鋼筋與鋼板的T型連接,宜採用電弧電焊。
11.6.4冷軋鋼筋的閃光對焊或電弧焊,應在冷拉前進行,冷拔低碳鋼絲的接頭,不得焊接。
11.6.5當受力鋼筋採用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物件內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在任一焊接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d的35倍且不小於500mm的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在該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施工規范規定。
11.6.6焊接接頭不宜位於構件的最大彎矩處,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11.6.7在直接承受中級、重級工作制吊車的構件中,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接頭(且不宜用焊接接頭,除端頭錨固外),不得在鋼筋上焊有任何附件。
11.6.8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中的鋼筋接頭均應焊接,普通砼中直徑大於22mm的鋼筋和輕骨料砼中直徑大於20mm的Ⅰ級鋼筋及直徑25mm的Ⅱ級鋼筋的接頭.
11.6.9鋼筋焊接接頭的形式,焊接工藝和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的有關規定。
㈥ 建築工程基礎質量驗收報告怎麼寫
1.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竣工驗收質量報告編寫要求
1.1 復合地基質量驗收報告編寫要求
1.2 樁基礎質量驗收報告編寫要求
1.3 建築工程基礎和主體結構質量驗收報告編寫要求
1.4 建築工程竣工驗收質量報告編寫要求
2.建築工程質量驗收報告編寫範例
2.1 碎石樁復合地基施工質量自檢評價報告
2.2 某住宅樓岩土工程勘察自檢評價報告
2.3 碎石樁復合地基監理驗收施工質量評估報告
2.4 CFG樁復合地基監理驗收施工質量評估報告
2.5 某高層住宅主體結構施工質量自檢評價報告
2.6 某高層住宅單位工程竣工驗收施工質量自檢評價報告
2.7 某寫字樓工程竣工驗收施工質量自檢評價報告
2.8 某高層住宅樓主體結構監理驗收施工質量評估報告.
2.9 某高層住宅樓竣工監理驗收施工質量評估報告
2.10 某多層住宅樓單位工程監理驗收施工質量評估報告
2.11 某高層住宅樓沉降觀測成果報告
3.建築工程質量控制資料常用表格範例
3.1 開工報告
3.2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3.3 地基探槽、驗槽記錄
3.4 地基處理記錄
3.5 樁基工程驗收記錄
3.6 基礎工程驗收記錄
3.7 主體結構工程驗收記錄
3.8 建築工程竣工驗收記錄
3.9 樓層標高抄測記錄
3.10 樓層平面放線記錄
3.11 地下工程防水效果檢查記錄
3.12 防水工程試水檢查記錄
3.13 建築物垂直度、標高、全高觀測記錄
3.14 沉降觀測記錄
3.15 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結構實體混凝土強度驗收記錄
3.16 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記錄
3.17 管道強度嚴密性壓力試驗記錄
3.18 通水試驗記錄
3.19 通球試驗記錄
3.20 建築物照明通電試運行記錄
3.21 電氣絕緣電阻測試記錄
3.22 電氣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3.23 電氣接地裝置隱檢與平面示意圖表
3.24 預拌混凝土出廠合格證
3.25 預拌混凝土出廠質量合格證
3.26 鋼筋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填寫範例)
3.27 結構實體混凝土(600℃·d)測溫記錄(填寫範例)
3.28 混凝土試驗台賬(範例)
㈦ 建築工程保修期滿後的工程驗收報告怎寫
工程名稱、業主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質量問題整改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