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築業所得稅如何計算
核定徵收的費用開支都不能抵所得稅的,建築業核定的是2%; 只有查賬徵收所得稅的才與成本費。
根據《關於跨地區經營建築企業所得稅徵收管理問題的公告2010年 第2號 》規定:外省市建築企業在我市經營設立的項目部(包括二級以下分支機構管理的項目部),
能夠提供總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及總機構出具的證明該項目部屬於總機構或二級分支機構管理的證明文件,按照開票數額的0.2%徵收企業所得稅。
外省市建築企業在我市經營設立分支機構,符合二級分支機構條件,能夠提供《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分配表》的,在注冊地區縣稅務機關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1)建築業稅收怎麼做的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
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10萬元的,稅率為27%,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稅率為18%;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為15%。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稅。
新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稅率為25%,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致,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財稅務總局下發的《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117號),通知明確,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㈡ 建築行業怎麼繳稅
建築行業需要繳納的稅種:
1、營業稅=建築收入*3%
2、城市維護建設稅=營業專稅額*7%(市區7%,縣城、建制鎮屬5%,農村1%)
3、教育費附加=營業稅額*3%
4、房產稅=自有房產余值*1.2%/年
5、土地使用稅=單位使用土地面積*當地單位面積稅額
6、車船稅=當地單位稅額*車輛數等
7、印花稅=建築合同註明收入*3/10000
營業賬簿也要貼印花稅,資金類賬簿印花稅=(實收資本+資本公積)*5/1000,其餘賬簿5元/本
8、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按工資薪金所得額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等計算)
9、企業所得稅=利潤總額按稅法調整後的應納稅所得額*25%
其他可能還有一些地方教育費附加和地方基金等,視當地稅率而定。
㈢ 建築施工企業如何納稅
稅種:營業稅
稅率:抄營業額的3%
納稅地點:工程項目所在地的地稅部門
詳細情況可參考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
其他稅種: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隨營業稅一起徵收,各地的稅率有差異。
企業所得稅與一般企業是一樣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㈣ 全面營改增後,建築業如何納稅籌劃
(一)選擇恰當的供應商。建築業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綜合稅負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能否取得、取得多少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這就要求從采購環節開始進行納稅籌劃,慎重選擇可以開具專用發票的供應商。若承接的項目採用一般計稅方法,則建築企業應盡量選擇可以開具17%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以最大限額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從而降低企業的綜合稅負。
(二)細化合同簽訂條款。合同條款的簽訂決定了建築企業的業務流程、資金結算、發票取得和稅負情況、稅款繳納期間。營改增後,建築企業要細化合同簽訂條款,嚴格對合同內容進行審核,要求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對方的納稅人資格、發票開具時間、發票類型、貨款支付時間等。
(三)適當進行業務拆分。當前,建築企業在招投標過程中,一般以集團公司的名義中標,由集團公司與甲方單位簽訂總承包合同。總承包合同中,可能包括勘察、設計、安裝、施工、裝飾等多個部分。
(四)對稅負臨界點進行測算。財稅【2016】36號和財稅【2017】58號規定,建築企業提供工程服務時,建設單位自行采購主要材料的,即所謂的「甲供材」,適用簡易計稅辦法。材料占工程項目的金額比例越大,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越多,採用一般計稅方法對建築企業越有利。反之,可抵扣的稅額較少,則採用簡易計稅辦法綜合稅負較低。
營改增前,建築行業適用3%的營業稅稅率,同樣的收入金額下,只要盡量降低成本就能帶來更好的收益。營改增後,建築行業按照規模大小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綜合稅負的上升體現在建築業一般納稅人企業中。
此時,如果采購人員仍按照過去的思維盡量降低成本,選擇一些小型企業或個體經營者采購砂石、泥料等基本建材,可能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取得小規模納稅人申請主管稅務機關代開的3%稅率增值稅專票,就會導致本來有17%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材料成本無法抵扣,或以3%的低稅率抵扣。
而建築業在一般計稅方法下,按照11%的稅率計算銷項稅額,從而造成企業應交增值稅的增加,進而提高以增值稅為計稅基礎應繳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帶來企業綜合稅負的上升。
營改增後,供應商的納稅人類別、開具的發票類型對企業的綜合稅負有極為重要的影響,若采購人員只關注材料價格,缺乏稅務思維,企業則會面臨稅負增加的風險。
㈤ 最新稅法,建築業都涉及到哪些稅,都該怎麼計算和交納
建築業不屬於營改增范圍。
㈥ 建築施工企業的稅金怎麼做分錄
計提時: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 應交稅金———營業稅(3%)
應交稅金———應交城市版維護建設稅權(5%)
應交稅金———教育附加收入(3%)
應交稅金———地方教育附加收入(1%)
應交稅金———印花稅(0.03%)
應交稅金———規費(0.4)
交納時:
借:應交稅金———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應交稅金———教育附加收入
應交稅金———地方教育附加收入
應交稅金———印花稅
應交稅金———規費
貸:銀行存款
㈦ 建築企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增值稅:合同總價款加合同價外價款÷(1+9%)x9%_進項稅額
企業所得稅:(合同總價收入加價外收入_合同成本、費用)×25%
㈧ 建築行業增值稅如何計算稅是多少
建鉛神築業繳納營業稅,不是增值稅納稅人—無論規模大小。但是提供建築材料銷售時要分別核算,繳納增值稅,小規模徵收率是3%,即應交稅額=銷售額/1.03*3%,不得抵扣進項稅。
增值稅
增值吵激擾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升旦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㈨ 建築業所得稅怎麼算的,怎麼繳納
建築業企業所得稅繳納分兩種情況:
1、查賬徵收。一個納稅年度內,累計利專潤總額為整數時,按屬季預繳,年末匯繳,多退少補。
計算如下:
季度應納所得稅=(1季度利潤+2季度利潤+3季度利潤+4季度利潤)*所得稅稅率(25%)
2、核定徵收。一般按照開發票額度計算,目前我們是按照收入額乘以9%,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稅率(25%)
計算如下:
應納所得稅=開發票金額*9%*25%
㈩ 建築業的稅收怎樣抵扣
選擇一般計稅方法的建築企業建造合同收入銷項都需要取得成本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方能抵扣銷項稅。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的餘額為企業應交增值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