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施工技術方案設計》實訓要求及設計案例分析
我知道的是《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還有其他專項方案,就是沒有「方案設計」。
❷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和《建築施工技術方案設計》實訓報告
這種報告最好到專業的地方找我上學時候就經常到工網路下載這些文件然後改裝成自己的交給老師基本上都通過了
❸ 建築施工技術實訓課沒有軟體怎麼上課
你不覺得實習是你把學到的理論用到實踐的最好方式嗎,目的就是增加你的項目實際經驗,了解施工的全過程,深入理解施工管理,自己學到了什麼就說什麼,想想去吧
❹ 求一篇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實習報告
建築工程技術實習報告
通過認識性實習,我初步的的了解了房屋的構造組成、構造原理及構造方法。進一步提高對建築文化、建築知識以及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下面就實習與理論知識結合及得到的收獲做一些總結
一、(1)結構形式
當今的建築主要採用的是框架結構或者是框架剪力牆結構,磚混結構也採用但用的比較少。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施工工地都採用的是框架---剪力結構。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築平面布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性能。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牆,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築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牆,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牆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於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牆在框剪結構中也不同於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
(2)構造柱
磚混結構設計中,為了加強建築物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使建築物在地震中避免或減輕破壞,根據抗震規范,我們設置一定數量的圈樑和構造柱,來增強和
提高建築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構造柱的設置位置的規定:規范規定無論房屋的層數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應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縱牆交界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外牆和內橫牆交接處。.樓梯間四角最好設置。上人屋面的女兒牆也應設置構造柱。.跨度比較大的梁,如果不設置牆垛或墊塊,也應有構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為了加強砌塊隔牆的整體性,應在砌塊隔牆的適當位置設置構造柱或圈樑,具體設置位置和磚混結構的一樣。
二、施工縫、變形縫和後澆帶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混凝土結構由於分層澆築,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因混凝土先後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他們的作用是保證房屋在正常溫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或地震時有一些自由伸縮,以防止牆體開裂,結構破壞。而後澆帶是在高層建築中來代替變形縫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縫寬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縫隙暫時不澆注混凝土。縫中鋼筋可採用搭接接頭,等荷載差不多穩定時,一般是結構封頂兩個月後再澆注混凝土。後澆帶都是用於建築長度大於50米的建築。而當建築長度小於50米時並且是框架結構,這時為了保證建築物的整體性和一定的剛度,就的設置單元牆來增加建築物的整體性和剛度
沉降縫:為克服結構不均勻沉降而設置的縫。如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等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都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就是「沉降縫」。須從基礎到上部結構完全分開
伸縮縫:若建築物平面尺寸過長,因熱脹冷縮的緣故,可能導致在結構中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需在結構一定長度位置設縫將建築分成幾部分,該縫即為溫度縫。對不同的結構體系,伸縮縫間的距離不同,我國現行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對此有專門規定。伸縮縫在基礎可不斷開;
抗震縫:為使建築物較規則,以期有利於結構抗震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現在多用3縫合一隻有沉降縫能滿足這個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縫來代替其他縫來使用。
三、梁:按梁的常見支承方式可分為:簡支梁、懸臂梁、一端簡支另一端固定梁、兩端固定梁、連續梁。
梁按其在結構中的位置可分為主梁、次梁、連梁、圈樑、過梁等。
門窗過梁
門窗洞口上的橫梁,支撐洞口上部砌體傳來的荷載;傳遞荷載的窗間牆
常用形式:磚砌過梁,鋼筋磚過梁和鋼筋混凝土過梁
圈樑
砌體結構房屋中,在砌體內沿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的鋼筋砼梁.
在砌體結構房屋中設置圈樑可以增強房屋的整體和空間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示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
圈樑:為了保證砌體的穩定而在砌體頂部或底部用鋼筋混凝土澆灌的構造封閉梁(非承重梁)。它採用鋼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牆厚,在寒冷地區可略小於牆厚,但不宜小於牆後2/3,高度不小於120mm,常見的有180mm和240mm。
在非抗震設防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是加強砌體結構房屋的整體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等對房屋的不得影響。
在地震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有:增強縱、橫牆的連結,提高房屋整體性;作為樓蓋的邊緣構件,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減小牆的自由長度,提高牆體的穩定性;限制牆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牆體的抗剪強度;減輕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降對房屋的影響。
通過這一次認識實習,我對相關的專業知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也學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觸的東西,受益頗豐。深入工地一線的參觀,使我能夠將所學理論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系統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深化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初步體會到建築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的工作特點,熟悉了工程設計與施工現場的各種技術和管理工作,在實習中,我發覺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培養,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思想准備。此外,通過實習,我開闊了視野,增加了對建築施工的理性認識
❺ 建築施工實習報告
建築裝飾施工技術的課程已經結束了,為了更好的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和能夠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於實際工作中應用這些知識,學校安排了的裝飾施工實習。在這的施工實習的實際實踐中,不但讓我對建築裝飾工程技術這門專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有了不少新的認識。在生產實踐的這段日子裡,我在現場的工作不僅使我在學校課堂上學習的「書本上」的知識有了更深、更新的了解與認識,而且還讓我學習到了許多不可能在學校里學習與認識到的關於人與事的社會經驗。在施工現場的生產實習生活,雖然能夠學習到不少新的知識和知道許多我說不知到的事,但並不是每天都有特別的是發生或是有機會學到新鮮的事物與知識的。大部分在施工現場的實習生活,是用在將我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的深化鞏固並使其使用化的學習實踐過程。是將我所已經掌握的建築裝飾技術的相關知識用於實踐,在施工現場體驗作為一名設計師和施工人員的感覺。由於這次實習的時候,工程已經進入裝飾施工的階段,沒有參與基礎工程的施工,再一個是時間較為緊,參與實習的工程也就比較少啦。以下是我通過這次實習的認識和收獲。
一、實習目的
學習和熟悉裝飾施工工藝
二、實習內容
1、 地面工程裝飾工藝流程
2、 輕鋼龍骨隔牆工程施工工藝流程
3、 塗料施工工藝流程
三、實習地點: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工棚
四、實習時間
2010年3月1號—2010年7月1號
五、實習報告
地面工程裝飾工藝流程
(一)地面的構造
鋼筋混凝土樓地面,室內地面貼普通瓷磚,板厚20毫米左右,每塊大小為800毫米×800毫米。使用1:2水泥砂漿摻107膠鋪貼。
(二) 地面工程裝飾施工工藝
清掃整理基層地面→水泥砂漿找平→定標高、彈線→選料→瓷磚浸水濕潤→安裝標准塊→攤鋪水泥砂漿→鋪貼瓷磚→灌縫→清潔→養護交工。
(三) 施工要點
1、基層處理要干凈,高低不平處要先鑿平和修補, 基層應清潔,不能有砂漿、尤其是白灰砂漿灰、油漬等,並用水濕潤地面。混凝土地面應將基層鑿毛,鑿毛深度5~10毫米,鑿毛痕的間距為30毫米左右。之後,清凈浮灰,砂漿、油漬,產散水刷少將地面。
2、鋪貼前應彈好線,在地面彈出與門道口成直角的基準線,彈線應從門口開始,以保證進口處為整磚,非整磚置於陰角或傢具下面,彈線應彈出縱橫定位控制線。
3、鋪貼陶瓷地面磚前,應先將陶瓷地面磚浸泡陰干。鋪貼時,水泥砂漿應飽滿地抹在陶瓷地面磚背面,鋪貼後用橡皮棰敲實。同時,用水平尺檢查校正,擦凈表面水泥砂漿。
4、石材、地面磚鋪貼前應浸水濕潤。天然石材鋪貼前應進行對色、拼花並試拼、編號。
5、鋪貼前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結合層砂漿厚度,必須安放標准塊,標准塊應安放在十字線交點,對角安裝,拉十字線控制其厚度和地面磚表面平整度。鋪裝操作時要每行依次掛線,瓷磚必須浸水濕潤,陰干後擦凈背面。
6、結合層砂漿宜採用體積比為1:3的干硬性水泥砂漿,厚度宜高出實鋪厚度2~3rnm。鋪貼前應在水泥砂漿上刷一道水灰比為1:2的素水泥漿或干鋪水泥1~2mm後灑水。
7、石材、地面磚鋪貼時應保持水平就位,用橡皮錘輕擊使其與砂漿粘結緊密,同時調整其表面平整度及縫寬。
8、鋪貼後應及時清理表面,24h後應用1:1水泥漿灌縫,選擇與地面顏色一致的顏料與白水泥拌和均勻後嵌縫。縫要填充密實,平整光滑。再用棉絲將表面擦凈。
(四)、注意事項
(1)鋪貼前將板材進行試拼,對花、對色、編號,以入鋪設出的地面花色一致。
(2)瓷磚必須浸水陰干。以免影響其凝結硬化,發生空鼓、起殼等問題。貼地磚盡量低一點,最好貼好後與鋪好的地板平,放上過門石就很好看了。
(3)鋪貼完成後,2~3天內不得上人。地磚鋪後12小時應一塊塊敲,一塊磚有3/4空鼓以上,必須返工。
(4)瓷磚的勾縫應該邊勾縫邊用濕布清潔縫邊的污垢,防止勾縫料固化在瓷磚表面或滲入瓷磚內部。
(5)地面瓷磚要採用防滑質地的。一般啞光面或淺凸凹造型的地磚很適合浴後濕滑的地面,保護主人不會滑倒受傷。
(6)在鋪貼瓷磚時要考慮地漏的位置與尺寸配合。通常地磚的鋪設保留1%的漏水坡度,地漏處最低,以利於排水。地磚接縫要粗細一致,與牆磚縫對齊。塗料裝飾工藝流程
(一)牆面的構造
水泥砂漿、粉刷石膏、石膏板、油漆塗層等室內牆面基層上進行乳膠漆的施工。
(二) 塗刷乳膠漆工藝流程
清掃基層→填補膩子,局部刮膩子,磨平→第一遍滿刮膩子,磨平→第二遍滿刮膩子,磨平→塗刷封固底漆→塗刷第一遍塗料→復補膩子,磨平→塗刷第二遍塗料→磨光交活。
(三) 施工要點
1、基層處理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環節,其中保證牆體完全乾透是最基本條件,一般應放置10天以上。牆面必須平整,最少應滿刮兩遍膩子,至滿足標准要求。
2、基層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a、混凝土及水泥砂漿抹灰基層:應滿刮膩子、砂紙打光,表面應平整光滑、線角順直。
b、紙面石膏板基層:應按設計要求對板縫、釘眼進行處理後,滿刮膩子、砂紙打光。
c、清漆木質基層:表面應平整光滑、顏色諧調一致、表面無污染、裂縫、殘缺等缺陷。
d、調和漆本質基層:表面應平整、無嚴重污染。
e、金屬基層:表面應進行除銹和防銹處理。
3、對泛鹼、析鹽的基層應先用3%的草酸溶液清洗,然後用清水沖刷干凈或在基層上滿刷一遍耐鹼底漆,待其干後刮膩子,再塗刷面層塗料。
4、乳膠漆塗刷的施工方法可以採用手刷、滾塗和噴塗。塗刷時應連續迅速操作,一次刷完。
5、滾塗法:將蘸取漆液的毛輥先按W方式運動將塗料大致塗在基層上,然後用不蘸取漆液的毛輥緊貼基層上下、左右來回滾動,使漆液在基層上均勻展開,最後用蘸取漆液的毛輥按一定方向滿滾一遍。陰角及上下口宜採用排筆刷塗找齊。
6、刷塗法:直按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難後易、先邊後面的順序進行。
7、塗刷乳膠漆時應均勻,不能有漏刷、流附等現象。塗刷一遍,打磨一遍。一般應兩遍以上。
8、塗料、油漆打磨應待塗膜完全於透後進行,打磨應用力均勻,不得磨透露底。
(四)、注意事項
(1) 膩子應與塗料性能配套,堅實牢固,不得粉化、起皮、裂紋。衛生間等潮濕處使用耐水膩子。
(2) 塗液要充分攪勻,粘度太大可適當加不,粘度小可加增稠劑。塗料在使用前應攪拌均勻,並應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
(3) 施工最好避開雨天。施工現場環境溫度宜在5~35℃之間,並應注意通風換氣和防塵,室內不能有大量灰塵。
(4) 塗料使用前應核對標簽,並仔細攪拌均勻,用後須將蓋子蓋嚴。塗料的貯存和施工應符合產品說明書規定的氣溫條件,通常應在5℃以上。如果塗料在貯運中凍結,應置於較高溫度的房間中任其自然解凍,不得用火烤。解凍後的塗料經確認未發生質變方可使用。
(5) 塗料調色最好由生產廠或經銷商完成,以保證該批塗料色彩的一致性。如果在施工現場需要調色,必須使用廠家配套提供或指定牌號、產地的色漿,按使用要求和比例,由專人進行調配,
(6) 有的聚氨酯含有較多的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在塗刷揮發過程中會導致乳膠漆泛黃。應避免聚氨酯和乳膠漆同時施工,最好是在聚氨酯類油漆完全乾透後再刷乳膠漆。
(7) 室內裝飾施工往往會有其他工種的交叉作業,應注意塗料工程的成品保護。已經施工的牆面如受到臟物污染,可用干凈的濕抹布輕輕擦洗,污染嚴重時應重新塗刷。如果不慎沾上油漆,應在油漆乾燥前,用稀釋劑將其擦去。
F.塗層干後,在交工前不得長時間浸水,以免發生質量事故,塗刷工具用畢應及時清洗干凈並妥善保管。輕鋼龍骨隔牆工藝流程
(一)地面的構造
(二) 地面工程裝飾施工工藝
基層清理→測量放線→打上下孔、安裝帶鉤膨脹螺栓→掛鋼弦並擰緊→安裝電纜管線和暖氣支架→澆築混凝土基座→安裝門、窗混凝土抱框→製作石膏粘結塊並粘結在鋼弦上→粘貼一側石膏板斗填充保溫岩棉→隱蔽驗收→粘貼另一側石膏板→安裝門窗框→嵌縫→刮膩子找平→裝飾面層施工。
(三) 施工要點
輕鋼龍骨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
1、牆位放線應按設計要求,沿地、牆、頂彈出隔牆的中心線和寬度線,寬度線應與隔牆厚度一致,彈線應清晰,位置應准確。
2、應按彈線位置固定沿地、沿頂龍骨及邊框龍骨,龍骨的邊線應與彈線重合。龍骨的端部應安裝牢固,龍骨與基體的固定點間距應不大於1m。
3、安裝豎向龍骨應垂直,龍骨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潮濕房間和鋼板網抹灰牆,龍骨間距不宜大於400mm。
4、安裝支撐龍骨時,應先將支撐卡安裝在豎向龍骨的開口方向,卡距宜為400~600mm,距龍骨兩端的距離宜為20~25mm。
5、安裝貫通系列龍骨時,低於3m的隔牆安裝一道,3~5m隔牆安裝兩道。
6、飾面板橫向接縫處不在沿地、沿頂龍骨上時,應加橫撐龍骨固定。
7、門窗或特殊接點處安裝附加龍骨應符合設計要求。
紙面石膏板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
1、石膏板宜豎向鋪設,長邊接縫應安裝在豎龍骨上。龍骨兩側的石膏板及龍骨一側的雙層板的接縫應錯開,不得在同一根龍骨上接縫。
2、粘結順序為:首先排石膏板塊,之後可以從一端到另一端(或從中間向兩端),從一面到另一面,從底向上有序進行(注意石膏板之間所有接合面必須用粘結石膏粘結,不得漏粘)。
3、輕鋼龍骨應用自攻螺釘固定,木龍骨應用木螺釘固定。沿石膏板周邊釘間距不得大於200mm,板中釘間距不得大於300mm,螺釘與板邊距離應為10~15mm。
4、安裝石膏板時應從板的中部向板的四邊固定。釘頭略埋入板內,但不得損壞紙面,釘眼應進行防銹處理。
5、石膏板的接縫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板縫處理。石膏板與周圍牆或柱應留有3mm的槽口,以便進行防開裂處理。
6、填充岩棉(有防火要求)。隔牆一側的石膏板安裝完畢後,可用粘結石膏滿披石膏板的內側面,然後將岩棉板粘貼在石膏板上。施工順序為:從牆的一端到另一端(或從中間向兩端),自下向上順序粘貼。岩棉板板縫應錯開,填充岩棉,應按設計要求填滿隔牆內的全部空腔。
7、飾面板表面應平整,邊沿應整齊,不應有污垢、裂紋、缺角、翹曲、起皮、色差和圖案不完整等缺陷。膠合板不應有脫膠、變色和腐朽。
(四)、注意事項
1、輕質隔牆材料在運輸和安裝時,應輕拿輕放,不得損壞表面和邊角。應防止受潮變形。
2、當輕質隔牆下端用木踢腳覆蓋時,飾面板應與地面留有20~30mm縫隙;當用大理石、瓷磚、水磨石等做踢腳板時,飾面板下端應與踢腳板上口齊平,接縫應嚴密。
3、板材隔牆、飾面板安裝前應按品種、規格、顏色等進行分類選配。輕質隔牆的構造,固定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4、輕質隔牆與頂棚和其他牆體的交接處應採取防開裂措施。
5、接觸磚、石、混凝土的龍骨和埋置的木楔應作防腐處理。
6、膠粘劑應按飾面板的品種選用。現場配置膠粘劑,其配合比應由試驗決定
7、牆體安裝前應對石膏板進行全面的檢查,對翹曲變形、缺棱掉角、受潮變質的石膏板在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後方可使用(注意:施工現場碼放的石膏板必須豎向放置,嚴禁水平方向放置)。
六、實習心得
這次實習感觸很多,收獲也很多。通過實習讓我明進一步知道設計就是根據建築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准,綜合運用現代物質手段、科技手段和藝術手段,創造出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性格顯明,符合人的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使使用者心情愉快,便於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和休息的室內外環境設計。施工之前必須要有個好的設計,施工設計階段包括修改完善設計方案、與各相關專業的協調以及完成建築裝飾設計施工圖三個部分的工作。裝飾施工圖包括相關的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裝飾設計施工圖完成後,各專業須相互校對,經審核無誤後,才能作為正式施工的依據。根據施工設計圖,參照預算定額來編制設計預算。工程開工前,在建設單位的組織下須向施工方進行技術交底,對設計意圖、特殊做法做出說明,對材料選用和施工質量等方面提出要求。現在,裝飾材料中出現了許多合成材料,我所認識的材料選擇時,要著重從功能、個人愛好方面來選擇。
建築裝飾施工學到現在,說實話學到的不多,不夠深入,好像什麼都沒學到,什麼都不知道似的,但是通過這次的實習讓我對裝飾施工有了個初步的認識,對一些建築裝飾材料有了零距離的接觸,對建築構造有了深入的認識。通過這次實習,我意識到經驗是非常的重要的,在施工當中,像砂漿的配合比、牆面的干濕度、空氣的濕度等等一系列的理論知識在現實的施工中都是要靠經驗來判斷的。還有一個就是技術。書中寫道抹灰如何抹,砂漿如何攪拌,地磚如何鋪貼等等,然而在現實的施工中如何施工,這就要靠施工工人的技術啦。書中的理論聯系結合現實是從理論到社會的過程,我想通過這次的鍛煉對我以後在建築上的認識會有很大的幫助。
❻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實習是去做什麼呢
真想學技術那就去施工單位做施工員跑現場吧
雖然苦點,但是扎實,學得快
然後施工技術和現場都熟悉了,慢慢的就會管理了
然後可以向做資料,做預算方面發展,當然這是房建這方面
❼ 建築施工技術實訓的作者簡介
周曉龍,土木工程專業副教授,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築與藝術分院建築工程教研室專職教師。 所負責課程「建築施工技術」為浙江省精品課程。 1991.8-1993.3 中國有色第八冶金建設公司從事施工員、技術員等建築施工技術管理工作;
1993.3-1996.3 中國有色第八冶金建設公司設計施工研究院從事建築結構設計工作;
1996.3-2003.2 核工業華東建設集團公司從事施工技術負責人、項目總工等工作;
2003.2-至今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築與藝術分院建築工程教研室從事建築工程專業教學工作。 1.近五年來講授的主要課程
建築施工技術 建築施工組織管理 工程力學
2.實踐性教學
(1)施工方案課程設計:地基處理設計、模板設計、腳手架設計。
(2)施工綜合實訓:磚混結構施工綜合實訓、框架結構施工綜合實訓、單層廠房排架結構施工綜合實訓。
(3)畢業設計主要課題:單元住宅樓建築結構設計,教師公寓預算編制,大型公共建築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大型地下建築工程施工設計。
3.近五年來承擔的教學研究課題
(1)基於「工學交替」的高職建築工程專業課堂+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教學研究與實踐 學院課題(立項號:2007-18)主持人
(2)建築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和建築測量實訓室改擴建(院級教改課題)2/5
(3)經濟全球化環境下高職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浙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5/5
(4)建築工程專業建築施工實訓基地建設與實施,學院教改課題,主持人
(5)「建築施工技術管理專項能力評價體系建設」,高職高專教育土建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土建施工類專業指導分委員會小組土方組成員
4.近五年來教學改革文章
(1)「基於建構主義的高職教育」《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獨著,2005.6
(2)「從建構主義到高職差異教學」,《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獨著,2007,12
(3)「建築施工技術實訓」教材(21世紀土建技能型規劃教材) ,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9
(4)「建築施工技術」教材(21世紀土建技能型規劃教材),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2
(5)「建築裝飾施工技術」教材,副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12
5.近五年來獲得教學表彰/獎勵
(1)普通高校土建類畢業設計評比第二名(指導教師) 浙江省教育廳 2005.12
(2)浙江省「托普康杯」高校測量技能競賽三等獎 (指導教師) 浙江省測繪行業協會 2006.6
(3)《建築施工技術》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優秀獎,2007.9
(4)「教案編寫與課件製作」比賽二等獎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 2007.3
(5)2006-2007「多媒體課件」製作三等獎,湖州職業技術學院 2007.1
❽ 求施工技術的實訓報告,2000~3000字左右,謝謝
建築施工實訓轉眼就結束了,我感觸很深,雖然在實訓過程中碰到了不少問題,但經過我們的努力和老師的幫助下都順利地解決了。這也讓我感覺到一個團隊之間合作的重要性,還有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的真理。在這次實訓中我碰到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如定位、放線等。這些在我上次暑假實訓中雖然都見過,但因為種種原因都未能親身嘗試,在這次實訓中,我終於自己參與其中,和同學們一起動手從最基本的定位、放線開始,從混凝土墊層到基礎再到牆體和柱體,我們都親身親為,雖然結果不是很好,但大家都比較意。
首先說這次實習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因為在我大一的前兩個學期也經歷過幾次實習,但這次卻又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生活、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它能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也是我建立信心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對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一個星期緊張而又充實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一個星期里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獲。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通過一個星期的實習和實踐,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實踐經驗。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次實訓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課堂上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回想這一周的實訓,我想我有必要提及一下這個過程,因為它讓我從課堂走到實踐,讓我知道了我現在所學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有些事在我實訓以前認為是很簡單的事情,可在這次實訓中都顯得很難,都不知道從何入手。下面我就說說我在這次實訓後的小結:
(一)施工准備 1.基坑施工
1)基槽放線:根據主軸線控制點,首先將外牆軸線的交點用木樁測設在地面上,並用石灰線標出挖土范圍。
2)基坑開挖:開挖基坑按規定的尺寸合理確定開挖順序,連續進行施工,盡快做好基礎墊層。
2.牆體砌築
首先我要說的就是在砌築過程中,不僅僅需要體力,最重要的是眼力。砌築的主要工序為:鋪灰、砌塊安裝就位、校正、灌漿、鑲磚等。鋪灰時水平縫採用稠度良好的水泥砂漿,稠度5~7cm,鋪灰應平整飽滿,長度3~5m。而校正用托線板檢查砌塊垂直度,拉准線檢查水平度。自己根據書本和現場施工砌築效果,得出以下幾點要領:
1)墊層要找平,不能有高有低,否則會影響磚的砌築質量和美觀。
2)在砌築之前一定要先試擺磚塊。
3)全部磚牆應平行起砌,磚層必須水平,外面和牆角處的磚應盡量使用稜角分明的磚面,保持整潔、清爽、美觀。
4)磚牆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每隔3皮磚預埋拉結筋,。
5)砌磚要邊砌邊看,防止砌歪,並隨手勾縫和填補空縫。 3.模板安裝
1)放線:
首先引測建築的邊柱,牆軸線,平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各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牆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於模板安裝和校正。
2)用水準儀把建築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
3)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干凈,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混泥土成形後爛根。
4)組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組成員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5)模板應塗刷脫模劑
另外還要提及的是拆模,拆模的順序一般是先拆除側面模板,側模板的拆除,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
下面是我在以上多種工序結束後總結的幾點心得:
1)要做到不懂多問,碰到不懂的,自己思考後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就要虛心向指導老師請教。
2)要有恆心和毅力,施工學習相對來講比較枯燥,但是最基本的建築知識,所以一定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3)砌磚講求技術,要心細,不能馬虎,做到善始善終。 4)懂得互相團結合作,提高施工效率。
通過基礎的施工,讓我知道了混凝土施工的方法和工藝,以及處理方法。混凝土的澆築要分層澆築,澆築層厚度不大於振動棒作用部分長度的有效作用長度,澆築牆,柱混凝土是利用控制桿來控制澆築厚度。混凝土澆築後要在初凝前振搗,一般情況下可利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時要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不得有漏點。每一插點的振搗時間待混凝土表面返出漿,不在顯著下沉,不在出現氣泡來終止此次振搗。
當今社會建築業在國民經濟發展和四個現代化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貫徹,建築業的支柱作用也日益得到發揮。而作為建築類專業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學好專業知識,並在實踐活動中加以鞏固,並不斷創新。在課堂上,對與老師講授的基本理論知識加強理解和掌握外,還應重視習題的練習和技能的訓練,應用所學的施工技術知識,來解決實際工程中的一些問題,掌握和開發新型施工技術,做到學以致用。
經過這次實訓,我對建築施工這門課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論與實際的差別。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施工經驗。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正應了團結就是力量。在實訓期間,大家的團結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施工過程中,團結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實踐。實訓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不僅使我在理論上對施工技術這個領域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且在實踐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學以致用。在老師們悉心指導下,我不但對施工技術有了更實際的理解,從無數次的失敗中吸取了寶貴的經驗教訓,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意志也得到了磨練。我時刻提醒自己,唯有不斷努力,才能與時俱進。
同時指導老師在這次施工實訓過程中的幫助也是不可缺少的。在這里我要再一次感謝指導老師應老師在這次實訓中對我的指導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