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大事記
2013年8月31日
由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13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顯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以5716.41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名列第9位,同比2012年營業收入提高801.47億元人民幣
2011年7月7日
財富雜志公布了「2011年度財富全球500強企業」排名,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以547.21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名列147位,比2009年的187位大幅前進40個位次,進入了財富全球500強前150強,在69家上榜中國企業中位列第15名。同時,以43.6%的增長率在全球500強收入增長50強中名列35位。
2011年4月5日
2011年4月5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官慶任職的通知》,任命官慶同志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總經理,試用期一年。之前,4月2日國資委黨委決定,官慶同志任中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黨組成員。
2010年10月
「中國建築」在《財富》(中文版)雜志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建築業排行榜中列第一名。
2010年8月1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張德江前來中建總公司總部視察工作,並欣然題詞:「質量、安全、效益、環保」。
2010年7月23日
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公布了2009年度及第二任期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結果,中建總公司榮獲2009年、第二任期「雙A」榮譽。
2010年7月8日
財富雜志公布了「2010年度財富全球500強企業」排名,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以381.17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名列187位,比2009年的292位大幅前進105個位次,在54家上榜中國企業中列第15位。
2010年6月18日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與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行重組新疆建工集團協議簽字儀式。這次重組是中建總公司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央企業在新疆發展融合經濟的具體舉措。重組新疆建工集團對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緊緊抓住國家援疆建設帶來的歷史機遇,以重組新疆建工為契機,打造一個集建造、投資和境外業務於一身的「西部板塊」,大力拓展並佔領新疆市場,進而帶動和輻射中亞地區建築市場。重組完成後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持有新疆建工集團85%的股權,新疆建工作為新疆地區最大的建築企業集團正式納入了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管理序列。
2010年5月18日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在北京召開幹部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爾乘同志宣布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主要領導變動的決定並作重要講話。王爾乘同志在會上宣布,根據中央決定:孫文傑同志不再擔任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郭濤同志不再擔任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黨組書記、副總經理。按照加快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有關精神,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設立董事會,易軍同志任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順利實現領導班子的新老交替。
2009年7月29日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國建築,股票代碼:601668)股票上市儀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隆重舉行。
2009年7月10日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獲得證監會IPO批文,並在7月12日晚發布了招股意向書。
2009年
中國建築連續四次榮登「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排名第292位,比2008年提升93位,提前跨入世界五百強前三百強。
2008年
中國建築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85位,較2006年排名躍升101位。
2007年和2008年
在《財富》「全球最受贊賞公司」評選中,中國建築連續兩年成為「中國地區最受贊賞公司」的五家企業之一,是中國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建築類企業。
2007年
中國建築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96位,首次進入「世界500強」前四百強。
2007年12月8日
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及寶鋼集團公司於北京發起成立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建總公司控股94%,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承襲了中建總公司的人員與資產。
2007年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被授予第一任期(2004-2006年)「業績優秀企業」稱號,是建築類僅有的一家連續三年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中央企業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的企業。
2006年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成功跨入「世界500強」,排名第486位。
2004年11月30日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入圍國資委公布的第一批49家中央企業主業名單。2003年,作為首批20家中央企業之一,中建總公司主要負責人與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簽訂了《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責任書》。
1999年年底
中央發出18號文件,決定將國務院管理的163家企業轉由中共中央管理,並成立中共中央企業管理委員會,作為黨中央的派出機構,直接管理國有企業領導班子。163家企業分為兩個層次,其中39戶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的領導班子由中共中央審批,其行政職務由國務院任命。中建總公司作為39戶企業之一,實現了領導班子管理體制上的高規格、高層次。
1999年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接收了中外建、中外園林、中建機、泛華、中聯重科、中建科等六家與建設部脫鉤的企業。
1992年8月4日-7日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所屬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在連續7年盈利的基礎上,以其屬下的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按照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的證券上市規則,在香港公開上市發售8.2億新股,占總股份的25%,發售價每股1.03港元,新股連同認股權證發售,每五股派一份認股權證,共集資8.45億港元。
1991年2月4日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作出印製佩戴「中建」標志、徽章的規定。規定在大型機械設備、工程項目、職工基地、辦公用品上印有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標志,職工佩帶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徽章。標志、徽章呈方形,象徵建築的基石,表示基礎穩固;藍色襯底,象徵藍天、海洋,表示海內外一體化經營,領域廣闊;英文字母「CSCEC」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英文名稱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的縮寫,書寫形式象徵建築造型。
1988年2月6日
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確定全國性大型工業公司由有關部門歸口管理後,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由國家建設部實行行業歸口管理。
1982年11月3日
國務院發出通知,根據國務院《關於全國性專業公司管理體制的暫行規定》,確定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為相當於國務院直屬局級。
1982年6月11日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發出《關於成立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通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屬全國性的大型建築聯合企業,享有獨立經營的自主權和獨立法人資格。原國家建築工程總局直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程局,東北、西北、西南建築設計院,西南綜合勘察院,設備配件出口公司和天津材料配件公司,劃歸總公司建制。
⑵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成立背景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前身為原國家建工總局,是為數不多的不佔有大量的國家投資,不佔有國家的自然資源和經營專利,以從事完全競爭性的建築業和地產業為核心業務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建總公司是中國建築業唯一具有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三個特級資質的企業。
中建總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建築房地產綜合企業集團和中國最大的房屋建築承包商,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最大的跨國建築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長期位居中國國際工程承包業務首位。
中建總公司曾經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目前經營區域主要分布於全球二十七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除台灣省外均有經營業務開展。自1982年公司組建到2010年底,中建總公司共承接合約額3萬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完成營業額1.8萬億元,2010年公司的資產總額超過3800億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建築業翹楚。中建總公司從1984年起連年躋身於世界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行列,2010年排名第22位。自2006年開始中建總公司成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行列,2010年排名第187位,2011年排名第147位,2012年排名第100位,2013年排名第80位,2014年排名第52位。連續多年入圍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500強,2015年排名第24位。
中建總公司是中國專業化經營歷史最久、市場化經營最早、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建築房地產企業集團之一,擁有從產品技術研發、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地產開發、設備製造、物業管理等完整的建築產品產業鏈條,是中國建築業唯一擁有房建、市政、公路三類特級總承包資質的企業。
中建總公司始終以科學管理和科技進步作為企業發展的兩個重要推動,截至2010年,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及發明獎53項,獲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23項,獲得各類省部級科技獎700餘項,擁有國家級工法100餘項;擁有各類專利等知識產權600餘項。榮獲中國建築業最高獎項——魯班獎150項,全國優質工程獎133項,獲獎數居全國同行業之首。
中建總公司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推進資本運作和創新發展。2007年,中建總公司聯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等4家世界500強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9年7月2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資金超過500億元人民幣。2010年,中建總公司又成功重組新疆建工集團,經營布局進一步優化。
⑶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和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有什麼區別
一、成立時間不同
1、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又稱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組建於1982年,其前身為原國家建工總局,是為數不多的不佔有大量的國家投資,不佔有國家的自然資源和經營專利,以從事完全競爭性的建築業和地產業為核心業務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2、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於2007年12月8日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及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於北京成立。
二、特點不同
1、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擁有從產品技術研發、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地產開發、設備製造、物業管理等完整的建築產品產業鏈條,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三特」資質、「1+4」資質和建築行業工程設計甲級資質的建築企業。
2、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改制後中建總公司名稱為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中建總公司的全部債權債務、各種專業和特殊資質證照等由改制後的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承繼。
三、發展不同
1、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根本指針構建和諧企業,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以依法辦企業為方向,堅持以股東、公司和員工的「多贏」為目標,堅持以營造融洽的員工關系為根本,堅持以抓好企業穩定和安全生產為關鍵,堅持以黨對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領導為保證。
2、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新進入者與成長最快的企業,近年來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本公司已經成功地進入了鐵路、特大型橋梁、高速公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等市場,承接了在國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哈大高速客運專線鐵路等項目。
⑷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啊
直接進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官方網頁查看即可
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經營業績
國內:「中來國建築」連續25年保源持為中國最大建築房地產綜合企業和中國最大國際承包商。30年來,「中國建築」承建房屋建築近4億平方米。截止目前,共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及發明獎51項,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與成果獎617項,獲得中國建築業最高獎——魯班獎127項,同時還獲得115項魯班工程參建獎。1984年,在深圳國貿大廈滑模施工中創造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後成為改革開放的代名詞。
品牌:「中國建築」是32個中國內地入選2007年度世界著名品牌500強排行榜的世界知名品牌之一;「中國海外」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是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市值最大的中資房地產企業,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綜合實力第一名。
社會責任:每年為社會創造約80萬個工作崗位,約80萬個家庭250萬人在中建的帶動下奔向小康,其中有2萬多農民工跟著中建拓展海外市場。中建積極參加國家扶貧救困活動,對口支援寧夏、新疆等地,向貧困地區人民、受災群眾捐款捐物,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貢獻。2008年四川地震後,中國建築積極投身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捐款捐物8482萬元,搶建過渡安置房100多萬平方米。
⑹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你問的問題也太多了,但也回答一下。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於2007年12月8日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及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於北京發起成立。其中中建總公司控股94%,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承襲了中建總公司的人員與資產。但是,你說的國家工作人員是沒有的事情,因為國企就算有編制也是企業編制,所以不存在事業編制和行政編制(公務員),當然,除非是歷史遺留問題(你本來是事業單位的員工後來該單位從事業單位改成了企業單位,但會保留你的事業編制身份),除非,你考上了事業編制或者公務員然後被組織派到中國建築工作,否則,你也只是這個企業的合同工而已,就算有編制,也只是企業編制。就如中國鐵路總公司一個道理,它的前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在還沒有改名字之前,鐵道部裡面工作的人員不是公務員就是事業編制人員,但鐵道部下轄的18個鐵路局是國有企業,所以鐵路局裡面工作的都是合同工,最多享受企業編制,但是現在鐵道部從事業單位改成了國企,如果留在裡面工作的員工仍然有事業單位編制,但如果後來才進去的員工那隻能在裡面簽合同工作了,當然,鐵路總公司還沒有改制完成,裡面還有一些事業單位,所以,那些事業單位仍然要考上事業編制才能進入,國企裡面的事業單位,屬於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這個是事業單位改成企業的必然階段,當中國鐵路總公司完成改制後,那它裡面就沒有事業單位了,所以,後來進入鐵路總公司工作的就只有合同工了,除非,政府派國家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人員進駐該企業工作。
⑺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組織結構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組織機構: 建築工程板塊 國際工程板塊 房地產板塊 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建國際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對外建設總公司 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阿爾及利亞有限公司 中國中建地產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南洋)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波札那有限公司 普瑞置地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納米比亞有限公司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美國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巴貝多有限公司 上海中建東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中建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泰國)有限公司 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中建菲律賓有限公司 中建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建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中建阿聯酋經理部 中建路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建人才有限公司 中建塞席爾經理部 中國通達建設有限公司 中建國際勞務有限公司 中建日本代表處 設計勘察板塊 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 中建韓國代表處 中國建築東北設計研究院 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中建俄羅斯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 中國建築發展有限公司 中建中東總代表處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 中國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中建歐洲代表處 中國建築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建新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北京設計研究院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國建築上海設計研究院 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 中建方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建築港集團有限公司
⑻ 中國建築總公司上市後前景如何
上市後發展前景是更光明的.公司不良資產和中國其他公司一樣,總有解決辦法和途徑的,請大家不必擔心.
中國最大的建築企業集團
中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商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建總公司)組建於1982年,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是為數不多的不佔有大量的國家投資,不佔有國家的自然資源和經營專利,以從事完全競爭性的建築業和地產業為核心業務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二十多年來,在中央直接管理下,在上級機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熱情幫助之下,中建總公司忠誠實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內外市場中,敢於競爭,善於創新,經公司幾代領導和全體員工的辛勤勞動和努力工作,使中建總公司發展壯大成中國最大的建築企業集團和最大的國際承包商,穩居世界住宅工程建造商第1名,同時也是世界上物化勞動量最大的企業之一。中建總公司從1984年起連年躋身於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2005年度排名國際承包商和環球承包商第17位。2005年8月,國資委首次公布央企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中建總公司列25家A級企業名單之中,是唯一一家建築企業。中建總公司每年為社會創造約70萬個工作崗位,相當於約70萬個家庭200萬人員在中建總公司的帶動下奔向小康,為中國社會的和諧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建總公司從1994年起連續被評為中國500家最大服務企業國際經濟合作類第一名。自1982年公司組建到2005年8月,共承接合約額8.6千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完成營業額7千億元,其中境外約佔30%。2005年公司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千億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建築業翹楚。中建總公司從科技領先展現競爭實力,在「神舟」號載人航天實驗飛船工程中,其「火箭垂直總裝測試廠房綜合施工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截止到2004年,總公司共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及發明獎31項,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近500項,獲得中國建築業最高獎——魯班獎80項。
中建總公司以承建「高、大、新、特、重」工程著稱於世,「中國建築」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建築業行業品牌。公司在國內和國際上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緊、質量要求高、難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並先後在深圳國貿大廈和信興廣場的建設中,創造了兩個彪炳建築業史冊的施工速度,一些項目已成為當地標志性的建築物。中建總公司與世界一流承建商合作的香港新機場客運大樓被國際權威組織評為二十世紀全球十大建築。本世紀初連奪為世人所矚目的「世界第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中央電視台新址工程。
面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中建總公司正以嶄新的理念、科學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嚴格遵循「國際化、集團化、科學化」的發展思路,著眼於建設現代企業制度,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積極抓好企業的產權結構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奮力向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邁進!
中國最大的建築企業集團和最大的國際承包商,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始終致力於把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始終致力於把推進整個中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技術進步作為企業的重要責任。五十餘年的不懈努力,中建總公司在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建設以及大型公共設施建設等領域積聚了雄厚的科技優勢,始終引領著中國建築業生產力發展的潮流。迄今中建總公司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7項,是國內獲獎最多的建築企業,並獲得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00餘項;擁有國家級工法38項,省部級工法133項;擁有建築施工企業唯一的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兩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立了國內建築業第一個由企業自主完成的《建築工程施工工藝標准》。目前中建總公司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築設計與建造技術、高聳塔類設施建造技術、大型工業設施設計、建造與安裝技術、復雜深基坑與深基礎處理技術、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與生產技術、復雜空間鋼結構體系研究與安裝技術、新型建築設備研究與製造技術、建築企業管理與生產應用信息技術、國際工程總承包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等多個方面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這些優秀的成果、重要研究機構以及領先技術構成了中建總公司強大的核心技術優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強大的科技優勢始終是中建總公司持續、穩健發展的堅強基礎,面對激烈競爭的挑戰,科學技術的巨大作用必將創造中建總公司更加輝煌的未來。
⑼ 進入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團委 工作 前景怎麼樣
團委是黨的後備軍 所以弄的好的話,發展前景很大
目前現在中陽的領導的很多是團圓出版生(允許我打別字權)
我覺得你最好還是入黨,團圓到28歲如果在團內沒有職務就要自動退團
你的優勢還好,在國有企業最好去考個博士啊
好好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