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程質量監理的工作重點是。
對中型及中型以上或專業性較強的工程項目,項目監理機構應編制工程建設監理實施細則。
作用
1、對業主的作用:業主與監理是委託與被委託的關系,是通過監理委託合同確定的,監理代表業主的利益工作。監理實施細則是監理工作指導性資料,它反映了監理單位對項目控制的理解能力、程序控制技術水平。一份詳實且針對性較強的監理實施細則可以消除業主對監理工作能力的疑慮,增強信任感,有利於業主對監理工作的支持。
2、對承包人的作用:
1)承包人在收到監理實施細則後,會十分清楚各分項工程的監理控製程序與監理方法。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加強與監理的溝通、聯系,明確各質量控制點的檢驗程序與檢查方法,在做好自檢的基礎上,為監理的抽查做好各項准備工作。
2)監理實施細則中對工程質量的通病、工程施工的重點、難點都有預防與應急處理措施。這對承包人起著良好的警示作用,它能時刻提醒承包人在施工中注意哪些問題,如何預防質量通病的產生,避免工程質量留下隱患及延誤工期。
3)促進承包人加強自檢工作,完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全面的質量管理,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3、對監理的作用:
1)指導監理工作,使監理人員通過各種控制方法能更好地進行質量控制。
2)增加監理對本工程的認識和熟悉程度,針對性地開展監理工作。
3)監理實施細則中質量通病、重點、難點的分析及預控措施能使現場監理人員在施工中迅速採取補救措施,有利於保證工程的質量。
4)有助於提高監理的專業技術水平與監理素質。
內容
一、工程概況
二、監理依據
三、監理工作范圍及工作目標
四、監理工作內容
1、准備階段
2、施工階段
五、監理工作流程
六、監理工作的控制要點及目標
1、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責任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審查施工單位的專項方案;
3、審核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及特殊工種作業人員的資格;
4、核查特種設備的驗收手續;
5、安全檢查
七、監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監理工作方法(手段)
2、監理工作措施
八、安全質量隱患及事故的處理程序
1、安全質量隱患的處理程序
2、安全質量事故的處理程序
九、監理工作制度
1、設計文件、圖紙審查制度;
2、施工圖紙會審及設計交底制度;
3、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審查制度;
4、工程開工申請審批制度;
5、工程材料,半成品質量檢驗制度;
6、安全物資查驗制度;
7、設計變更處理制度;
8、工程安全隱患整改制度;
9、工程安全事故處理制度;
10、監理報告制度;
11、監理日記和會議制度。
12、監理組織工作會議制度;
13、對外行文審批制度;
14、安全監理工作日誌制度;
15、安全監理月報制度;
16、技術、經濟資料及檔案管理制度。
十、監理資料
B. 出現房屋質量問題怎麼辦
如果情形不是特別嚴重,可以協商維修:在保修期內,業主可要求開發商進行回整改;如果開發商答不積極整改,可向法院起訴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一定要闡明問題發生的事實經過,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必要時可指明所依據的法律條文。
如果當房屋的質量問題嚴重威脅到房子的整體安全時,購房者可直接與開發商提出退房要求。
C. 護理安全存在問題整改措施
1、 強化安全質量教育,提高護理安全認識,消除護理工作中不安全隱患是避免風險的保證。
2、 調整班次,細化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是降低護理風險的確實保證。
3、 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 掌握溝通技巧,改善服務態度,規范服務行為,保護病人的隱私權。這是降低護理糾紛的有效措施。
4、 加強組織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這是降低護理糾紛的關鍵措施。
5、 陪員管理任重道遠,是降低護理糾紛的最迫切的任務。
D.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目的與意義
一復、安全生產管理制制度的目的就是保護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安全和健康,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積極開展控制工傷的活動,減少或消滅工傷事故,保障勞動者安全地進行生產建設。
(2)
積極開展控制職業中毒和職業病的活動,防止職業中毒和職業病的發生,保障勞動者的身體健康。
(3)
搞好勞逸結合,保障勞動者有適當的休息時間,經常保持充沛的精力,更好地進行經濟建設。
(4)
針對婦女和未成年工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特殊保護,使其在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意義
1、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對於鞏固社會的安定,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重要的穩定政治環境具有現實的意義;
2、對於保護勞動生產力,均衡發展各部門、各行業的經濟勞動力資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3、對於社會財富、減少經濟損失具有實在的經濟意義;
4、對於生產員工關繫到個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質量。
E. 如何實現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進一步落實,提升工程質量管理水平
一、建立和不斷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
堅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各職能部門、各級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崗位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
二、建立和不斷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公司結合本企業安全生產特點,將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和標准轉化為企業安全生產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或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這些制度體系對規范全體員工的安全生產行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建立和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值班制度
公司必須強化領導幹部安全生產管理現場值班制度。現場值班的公司領導要負責指揮生產中出現的重大異常情況,有效處置各類突發應急事件。檢查監督公司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一線生產車間也要建立了管理人員車間現場值班制度,盯著生產一線的生產情況,隨時處置一線生產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對於安全隱患,值班幹部要進行現場培訓、現場教育,對於已經出現的安全事故,要指揮緊急排除,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堅決杜絕隱瞞事故的行為,堅決處罰對事故處置不作為的行為和個人。
四、及時排查、治理安全生產事故的各類隱患
建立健全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制度,應用質量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分析生產安全環節、安全事故產生的類別、性質和發生頻率等,把生產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種類、事故發生路徑等弄清楚,一個一個檢查,一個一個排除,一個一個落實。再如,可以使用質量管理的關聯圖法等工具,把事故產生的關聯性進行分析,做到從整體上把握和處置事故產生的根源,有利於在全面控制的情況下,重點關注,以防止系統性事故產生,也可以從系統論的角度分析、研究、處置各類十年前事故,從而提高事故處置的效率。
五、建立風險評估制度
公司已經立的生產工藝裝置危險因素辨識和評估制度要得到切實的執行。目前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工作:一是管理層,特別是生產安全管理負責任要定期召開生產安全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研究會,決定重大的安全管理政策、重大的安全管理措施與行動,分析安全生產管理的現狀和問題,提出安全生產培訓工作等。
F. 生產車間安全防範措施有哪些
機械傷害的原因一般包括機械的不安全狀態、操作者的不安全行為、管理上的因素等。
1、對於機械設備一般安全主要從布局要求,強度、剛度的要求,安裝必要的安全裝置,機械設備的電氣裝置的安全要求,操作手柄及腳踏開關的要求和環境要求和操作要求這六個方面著手考慮。
2、機械設備操作安全要求:
1)要保證機械設備不發生事故,不僅機械設備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因設備不同而異,但基本安全守則大同小異。
2)必須正確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和用具。
3)操作前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要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後,方可投入使用。
4)機械設備嚴禁帶故障運行,千萬不能湊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5)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更不準將其拆掉使用。
6)機械設備使用的刀具、工夾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按裝牢固,不得松動。
7)機械設備在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也不的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清掃雜物等。
8)機械設備在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崗位,以防發生問題無人處置。
9)工作結束後,應切斷電源,把刀具和工件從工作位置退出,並整理好工作場地將零件、夾具等擺放整齊,打掃好機械設備的衛生。
3、典型機械設備的防護措施:
1)壓力機械的安全防護措施
(1)開始操作前,必須認真檢查防護裝置是否完好、離合器制動裝置是否靈活和安全可靠。應把工作台上的一切不必要的物件清理干凈以防工作時震落到腳踏開關上,造成沖床突然啟動而發生事故。
(2)沖小工件時,應有專用工具,不能用手固定,最好安裝自動送料裝置。
(3)操作者對腳踏開關的控制必須小心謹慎,裝卸工件時,腳應離開開關,嚴禁無關人員在腳踏開關的周圍停留。
(4)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應用專用工具取出,不準用手拿,並應將腳從腳踏板上移開。
(5)多人操作時,必須相互協調配合好,並確定專人負責指揮。
2)剪板機安全防護措施
(1)工作前要認真檢查剪板機各部分是否正常、電氣設備是否完好、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可靠、潤滑系統是否暢通,然後加潤滑油,試車,試切完好,方可使用。兩人以上協同操作時,必須確定一個人統一指揮,檢查檯面及周圍無障礙時,方可開動機床切料。
(2)剪板機不準同時剪切兩種不同規格、不同材質的板料。禁止無料剪切,剪切的板料要求表面平整,不準剪切無法壓緊的較窄板料。
(3)操作剪板機時要精神集中,送料時手指應離開刀口200mm外,並且要離開壓緊裝置。送料、取料要防止鋼板劃傷,防止剪落鋼板傷人。腳踏開關應裝堅固的防護蓋板,防止重物掉下落在腳踏開關上或誤踏。開車時不準加油或調整機床。
(4)各種剪板機要根據規定的剪板厚度,適當調整刀口間隙,防止使用不當而發生事故。
(5)剪板機的制動器應經常檢查,保證可靠,防止因制動器松動,防止上刀口突然落下傷人。
(6)板料和剪切後的條料邊緣鋒利,有時還有毛刺,應防止刮傷。
(7)在操作過程中,採用安全的手用工具完成送料、定位、取件及清理邊角料等操作,可防止手指被模具軋傷。
3)車削加工安全防護措施
(1)採取斷屑措施:斷屑器、斷屑槽等。
(2)在車床上安裝活動式透明擋板。用氣流或乳化液對切屑進行沖洗,改變切屑的射出方向。
(3)使用防護罩式安全裝置將其危險部分罩住。如安全雞心夾、安全撥盤等。
(4)對切削下來的帶狀切屑,應用鉤子進行清除,切勿用手拉。
(5)除車床上裝有自動測量的量具外,均應停車測量工件,並將刀架到安全位置。
(6)用紗布打磨工件表面時,要把刀具移到安全位置,並注意不要讓手和衣服接觸到工件表面。
(7)磨內孔時,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應用木棍代替,同時車速不宜過快。
(8)禁止把工具、夾具或工件放在車床身上和主軸變速箱上。
4)銑削加工安全防護措施
(1)為防止銑刀傷手事故,可在旋轉的銑刀上安裝防護罩。
(2)銑床要有減震措施。
(3)在切屑飛出的方向安裝合適的防護網或防護板。操作者工作時要帶防護眼鏡,銑鑄鐵零件時要戴口罩。
(4)在開始切削時,銑刀必須緩慢地向工件進給,切不可有沖擊現象,以免影響機床精度或損壞刀具刃口。
(5)加工工件要墊平、卡牢,以免工作過程中發生松脫造成事故。
(6)調整速度和方向以及校正工件、工具時均需停車後進行。
(7)工作時不應帶手套。
(8)隨時用毛刷清除床面上的切屑,清除銑刀上的切屑是要停車進行。
(9)銑刀用鈍後,應停車磨刀或換刀。停車前先退刀,當刀具未全部離開工件時,切勿停車。
5)鑽削加工安全防護措施
(1)在旋轉的主軸、鑽頭四周設置圓形可伸縮式防護網。採用帶把手楔鐵,可防止卸鑽頭時,鑽頭落地傷人。
(2)各運動部件應設置性能可靠的鎖緊裝置,台鑽的中間工作台、立鑽的回轉工作台、搖臂鑽的搖臂及主軸箱等,鑽孔前都應鎖緊。
(3)需要緊固才能保證加工質量和安全的工件,必須牢固地加緊在工作台上,尤其是輕型工件更需加緊牢固,切削中發現松動,嚴禁用手扶持或運轉中緊固。安裝鑽頭及其他工具前,應認真檢查刃口是否完好,與鑽套配合表面是否有磕傷或拉痕,刀具上是否黏附著切屑等。更換刀具應停機後進行。
(4)工作時不準帶手套。
(5)不要把工件、工具及附件放置在工作台或運行部件上,以防落下傷人。
(6)使用搖臂鑽床時,在橫臂回轉范圍內不準站人,不準堆放障礙物。鑽孔前橫臂必須緊固。
(7)鑽薄鐵板時,下面要墊平整的木板。較小的薄板必須卡牢,快要鑽透時要慢進。
(8)鑽孔時要經常抬起鑽頭排屑,以防鑽頭被切屑擠死而折斷。
(9)工作結束時,應將橫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軸箱靠近立柱可伸縮式防護網。
6)刨削加工安全防護措施
(1)對高速切削的刨床,為防止工作台飛出傷人,應設置限位開關、液壓緩沖器或刀具切削緩沖器。工件、刀具及夾具裝夾要牢固、以防切削中產生工件「走動」,甚至滑出以及刀具損壞或折斷,而造成設備和人身傷害事故。
(2)工作台、橫梁位置要調好,以防開車後工件與滑枕或橫梁相撞。
(3)機床運轉中,不要裝卸工件、調整刀具、測量和檢查工件,以防刀具、滑枕撞擊。
(4)機床開動後,不能站在工作台上,以防機床失靈造成傷害事故。
7)磨削加工安全防護措施
(1)開車前必須檢查工件的裝置是否正確,緊固是否可靠,磁力吸盤是否正常,否則,不允許開車。
(2)開車時應用手調方式使砂輪和工件之間留有適當的間隙,開始進刀量要小,以防砂輪崩裂。
(3)測量工件或調整機床及清潔工作都應停車後進行。
(4)為防止砂輪破損時碎片傷人,磨床必須裝有防護罩,禁止使用沒有防護罩的砂輪進行磨削。
8)電焊加工安全防護措施
(1)工作前應檢查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各接線點是否良好,若線路橫越車行道時應架空或加保護蓋;焊機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有良好接地;電焊鉗把絕緣必須良好。焊接迴路線接頭不宜超過三個。
(2)電焊車間應通風,固定電焊場所要安裝除塵設備,以防「電焊工塵肺」「錳中毒」和「金屬熱」等疾病;
(3)電焊工操作時要穿絕緣鞋,電焊機要接零線保護,以防電擊傷。要帶電焊手套,穿長衣褲,用電焊面罩,防止紅外線、強可見光、紫外線輻射,防止皮膚灼傷,電弧「晃眼」造成視力下降。
(4)在焊接銅合金、鋁合金(有色)金屬及噴焊、切割中會產生氮氧化物,必須在排風暢通的環境中進行,必要時要戴防毒面具。
(5)焊接操作工萬一防護不當,出現上述傷害時,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6)對長期從事電焊作業人員,要建立職業健康檔案,定期身體健康檢查,對體檢出現因工種傷害造成疾病的,要調離原工種,以防加重傷害。
(7)電焊工應掌握一般電氣知識,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規程;還應熟悉滅火技術、觸電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8)焊機啟動後,焊工的手和身體不應隨便接觸二次迴路導體,如焊鉗或焊槍的帶電部位、工作台、所焊工件等。
(9)換焊條時應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它導電物件上。敲渣子時應戴上防護眼鏡。
G. 消防施工現場的安全責任人和負責人 的職責有那些
《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119號令)要求施工單位應當承擔下列消防施工的質回量和安答全責任:
1、按照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准和經消防設計審核合格或者備案的消防設計文件組織施工,不得擅自改變消防設計進行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質量;
2、查驗消防產品和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築構件、建築材料及裝修材料的質量,使用合格產品,保證消防施工質量;
3、建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責任制度,確定消防安全負責人。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消防教育培訓,落實動火、用電、易燃可燃材料等消防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保證在建工程竣工驗收前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設施和器材、消防安全標志等完好有效。
H. 監理單位需要編制質量通病實施細則嗎
對中型及中型以上或專業性較強的工程項目,項目監理應編制工程建設監理實施細則。
作用
1、對業主的作用:業主與監理是委託與被委託的關系,是通過監理委託確定的,監理代表業主的利益工作。監理實施細則是監理工作指導性資料,它反映了監理單位對項目控制的理解能力、程序控制技術水平。一份詳實且針對性較強的監理實施細則可以消除業主對監理工作能力的疑慮,增強信任感,有利於業主對監理工作的支持。
2、對承包人的作用:
1)承包人在收到監理實施細則後,會十分清楚各分項工程的監理控製程序與監理方法。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加強與監理的溝通、聯系,明確各質量控制點的檢驗程序與檢查方法,在做好自檢的基礎上,為監理的抽查做好各項准備工作。
2)監理實施細則中對工程質量的通病、工程施工的重點、難點都有預防與應急處理措施。這對承包人起著良好的警示作用,它能時刻提醒承包人在施工中注意哪些問題,如何預防質量通病的產生,避免工程質量留下隱患及延誤工期。
3)促進承包人加強自檢工作,完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全面的質量管理,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3、對監理的作用:
1)指導監理工作,使監理人員通過各種控制方法能更好地進行質量控制。
2)增加監理對本工程的認識和熟悉程度,針對性地開展監理工作。
3)監理實施細則中質量通病、重點、難點的分析及預控措施能使現場監理人員在施工中迅速採取補救措施,有利於保證工程的質量。
4)有助於提高監理的專業技術水平與監理素質。
內容
一、工程概況
二、監理依據
三、監理工作范圍及工作目標
四、監理工作內容
1、准備階段
2、施工階段
五、監理工作流程
六、監理工作的控制要點及目標
1、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責任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審查施工單位的專項方案;
3、審核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及特殊工種作業人員的資格;
4、核查特種設備的驗收手續;
5、安全檢查
七、監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監理工作方法(手段)
2、監理工作措施
八、安全質量隱患及事故的處理程序
1、安全質量隱患的處理程序
2、安全質量事故的處理程序
九、監理工作制度
1、設計文件、圖紙審查制度;
2、施工圖紙會審及設計交底制度;
3、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審查制度;
4、工程開工申請審批制度;
5、工程材料,半成品質量檢驗制度;
6、安全物資查驗制度;
7、設計變更處理制度;
8、工程安全隱患整改制度;
9、工程安全事故處理制度;
10、監理報告制度;
11、監理日記和會議制度。
12、監理組織工作會議制度;
13、對外行文審批制度;
14、安全監理工作日誌制度;
15、安全監理月報制度;
16、技術、經濟資料及檔案管理制度。
十、監理資料
I.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專項方案組織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調整專項方案等內容。
專項方案應當由施工單位技術部門組織本單位施工技術、安全、質量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審核。經審核合格的,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專項方案應當由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及相關專業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不需專家論證的專項方案,經施工單位審核合格後報監理單位,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核簽字。
施工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專項方案組織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調整專項方案。如因設計、結構、外部環境等因素發生變化確需修改的,修改後的專項方案應當按規定重新審核。對於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工程的專項方案,施工單位應當重新組織專家進行論證。施工單位應當指定專人對專項方案實施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和按規定進行監測。
(9)建築施工安全質量隱患罰款制度擴展閱讀:
施工現場安全的相關要求規定:
1、建設單位應當向施工單位提供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廣播電視等地下管線資料,氣象和水文觀測資料,相鄰建築物和構築物、地下工程的有關資料,並保證資料的真實、准確、完整。
2、建設單位因建設工程需要,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查詢前款規定的資料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及時提供。
3、建設單位不得對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提出不符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准規定的要求,不得壓縮合同約定的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