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工程竣工驗收程序怎樣辦理的
一、建築工程竣工驗收程序怎樣辦理的
驗收會議上,工程施工、監理、設計、勘察察等各方的工程檔案資料擺好備查,並設置驗收人員登記表,做好登記手續。
1、由建設單位組織工程竣工驗收並主持驗收會議(建設單位應做會前簡短發言、工程竣工驗收程序介紹及會議結束總結發言)。
2、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分別匯報工程合同履約情況和在工程建設各環節執行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情況。
3、驗收組審閱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工程檔案資料。
4、驗收組和專業組(由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監督站和其他有關專家組成)人員實地查驗工程質量。
5、專業組、驗收組發表意見,分別對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設備安裝質量和各管理環節等方面作出全面評價;驗收組形成工程竣工驗收意見,填寫《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並簽名(蓋公章)。
(一)進行竣工驗收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生產性項目和輔助性公用設施,已按設計要求建完,能滿足生產使用;
2、主要工藝設備配套設施經聯動負荷試車合格,形成生產能力,能夠生產出設計文件所規定的產品;
3、必要的生活設施,已按設計要求建成;
4、生產准備工作能適應投產的需要;
5、環境保護設施、勞動安全衛生設施、消防設施已按設計要求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使用。
6、根據建設項目(工程)的規模大小和復雜程度,整個建設項目(工程)的驗收可分為初步驗收和竣工驗收兩個階段進行。
規模較大、較復雜的建設項目(工程),應先進行初驗,然後進行全部建設項目(工程)的竣工驗收。規模較小、較簡單的項目(工程),可以一次進行全部項目(工程)的竣工驗收。
7、建設項目(工程)在竣工驗收之前,由建設單位組織施工、設計及使用等有關單位進行初驗。初驗前由施工單位按照國家規定,整理好文件、技術資料,向建設單位提出交工報告。建設單位接到報告後,應及時組織初驗。
8、建設項目(工程)全部完成,經過各單項工程的驗收,符合設計要求,並具備竣工圖表、竣工決算、工程總結等必要文件資料,由項目(工程)主管部門或建設單位向負責驗收的單位提出竣工驗收申請報告。
在我國相關的工程在相關的鞠躬驗收時,應對各個施工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相應的檢查。並召集相關的建設、監理、設計等相關單位,進行相應的檢查。確保這類相關的工程,按照我國的工程規定進行相關的辦理,驗收竣工工程。
延伸閱讀:
建築工程合同違約金的規定
墜物傷人無人認,建築物使用人要擔責
建築工程勞務分包有哪些情形是無效的?
B. 建築工程資料的分類是按什麼分的(如質量控制資料、質量驗收資料、技術管理資料、監理資料)
從整體上把全部的資料劃分為4大類,即分為建設單位的文件資料、監理單位的文件資料、施工單位的文件資料、竣工圖資料。
1、其中,建設單位的文件資料又分為立項文件、建設規劃用地文件、勘察設計文件、其他文件等8小類。
2、監理單位的文件資料劃分為監理管理資料、監理質量控制資料、監理進度控制資料、監理造價控制資料等4小類。
3、施工單位的文件資料劃分為施工管理資料、施工技術資料、施工物資資料、工程測量記錄、施工記錄、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施工檢測資料、施工質量驗收記錄、單位(子單位)工程竣工驗收資料等9小類。
4、竣工圖資料劃分為綜合竣工圖、室外專業竣工圖、專業竣工圖等3小類。
每一小類中,再細分為若干種文件、資料或表格。
(2)建築工程竣工驗收與資料管理擴展閱讀
資料編號
1、對各大類的編號
分貝用大寫的英文字母「A」、「B」、「C」、「D」來表示建設單位的文件資料、監理單位的文件資料、施工單位的文件資料。即分別編為A類、B類、C類、D類等4大類資料。
2、對各小寫的編號
(1)、對於A類資料中所含的8小類資料,分別按照A1、A2、A3、A4、A5、A6、A7、A8的順序來依次排列編號。
(2)、B類資料中所含的4小類資料,分別按照B1、B2、B3、B4的順序來依次排列編號。
(3)、C類資料中所含的9小類資料,分別按照C1、C2、C3、C4、C5、C6、C7、C8、C9的順序來依次排列編號。
(4)、D類資料中所含的3小類資料,分別按照D1、D2、D3的順序來依次排列編號。
C. 竣工工程檔案資料整理包含哪些內容
建築類的資料員工作:資料員負責工程項目的資料檔案管理、計劃、統計管理及內業管理工作。
一. 負責工程項目資料、圖紙等檔案的收集、管理。
1. 負責工程項目的所有圖紙的接收、清點、登記、發放、歸檔、管理工作:在收到工程圖紙並進行登記以後,按規定向有關單位和人員簽發,由收件方簽字確認。負責收存全部工程項目圖紙,且每一項目應收存不少於兩套正式圖紙,其中至少一套圖紙有設計單點陣圖紙專用章。竣工圖採用散裝方式折疊,按資料目錄的順序,對建築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建築詳圖、結構施工圖等建築工程圖紙進行分類管理。
2. 收集整理施工過程中所有技術變更、洽商記錄、會議紀要等資料並歸檔:負責對每日收到的管理文件、技術文件進行分類、登錄、歸檔。負責項目文件資料的登記、受控、分辦、催辦、簽收、用印、傳遞、立卷、歸檔和銷毀等工作。負責做好各類資料積累、整理、處理、保管和歸檔立卷等工作,注意保密的原則。來往文件資料收發應及時登記台帳,視文件資料的內容和性質准確及時遞交項目經理批閱,並及時送有關部門辦理。確保設計變更、洽商的完整性,要求各方嚴格執行接收手續,所接收到的設計變更、洽商,須經各方簽字確認,並加蓋公章。設計變更(包括圖紙會審紀要)原件存檔。所收存的技術資料須為原件,無法取得原件的,詳細背書,並加蓋公章。作好信息收集、匯編工作,確保管理目標的全面實現。
二. 參加分部分項工程的驗收工作
1. 負責備案資料的填寫、會簽、整理、報送、歸檔:負責工程備案管理,實現對竣工驗收相關指標(包括質量資料審查記錄、單位工程綜合驗收記錄)作備案處理。對樁基工程、基礎工程、主體工程、結構工程備案資料核查。嚴格遵守資料整編要求,符合分類方案、編碼規則,資料份數應滿足資料存檔的需要。
2. 監督檢查施工單位施工資料的編制、管理,做到完整、及時,與工程進度同步:對施工單位形成的管理資料、技術資料、物資資料及驗收資料,按施工順序進行全程督查,保證施工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
3. 按時向公司檔案室移交:在工程竣工後,負責將文件資料、工程資料立卷移交公司。文件材料移交與歸檔時,應有「歸檔文件材料交接表」,交接雙方必須根據移交目錄清點核對,履行簽字手續。移交目錄一式二份,雙方各持一份。
4. 負責向市城建檔案館的檔案移交工作:提請城建檔案館對列入城建檔案館接收范圍的工程檔案進行預驗收,取得《建設工程竣工檔案預驗收意見》,在竣工驗收後將工程檔案移交城建檔案館。
5. 指導工程技術人員對施工技術資料(包括設備進場開箱資料)的保管:指導工程技術人員對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技術交底記錄、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通知單、工程洽商記錄等技術資料分類保管交資料室。指導工程技術人員對工作活動中形成的,經過辦理完畢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件材料;一項基建工程進行鑒定驗收時歸檔的科技文件材料;已竣工驗收的工程項目的工程資料分級保管交資料室。
三. 負責計劃、統計的管理工作
1. 負責對施工部位、產值完成情況的匯總、申報,按月編制施工統計報表:在平時統計資料基礎上,編制整個項目當月進度統計報表和其他信息統計資料。編報的統計報表要按現場實際完成情況嚴格審查核對,不得多報,早報,重報,漏報。
2. 負責與項目有關的各類合同的檔案管理:負責對簽訂完成的合同進行收編歸檔,並開列編制目錄。作好借閱登記,不得擅自抽取、復制、塗改,不得遺失,不得在案卷上隨意劃線、抽拆。
3. 負責向銷售策劃提供工程主要形象進度信息:向各專業工程師了解工程進度、隨時關注工程進展情況,為銷售策劃提供確實、可靠的工程信息。
四. 負責工程項目的內業管理工作
1. 協助項目經理做好對外協調、接待工作:協助項目經理對內協調公司、部門間,對外協調施工單位間的工作。做好與有關部門及外來人員的聯絡接待工作,樹立企業形象。
2. 負責工程項目的內業管理工作:匯總各種內業資料,及時准確統計,登記台帳,報表按要求上報。通過實時跟蹤、反饋監督、信息查詢、經驗積累等多種方式,保證匯總的內業資料反映施工過程中的各種狀態和責任,能夠真實地再現施工時的情況,從而找到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所在。對產生的資料進行及時的收集和整理,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有效地利用內業資料記錄、參考、積累,為企業發揮它們的潛在作用。
3. 負責工程項目的後勤保障工作:負責做好文件收發、歸檔工作。負責部門成員考勤管理和日常行政管理等經費報銷工作。負責對竣工工程檔案整理、歸檔、保管、便於有關部門查閱調用。負責公司文字及有關表格等列印。保管工程印章,對工程蓋章登記,並留存備案。
五. 完成工程部經理交辦的其他任務
D. 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後幾個月內,向當地城建檔案管理
建設單位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後三個月內,向城建檔案館報送一套符合規定的專建設工程屬檔案。
根據《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第六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後三個月內,向城建檔案館報送一套符合規定的建設工程檔案。凡建設工程檔案不齊全的,應當限期補充。停建、緩建工程的檔案,暫由建設單位保管。撤銷單位的建設工程檔案,應當向上級主管機關或者城建檔案館移交。
(4)建築工程竣工驗收與資料管理擴展閱讀:
《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第九條 建設單位在取得工程檔案認可文件後,方可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時,應當查驗工程檔案認可文件。
第十條 建設系統各專業管理部門形成的業務管理和業務技術檔案,凡具有永久保存價值的,在本單位保管使用一至五年後,按本規定全部向城建檔案館移交。有長期保存價值的檔案,由城建檔案館根據城市建設的需要選擇接收。
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和補測補繪形成的地下管線檔案應當在普查、測繪結束後三個月內接收進館。地下管線專業管理單位每年應當向城建檔案館報送更改、報廢、漏測部分的管線現狀圖和資料。
E. 建設工程檔案驗收與移交要注意什麼
建設工程檔案驗收與移交
(一)驗收
1、列入城建檔案管理部門檔案接收范圍的工程,建設單位在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前,應提請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對工程檔案進行預驗收。建設單位未取得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不得組織工程竣工驗收。
2、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在進行工程檔案預驗收時,應重點驗收以下內容: (1)工程檔案分類齊全、系統完整; (2)工程檔案的內容真實、准確地反映工程建設活動和工程實際狀況;(3)工程檔案已整理立卷,立卷符合現行《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的規定;(4)竣工圖繪制方法、圖式及規格等符合專業技術要求,圖面整潔,蓋有竣工圖章;(5)文件的形成、來源符合實際,要求單位或個人簽章的文件,其簽章手續完備; (6)文件材質、幅面、書寫、繪圖、用墨、托裱等符合要求。工程檔案由建設單位進行驗收,屬於向地方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報送工程檔案的工程項目還應會同地方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共同驗收。
3、國家、省市重點工程項目或一些特大型、大型的工程項目的預驗收和驗收,必須有地方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參加。
4、為確保工程檔案的質量,各編制單位、地方城建檔案管理部門、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等要對工程檔案進行嚴格檢查、驗收。編制單位、制圖人、審核人、技術負責人必須進行簽字或蓋章。對不符合技術要求的,一律退回編制單位進行改正、補齊,問題嚴重者可令其重做。不符合要求者,不能交工驗收。
5、凡報送的工程檔案,如驗收不合格將其退回建設單位,由建設單位責成責任者重新進行編制,待達到要求後重新報送。檢查驗收人員應對接收的檔案負責。
6、地方城建檔案管理部門負責工程檔案的最後驗收。並對編制報送工程檔案進行業務指導、督促和檢查。
(二)移交
1、列入城建檔案管理部門接收范圍的工程,建設單位在工程竣工驗收後3個月內向城建檔案管理部門移交一套符合規定的工程檔案。
2、停建、緩建工程的工程檔案,暫由建設單位保管。
3、對改建、擴建和維修工程,建設單位應當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據實修改、補充和完善工程檔案。對改變的部位,應當重新編寫工程檔案,並在工程竣工驗收後3個月內向城建檔案管理部門移交。
4、建設單位向城建檔案管理部門移交工程檔案時,應辦理移交手續,填寫移交目錄,雙方簽字、蓋章後交接。
5、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有關單位應在工程竣工驗收前將工程檔案按合同或協議規定的時間、套數移交給建設單位,辦理移交手續。
F. 工程竣工資料需要哪些
工程驗收資料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工程前期文件1. 可行性研究報回告及附件2. 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答意見3. 計劃任務書及批復4. 建設項目列入年度計劃的申報文件5. 建設項目列入年度計劃的批復文件和年度計劃項目表6. 征地、拆遷等審批文件(包括拆遷、補償等文件)等等。第二部分、工程竣工驗收文件。1. 工程概況表2. 工程竣工總結3. 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記錄4. 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核查記錄)5. 單位(子單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檢驗資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記錄。第三部分、施工技術文件;包括一、建築與結構工程;二、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文件;三、 建築電氣工程文件。四、 智能建築工程文件;五、 通風與空調工程文件六、 電梯工程文件。第四部分:除以上文件材料以外的材料報驗和工程報驗等監理文件材料第五部分:竣工圖;一、建築竣工圖;二、結構竣工圖;三、給排水竣工圖;四、 採暖竣工圖;五、電氣竣工圖;六、通風與空調竣工圖。第六部分:與工程有關的各種聲像材料(註明文字說明、工程名稱、地點、時間、施工部位等)以及其他相關材料。
G. 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內容有哪些
「築訊中國來」網 解答:自
為了規范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工作,建設部制定了《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竣工驗收備案表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1) 工程的基本情況,包括項目名稱、地址、規劃許可證號、施工許可證號、工程面積、開工時間、竣工時間、各單位(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質量監督等單位)名稱;
2) 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意見;
3) 竣工驗收備案文件清單,主要包括:
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分5項,其主要內容為室內環境檢測報告和勘察、設計、施工、工程驗收等單位分別簽署得質量合格文件及驗收人員簽署得竣工驗收原始文件;
規劃許可證和規劃驗收認可文件;工程質量監督注冊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