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

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

發布時間:2021-01-04 07:53:36

⑴ 混凝土簡稱什麼呀

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混凝土指以水泥為主要膠凝材料,與水、砂、石子,必要時摻入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攪拌、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主要劃分為兩個階段與狀態:凝結硬化前的塑性狀態,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後的堅硬狀態,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混凝土強度等級是以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劃分,中國普通混凝土強度等級劃分為14級: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

(1)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擴展閱讀

混凝土的性質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強度、變形及耐久性等。

1、和易性又稱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條件下,便於各種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證獲得均勻密實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項綜合技術指標,包括流動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個主要方面。

2、強度是混凝土硬化後的主要力學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載的量化能力。混凝土強度包括抗壓、抗拉、抗剪、抗彎、抗折及握裹強度。其中以抗壓強度最大,抗拉強度最小。

3、混凝土的變形包括非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和荷載作用下的變形。非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有化學收縮、干濕變形及溫度變形等。水泥用量過多,在混凝土的內部易產生化學收縮而引起微細裂縫。

4、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實際使用條件下抵抗各種破壞因素作用,長期保持強度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混凝土的抗凍性、抗滲性、抗蝕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⑵ 混凝土的專業術語是什麼(1個字 標明拼音)

混凝土的專業術語是「砼」。
由來:
「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版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權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復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構形會意為「人工合成的石頭,混凝土堅硬如石」。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另外,「砼」的讀音正好與法文「BE—TON」,德國「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詞的發音基本相同。這樣,在建設領域中更有利於國際學術交流,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

⑶ 「砼」在施工中代表什麼

在工程設計和復施工中,經常把「混凝制土」三個字簡寫為「砼」。「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是1953年。

砼: 預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時間內呈流塑狀態,澆注入模,搗實固化後可以製成各種形狀和大小的構築物或構件,其成型後一段時間里水泥與水發生水化反應,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後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質,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

(3)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擴展閱讀:

「砼」字的來歷:當時50年代教學科技落後,學生上課聽講全靠手記課堂筆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太費時間,於是蔡方蔭教授大膽用「人工石」代替「混凝土」三個字。

因為"混凝土三個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作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並在大學中得到推廣。

「砼」字在國際學術交流上推廣 :1956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字被廣泛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1958年6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砼」是建築工程專用字。

⑷ 為什麼工程界都稱呼混凝土為砼怎麼來的

混凝土不就是和石頭一個意思嗎,再看字:「砼」是不是人工石,三個字合在一起的就是那個字了

⑸ 建築工程中代表「混凝土」的字的讀音是什麼它的來源是什麼

  1. 砼拼音:tó抄ng;

  2. "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襲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

  3. 混凝土的同意詞。在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經常把"混凝土"三個字簡寫為"砼"。

  4. 創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復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攪拌後的商品砼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構形會意為"人工合成的石頭,混凝土堅硬如石"。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5. 砼: 預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時間內呈流塑狀態,澆注入模,搗實固化後可以製成各種形狀和大小的構築物或構件,其成型後一段時間里水泥與水發生水化反應,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後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質,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

⑹ 混凝土用哪個字表示

「混凝土」三個字可以用一個字來簡稱,那是「砼」字。

「砼」是一個自造字,由「人」、專「工」和「石」三個字組成,取其字面意義為」人造石頭「。發音為「tóng」(與「同」字同音)。

「砼」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復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屬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

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1985年6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讀音正好與「混凝土「一詞的法文「BE—TON」,德國「Be—ton」,俄文」BE—TOH「發音基本相同。這樣,在建設領域中更有利於國際學術交流,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

⑺ 建築專業里有一項專業術語叫做混凝土,它還有一個簡稱叫做砼,請問,這個砼的正確讀法是什麼呢


tóng
混凝土。
「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復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 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讀音正好與法文「BE—TON」,德國「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詞的發音基本相同。這樣,在建設領域中更有利於國際學術交流,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

⑻ 砼念什麼

商砼復砼 tóng 混凝土製。 「砼」是「混凝土」的同義詞。
「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是1953年!迄今56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復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 「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

⑼ 建築工程中代表混凝土的那個字讀什麼發音這個字的來歷

  1. 砼拼音:tóng;

  2. "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

  3. 混凝土的同意詞。在工程設回計和施工中,經常把答"混凝土"三個字簡寫為"砼"。

  4. 創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復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攪拌後的商品砼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構形會意為"人工合成的石頭,混凝土堅硬如石"。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5. 砼: 預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時間內呈流塑狀態,澆注入模,搗實固化後可以製成各種形狀和大小的構築物或構件,其成型後一段時間里水泥與水發生水化反應,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後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質,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

⑽ 砼在混凝土中叫什麼

砼就是混凝土的學名抄,它倆是同一個東西,而不是誰包含誰的關系。以下文字來源與網路知道,希望對你有用:

「砼」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復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
「砼」字的讀音(tóng )與法文「BE—TON」,德國「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詞的發音基本相同。這樣,在建設領域中更有利於國際學術交流,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

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

閱讀全文

與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