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設計場地分析

建築設計場地分析

發布時間:2021-01-03 23:04:09

1. 建築設計時的場地調研要怎麼做,該如何做,調研些什麼

「築訊中國」網為你整理解答:
場地調研要怎麼做,該如何做,調研些什麼,以下是專一個學建築設計屬上課時做居住調查的任務書,作為一個例子參考
1, 區位及環境狀況(與城市的關系\規模\周圍及地段內的服務設施,包括商業\醫療\教育)
2, 居民狀況(收入\職業\居住選擇因素)
3, 地段內的空間組織: 空間類型\空間層次\空間的過渡方式, 採用過街樓\植物圍合\設大門\鋪地材料變化
4, 地段的識別性設計: 建築風格\有無標志物\天際線\有無特殊的自然地形地貌\空間環境特色
5, 地段的交通環境: 道路的形式\停車場位置\道路-住宅的接入方式等
6, 地段內環境設計:活動空間設計(位置\設置項目\居民使用情況\使用率\滿意程度\特殊的細部處理)、景觀設計
7,住宅設計: 戶型\面積\樓電梯位置\單元入口\材料\色彩
8,垂直交通狀況:數量\人均\等候時間\舒適度\有無交談意願
9,居民交往:場地\位置\次數\意

2. 建築設計選址分析從哪些方面入手

人類在建築規劃選址時應考慮其自然生態環境的結構功能和對人類的種種回影響,從而合理利答用、調整改造和順應其建築...這些建築所處的不同地理位置,其建築材料,建造形態、規模、風格、方位與色彩等等也都有各自的特點.
生態建築學把自然生態視為一個具體建築結構和對人類產生影響力的有機系統,因而在建築規劃選址時應考慮其自然生態環境的結構功能和對人類的種種影響,從而合理利用、調整改造和順應其建築生態環境

3. 建築場地分析和建築區位分析有什麼區別

建築場地分復析包括建築區制位,大致包含地形氣候地質、建築形態、場地區位、周邊環境、功能分析、流線分析、空間重構(改造設想)等。場地區位是與附近環境的聯系,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大致包含了城市區位、基地位置、城市肌理、交通分析、區位景觀環境、特殊分析圖等。

4. 場地設計案例分析圖

http://wenku..com/view/4c5c6d593b3567ec102d8a19.html

場地設計作圖解回析答

5. 在一處場地要設計一個建築,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建築場地設計中考慮的因素
1、使用者的使用時間
使用者不同時間的使用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場地設計,時間對於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價值意義,而相對應的是不同的時間段里不同的人群也會有其對場所的不同需求。比如一般用於晚上活動的酒吧或者派對的場地設計,就應該更多的去考慮晚上人們對場地的需要以及場地設計的效果,把設計的重點放在燈光、夜景的處理上。同時考慮到晚上與白天人群對空間上的使用情況不同,如何讓光線照度,燈具密度,道路布置,場地鋪裝以及整體搭配更加符合晚上人群的使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2、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對於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特殊功能的場地空間,需要對這類使用人群的行為方式、日常習慣進行大量的數據調查,形式包括:訪談,問卷,觀察,行為痕跡分析等不同類型的調查方式。在切實了解其對場地功能的使用狀況下,再有針對性的對場地布局,色彩搭配,形態構成以及細部構件進行設計。
以敬老院場地為例,由於其特殊人群的年齡階段和身體結構,則應該在多方面加以注意,創造出合適這類群體的場地。
2.1 功能布局上,應以短簡方便的聯系空間為主,盡量避免過多的迂迴。
2.2 色彩處理上,選擇淡雅明快的色彩基調--滿足老年人對於「恬適情趣」的嚮往。
2.3 形態構成上,需要平穩,安定,常見的形態特徵,盡量避免過於繁雜、誇張,具有明顯張力的空間形態。
2.4 細部設計上,這是對老年人使用空間最需要重點考慮的環節。由於其身體機能的減弱,在座椅材質、形狀,地面鋪裝圖案,扶手欄桿的舒適度以及台階樓梯的高寬比,防滑條的處理上都需要在對老年人進行大量觀察和調查的前提下進行設計。
3、使用者的使用情緒
上面一條滿足了使用者物質功能的需要,而除此之外還應該考慮使用者心理上的安慰。情緒是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應;反過來,外界環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情緒變化。情緒雖然是一種很主觀也很難捉摸的設計條件,但在基於大量統計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用一些數據反映出人們情緒對於不同場地空間的幾種基本認識。特別是當場地在為某種特定使用人群服務的情況下,這類數據變得更加清晰和有說服力。
以醫院場地設計為例,我們知道醫院的使用主體是病人(除此之外還有家屬、醫務人員、服務人員),在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下,其情緒一般是比較消沉的。因此,在場地設計上,則應盡量避免出現過多的灰色空間以及空間死角。空間處理上宜視線通透,採光良好,構築物應積極高尚且色調明快。對原有地形進行規整以達到合適的坡度起伏加強其空間感,避免出現較多的陰影區域。植被方面以常綠樹種為主(落葉樹木易引起患者衰落的情緒)。多種色彩的灌木進行搭配種植,營造出積極富有變化的植被景觀。
4、使用者的使用密度
這一點不僅是旨在考慮個體對場地環境的使用和感受,而且通過對人與人之間在某一空間中的使用把人與物、人與人進行綜合考慮。考慮當人與人在使用空間相互影響時該如何在前期對空間進行設計。所以,這便要求設計者事先了解場地使用人群的數量在時間軸上的分布曲線。找出最大使用密度,最小使用密度以及其間的動態相互關系,以此為根據對場地進行合理布置。
比如,對汽車站場地空間進行設計就應該了解此車站在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重要程度,預計使用人群數量,年齡結構分布並在不同時間段來進行合理分析,達到既滿足人們對整個空間的使用效果,又滿足「不浪費公共空間」的使用要求。而且,通過對不同時間段人群數量的分布狀態的利用,營造出不同氛圍的公共空間--使空間具有了動態的變化。
5、使用者的使用反饋
場地設計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滿足前期規劃與設計的同時,還應該建立「設計者--使用者」的長效機制,在動態中把握對場地環境形態的塑造和對不同人群的心理認知--這一點應該被設計者牢記,並且反映到初期對場地設計的考慮中來。通過周期性的對既有場地空間進行觀察,記錄人們的使用頻率、效果、滿意度,對場地環境保持持續的設計認知,加深對場地環境特徵的理解,並最終反饋到對場地環境的塑造與再塑造上,使所設計的場地真正做到為人們所享用、所樂道,成為一種與人們活動互相補充,與人們發展互相促進的狀態,變成一處具有生命力富有場所感的空間形態。我想,這是作為今後建築師的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將對人性誠摯的考慮帶入到對場地的設計中來,這是對現有設計體制的一場變革,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接受與否」的過程,但這場變革是符合人們的需要的,也是符合時代的發展的。建築往往是一個基址上最重要的人工環境,是精神與物質的載體。物質可以通過具體的建造來完成,而精神需要與環境的共鳴設計來達到。西蒙茲認為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場址和景觀環境的最佳組合,並把這一目標的實現程度作為衡量居住成敗以及居住者適應性、健康程度的標准。於是在建築具體處理上往往通過分析場地,結合地形恰當布置田園和建築,適應地質構造,盡量減少對現存生態系統的干擾,反映氣候條件並且考慮景觀的布局,強調最佳的效果,整合各種要素,營造理想的人居環境。

6. 分析一個具體建築 一般從那幾個方面分析

建築的三要素是、堅固、實用、美觀。

由此衍生出三大專業;結構、建築設計、建築景觀 。

所以要從這三方面來談,具體有以下:

1、建築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總平面、場地設計)。

2、建築單體設計(各層平面功能分布、建築立面風格設計等)。

3、建築的交通系統(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

4、建築景觀分析(包括室內裝飾設計、建築外圍的景觀設計)。

5、建築的結構體系(承重體系、磚混結構、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等等)。


(6)建築設計場地分析擴展閱讀:

建築設計之前的場地現狀分析:

1.場地分析。

在作品集項目的前期調研中,第一步要做的往往就是場地分析,這也是整個項目前期調研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一般來說,場地分析的整個過程,就是對項目地點物理、社會特徵的評估,以此發現當下環境中的現有問題,從而在未來的設計中,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有效增強建築內部與外部環境的聯系,尋找到一個最恰當也最適宜的解決方案(要點3)。

換句話說場地調研就是 建築設計的邏輯構建的初步過程,對場地的具體分析,能幫助建築師確定建築物的位置、方向、 形式以及 不同空間的差異性和重要性。

而這些元素也會影響著建築結構的選擇可持續性、建築材料以及最終採用的建築流線等,只有在這些元素的綜合考量之下才能最終發展出一個「因地制宜」的最佳設計。

2.囊括信息。

在發現了場地問題之後,很多人常帶不知道如何解決, 甚至完全不清楚應談是體研哪些間題股來說,場地分析的數據可以分為兩大類:硬性物理數據、人體感官類數據。

所謂硬性數據,主要包括場地邊界,場地區域,公用設施位置,輪廓,尺寸,場地特徵,氣候,法律信息等(要點4), 這也是在早期現場調查中需要重點查看的第一步數據信息。

而人體感官類數據即視覺、味覺、聽覺、觸覺嗅覺,某種程度上,這會影響著建築的材料選擇、空間處理、功能排布等等。通過以上數據的歸納總結,才能在項目設計中器找更系統的方式進行設計。

3.篩選、提煉與深化。

通過對場地的具體分析、數據的初步整理,大家對於項目場地已經有了一定的基本了解,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根據已經選定的項目主題與觀點,對場地數據進行篩選與提煉。

比如,有的學生作品是設計一個旅遊採摘園,那麼在場地分析的數據中,應該重點注意的信息有人流、入口,距離交通具的距離,如何到達場地,周圍人群年齡階段,周圍作物生長情況,花期,鄉寸的歷史文化背景等。

想要接著設計理念繼續發展,就會產生許多的分支。

如果主題是為了帶動城鄉發展,吸引城市人口,那麼就需要針對調查城市和鄉村的不同點目標群體的喜好和出行時間等展開具體調查。

如果是為了給人們提供一個自然放鬆的環境就需要考慮每個重 點地區給人的不同感受,風的流向,流速,植被的選擇,噪音和溫度。

4、常見的調研基本信息。

對於建築設計來說,每一個項目場地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看某種獨特的建築形式與環境關系等待看大家去發現,但在這其中,也並沒有一些共性可尋以下,是康石石為大家列舉的一些常見的調研基本信息,大家可根據具體的場地分析靈活運用。

(a)鄰里關系。

鄰里關系的概念最早源於西方國家的建築行業,表現在建築設計中。主要考察的周圍建築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般在進行場地分析時,可從以下幾個方向入手。

附近是否有可能產生車輛或者行人交通的強聚集?現有車輛運動模式是什麼?主要和次要道路公交線路和站點。

當下的街道照明情況:

這些因素在某種程度上都會影響人流進入場地的方向,在進行分析時,可以對不同交通工具進入場地的點以及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進入或路過場地的時間,方式等展開獨立分析,從而為以後的功能主次、空間分布提供定的參考價值(要點6) 。

同時,大家還需要對附近的現有和擬議建築用途進行一定了解,需要注意的是,新建建築會根據荷載不同,對緊鄰的建築下層土壤進行壓縮,從而會對周圍建築的地基產生破壞。

具體距離的限定需同時考慮兩棟樓的相對高度,太陽光照這一年中的陽光和陰影模式,以及地形和土壤結構注太陽光照在南北半球是相反的)。

( b)自然特徵。

自然特徵主要包括山谷、山脊、 科坡等的地形,植被、 綠化、灌木和樹木、開放空間等。不同的地形,建築結構也會相應發生變化(要點7) 。

比如,鈄坡會影響整個建築在場地里的外觀,但也可能為建築設計提供新的契機,比如設計成個流動或和環境相互交映的建築。

在建築設計中,植被應該盡量保留,同時可以融入到設計之中,可以利用植被的自然空間來設計建築的外部活動空間,植被和地面的相對高度也會影響到建築物的高度。

另外,如果要把植被引入建築內部空間,需要考慮地下是否有停車場等限制因素,不同高度的植被需要的土壤厚度也不樣。

同時,很多人在設計中會常常忽略現場的土壤類型,不同土壤的承載力不同,相同荷載的建築對於需要的地基類型和深度也會產生影響(要點8)。

7. 建築基地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分析

(1)周邊交通

(2)建築

(3)基地與馬路的連接方式

(4)出入口都在哪回里

(5)為什麼答放那裡

(6)基地內的地形地貌

(7)水文

(8)景觀

(9)基地內的交通

(10)建築與周邊的協調

拓展資料:

建築基地是指根據用地性質和使用權屬確定的建築工程項目的使用場地。

道路紅線

(1)基地應與道路紅線相連接,否則應設通路與道路紅線相連接。其連接部分的最小長度或通路的最小寬度,應符合當地規劃部門制定的條例。

(2)基地與道路紅線連接時,一般以道路紅線為建築控制線。如因城市規劃需要,主管部門可在道路紅線以外另訂建築控制線。

(3)建築物均不得超出建築控制線建造。

基地高程

(1)基地地面高程應按城市規劃確定的控制標高設計。

(2)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則應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基地安全

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淹沒或海潮侵襲可能時,應有安全防護措施。

閱讀全文

與建築設計場地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