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查閱我國近幾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數額和建築業的產值
總算弄完了,祝樓主成功!~~~~~~~~(還有一篇很好的文章,因為字數現實,所以給你網址:
h0t0t0p0://..com/question/69336630.html
把最前面的4個「0」去掉後在輸入哦~~
10萬億總投資乃是今後3—5年的投資總藍圖,其中相當部分原本已經在「十一五」甚至「十二五」計劃中。
2004年07月22日 07:00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一日電(記者王彤)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全社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二萬六千多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八點六,增幅比一季度回落了十四點四個百分點。城鎮累計完成投資增幅回落十六點八個百分點;農村累計完成投資增幅回落九點一個百分點。
近年來,控制爆破技術在我國的各項建設中,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鐵路、公路、隧道、港口、地下工程建設中的艱難施工地段,都需要應用它。例如,寶成鐵路修至中段,嘉陵江水蜿蜒地流過山腳,呈Q形。不改直江道,鐵路線就必需兩度跨江。這時,人們通過精心的爆破設計和施工,將200餘噸炸葯分別裝在30個葯室中……。傾刻間山巒變成河谷,炸出一條長和寬都符合要求的新河道,收到了免修鐵橋兩座、工期提前了半年、節省30萬元投資的三重效益。
我國地域廣大,河流縱橫分布,據統計,全國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8億KW,居世界之冠。其中,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為3.8億KW.然而,80%的水力資源皆蘊藏在深谷江河之中,開發利用極為不便。為了利用這些取之不盡的水力資源,我國已採用了定向爆破築壩技術來建築水庫,進行水力發電和灌溉農田。據統計大型定向爆破築壩已達30座以上,使乾旱的高原或沙漠出現了不少新的綠洲。此外,我國很多省份,已將控制爆破用於農田基本建設中,如削梁填溝、築壩圍困、移山造田等,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了貢獻。
眾所周知,建築工程需要大量的石材和料石。過去用普通爆破法開採料石,爆下的石塊不成材,碎塊多。利用控制爆破法,如預裂爆破、預切爆破、成型切割爆破等,可以開采出合乎建築規格雛形的花崗岩、大理石和漢白玉等料石。控制爆破之所以能成形,其奧秘就在於加密炮孔,確保孔距小於由炮孔中心至臨空面的距離,使炸葯爆炸產生的應力波,首先在炮孔連線上炸出一條貫通性的裂縫,然後通過高溫、高壓爆炸氣體的膨脹作用,將初步切割成型的料石推移出去。這就好像巧匠鑿出料石,大力士搬移料石一樣。
隨著城市的改建和擴建,舊建築物、構築物等的拆除工作日益增多。早在五十年代,我國的爆破工作者,就在國內首次成功地用定向控制爆破拆除了市區內高達數十米的鋼筋混凝土煙囪。前不久,某市採用控制爆破拆除了一座高14.4m,跨度為27.6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城門牌樓。離它僅十幾米遠的建築物以及在牌樓地下通過的總自來水管和電纜都安全無恙。在國外,曾用控制爆破拆除了市區十餘層至32層的大廈。一般皆先炸坍樓房之一角或一側,隨後每隔數十毫秒至半秒的間隔,連續起爆成百上千的炮孔,倒塌建築物的碎片全部控制在5m~25m的范圍內。
最近,我國又採用高能燃燒劑進行近人爆破試驗,成功地用於石料和混凝土的切割或拆除。爆後完全無飛石現象,因而對近旁人員、設備等無損傷,這是我國在控制爆破技術上的又一個新的突破。
⑵ 2018年建築行業必須用裝配式pc結構嗎
PC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除了一般的PC外,還細分為R-PC,W-PC等。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相專對於現在普遍的屬現澆混凝土結構來說的。
簡要來說就是,在工廠預制好混凝土構件,包括梁、板、柱、牆等,然後運輸至現場進行吊裝拼接,最終完成一棟建築物的建造。就像搭積木一樣建房子。
目前這方面做的比較先進的國家有日本、新加坡、美國。
我國做這個宣傳最厲害的是萬科,但是萬科的PC建築幾乎是照抄日本。
順便說一句,看過唐山大地震那部電影吧,女孩和男孩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母親只能救一個,那個所謂的水泥板就是預制混凝土板。
所以說,在我國其實很早就使用過預制混凝土的辦法來建房子,但是目前大家還是比較擔心地震破壞和建築物的高度等。
另外,裝配式建築要想在我國廣泛推行,最重要的一項前提,是模數問題,就好像砌體的模數一樣。模數沒有統一,預制工藝就談不上廣泛應用。
⑶ 2018年建築行業哪些證書最難考
建築行業高含金量證書很多,但是難考的證書也不少,那麼建築行業哪些證書最難考呢?根據報考條件來判斷考試難度:報考條件要求很低(中專可報考),考試很簡單。報考條件要求一般(本專科相關專業+(3-5)年工作經驗可報考),考試相對較容易。報考條件要求一般(本專科相關專業+(4-6)年年工作經驗可報考),考試有一定難度。報考條件要求一般(本專科相關專業+(4-6)年年工作經驗可報考),考試難度很大。報考條件要求高(本專科相關專業+(5-8)年年工作經驗可報考,通常非為基礎+專業考試,需考2年,報名限制多,專業考試要求有資質的勘察設計單位出具證明),考試難度極大。建築職業資格證書種類多,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奔赴一建、二建考場。大家都知道,考試難度都很大,建築行業眾多證書里哪些證書價值最高,考起來最難?今天就由新大渝人力小編給大家解析一下:根據報考條件來判斷考試難度:報考條件要求很低(中專可報考),考試很簡單。報考條件要求一般(本專科相關專業+(3-5)年工作經驗可報考),考試相對較容易。報考條件要求一般(本專科相關專業+(4-6)年年工作經驗可報考),考試有一定難度。報考條件要求一般(本專科相關專業+(4-6)年年工作經驗可報考),考試難度很大。報考條件要求高(本專科相關專業+(5-8)年年工作經驗可報考,通常非為基礎+專業考試,需考2年,報名限制多,專業考試要求有資質的勘察設計單位出具證明),考試難度極大。證書價值的決定因素:1.屬性區別注冊類證書的含金量要高於職稱類證書。注冊類證書大致有:注冊建築師、注冊結構師、注冊電氣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注冊化工工程師、注冊城市規劃師、注冊環保工程師、注冊環評工程師、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爆破工程師、土木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全國造價員、注冊咨詢工程師等專業。2.報考門檻報考門檻高的證書的含金量要高於報考門檻低的證書,這是與證書的含金量成正比的。3.持證數量持證數量主要是由參加考試的人數跟考試通過率來決定,考試通過率又引進了考試的難度系數。簡而言之就是難度越大的考試通過率越低,同時也是最值錢的。4.市場需求市場需求大,你就是吃嘛嘛香,當市場需求不斷縮減,或者是市場已經處於飽和狀態,那你的證書就不值錢了。找工作可上中外人才網我們不僅關注眼下,更注重證書人的未來。報考條件要求高(本專科相關專業+(5-8)年年工作經驗可報考,通常非為基礎+專業考試,需考2年,報名限制多,專業考試要求有資質的勘察設計單位出具證明),考試難度升級,通過率很低。一級建造師報考條件:1、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6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4年。2、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本科學歷,工作滿4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3年。3、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3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2年。4、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碩士學位,工作滿2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1年。5、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博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1年原文引自:www.400gk.com/news-id-355.html
⑷ 2018年建築業真的不需要資質證了嗎
沒有這么說,應該是有替代的辦法吧
⑸ 2018至2019年建築企業所得稅一直按照2%繳納,現在稅務局要我們2018年企業所得稅再補0.5%。為什麼會這樣。
建築業的核定的應稅所得率為8%-20%,如果以最低8%所得率計算,徵收率為8%*25%=2%
如果要再補0.5%,說明主管稅務局對核定的應稅所得率進行了調整,由8%調整到10%。
⑹ 2018年土木工程建築業無風險收益率是多少
房地來產低迷,土建現在源也不太景氣,但是別的工程項目也是有很多的,不用擔心工作。現在找工作簽房地產的少,很多還不是干本行;設計院很難簽,小設計院自己都快養不活了,大設計院非博士碩士關系戶不能進;大多數人都會簽給中建中鐵中交之類的施工單位,估計兩年後情況應該也差不多。如果是男生的話,找工作時時不挑挑揀揀一定能找到工作,帶著三方慎重簽,工資食宿晉升休假都問清楚了;女生的話就不要非盯著土建了,做好四處碰壁的准備,土建就算找到工作也不一定能幹得了,有銷售互聯網物流之類的宣講也都去碰碰運氣,現在工作不好找,能有個班上養活自己就行。
⑺ 2018年全國建築業企業營業收入有多少家如何查詢
中國2017年各地區國有
建築業企業
收入情況統計
中國2017年各地區國有建築業企業收入情況統計,中國各地區國有建築業企業收入情況統計,單位萬元,地區..
⑻ 2018年洛陽建築業怎樣
因古文物保護,很多區域不讓蓋高樓,高樓基坑深,挖到遺址就得停工,學建築可以考慮周邊城市發展,當然古建維護修繕類的的整個河南省都比較好找工作
⑼ 2018年建築行業就業前景最好的是哪個專業
建築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一、建築業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然穩固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的經濟經過2009年的經濟低谷以後,開始穩健回升,由此帶動了我國建築業的進一步發展。2010年我國建築業的增加值為26451億元,對我國2010年度國民生產總值貢獻率為6.64%。在2010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分行業統計中,建築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332億元,增長速度為48.6%,為各行業增長速度之最。在就業方面,截止2010年12月建築業企業平均從業人員累計已經達到4624.27萬人,為我國創造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對我國早日走出經濟危機的重創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以上數據和事實可以看出,建築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舊穩固。
二、建築行業的產值利潤率增速穩定
自2001年以來我國建築行業產值利潤率增速較為穩定,2010年建築業產值利潤率已經達到3.6%,相對於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說明我國建築業經營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隨著建築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經營管理的改善,建築業整個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改善。
三、行業風險因素仍然存在
2011年世界各國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但是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勢不確定較大,風險因素仍然存在。建築預算師觀察業內各個企業,發現建築行業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國內外經濟波動的風險;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風險;政策限制風險;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的風險;法律風險;世界原材料供應存在不確定性等風險。
四、行業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得到持續的改善
據建材行業調查分析:201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4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9.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0%。
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未來的較長時間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我國建築業正處於較快發展進程之中。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將帶來大量城市房屋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商業設施建設的需求,同時大量工業與能源基地建設、交通設施建設等市場也將保持旺盛的需求。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及建築業各類規劃,我國建築業相關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領域包括:
(1)城鎮化建設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城鎮化建設將持續較長的時間,並將帶來一個巨大的建築市場。在城鎮化建設的帶動下,房地產、建築業等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2013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3.73%,比上年提高1.13個百分點。
(2)房屋建設市場 2013年全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6013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住宅投資58951億元,增長19.4%;辦公樓投資4652億元,增長38.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945億元,增長28.3%。 全年新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66萬套(戶),基本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44萬套。2013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及其增長速度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根據《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投資建設 3,600 萬套保障房,年均建設量達到 720 萬套。其中,2011 年開工建設 1,043 萬套,基本建成432 萬套;2012年開工建設 781 萬套,基本建成 601 萬套。2013 年,全國已開工 666 萬套,基本建成 544 萬套。(註:實際為住建部公布的 2013 年 1-11 月份數據)預計 2015年前,我國保障房將新開工約 1,100 萬套、在建總計約 2,000 萬套,我國保障房市場仍將保持較大建設規模。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國發[2013]25 號),2013-2017 年內我國將改造各類棚戶區 1,000 萬戶,包括城市棚戶區、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等。棚戶區的改造也將帶來大量房屋建設需求。 綜上所述,我國房屋建設市場仍保持較快的增長趨勢。
(3)工業與能源建設市場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工業與能源的產能結構、產能規模的要求逐漸提高。《「十二五」規劃》提出,我國將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多元清潔發展,優化能源開發布局,加強能源輸送通道建設。綜合能源基地建設、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天然氣設施建設等工程,是我國工業與能源市場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根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至 2015 年末,我國國內一次能源生產能力將達 36.6億噸標准煤,比 2010 年增長 23.23%。我國將加快建設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地區、西南地區、新疆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到 2015 年五大基地一次能源生產能力將達到 26.6億噸標准煤,佔全國70%以上。 根據《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工程投資需求達 9,820 億元、減排重點工程投資需求達 8,160 億元、循環經濟重點工程投資需求達 5,680 億元,節能減排建設工程將帶來巨大的建設需求。 根據《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到 2015 年,我國國產天然氣供應能力將達 1,760億立方米左右。「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新建天然氣管道(含支線)4.4萬公里,新增干線管輸能力約 1,500 億立方米/年;新增儲氣庫工作氣量約 220億立方米,總投資811 億元在全國重點建設 24 個儲氣罐。 綜上所述,我國快速增長的工業與能源建設市場,將給建築行業帶來巨大的建設需求。
(4)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根據《「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十二五」時期是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網路完善的關鍵時期,是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時期。「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新增公路通車里程 49.2 萬公里、新增鐵路營業里程 2.9 萬公里、新增民用運輸機場 55 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 1,600 公里。 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 年-2030 年》,我國「十二五」國家公路網規劃總規模將達 40.1 萬公里,由普通國道和國家高速公路兩個路網層次構成。普通國道網總規模約 26.5 萬公里,共約 10 萬公里現有公路需要升級改造、0.8 萬公里需要新建。國家高速公路網總計約11.8 萬公里,其中在建 2.2 萬公里、待建約 2.5 萬公里。 根據《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由 2010 年末的 9.1萬公里增至 2015 年末 12 萬公里,其中快速鐵路營業里程由 2010 年末的 2 萬公里增至 2015 年末超過 4 萬公里。 2005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為7.54萬公里,基本建設投資為880.18億元,2013年,鐵路營業里程和基本建設投資分別增長至10.30萬公里、5,327.70億元,較2005年分別提高37.33%、505.30%。
根據《2012-2013 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報告》,2012 年度,我國共有 35個城市在建設軌道交通線路,完成總投資約 2,600 億元。截至 2013 年末,我國累計有 19 個城市建成投運城市軌道線路87 條,運營總里程達 2,539公里;相比2012 年新增 2 個運營城市、16 條運營線路、395 公里運營里程。現階段,我國 有 37 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預計至 2015年末,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達3,000 公里。 綜上所述,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有較大建設規模,公路、機場、鐵路、軌道交通建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