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華大學的師資力量有多強
本人在清華攻讀碩士,對於師資力量深有體會,在科研的道路上,簡直扎心...自己悶頭苦幹一學期,也比不過導師一句話,一個建議管用。
在清華的教授,都是各大領域的專家,他們不但學習研究上有所成就,甚至有些還對行業有所貢獻,對世界有所改變,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⑵ 藝術環藝系室內設計還有景觀設計學生,想考浙江裡面的大學,不知道哪些大學有環藝考研的
目前,全國最好的景觀設計高校應該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所。
按教育部學位辦學科實力評估,排序靠前的依次是: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3,同濟大學;4,北京林業大學;5,南京林業大學; 6,華南理工大學 ;7,天津大學;8,東南大學;9,哈爾濱工業大學;10,中央美術學院。其它依次是華中科技大學、 四川大學、湖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雲南大學。
各高校景觀設計專業的主要特色:
北京大學(城市與景觀的設計 )
清華大學(建築景觀)
同濟大學(國際現代景觀規劃設計)
華南理工大學(景觀規劃、景觀建築設計、園林綠地規劃、環境藝術等方向)
天津大學(側重於城市環境、城市建築群空間組合以及中小城市和村鎮的總體規劃)
哈爾濱工業大學 (突出寒地城市與建築特色)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設碩士階段城市與景觀設計研究方向)
東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大學(景觀建築學方向)
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方向)
中央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專業方向 )
雲南大學 (景觀生態學)
湖南大學(環境藝術方向)
⑶ 清華大學風景
清華北大風景異
北大、清華被人們談論得很多,但很少有人把這兩座校園當作「值得一游」的景觀去觀
賞。作者不僅這樣做了,而且為讀音設置了游覽的路線,繪制了游覽圖。更有意義的是,作
者對兩座校園的景觀進行了深入的比較。
一個西洋味十足,一個是中國古典園林,但這一中一洋的設計競都出自一位美國建築師
墨菲之手。為清華園、燕園定下首期校園風格的,是美國建築師墨菲(Henry K.Murphy)。
清華園因為他而西洋味十足,燕園則因他而透著中國古典文人園的詩情與畫意。
1914年,大概是初到中國罷,墨菲在規劃清華校園時,將保存完好的中式園林「清華園
」(工字廳)輕輕地避開了,作現狀保存。而在它的東邊和北邊,操起了他所熟悉的西方園
林的手法:大大的草坪、長長的軸線、西式的建築。於是,1911- 1920年間,由大禮堂、科
學館、同方部、清華學堂、體育館及圖書館等西式院落組成的早期建築先後落成。這批建築
大都採用紅磚砌築,為校園中心區定下了一個明顯的基調,清華師生喜歡形象地稱之為「紅
區」。
到 1920年,已在中國「摸爬滾打」數載的墨菲大概已經對中國的古典園林建築有所了
解,且為其所吸引。在為燕京大學校園作規劃時,他熟練地運用起了中國的古典造園手法:
因地制宜、多軸線穿插、散點地布置建築院落。他將校園主入口(西門)及主教學樓群(貝
公樓一帶)朝西布置,借景西山圍繞著未名湖,北部安排男生宿舍(現德、才、均、備等齋
),東部安排體育活動場地與公共設備用房,南部廣闊地帶布置公共活動房(現南、北閣)
、教學用房(現俄文樓)、女生宿舍(現一至六院)及教工宿舍(燕南園);建築採用中國
傳統風格,亭、台、樓、閣兼有,甚至將校園的制高點水塔也設計成通州一座密檐磚塔的樣
式,放在未名湖東南角。這樣,到1929年,一座有山有湖,有塔有亭,粉牆紅柱、古色古香
的中國園林式校園便基本落成。
墨菲最初規劃的部分,可謂一錘定有,如今已分別成為兩校最具特色的環境景觀。這種
特色也分別得到兩校新規劃者的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校園環境。
清華的科學館和北大的紅樓是最值得瞻仰和留戀的所在,是中國科學文化史上的重鎮清
華園內,橫貫東西的主校道旁,有一座白色三拱的「牌坊」,大拱兩側各嵌兩根陶立克西式
立柱,上有清末要臣那桐書寫的「清華園」三個大字,它便是清華建校之初的主校門——二
校門。這座建築造型奇特,線條流暢精細,外形挺拔清麗,在背後兩棵古柏的呵護下顯得美
麗而有內涵。錢鍾書被破格錄取從這里走過;受清華理學院院長葉企孫特許,由雜貨店小伙
計身份直接進入數學系當文書的華羅庚也曾從這里走過……。文革期間,這座具有象徵意義
的建築物曾經被巨大的毛主席雕像所取代;改革開放後,毛澤東走下神壇,二校門得以重立。
二校門往裡,穿過林陰道,前面豁然便是一方綠色的大草坪。草坪那端,穩穩當當端端
正正坐落著的是巍峨的大禮堂泛著銅綠的圓頂、紅色敦實的牆身,四根漢白玉大石柱撐起的
白色門廊以及泛著金光的大銅門。在藍天綠草之間,大禮堂給人一種不屈不撓、雄渾踏實的
感覺。它是清華園的標志,也是長期以來清華師生認為是清華人性格的象徵。而位於大草坪
正南端, 1920級校友贈送的日咎上刻著的「行勝於言」,也將清華師生這種朴實進取的性
格特徵表露無遺。
大草坪東側,有「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同方部,及清華學堂。清華學堂是二層
的德國古典風格式建築,青磚紅瓦,坡頂陡起,細部精美。入口設在轉角處,上有那桐書寫
的「清華學堂」四字,春天有校花——紫荊花迎風搖曳。1925年起,學校在這里增設「國學
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格、趙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學家
李濟、文學家吳宓等人在這里舉聚,培養了整整一代「國學」研究家。建國初期,梁思成為
主任的清華建築系遷入此樓,曾成為建築系專用系館。那時,一走進大樓的門廳及長廊,一
種濃厚的文化氣息便隨著滿目的名畫奇雕撲面而來,令人心怡。
大草坪西側,大禮堂的西南,有一座外觀普通的三層建築暗紅的磚牆,灰色的坡頂,除
大門上方刻有金字:「SCIENCEBUILDING」及「科學」以外,裝飾極少。它卻是20世紀中國
科學史上不能忽略的建築物——清華科學館。葉企孫、吳有訓、薩本棟、趙忠堯、周培源、
錢三強、王塗昌、王竹溪、錢偉長、林家翹、朱光亞、周光召、李政道、楊振寧、趙九章、
陳省身、華羅庚……單從這些在中國乃至世界燦若群星的科學家名單上,我們也會不由自主
地對這棟建築產生敬意。站在這座建築前,很容易使人想到著名的北大紅樓,北京沙灘那邊
連系著蔡元培、胡適、李大利、魯迅、陳獨秀、毛澤東、錢玄同、辜鴻銘等名家的紅樓。確
實,從某種意義上講,清華科學館與北大紅樓在中國文化史上的份量是一樣的。
楊廷寶和關肇鄴主持的清華圖書館擴建,是新建築與老建築對話的典範。
大禮堂後面的圖書館散發著濃郁的書香。師生們匆匆走過的背影,閃爍著學術的薪火傳
遞。清華圖書館的首期工程始建於1916年,後經1930年及1989年兩次擴建。兩次擴建都表現
出了設計者對老建築的高度尊重,同時又不無創新,在中國現代建築史上享有盛譽。第一次
擴建的設計師是清華校友楊延寶,他與梁思成並稱「南楊北梁」,是我國傑出的建築學家。
第二次擴建則由清華建築學院教授關肇鄴院士主筆設計。雖然經過了兩次擴建,但設計者在
體量及材料細部上充分注意了與老建築的協調,如採用溫暖的紅磚牆,磚迭的拱形門窗符號
等,整座建築給人渾然一體的感覺。楊延寶通過高起的入口門廳實體與舊建築連接,而關肇
鄴則通過新老建築圍合而成的院落,即虛體避讓的入口空間與老建築形成對話,兩者都非常
巧妙,令人嘆絕。楊廷寶設計的入口空間(門廳)通過門前台階拾級而上直到二層,門廳不
大,卻有古色古香的拱券及地板細部及優美的弧形樓梯,讓人感覺一種溫馨的文化氛圍。而
關肇鄴設計的入口院落風格突出的是寧靜,特別是早晨,排隊入館的學生以及清澈見底的大
噴水池更顯得這院落有股醇香的人文氣息,令人陶醉。
7O年前,朱自清在清華近春園遺址,面對月色下的滿塘荷花,寫下了文學史中的散文名
篇《荷塘月色》
大禮堂往西,有一處幽靜的池塘,人稱「水木清華」。晉人謝琨詩雲「惠風盪繁囿,白
雲屯曾阿,寒裳順蘭止,水木湛清華。」「清華」一詞即來源於此。工字廳的後廈至此一變
為「水木清華」一區的正廊,上懸一聯日:「濫外風光歷著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
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瞻盪洵是仙居。」不大的池塘因此而讓人感到空間開闊不小。潔白的朱
自清坐像端坐池塘北邊,靜觀一池靜水裡春夏秋冬的萬千變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提起朱自清,不禁讓人想起《荷塘月色
》里寫的情景。1927年的一個夏夜,朱自清先生站在清華園的近春園遺址(荒島)旁邊,面
對月色下的滿塘荷花,心有所觸,回去寫就了《荷塘月色》這篇清麗脫俗的美文。如今的荒
島,四面環水部分依然滿種蓮藕,夏天六月荷花開時,全島飄香。島上有高大的柏、楊,掩
映著「荷塘月色亭」、「晗亭」等建築物,樹叢竹影下,還有孔子、吳晗等雕像以及埋頭看
書的老師學生。在月朗星稀的夏夜,晗亭旁臨塘的露天舞場荷香裊裊,舞曲悠悠,是清華人
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當下北大清華的學生出國留學幾乎成了風尚。我曾經戲言這跟美國人MurPhy當年設計的
兩校「風水」有關。你看:清華園的建築幾乎都是西方的式樣,在如此環境下成長,心能不
「洋」么?而北大的燕園,雖然建築全是中國傳統式樣的,而主校門偏偏朝向西邊,朝西者,
西遊去也!
當然這只是戲言。
不過,由西校門等組成的燕園東西主軸線,可以說是墨菲的神來之筆。這條主軸線由當
時的主樓貝公樓定位,跨石橋,穿西門,直指京西玉泉山頂,從而使未名湖畔的博雅水塔與
玉泉山上的玉泉塔遙遙相望,形成巧妙的借景關系。看來,墨菲當初不僅因地制宜地解決了
校園的功能關系,而且,他竟深諳了明朝米萬鍾在經營勺園「更喜高樓明月夜,悠然把酒對
西山」的浪漫,從而一反北京坐北朝南的傳統,將燕園的主校門定向西邊。頂好!
貝公樓為主的院落前,修剪整齊的松柏圍出綠綠的草地,石雕的華表麒麟在陽光下透出
些許威嚴與古樸。貝公樓前兩側的二層教學樓均為廡殿頂建築,往北是同樣屋頂的考古博物
館,貝公樓是歇山加廡殿頂式樣,顯得與眾不同,當年燕京大學第一任校長司徒雷登就在這
里辦公,至今這里仍然是北京大學領導的辦公樓。
貝公樓東北角,是兩組「品」字形的原燕大男生宿舍樓(現為德、才、均、備等齋),
與南邊湖山背後原燕大女生宿舍樓群(現一至六院)遙相呼應。男生宿舍品字形院落中間部
分是食堂與公共用房,其庭院與建築有女生宿舍小院的兩倍大,氣勢開敞、豪放,建築體型
雄渾有力,這很像男生的性格特點。而面向未名湖園林空間的南山牆則設計成透空的柱廓形
式,為課余休息的男生們提供了一個敞胸舒懷的觀景交往空間,湖面也因這些透空的柱廓,
飛出的翼角增添了美麗。
女生宿舍則不同,6個小院落對稱朝內地布置在第二體育館為主軸的長方形草地兩側,
小巧而寧靜。每一小院都是由二層小樓圍成的三合院,向草地一邊由小巧的門樓及短牆相隔,
建築精緻親切,院落安全而溫馨,這又很適合女生的喜好。朝向草地的硬山牆上開兩扇六方
形的窗,仿若女生明亮淘氣的大眼睛;而屋下輕輕開了扇圓形的小窗,則像是為女生的眉宇
間點了一粒美麗的硃砂,嫵媚之極。好的建築跟人一樣,是有性格的。能讓人看起來興致勃
勃,甚至浮想聯翩。
走過開敞豪放的男生宿舍,彷彿能聽見費孝通先生從這里開始走向中國鄉土的重重足音
;站在精巧溫馨的女生宿舍前,恍若可見冰心女士曾在這里留下的清麗夢影,不禁想自己也
作它一個……
未名湖是燕園風景最美的地方。這里湖光瀲灧,塔影婆娑;亭立湖心,石船橫卧;石魚
翻尾,欲含塔影;垂柳環湖,崗巒起伏;小橋流水,松柏疊翠。未名湖周圍路面高低不平,
曲折回環,很符合崇尚自然的中國古典造園精神。這曲折幽深的線條吸引了北大學子對新思
想新知識的探求;路面的高低左右則振盪出他們活躍的思想火花及對自由的深刻理解那湖光
塔影、鍾亭落霞,則讓他們生出詩情與畫意……
古板」的清華人生活在中式、美式、德式、希臘、羅馬式、蘇聯式的「多元自由」的建
築環境里,而「自由」的北大人卻生活在『千篇一律」的中國式大屋頂之下。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清華大學從此以理工科專業為主,而北京大學則偏重文理科。
因為專業的差別,清華師生給人的感覺是「工程師」、「科學家」型的,踏踏實實,行勝於
言;而北大人給人更多的感覺是「文人騷客」,崇尚思想自由,富有反叛精神。雖然這幾年
兩校已經大力營造多種學科,往綜合性大學發展,但傳統形成的這些「性格特點」依然存在。
這些「性格特點」與他們各自所生活的環境有如下有趣的對比:「古板」的清華人生活在由
中式、美式、德式、希臘羅馬式、蘇聯式等各類建築構成的「生動」的建築環境中;而「活
躍自由」的北大人卻活動在「千篇一律」的中國式大屋頂之下。
現代科學發源於西方國家,而「科學家」清華人就在西式的清華園里工作學習;中國古
典園林從某種意義講就是「文人園」,而作為「文人」的北大人恰好就生活在按中國古典園
林手法規范的燕園里。
有建築系的清華園建國後發展脈絡清楚,有條不紊,由西往東可明顯地分為:「灰區」
(中國古典園林區)、「紅區」(西方古典建築區)、「黃區」(仿蘇建築區)、「白區」
(新科技教學區)。基於西方古典式的建築環境,有西式建築作參考,清華園內建築的發展
可以說相對容易協調。
⑷ 清華大學景觀設計專業屬於哪個學院
清華大學建築抄學院的前身襲――清華大學建築系由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於1946年10月創辦。1988年成立建築學院。目前,學院設有4個系、9個研究所、1個中心、3個建築和規劃設計實踐基地、3個省部級實驗室。此外,跨院系成立的科研綜合體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清華大學人居環境研究中心和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依託在建築學院。
景觀學專業是建築學院下設的5大專業之一。供參考。
⑸ 清華有什麼著名的湖,或景點
清華大學景點
1、近春園
近春園原是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園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園」的中心地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到1979年,荒島才被修復。近春園景點的核心景觀是被一諾大荷塘包圍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於世變,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門到這一帶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和生花之筆寫下名文《荷塘月色》。
⑹ 清華大學風光
圖書館
清華大學圖書館由新館和老館兩部分組成,整個圖書館的建成共分三期工程進行,時間跨度長達75年。一期工程由美國著名建築師墨菲設計,1916年4月始建,1919年3月完工,建成的老館東部是建校初期"四大建築"中最先動工和建成者,當時的館舍面積僅有2114平方米。二期工程始於30年代初,因學校發展需要,在有"南楊北梁(梁思成)"之稱的著名建築學家楊廷寶主持下,建成了今老館之中部和西部,館舍面積擴建至7700平方米,可容書30萬冊,閱覽座位700餘席。三期工程(新館)開始於九十年代初,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資,關肇業院士設計,1991年9月建成。新館既保持了同老館風格上的一致,同時又在許多細節上有所創新,因而獲得了1993年"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金獎"。至此,清華大學圖書館總建築面積已經達到2.8萬平方米,閱覽座位2800餘席,館藏總量已經超過400萬冊(件),中、外文學術性全文電子期刊逾25000種。
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如果把清華園的建築當成一首曲調優美、旋律高昂的樂曲,圖書館無疑是這首樂曲中最動聽的音符之一。無論春夏還是秋冬,無論旭日東升還是紅輪西墜,每當你走進清華大學圖書館,撲面而來的是淡淡的書香,映入眼簾的是莘莘學子孜孜以求的身影。這里是知識的海洋,這里是求知的天地,這里是通向彼岸的精神家園,這里是走向輝煌的成功之路……
氣象台
天文台的前身是建成於1931年夏的國立清華大學氣象台。為了提供最好的研究條件,辦出一流的氣象學,學校投資三萬三千餘元修建了此氣象台,並按照國際標准條例配置儀器、設備。當時在華北地區,清華大學氣象系的資料是最完整、最准確、最全面、最可靠的,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的營造建設單位常到清華氣象系收集資料,咨詢問題。遺憾的是,到了1952年,隨著清華的院系調整,氣象系被並入北京大學。由於長時間的無人照看、維修,氣象台越來越破舊。直到1997年,清華大學才改變了"無法無天"(法律和天文)的狀況,隨著天體物理學科的逐步建成,氣象台也更名為天文台。新天文台的外觀設計是由建築系的關肇鄴院士組織,為使其顯得更加雄偉壯觀,在天文圓頂下面、原氣象台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幾年來,從這座白色八角形的塔中走出了哈佛、MIT等美國超一流大學的博士生及博士後十幾名,短短的幾年間,清華天體物理在評估中勝過了許多天文學研究歷史悠久的學校,名列前茅。天文台的建築也被注入了水晶的紀念碑,向世人昭示"清華速度"。
二校門
二校門位於清華主幹道之一清華路,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築之一,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徵。二校門為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站在清華路,北望二校門,可遙看清華大禮堂、日晷和清華學堂等景觀。
二校門為清華最早的主校門,始建於1909年。1933年,校園擴建,園牆外移,有了新的大門(今日的西校門)。此後,這座最早的校門就被稱之為"二校門"。春夏秋冬,年年歲歲,時光荏苒,矗立在校園主幹道上的二校門,在風雨中,默默見證著清華大學的歷史與發展。它不僅僅是清華園的鮮明標志,更是長期以來清華人勤奮求實、榮辱不驚之品格的象徵。"文化大**"中,二校門曾被摧毀,後恢復重建。
古月堂
古月堂為清華園古建庭院之一,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與工字廳西院一巷之隔。這處獨立的小庭院總建築面積約670平方米,門前兩只白色石獅,最具特色的垂花門至今保存完好。古月堂初建時是園主的專用書房,清華大學建校後成為教師宿舍。院內寧靜幽雅,梁啟超、朱自清等都曾在此居住。1928年,清華初招女生,古月堂被辟為清華女生宿舍。汪健君先生有詩記曰:"古月堂前幾變更,昔年濟濟聚群英。一從女禁開黌畲,兩度繁花共月明。"古月堂目前為學校總務機關與外事部門辦公所在地。
水木清華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一處勝景,位於工字廳北側,常被與頤和園中的諧趣園相比,被稱為清華園的"園中之園"。"水木清華"一帶的景色設計別具匠心,四時變幻的林山,環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水木清華的荷花池是清華園水系兩湖一河之一(水木清華荷花池、近春園荷塘和萬泉河)。夏季荷花盛開,一片蔥郁之色;冬季白雪落於池面,周圍瓊枝環繞,別有一番景緻。荷塘南側之畔垂楊掩映著的秀雅古建築本為工字廳的後廈,為"水木清華"正廊,正額"水木清華"四字,庄美挺秀,有記載說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盪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正中朱柱上懸有清道光進士,咸、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荷塘西側可見一瀑布,四季流水不斷,遠遠可聞水聲,令人心曠神怡。因其幽雅的環境,水木清華常被清華學子選為讀書學習和小憩之地
近春園
近春園景點的核心景觀是被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及其包圍著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每到夏天,便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前來尋找"荷塘月色"的勝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在默念著朱自清的名句時,遊客們還可以在近春園東山上看到1982年,為紀念朱自清先生在此寫下的名篇《荷塘月色》而建的 "荷塘月色亭"。
近春園原為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原為康熙皇帝熙春園的中心地帶。清朝道光年間,熙春園分為東西兩園,工字廳以西部分稱近春園。近春園園志上寫著:"水木清華,為一時之繁囿勝地。"
工字廳
工字廳原名工字殿,是建校前清華園的主體建築。因其前、後兩大殿中間以短廊相接,俯視恰似一"工"字,故得名。共有房屋100餘間,總建築面積約2750平方米。庭院中既有曲廊縈回、雕甍綉檻之景,又有水磨磚牆、清瓦花堵之姿。朱欄畫棟之內,一座座獨立的小套院相互勾連,水杉、石榴、海棠、櫻花、松柏等一乾花草林木欣欣向榮,禽鳥穿梭其間,相映成趣,令人更覺清幽異常。2005年,工字廳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工字廳為清代康熙帝的長子所建,在乾隆時期為皇帝御園。後道光皇帝將其賜給他的第五個兒子,是稱"小五爺園"。工字廳大門上面懸掛一匾額,上書"清華園",乃咸豐皇帝御筆。而清華園也由此得名。作為一座有近400年歷史的古建築,工字廳見證了清華的百年歷史。1911年4月29日,清華學堂正式開學,即是在工字廳舉行的開學儀式。無論在"清華學堂"、"清華學校"還是"清華大學",工字廳都是學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和對外交往中心。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就曾在這里下榻。
聞亭鍾聲
聞亭位於大禮堂西側的一座土山上,是一座古式六角亭。聞亭原為一座鍾亭,建校初即有之,為號令全校作息而設。亭內有大鍾一口,徑可四尺。鍾聲清脆,遠及海淀。七七事變後,清華園落入日寇之手,校園慘遭破壞,鍾亭被毀,亭內大鍾及亭下銅炮被日寇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藍天白雲之下,聞亭高聳頗有君子之風;水木清華之側,鍾鳴瓦釜宛若天籟之音;蒼松翠柏之間,友山提筆盡抒愛國之志。美哉,聞亭!壯哉,鍾聲!偉哉,友山!
理學院樓
它佔地2.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是理學院建築群中最大的一座樓。全樓整體採用西洋古典建築形式,並具有現代化氣息,建築周圍有大片綠地,環境幽靜,建築典雅,是校園建築的又一佳作。樓內共設5個機構:理學院院部、物理系館、數學系館、高等研究中心和化學系分析中心實驗室。
清華路
清華路是清華大學的兩條主幹道之一,筆直的大道從清華西門一直延伸到學校的最東部,將校園分為南北兩個部分。貫穿學校東西方向的清華路連接著學校教師生活區、行政辦公區和教學區,連接著校園東西部,連接著清華幾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也連接著傳統與現代。從西門沿著清華路前行,沿途可見標志性建築二校門,從二校門可遙望大禮堂、日晷草坪和清華學堂,穿過清華路和學堂路兩條主幹道交匯處,路左側便是新清華學堂、音樂廳和校史館幾個百年校慶標志性建築,經過東主樓,就可到達主樓廣場。清華路兩側種植著銀杏樹和法國梧桐,校河從南側蜿蜒而過。秋日的清華路,金燦燦的銀杏葉在路兩旁隨風搖動,為清華園增添了一份秋日的浪漫。滿地的落葉,如同在路上鋪了一條金黃色的毯子,漫步其中,更可感受校園的美麗與寧靜。每天早晨,很多在校園東區上課的清華學子在朝陽中騎車前往系館,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甲所、丙所及園林
從二校門、日晷等景點稍往西走幾步,僅一座小山相隔,風物卻與前大不相同。面前豁然開朗,一片美輪美奐的園林頓時迎面呈現,讓人彷彿覺得進入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只見銀杏、珙桐、法桐、松柏、核桃樹連同那些不知名的許多樹種和花草連綿起伏,陽光斜斜地穿過枝葉,靜靜地灑在這片園子里,灑在專心致志做瑜伽的少女身上,灑在鍛煉身體的銀發老者身上,灑在蹦跳著的小松鼠身上……這里便是甲所和丙所所在。
建校初期供校領導居住的甲所、乙所和丙所(現僅存甲所和丙所)位於工字廳以南,1917年~1919年建。均為西式單幢磚木結構,其間樹林成蔭花草擁簇,草木山岡、溪流環繞、環境幽雅。梅貽琦曾在甲所居住多年。乙所曾是馮友蘭的居所,據宗璞(馮友蘭次女)回憶:"在乙所的日子是父親最有創造性的日子"。這里也是馮友蘭掩護進步學生的庇護所,"一二•九運動"期間黃誠和姚依林在這里度過了搜捕之夜。
⑺ 清華大學 同濟大學 建築學院里景觀學系為什麼獨立於建築系
景觀專業也會做一些建築設計之類的,但主要是圍繞建築或規劃所作的一些細致的專綠化,景觀小品等等屬,對植物,規劃設計都要通曉.
對美術功底要求很高,比建築要高,如果手繪不行,會比較痛苦.
這個真不知道,我臆測大多數應該是去向設計院,因為歸屬於建築學院,工作是跟著建築學和規劃的一起找的,我只能說不會差.
因為近兩年建築工作太好找,大設計院一簽一大批,只要房改政策不太狠,建築火熱期還會持續10幾年,而且隨著大批量建設的逐年降溫,建築精細化設計與施工必然要隨之到來,到時候比拼的是建築設計的品質,這就涉及到景觀專業的專業技能了,因此我認為景觀專業必然會更加受各大設計院的歡迎.本科5年,研究生3年,8年的時間,差不多.
如果沒有市場需求,我們學校也不會在去年新開這個專業了.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⑻ 您好,想向您求教一些關於清華大學風景園林學513景觀規劃設計的問題
我聯系了那邊的熟人,得到如下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2年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考研招生專業目錄
院系所、專業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00 建築學院 7
081300建築學
01建築歷史與理論
02建築遺產保護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 或 241德語 或 242法語③642建築歷史④514中國傳統建築與文物保護設計(6小時) 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建築理論或文物保護理論
03建築設計其理論
04城市設計及其理論
05室內設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 或 241德語 或 242法語③642建築歷史④511建築設計(6小時) 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建築設計理論
06建築技術科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 或 241德語 或 242法語③301數學一 或 642建築歷史④511建築設計(6小時) 或 802建築物理 本專業有兩種組合任選其一:組合一,301、802;組合二,642、511。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建築技術基礎
081400土木工程
01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03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基礎(供熱、供然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基礎) 復試時綜合考試內容:空氣調節、傳熱工程、流體網路、泵與風機、熱質交換過程與設備。
083300城鄉規劃學
01城市歷史與理論
02城鄉規劃與設計
03區域發展與城鄉規劃管理
04住房與社區規劃
05城鄉遺產保護規劃
06城市設計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 或 241德語 或 242法語③631城市建設史④512城市規劃設計(6小時) 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城鄉規劃原理
083400風景園林學
01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
02園林與景觀設計
03地景與生態規劃
04風景園林遺產保護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 或 241德語 或 242法語③632風景園林史④513景觀規劃設計(6小時) 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風景園林學理論
130400美術學
01水彩藝術研究
02壁畫與公共藝術研究
03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3日語③641藝術概論④801中西方美術史 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造型基礎(6小時)、專業創作(6小時)。藝術學專業為自籌經費每學年2萬。
085100建築學 8 專業學位,招生人數包含城市規劃、風景園林
01建築學碩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③355建築學基礎④511建築設計(6小時) 復試時綜合考試內容:建築學綜合專業知識。
085300城市規劃 專業學位
01城市規劃碩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③356城市規劃基礎④512城市規劃設計(6小時) 復試時綜合考試內容:城鄉規劃學綜合專業知識。
095300風景園林 專業學位
01風景園林碩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③344風景園林基礎④513景觀規劃設計(6小時) 復試時綜合考試內容:風景園林學綜合專業知識。
⑼ 要考清華建院的景觀設計,考試中有風景園林史和風景園林概論,參考書要看什麼呢
園林設抄計(考試時間6小時)襲 《建築畫環境表現與技法》,鍾訓正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同濟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等合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建築制圖》,鍾訓正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另外我推薦你買幾本快題的書,要講快速設計方法,圖片尺寸要大,比例尺和排版圖幅都很重要。
502 風景園林建築設計 《園林建築設計》,杜汝儉等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園林建築設計應試指南》,唐曉嵐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
601 園林綜合理論 (園林史、園林規劃設計原理、園林工程各佔50分)《中國古典園林史》,周維權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西方造園變遷史》,針之谷鍾吉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園林規劃設計》,王浩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園林工程》,北京林業大學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以及園林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的標准和規范
另外,風景園林碩士的分數線非常低,遠低於城市規劃與設計,要有信心。而且英語二是考什麼,你去好好查查,我只想表示,它比英語一簡單很多。如果想考研,英語絕對是要拿高分的,分數線非常低,也就是說競爭很激烈,專業課外校的考生不佔優勢。你懂的。
⑽ 國內哪些學校的公共藝術專業比較好
現在,學藝術的學生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多的同學申請國外藝術類院校,那麼,全球有哪些藝術類院校呢?美行思遠小編對此為大家整理了全球藝術類院校排名前十五強,供大家參考。
1、皇家藝術學校(英)
皇家藝術學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設計學院之一,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藝術設計大學,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校生全部為研究生的藝術設計學院。學院的課程講授者均為國際知名藝術家,時尚品牌管理者和行業專家。
2、麻省理工學院(美)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是由著名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它所具有的獨特產學研模式是美國其它大學及研究院所不具備的。知名的UI設計師 John Underkoffler 畢業於該校,電影《少數派報告》中的大部分用戶界面設計出自此人之手。
3、帕森斯設計學院(美)
帕森斯設計學院於 1896 年成立,是享譽世界的設計學院,為全美最大的藝術與設計學校之一。帕森設計學院的服裝設計專業是全美第一名。
4、羅德島設計學院(美)
羅德島設計學院是一所集藝術與設計學科為一體的世界頂尖設計學院,學院的很多專業在全美都是數一數二的,比如工業設計(第一)、平面設計(第一)、印刷學(第一)、攝影(第二)、陶藝(第三)。
5、普拉特學院(美)
普拉特的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等專業在有威望的排名中均排在前十,其中室內設計更是屢屢排在第一位。普拉特以其本科五年制的建築專業在界內享有盛名。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從一些與建築無關的設計課,慢慢推進,引入空間概念。
6、倫敦藝術大學(英)
倫敦藝術大學是全世界最優秀的藝術學院之一,它是歐洲最大的藝術、設計、媒體傳達和表演藝術的教育機構,它將世界上最著名的致力於藝術、設計的六所學院聯合起來。倫敦藝術大學的創造性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時尚界享有盛譽,世界級校友眾多。
7、米蘭理工大學(意)
米蘭理工大學歷史非常悠久,師資力量極其雄厚,在建築和設計界享有盛名,它是義大利最大的工程學、建築學和工業設計學專業研究機構。時尚品牌 Armani 的創始人 Giorgio Armani,曾任 Dior 首席設計師的 Gianfranco Ferré等都是從這里畢業的。
8、芝加哥藝術學院(美)
芝加哥藝術學院是美國聲望最高的私立藝術學院,由博物館和學校兩部分組成。學校專業包括建築學、室內設計、平面設計等,其中設計類是熱門專業。芝加哥藝術學院設有自己的藝術品展覽館(博物館),擁有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如莫奈、梵高的作品等)供學生觀摩學習。
9、加州藝術學院(美)
加州藝術學院偏重設計領域,師生比例約為一比十。該校有兩個校區,還有一個在舊金山市區。加州藝術學院的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攝影都位於前沿。此外,該校的校友多參加並領導加州的當代平面設計運動。
10、斯坦福大學(美)
斯坦福大學是一所享譽世界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斯坦福的設計學院也是不容小覷,像 Klout 的產品設計經理大衛·巴格羅爾(David Baggeroer)等著名的設計師都是該學院畢業的。
11、牛津大學(英)
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這里涌現出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以及國家元首。
12、耶魯大學(美)
耶魯大學是全美歷史第三悠久的高等學府,該校教授陣容、學術創新、課程設置和場館設施等方面堪稱一流。除了研究生課程之外,耶魯同時也非常注重本科生教育。在各個大學排名榜單中,都一直名列前茅。
13、阿爾託大學(芬蘭)
芬蘭阿爾託大學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是北歐斯堪的那維亞國家中規模最大和教學質量最好的藝術設計類院校之一。阿爾託大學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主要分為媒體、設計、藝術、建築以及動畫、電視與製作設計等部門。
14、卡內基梅隆大學(美)
卡內基梅隆大學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頂級研究型大學,該校擁有全美頂級計算機學院和戲劇學院,該校的藝術學院,商學院,工學院以及公共管理學院也都在全美名列前茅。
15、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英)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是英國首屈一指的藝術與設計、文化及社會科學的學校,作為倫敦大學聯盟的一份子,它開設了很多新穎並具有挑戰的專業課程,專攻藝術、文化創意和傳媒專業。
以上就是全球藝術類院校排名前十五強的介紹,想具體了解這些院校以及這些院校的申請要求的同學,關注美行思遠藝術留學網。
閱讀此文章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