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築設計時要考慮什麼問題
1、實用性復:使用方面, 美觀方面
2、可制行性:經濟方面, 施工方面
3、諧調性: 1),與環境的諧調:氣候方面, 地質方面. 2),與人文的諧調:文化方面. 習慣方面 3),與發展趨勢諧調: 4), 與整體和局部諧調
4.安全性:滿足國家相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范及規程
『貳』 建築學專業的研究生考試考那些內容
★建築學二級學科有:
(1)建築歷史與理論
(2)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3)城市規劃與設計
★前兩者考:政治理論、英語、建築歷史、建築設計(6小時快題)
後者考:政治理論、英語、城市規劃原理、規劃設計(6小時快題)
★其中「建築歷史」的最新考試大綱如下:
考試目的:
通過本科目試題解答,考核考生:
1. 對於中國建築歷史基本知識掌握狀況;
2. 對於外國建築歷史基本知識掌握情狀況;
3. 對於中外建築發展進程中一些歷史現象進行分析、解釋的綜合能力;
4. 對於與建築相關的歷史文化遺產與保護的認識;
5. 對於傳統建築的物理環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6. 建築學經典理論著作的了解
考試內容:
本科目為閉卷考試。題型一般包括:填空、名詞解釋、作圖分析、簡答和論述題等,分為必答題和選答題(約佔10%,根據報考方向分別選做)。考題總體上由基本知識和分析研討兩部分構成。
考試內容範圍:
——中國建築史:
1. 中國古代建築類型、特徵與發展概況;
2. 中國古代城市建設;
3. 聚落與民宅;
4. 宮殿、陵墓;
5. 宗教禮制建築;
6. 中國古典園林;
7. 中國古建營造技術;
8. 中國古代建築設計理論知識。
——外國建築史:
•外國建築歷史線索
•外國建築重要歷史事件
1. 古典建築;
2. 中世紀建築;
3. 文藝復興建築;
4. 近代建築現象;
5. 前現代建築活動;
6. 現代藝術派(觀點、代表人物、主要作品);
7. 現代建築運動;
8. 現代建築多元化階段;
9. 後現代建築、當代建築思潮。
——文化遺產與保護:
1. 文化遺產的基本概念;
2. 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原則。
考試時間:3小時
參考文獻:
1. 潘谷西. 中國建築史(第五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 陳志華. 外國建築史(十九世紀末以前)(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 羅小未. 外國近現代建築史(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 陳植.園冶注釋(第二版).建工出版社;
5. 梁思成.營造法式注釋,建工出版社;
6. 李允鉌.華夏意匠.天津大學出版社;
7.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 中國文物古跡保護准則. 2000;
8. 重要的近現代建築理論文獻。
★「建築設計」的最新考試大綱如下:
考試目的:
對考生在建築設計的基本概念和綜合能力方面進行考核。設計要求考生能系統地掌握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備較強的方案構思能力、正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快速、規范表達方案的能力;考生應能較熟練地運用現代建築設計方法及傳統建築語匯進行設計,並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創新意識。考生還應注重建築環境對設計的影響,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的環境意識、整體意識和持續發展意識。
考題類型:
建築規模在1500-4000㎡的中小型民用建築的新建或改、擴建。以建築單體設計為主,包含規劃和場地設計的相關內容,可能涉及室內外環境設計和構造設計等內容。適當了解綠色建築及環境、景觀設計一些手法,思考建築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城市環境、地域文化中的建築設計等問題。
涉及的建築類型包括:(1)文化類建築,如:俱樂部、文化館或小型會議中心、展覽或小型博物館等;(2)旅遊接待類建築,如:中小型旅館、大型茶社、中小型餐飲娛樂建築等;(3)中小型改、擴建民用建築等;(4)中小型辦公、商業建築,如:特色辦公樓、專業商場等。
考試要求:
1.考試時間:
6小時(含午餐時間)。時間安排詳見考試時的具體要求。
2. 考試內容:
分兩部分內容:a. 建築快速設計(約佔80%);b.相關構造設計或建築知識及運用(約佔20%)。
3. 考試成果:
a. 建築快速設計;
A1(840×600)圖紙2-3張,原則上為不透明圖紙,若採用透明圖紙,必須事先聲明,經同意後方可使用,但需以不透明紙襯底。圖紙規格必須嚴格保持一致,若有不合要求圖紙,一律作廢。所需圖紙均由各考點提供。草稿紙及考卷在考試後一律回收。特殊情況詳見具體考試時的要求。
繪圖方式一般為工具(尺規)繪圖或徒手繪圖(均按指定比例)。設計方案表現方法不限,可墨線、鉛筆、彩筆、毛筆、油畫棒等繪制;效果圖大小及表現形式必須能清楚地表達設計意圖,主要的效果圖不得小於A3大小,上色與否詳見試卷。考生可准備馬克筆、彩鉛、水彩、水粉、油畫棒等表現工具,還需准備尺規、針管筆、鉛筆、炭筆等繪圖工具。
b.相關構造設計或建築知識及運用;
本部分內容分三個方向的內容,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科學技術三個方向的考生分別選做相對應的試題。
主要考核與建築設計、材料的選擇運用、相關建築歷史知識、建築物理或相關建築技術知識及運用。
主要試題形式包括繪圖、簡答、分析題等。
4. 考試要點:
1) 設計應功能合理、空間流暢、造型優美,結構概念清晰,設計表達正確、規范、清楚,內容必須完整;圖紙深度和各種標注符合規范要求。
2) 設計做到構思新穎,充分考量建築的整體環境,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和自然資源,力爭形成人與自然的良性秩序。
3) 設計應運用恰當的設計方法,充分反映設計的依據,必須做出必要的設計分析、說明及相關的圖表、經濟技術指標等。
4) 充分尊重考試要點,不得照搬現有建築設計,如發現考生「背造型」套用於快題設計中,成績一律作零分處理。
★「城市規劃原理」的最新考試大綱如下: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城市規劃原理考試是為招收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設置的,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專業理論素質。
二、評價目標
考查城市規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考查考生應用城市規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決和分析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 答題時間:3小時
3. 考試內容的比例
基本概念:約30%
基本原理:約50%
實際問題:約20%
4.題型構成
①名詞解釋:約10%
②選擇題或填空題:約20%
③問答題;約40%
④論述題及分析題:約30%
四、參考書目
①《城市規劃原理》(第三版), 同濟大學李德華主編,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
②《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全國城市規劃執業制度管理委員會編,中國計劃出版社,北京2004。
③《景觀設計學》,O.西蒙茲著,俞孔堅等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2000。
第二部分考查要點
一、城市及城市發展
1. 城市、城市化的概念
2. 世界城市化發展過程特點
3. 中國現階段城市化發展特點
二、城市規劃學科的發展
1. 現代城市規劃產生的歷史背景,理論淵源
2. 主要理論與實踐
(1)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
(2)衛星城、新城的理論與實踐
(3)現代建築運動的影響及《雅典憲章》(Charter of Athens)
(4)馬丘比丘憲章(Charter of MachuPicchu)
(5)有機疏散思想
(6)鄰里單位、小區規劃與社區規劃
(7)理性主義規劃理論及其批判
(8)城市規劃的社會學批判、新馬克思主義城市分析
(9)從環境保護到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思想
(10)從交往型規劃(communicative planning)到合作性規劃(collaborative planning)
(11)全球城(Global city)和全球化理論
3. 當代城市規劃方法的變革
三、城市規劃的工作內容和編制序列
1. 城市規劃的任務
2. 城市規劃工作的特點
3. 城市規劃編制體系
(1)城市規劃綱要、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近期建設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及成果要求。
(2)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3)我國城市規劃編制序列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4. 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規定
5. 城市規劃的審批規定
6. 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關系
四、城市性質與人口
1. 城市性質的含義,確定城市性質的依據和方法,城市類型劃分。
2. 城市人口的含義,城市人口的構成,預測城市人口發展規模的方法。
五、城市用地的評價與分類
1. 城市用地及用地規模的概念
2. 城市用地適用性評價
3. 城市建設用地評價及選擇
4. 城市用地構成:用地分類及代號,用地平衡表的製作
5. 城市用地指標
六、主要類型的用地規劃
1. 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的組成與分類,規劃布置要求
2. 工業用地
工業布置的基本要求,工業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則和形式,工業用地布局與城市的關系。
3. 倉儲用地
4. 公共設施用地
公共設施用地的分類及布局要求,城市中心的組織與分布要求。
5. 城市綠地
城市綠地的分類及指標,城市綠地系統的布局要求。
6. 城市對外交通及道路廣場用地
七、城市總體布局
1. 城市功能、結構與形態
2. 城市總體布局的基本原則
3. 城市總體布局方案優化的方法
4. 規劃方案比較的內容與方法
5.城市空間管制規劃
6.規劃區、中心城區、中心城區空間增長邊界等概念
八、城市規劃中的工程規劃
1.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
給水水源選擇及保護要求,給水系統的組成,給水管網布置要求。
2.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
排水工程的組成、布置形式,排水制度,污水處理廠用地選擇要求。
3. 電力工程規劃
發電廠、變電所、電力走廊的選址及布置要求。
4. 城市燃氣工程規劃
燃氣廠及各種煤氣供應設施在城市中的選擇與布置要求。
5. 城市供熱工程規劃
城市供熱的方式,熱力干線布置要求。
6. 城市電訊工程規劃
郵政、電訊設置布點要求。
7. 城市防災規劃
城市防災規劃內容,生命線工程內容,城市防洪標准及防洪措施,消防站布點及佔地要求。
8.城市「四線」規劃
9.總規的強制性內容
九、分區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
1. 分區規劃的概念,分區規劃的主要內容,分區規劃與總體、控規的內容區別及銜接聯系。
2. 控制性詳細規劃
(1)用地區劃、控制性詳規、用地兼容性、土地細分、各類規劃指標的概念及內涵。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
(3)控規中的規劃控制指標。
(4)控規成果內容及成果表達模式特點。
(5)計劃部門、規劃部門、土地管理部門各自在城市土地使用管理職責上的內容及差異。
(6)控規的強制性內容
十、居住區規劃
1. 居住區的組成與規模
2. 居住區的規劃結構
3. 居住區規劃設計要求
4. 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
十一、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
1. 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1)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保護區、歷史地段的概念。
(2)歷史文化名城的分類,保護規劃的內容。
(3)歷史地段(街區)的基本特徵與劃定原則,保護內容,整治與更新內容。
2. 城市更新
(1)舊城更新的概念。
(2)我國舊城更新中的主要矛盾及其產生的根源。
(3)城市更新的主要類型及常見的更新方式。
(4)國外城市更新的經驗與教訓。
十二、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1. 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知識
城市規劃管理的概念,城市規劃管理系統,城市規劃管理的原則。
2. 城市規劃管理運作
(1)城市規劃管理系統的構成。
(2)城市規劃組織編制與審批管理、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建設用地規劃管理、建設工程規劃管理的主要內容。
(3)城市規劃實施監督檢查管理的主要內容。
3. 法規文件
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及主要的技術規范。
十三、城市規劃政策
1.科學發展觀與城市規劃
2.健康城鎮化
3.區域協調與城鄉統籌規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要旨
十四、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選做方向)
1.中國園林發展過程、特點
2.世界造園流派及其特點
3.東西方造園理論與方法比較
4.園林藝術與園林規劃設計原理
5.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
★「規劃設計」的最新考試大綱如下:
題型一:城市規劃設計
考試目的:
考核考生城市規劃設計的知識和能力,包括城市規劃設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城市規劃設計方案構思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創新及設計表達能力。
一、考題類型:
1. 城市居住小區規劃設計
2. 城市中心地段規劃設計
3. 城市入口地段規劃設計
4. 城市濱水區規劃設計
5. 城市街道規劃設計
6. 舊城改造規劃設計
7. 校園規劃設計
二、考試內容及分數比例
1. 規劃設計構思 10%
2. 規劃設計分析 5%
3.規劃設計 50%
4.建築選型或設計 10%
5.規劃設計意圖表達 15%
6.技術經濟指標及規劃說明 10%
三、考試要求:
1.考試時間:6小時(含午餐時間)
2.規劃設計構思、分析及設計意圖必須表達清楚。
3.圖紙規格:A1
4.規劃設計表現方式不限。
5.規劃設計成果必須規范。
題型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一、 考試性質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考試是為招收城市規劃專業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方向碩士研究生設置的,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建築類、農林類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能力。
二、考題類型:
城市小型公園設計、城市居住區中心綠地景觀設計、學校園林景觀設計、城市綠化廣場設計、城市濱水景觀設計、工廠園林景觀設計、體育休閑綠地景觀設計等。
三、 評價目標
考生應能:
1.准確地理解規劃設計任務的特點、要求,綠地定性准確,滿足園林綠地功能需求;
2.正確地處理好規劃基地與周邊用地性質的關系,滿足交通功能的要求;
3.合理地進行功能安排與規劃結構設計;
4.運用有關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合理進行用地與空間布局,合理布置園林建築與園林設施;
5.提出規劃技術經濟指標;
6.能較好地表現規劃設計方案,繪圖基本功較為扎實。
四、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答題時間:6小時;
3.各部分內容的考查比例(滿分為150分):
(1)總平面設計(1:500-1:1000),佔90%;
(2)重點景區(點)園林(建築)小品平面立面,佔15%;
(3)局部透視及鳥瞰圖,佔10%;
(4)地形地貌利用與豎向設計(重要節點的標高設計),佔10%;
(5)植物景觀設計,佔15%;
(6) 技術經濟指標及簡要說明,佔10%。
4.題型比例(略);
5.參考書目:不限制。
五、考試要點
(一)設計任務的性質及特點
考生應能正確地理解規劃用地的性質、特點及其規劃設計與功能要求。
(二)規劃區用地功能布局
1.規劃主題是否明確,是否反映當代園林設計的特徵、時代風貌與發展趨勢;
2.規劃區用地功能劃分是否合理;
3.規劃結構是否清晰及富有創意;
4.與基地周邊地域景觀環境結合情況;
5.是否合理組織人、車交通,安排停車場地;
6.是否創造生動、舒適、方便、優美的景觀環境。
(三)規劃區空間布局與景觀設計
1. 開敞空間、半開敞空間與郁閉空間的營造效果;
2. 規劃區景觀空間序列設計效果;
3. 規劃區植物景觀空間設計效果;
4. 規劃區綠地景觀與周邊道路沿線景觀設計效果。
(四)規劃技術經濟指標
1. 規劃技術經濟指標內容是否齊全;
2. 指標數值是否合理,是否滿足規范與設計要求。
(五)圖面表現技能與效果
1. 圖面表現方式(鋼筆墨線、水彩、水粉、彩鉛或其他)不限;
2. 圖面大小達到題目要求;
3. 圖紙用非透明質。
『叄』 二級注冊建築師考試中「建築設計」題中柱網的該怎麼排,應該注意什麼謝謝!
對工業廠房,常採用內廊式、等跨式與不等跨式。
內廊式柱網常採用對稱三跨內,容邊跨跨度a,c可為6 m、6.6 m、6.9 m等,中間跨為走廊,b可取2.4~3 m。開間方向柱距d可取3.6~8 m。
等跨式柱網適用於廠房、倉庫、商店等,其進深方向柱距a常為6 m、7.5 m、9 m、12 m等,開間方向柱距d一般為6 m。
對稱不等跨柱網常用於建築平面寬度較大的廠房。常用的柱網有(5.8+6.2+6.2+5.8)m×6.0m、(7.5+7.5+12.0 +7.5+7.5) m×6.0 m、(8.0+12.0+8.0)m×6.0 m等。
多層框架主要承受豎向荷載,柱網布置時,應考慮到結構內力分布的均勻性。
縱向柱列的布置對結構受力也有影響,框架柱距一般可取建築開間。但如開間較小,層數又較少時,柱子截面配筋常按構造要求定,導致材料強度不能充分利用。同時過小的柱距也使建築平面難以靈活布置,為此可考慮取掉一排柱,將柱距取為兩個開間。
『肆』 建築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
我認為,做建築設計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解決矛盾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一個提出內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容,能在做設計的過程中解決的問題越多,那麼建築以後出現的問題就越少。
下面我提出我認為需要考慮的問題:
1,建築在總平面中的位置
2,出入口的確定
3,合理的功能分區
4,流線關系(包括人流,貨流,車流)
5,軸線關系6地形高差
7,建築物的尺度
8,樓梯間,衛生間在建築中的位置以及理由
9,防火,防震
當然了,僅僅考慮到這些方面肯定不全面。
希望大家能談談從大的方面考慮,從小的方面考慮還有那些問題需要注意的。
『伍』 建築設計布局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大了 我想沒人能給出全面准確的答案 這里談談個人看法版
設計布局就單權從建築的角度看 首先要看是哪類建築 有什麼功能要求(商業 住宅 醫院 影劇院 銀行 辦公樓 商業綜合體等等) 然後根據建築的分類 進行設計 首先達到安全標准 建築本身就是消防 然後是功能合理 根據不同類別劃分功能分區 組織交通流線 然後是經濟 在安全合理的基礎上 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 降低成本 最後要達到美觀
建築設計是個積累的過程 接觸的多了 就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陸』 建築設計考試試題:
等考試完畢後就有比較好,比較全面的答案了!
祝順利!
名流置業設計工程部
『柒』 2017年建築設計知識總共多少題
試題是根據當年的考試大綱來擬定的,一般不會有太多的改動。
筆試根據專業不同分為綜合、衛生和教育三大類,各類均考一科。
綜合類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包括法律法規、政治經濟理論、時政方針、科技知識、省情省況等基礎性知識和綜合寫作;
衛生類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和醫衛生專業基礎知識兩部分,分別占整個試題分數的40%和60%,專業基礎知識部分按醫療、學、檢驗、、護理五類分別命題;
教育類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和教學基礎知識兩部分,分別占整個試題分數的40%和60%。筆試採用百分制計算應聘人員的成績。
筆試採取統一考試、統一標准、統一閱卷的方式進行。筆試將設定最低合格分數線,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管機關根據應聘人數和筆試情況確定。
用的比較多的有中公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真模擬試卷: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真模擬試卷:公共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專用教材。
以上這些教材都可以作為參考。
『捌』 作為一名好的建築師,在建築設計中,都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首先要滿足顧客的實用性,在使用方便的同時還要美觀,同時使版用的材料要經濟實惠權,物廉價美的環保材料。當然諧調性也很重要 ,即要與環境的諧調(氣候方面, 地質方面)又要與周圍的人文的諧調(文化方面. 習慣方面 )同時與發展趨勢也要諧調,與整體和局部諧調.還要符合國家相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范及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