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醫院建築設計中,手術室設在中間層,上面可以有衛生間嗎如果可以的話有什麼特殊要求嗎
這個問題是無法避免的.按照我的經驗,高層綜合大樓一般都是低層作手術層,高層回做病房,而病房自然是帶答衛生間的.
要說特殊要求,不如說是基本要求:樓上衛生間不能產生滲漏水的問題,因為一是污染環境,二是損壞設備.
⑵ 如何做好手術室工程建設,記住這三點
(一)建設、設計、施工各方通力配合是做好手術室建設的重要前提
建設方從工程開始就有潔凈技術方面的專家參與。專家既熟悉最新的發展方向,又有豐富的專業經驗,使得項目在規劃和設計時就能做到高起點、少走彎路,不留遺憾。在方案設計論證時能保證功能合理,有足夠的層高,層面設備部位承重等合理設計。在土建施工時應該預留洞口、預埋工作、防水層施工等工作。總包單位安裝施工時應進行總體的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各專業承包單位、其他配合單位。
設計方的設計圖紙深度要具備施工要求。醫院潔凈手術部設計首先是工藝設計,醫院建築與普通民用建築,存在的最大區別就是醫院功能復雜、流線復雜。潔凈手術部設計首先是工藝設計,然後才是建築設計。符合潔凈規范要求的、布局合理的平面布局確定後,再進行潔凈空調、裝飾裝修、醫用氣體、電氣、給排水等專業設計,滿足功能需求,安全、方便,是一名設計師必須考慮的問題。
潔凈手術部功能布局是基礎,潔凈手術部由凈化手術室和為手術室服務的輔助功能用房組成。潔凈手術部應自成一區,並宜與其密切相關的外科護理單元臨近,應嚴格分為潔凈區與非潔凈區,潔凈區與非潔凈區之間必須設置緩沖室或傳遞窗。潔凈區內宜按對空氣潔凈度級別的不同要求分區,不同區之間宜設置分區隔斷門。潔凈區——各種等級的凈化手術室、手術准備室、刷手間、無菌敷料和器械存放室、一次性物品和精密儀器室、恢復室、患者換車處、潔凈走廊等。非潔凈區——醫生、護士值班室,示教室,敷料打包、高壓消毒室,器械潔凈清洗室,石膏室,冰凍切片室,換鞋、更衣、浴、風淋室。凈化空調機組、手術特殊醫用氣體中心站和配電,一般應單獨集中在一層(設備層)。
不宜邊設計邊施工。現在許多醫療大樓由非醫療建築專業設計院設計,對醫療凈化專業了解較少,將凈化部分甩給施工單位進行「二次深化設計」,有的項目在設計、論證時趕工期,造成許多遺憾。如:風管洞口預留問題、手術室內牆砌土建牆、設備層防水及排水管問題。總之,前期考慮得越細致,後期使用過程中的遺憾就越少。
合理設計是實現建築節能的主要途徑。設備選型、自然新風利用、余熱回收等節能系統都是在系統設計時就決定了能不能實現節能。
施工方應按國家規范施工、按設計圖紙施工(圖紙設計深度不夠時,繼續完成深化設計)。誠實守信、按規范施工;經驗豐富、用心做事,把設計中存在的一些細節問題給出正確的方案。比如:許多手術室感到悶,新風不夠的問題。按設計規范要求每間手術室800m3/h~1000m3/h,但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出現新風不夠的問題。新風不夠是因為新風口過濾網更換、清潔困難,沒有按時清潔更換造成的。我們做的項目都是在新風口設能方便拆洗過濾箱,而且比原設計的大,增加過濾面積,延長更換周期,或者採用可以自動更換濾芯的新風機組。
(二)手術室建築結構要點手術室所在層對層高要求較高,吊頂內布置各種眾多復雜的管線,包括通風管道、給排水管道、排煙管道、強弱電橋架、電線電纜配管、空調水管道等系統,需要足夠的空間。
需注意的事項:
設計及施工時,考慮各專業管線在技術夾層內的排布,特別是送回風主管與消防排煙管道打架的問題。
考慮吊塔與風管,送、回、排風管與相對應風口布置的問題。
統籌考慮布置好吊頂平面圖,需要體現各種風口、燈具、廣播、煙感、吊塔、無影燈等布局情況,減少施工中返工現象。
(三)手術室設備層建設要點
設備層的空間除了要足夠安裝各種大型設備,還需要預留一定的位置和通道供維護管理人員對凈化空調系統進行維護和維修工作,如更換過濾器,檢查風機、電機、加濕器、自控系統及各種閥門等。部分項目的手術部凈化設備層層高非常低,建築層高通常只有2.1m,梁底高度只有1.6m,設備安裝非常擁擠、困難,導致工程安裝質量下降;工程完成後由於沒有足夠的檢修空間,系統設備無法得到恰當的維護保養,很快就出現各種故障。所以,建議在大樓設計階段就需要重視設備層的空間要求,建議設備層層高大於2.8m,梁底凈高不小於2.2m。
需注意的事項:
設備層的作為手術室的通風系統的主體,與手術室起著連通的作用,因此,設備層的留洞顯得非常重要。
要定準設備層留洞,需要先定準工藝布局,然後針對布局做好空調專業設計方案。
設備層洞口預留要考慮餘量,不然加固後難以擴大。
設備層地面必須做防水處理,所以預留洞口需做防水台。
設備層必須合理配置凈化機組冷卻水排放的地漏,不建議機組至地漏冷凝水管道過長。
⑶ 醫院病房有設計規范嗎
5.5 住院部用房
5.5.1 住院部應自成一區,應設置單獨或共用出入口,並應設在醫院環境安靜、交通方便處,
與醫技部、手術部和急診部應有便捷的聯系,同時應靠近醫院的能源中心、營養廚房、洗衣
房等輔助設施。
5.5.2 出入院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應設登記、結算、探望患者管理用房。
2 可設為患者服務的公共設施。
5.5.3 每個護理單元規模應符合本規范第3.2.1 條的規定,專科病房或因教學科研需要可根
據具體情況確定。設傳染病房時,應單獨設置,並應自成一區。
5.5.4 護理單元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應設病房、搶救、患者和醫護人員衛生間、盥洗、浴室、護士站、醫生辦公、處置、
治療、更衣值班、配餐、庫房、污洗等用房。
2 可設患者就餐、活動、換葯、患者家屬談話、探視、示教等用房。
5.5.5 病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病床的排列應平行於採光窗牆面。單排不宜超過3 床,雙排不宜超過6 床。
2 平行二床的凈距不應小於0.80m,靠牆病床床沿與牆面的凈距不應小於0.60m。
3 單排病床通道凈寬不應小於1.10m,雙排病床(床端)通道凈寬不應小於1.40m。
4 病房門應直接開向走道。
5 搶救室宜靠近護士站。
6 病房門凈寬不應小於1.10m,門扇宜設觀察窗。
7 病房走道兩側牆面應設置靠牆扶手及防撞設施。
5.5.6 護士站宜以開敞空間與護理單元走道連通,並應與治療室以門相連,護士站宜通視護
理單元走廊,到最遠病房門口的距離不宜超過30m。
5.5.7 配餐室應靠近餐車入口處,並應有供應開水和加熱設施。
5.5.8 護理單元的盥洗室、浴室和衛生間,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衛生間設於病房內時,宜在護理單元內單獨設置探視人員衛生間。
2 當護理單元集中設置衛生間時,男女患者比例宜為1:1,男衛生間每16 床應設1 個
大便器和1 個小便器。女衛生間每16 床應設3 個大便器。
3 醫護人員衛生間應單獨設置。
4 設置集中盥洗室和浴室的護理單元,盥洗水龍頭和淋浴器每12 床~15 床應各設1 個,
且每個護理單元應不少於各2 個。盥洗室和淋浴室應設前室。
5 附設於病房內的浴室、衛生間面積和衛生潔具的數量,應根據使用要求確定,並應
設緊急呼叫設施和輸液吊鉤。
6 無障礙病房內的衛生間應按本規范第5.1.13 條的要求設置。
5.5.9 污洗室應鄰近污物出口處,並應設倒便設施和便盆、痰杯的洗滌消毒設施。
5.5.10 病房不應設置開敞式垃圾井道。
5.5.11 監護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重症監護病房(ICU)宜與手術部、急診部鄰近,並應有快捷聯系。
2 心血管監護病房(CCU)宜與急診部、介入治療科室鄰近,並應有快捷聯系。
3 應設監護病房、治療、處置、儀器、護士站、污洗等用房。
4 護士站的位置宜便於直視觀察患者。
5 監護病床的床間凈距不應小於1.20m。
6 單床間不應小於12.00 m²。
5.5.12 兒科病房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宜設配奶、奶具消毒、隔離病房和專用衛生間等用房。
2 可設監護病房、新生兒病房、兒童活動室。
3 每間隔離病房不應多於2 床。
4 浴室、衛生間設施應適合兒童使用。
5 窗和散熱器等設施應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5.5.13 婦產科病房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婦科應設檢查和治療用房。
2 產科應設產前檢查、待產、分娩、隔離待產、隔離分娩、產期監護、產休室等用房。
隔離待產和隔離分娩用房可兼用。
3 婦、產二科合為1 個單元時,婦科的病房、治療室、浴室、衛生間應與產科的產休
室、產前檢查室、浴室、衛生間分別設置。
4 產科宜設手術室。
5 產房應自成一區,入口處應設衛生通過和浴室、衛生間。
6 待產室應鄰近分娩室,宜設專用衛生間。
7 分娩室平面凈尺寸宜為4.20m×4.80m,剖腹產手術室宜為5.40m×4.80m。
8 洗手池的位置應使醫護人員在洗手時能觀察臨產產婦的動態。
9 母嬰同室或家庭產房應增設家屬衛生通過,並應與其他區域分隔。
10 家庭產房的病床宜採用可轉換為產床的病床。
5.5.14 嬰兒室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應鄰近分娩室。
2 應設嬰兒間、洗嬰池、配奶、奶具消毒、隔離嬰兒、隔離洗嬰池、護士室等用房。
3 嬰兒間宜朝南,應設觀察窗,並應有防鼠、防蚊蠅等措施。
4 洗嬰池應貼鄰嬰兒間,水龍頭離地面高度宜為1.20m,並應有防止蒸氣竄入嬰兒間的
措施。
5 配奶室與奶具消毒室不應與護士室合用。
5.5.15 燒傷病房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應設在環境良好、空氣清潔的位置,可設於外科護理單元的盡端,宜相對獨立或單
獨設置。
2 應設換葯、浸浴、單人隔離病房、重點護理病房及專用衛生間、護士室、洗滌消毒、
消毒品貯藏等用房。
3 入口處應設包括換鞋、更衣、衛生間和淋浴的醫護人員衛生通過通道。
4 可設專用處置室、潔凈病房。
5.5.16 血液病房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血液病房可設於內科護理單元內,亦可自成一區。可根據需要設置潔凈病房,潔凈
病房應自成一區。
2 潔凈病區應設准備、患者浴室和衛生間、護士室、洗滌消毒用房、凈化設備機房。
3 入口處應設包括換鞋、更衣、衛生間和淋浴的醫護人員衛生通過通道。
4 患者浴室和衛生間可單獨設置,並應同時設有淋浴器和浴盆。
5 潔凈病房應僅供一位患者使用,潔凈標准應符合本規范第7.5.4 條規定,並應在入口
處設第二次換鞋、更衣。
6 潔凈病房應設觀察窗,並應設置家屬探視窗及對講設備。
5.5.17 血液透析室用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可設於門診部或住院部內,應自成一區。
2 應設患者換鞋與更衣、透析、隔離透析治療、治療、復洗、污物處理、配葯、水處
理設備等用房。
3 入口處應設包括換鞋、更衣的醫護人員衛生通過通道。
4 治療床(椅)之間的凈距不宜小於1.20m,通道凈距不宜小於1.30m。
⑷ 手術室建築設計要求及污物走廊的管理
這類的建築設計規范有許多,你看你是想問社區的還是醫院式的,不同的有不同的設計管理方法,建議到眾智建築資源看看,如果不確定,可以看看手機版的有回答面板,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