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保障性住房面积户型等方面有什么看法
根据《标准》,保障房户型宜采用保障性住房的标准户型。保障性住房户型按照房型分为四类。A类户型为一个或两个居住空间模式;B类户型为三个居住空间模式;C类户型为三个居住空间模式,并考虑可改造为四个居住空间的设计;D类户型为四个居住空间的模式。 同时,各类户型均有严格对应的建筑面积。A类户型建筑面积约35平方米;B类户型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C类户型建筑面积约65平方米;D类户型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各类户型建筑面积允许上下浮动5%~10%。另外,对四种户型,《标准》将其起居室、卧室、卫生间、厨房、阳台面积都分别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标准》规定,新建保障性住房选用标准户型库中的户型不应少于80%,20%以下的户型可以根据项目用地的实际情况,在满足本标准相应指标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但均不得超出四类户型的面积标准。即所有保障房的户型面积不得超过88平方米的最高上限。
⑵ 租赁保障性住房是按实用面积还是按建筑面积计算租金
上海的房屋租赁合同中,目前租金价格均按照所租单元的建筑面积计算。 写字楼月租金计算方法是:日租金标准×建筑面积平方米数×三陆5/一二,商务中心均按每套每月或每人来计算。物业管理费则因为大多数物业管理公司与开发商是两个公司,而每月天数有三0天与三一天的区别,因此根据每个大楼的不同,有的按照每月每平米计算,有的按照每天每平米计算。 安柏公司的物业顾问在给您的推荐物业比较表中都会详细列明。 具体可以搜索【安柏办公选址服务】
⑶ 申请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及以下”是指的租的房子的人均使用面积吗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是指申请家庭成员名下的自有住房或租赁的公有住房的使用面积之和,除以申请家庭成员数量。如果你承租的市场住房(他人的自有住房)不计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⑷ 什么是保障性住房都分哪些
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是指城市的廉租住房、城市的经济适用住房,也包括在一些林区、垦区、煤矿职工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保障性住房分为:1、两限商品住房即“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竞房价”。为降低房价,解决本地居民自住需求,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目前情况来看,首批限价房规定:限价房的套型建筑面积全部为90平方米以下。2、经济适用房指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比较适中,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使用效果,而非建筑标准。经济适用住房面积需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3、廉租房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在房价疯涨,经济适用房走入困境,百姓居住难的背景下,廉租房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能成为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救命草”。据调查,廉租房户型设定是以一居室、两居室为主,建筑面积原则上按一居室套型建筑面积35平方米,两居室套型建筑面积45平方米,三居室套型建筑面积55平方米。三个项目中的三居都不高于55平方米,名副其实的“袖珍”小户型。4、政策性租赁房指通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按照市场租价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可租赁的住房,同时,政府对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应标准的租房补贴。其目的是解决家庭收入高于享受廉租房标准而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这个概念正好被定格在新出炉的“租赁型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以租代售,可以说是将经济适用房变成“扩大版的廉租房”。
⑸ 保障性住房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不宜低于65%是什么意思
应该说的是分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的比例吧。还就是说你的分摊系数应该在35%以下吧。
⑹ 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是什么能说说吗
住房困难的认定标准也降低了,其中经济适用房政策的住房困难标准由家庭人均建筑面积16平方米提高到17平方米。
⑺ 保障房申请条件是什么
房屋对于现代人来讲有多么的重要,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然而现在虽然人们的工资水平已经提高了,但是依然有少部分人买不起房,然而这类人也并非没有资金,这部分人则想去购买保障房,那么问题就来了,保障房申请条件是什么?保障房的购买流程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保障房申请条件是什么?
1、已婚居民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住房保障。住房困难家庭或者单身居民申请租赁保障性住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家庭申请的,家庭成员中至少一人具有本市户籍;单身居民申请的,应当具有本市户籍;家庭人均年收入或者单身居民年收入在申请受理日之前连续两年均不超过本市规定的租赁保障性住房的收入线标准;家庭财产总额或者单身居民个人财产总额不超过本市规定的租赁保障性住房的财产限额;2、家庭成员或者单身居民在本市无任何形式的住宅建设用地或者自有住房;家庭成员或者单身居民提出申请时未在本市和国内其他地区享受住房保障;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本条例所称自有住房,包括已经合法登记的住房和虽未登记但有家庭成员或者单身居民以所有人或者共有人的名义拥有的住房。
保障房的购买流程是什么?
1、买卖双方将过户事宜达成一致后,确定房屋交易价格;到房屋登记发证大厅进行网签,提供买卖双方身份证明原件及房屋所有权证;缴纳税费:税费的构成比较复杂,要根据交易房屋的性质而定。例如:面积、房屋坐落等;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买卖双方在房屋登记发证大厅办理完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后,买方10个工作日后凭领取房屋所有权证通知单再次到房屋登记发证大厅领证;2、对贷款的买受人来说在与卖方签订完房屋买卖合同后由买卖双方共同到贷款银行办理贷款手续,银行审核买方的资信,对双方欲交易的房屋进行评估,以确定买方的贷款额度,然后批准买方的贷款,待双方完成产权登记变更后,银行将贷款一次性发放;卖方交付房屋并结清所有物业费后,双方的房屋买卖交易全部履行完毕。
以上所描述的内容就是小编对于保障房申请条件是什么?保障房的购买流程是什么的总体介绍,想要申请保障房并不简单,条件不算很严格,但是满足起来也不简单,小编还是建议大家提前做一下咨询,将一切信息都弄清楚后再购买也不迟,流程比较繁琐,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
(华龙网综合)
⑻ 厦门保障房在名下资产多少就不能住保障房了
根据《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将厦门本市户籍家庭住房困难标准、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家庭收入(资产)标准通知如下:
一、厦门本市户籍家庭住房困难标准
厦门本市户籍家庭住房困难标准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高于12平方米(含12平方米)。
二、厦门本市户籍家庭社会保障性住房保障面积标准
厦门本市户籍家庭社会保障性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单身公寓建筑面积30平方米左右,一房型建筑面积45平方米左右,两房型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三房型建筑面积70平方米左右。
三、厦门本市户籍家庭收入(资产)标准
(一)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收入(资产)标准
1人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5万元,家庭资产不高于20万元;2-3人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8万元,家庭资产不高于32万元;4人及以上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11万元,家庭资产不高于44万元。
(二)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不同档次租金补助的家庭收入标准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含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取得民政部门核发的《福建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并在有效期内;
低收入家庭:1人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3万元,2-3人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5万元,4人及以上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7万元;
中等偏下收入家庭:1人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5万元,2-3人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8万元,4人及以上户家庭年收入不高于11万元。
四、做好新旧标准实施的衔接工作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局将做好本通知公布的标准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家庭收入控制标准和住房控制标准的通知》(厦府办[2006]279号)公布标准的实施衔接工作。
五、本通知有效期两年。 厦门市建设局
2015年10月16日
⑼ 广州有哪些保障性住房
即“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竞房价”。为降低房价,解决本地居民自住需求,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目前情况来看,首批限价房规定:限价房的套型建筑面积全部为90平方米以下。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性基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指导价出售给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这类低收入家庭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或者有预期的支付能力,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经济适用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比较适中,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使用效果,而非建筑标准。 经济适用住房面积需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廉租房 廉租房是**或机构拥有,用**核定的低租金租赁给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对廉租住房没有产权,是非产权的保障性住房。 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在房价疯涨,经济适用房走入困境,百姓居住难的背景下,廉租房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能成为了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救命草”。据调查,廉租房户型设定是以一居室、两居室为主,建筑面积原则上按一居室套型建筑面积35平方米,两居室套型建筑面积45平方米,三居室套型建筑面积55平方米。三个项目中的三居都不高于55平方米,名副其实的“袖珍”小户型。政策性租赁房 指通过**或**委托的机构,按照市场租价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可租赁的住房,同时,**对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应标准的租房补贴。其目的是解决家庭收入高于享受廉租房标准而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这个概念正好被定格在新出炉的“租赁型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以租代售,可以说是将经济适用房变成“扩大版的廉租房”。
⑽ 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公摊面积大小有区别吗 保障性住房公摊面积的标准
公摊面积是一个浮动比率,在15%--30%之间。
板楼式住宅的公摊比较低,最多20%左右。
塔楼式住宅的公摊较高,一般都在25%,最大有30%的。
公摊率和房屋性质无关,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的公摊算法都是一样的,至于谁摊的多,一看住宅楼的格局,二看公共区域大小,三要看公摊部位的多少。
只不过很多商品房为了提高房屋使用率,很多可以公摊的区域不予以公摊。这类商品房的公摊率就会远远小于保障性住房。开发商压低公摊率,提高房屋售价,实际上是一个道理,业主花钱都是一样多。而保障性住房的房价被政府严格限制,不能提价,所以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商不会做压低公摊率的事情。因此大家在现实中会看到保障性住房的公摊率总是大于周边同类型的商品房。
这只是开发商的一个销售策略,并不是商品房的公摊就真正小于保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