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门县区域发展报告
三门县滨海新城总体布局遵循宏观层面先西后东的原则,近期在新城西部构筑具有区域交通优势的、以工业开发为主的产业新区,依托环境优势、区位优势,使该区域完成从技术生产到技术服务的跨越,城市职能进一步提高,打造“产业之城”;中期在新城中部强化公共服务与居住设施的完善,将海景都市所应该具有的城市风貌特色与所发挥的职能,在此区域与空间进行一一对应,建设办公楼、商场、演出中心、娱乐城、美食街、市场等城市产业设施,使建筑、街区、道路等城市景观要素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宜居之城”;远期在新城东部重点开发高档居住与休闲旅游设施,将最富有滨海特色的地区开发成最具有吸引力的黄金海岸线,以旅游度假和面向区域高档居住作为主导功能,以小组团式的开发和环境有机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成为区域内最具幻想和梦想的地区,实现“梦想之城”。
滨海新城规划空间结构概括为:“一心、两廊、三轴、八片区”
一心:指以正屿山公园为城市绿心,是新城重要的生态节点和景观标志。
两廊:分别为城市发展廊和滨水景观廊。城市发展廊指滨纬一路,其将城市主要的功能片区有序地串连在发展廊上。滨水景观廊是指沿正屿港两侧滨水岸线构成的滨水特色城市空间。
三轴:自西向东分别为商业轴、行政轴和文化轴。
八片区:西部居住片区、西北工业片区、西南工业片区、北部滨水居住片区、商贸综合片区、行政办公片区、文化综合片区和东部旅游片区。
(1)西部居住片区:位于滨海新城的西部是滨海新城与旧城衔接的门户,以居住为主的综合功能片区。规划面积247.18公顷,该区的建设应结合新建大桥设计建筑和环境景观,形成尺度适宜、特色鲜明的门户形象。
(2)西北工业片区:位于滨海新城的西北部,以高新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功能片区。规划面积276.14公顷,建设重点是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加强绿化和滨水景观的建设,建设人性化的道路和适宜的街道空间环境,建成一流的科技园区。
(3)西南工业片区:位于横港以东滨经一路以西。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片区,是带动滨海新城发展的起步的产业片区。规划面积229.95公顷,建设重点是市政基础设施。
(4)北部滨水居住片区:位于正屿港的北部,是体现未来三门高档滨水居住风貌的功能片区,建设成为三门县的标志性区域之一。规划面积350.28公顷,建设重点是滨水岸线和片区中心。
(5)商贸综合片区:位于正屿港南岸,滨经一路以东正屿山以西。具有商业贸易、服务、体育和居住等综合功能,是新城的商业中心。面积约201.56公顷,建设重点是滨水商业区、步行街和商业广场。
(6)行政办公片区:位于正屿山以南,以行政办公为主,远景作为全县的行政中心。规划面积120.52公顷,建设重点行政中心主体建筑及周边环境、市民广场等。
(7)文化综合片区:位于正屿港南岸,正屿山以东滨经十四路以西的区域。具有文化、休闲娱乐和居住功能。规划面积340.94公顷,建设重点包括滨水休闲区、休闲广场、大型文化设施和“十字”形绿廊。
(8)东部旅游片区:位于滨海新城的最东端,以海洋资源和涛头山为依托,形成以高档旅游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功能片区,适宜低密度开发。规划面积152.24公顷,建设重点涛头山生态公园和景观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