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住房建设 > 住房建设抗震条例征求意见

住房建设抗震条例征求意见

发布时间:2020-12-15 18:55:51

① 我们的住房能抵抗几级地震

泉州的住房防震标准 住房防震是有标准的。在建筑设计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抗震设计标准。泉州是历史上1604年发生过8级地震的震中区,长(乐)-诏(安)地震活动主干断裂带纵贯全区,划定为7度地震区。目前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泉州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7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均按7度(大约相当于震中震级5.5,依据震源深浅烈度有差异)设防进行设计,近年来开发的住宅小区都能达到这一标准。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哪种结构的房子较安全 达到抗震建筑标准的同时,老百姓更关注的是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哪种建筑结构的住房更安全?据称,目前住宅市场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龙骨结构以及几乎只有在别墅项目里出现的木结构。从抗震标准来讲,这些结构的住房都会按照建设部标准,达到七度设防的要求。但是在抗震性能上,不同建筑结构形式还是存在区别。 ■一般来讲塔楼比板楼抗震性能好 因为地震波往往不规则,无规律,如果恰好赶上板楼(板式结构住宅)的短轴方向,则板楼很像一堵墙,相比之下塔楼(筒式结构住宅)长宽较小,较为方正,因此同比抗震性能更好一些。 ■同比框架结构比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好 从唐山大地震的情况来看砖混结构建筑损毁严重,主要由于砖混结构由砖或砌块砌筑而成,材料呈脆性,其抗剪、抗来和抗弯强度较低,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即便有圈梁、构造柱等加固措施,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率也会较高,而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明显提升,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近些年来大部分地震设防地区都强制要求四层以上建筑改为框架结构,同时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普遍,抗震性能较好。 ■同比多层建筑比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好 震害调查表明,同等条件下,房屋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震害程度和破坏率也越大。 ■高层建筑外墙简洁能够降低风险 多数人认为贴砖的楼房档次更高,所以目前有些建筑为美观即使超过百米也都在墙外挂石材或安装玻璃幕墙,还有屋顶的构筑物等,这些都可能在地震到来时造成次伤害,因此并非跑到建筑外就一定安全。 别随便改变房子结构 专家指出,近年来,人们在对房屋装修时喜欢随意拆墙等,这样会使整幢楼房防震性能减弱,缩短了房屋的使用寿命;使用超重的大理石地砖铺地面,增加了楼板的负荷,也降低了楼房抗震功能。因此,买房后,不能随便改变房子的结构,尤其是不能拆除承重墙,不说预防地震,就是平时,都会留有安全隐患。(晚综)

② 成都建筑抗震级别烈度

为确保震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成都市建委从前日开始组织在蓉的建筑、设计等80余位专业人员分成7个组,对全市的各大医院、学校、办公大楼等公共建筑进行了全面的震后体检。经过两天的体检,昨日,专家组表示,“总的来说,成都的建筑经受住了考验。至于很多房屋出现了明显的裂缝,这是由于地震时的强烈震撼造成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市民没有必要见到裂缝就恐慌。”同时专家提醒,为确保安全,初步被确定或此前已被确定为“危房”的,住户近日切勿在房内活动。 长城电信大厦: 不停掉东西,只因防震缝被封住了 昨日下午3时,记者随机动检查组一行4位专家来到太升南路43号的长城电信大厦。该大厦总经理王秋平焦急地说:“大楼9楼墙外裂开了一道口子,不停地向地面掉东西。”成都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于岷晴、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严静等4位专家立即来到该大厦9楼进行“对症治疗”。 仔细检查完之后,于岷晴表示:“这个地方原本是两栋楼之间的防震缝。之所以会掉东西和裂口子,是因为之前可能为了美观,将这个防震缝封住了,而现在强烈的地震将被封住的防震缝撞坏了,房子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中医药大学: 擅自搭建的房屋最好拆除 下午4时许,机动检查组一行又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人南、汪家拐、十二桥这三个校区进行体检。 “这个房间是不是后来自己加盖的?”在检查该校汪家拐校区学生宿舍4楼时,发现墙面上有一道斜横向裂缝,于岷晴遂发出这样的疑问,“你用工具把墙面敲开让我仔细看看。”当得知这是校方为解决宿舍管理人员的住房问题而建设的临时住房之后,他表示,“问题不是很严重,但因为这是后来加盖的,改变了房屋结构,地震已经造成墙面顶部与天花板有明显的长裂缝,建议将这个房子拆掉。” 在该校三个校区的学生宿舍均发现有裂缝,专家组在仔细查看之后判断,几乎所有受检建筑主体结构都是安全的,“部分墙面出现裂缝是抹灰层在地震时‘挤爆’造成的”。 此外,为了解答市民关于房屋安全的相关问题,市房管局专门开设了4部热线电话,分别为:86627753;86513178;86748783;86753892。热线时间为:8:30~22:00。 【专访】 上世纪80年代后修的房子 基本都能扛过7级地震 成都的房屋是否还能迎战强震以及此后的余震?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于岷晴。 问:成都现有的房屋抗震设防情况怎样? 主城区上世纪80年代后所建的房屋均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这些住房一般来说能够经受7级地震,即便遇7级地震,房屋也会震而不坏、裂而不倒。;除上世纪80年代之前所建的,没有抗震设防措施的房屋和少数历史遗留的旧房外,全市的房屋基本上为完好房,均具备抗震7级地震的能力。 问:地震、余震发生时,居住在不同建筑结构的市民咋逃生? 砖混结构的房子(多层或低层住宅多为砖混结构)最好就近寻找小空间的房间,比如厕所和厨房。对于框架结构的房屋(高层住宅多为框架结构),最好躲在床下、板凳、桌子下面,并用东西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问:余震后,房屋出现哪种情况仍可居住? 1.砖混结构的房屋,出现抹灰层开裂、装饰层开裂、瓷砖地板空鼓、开裂;2.框架结构的房屋,出现抹灰层开裂、墙体与梁、柱接处水平开裂(即横向开裂)、装饰层层面开裂、瓷砖地板空鼓开裂。 上述情况如何判断?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开裂处的抹灰层打开,看墙壁的砖体、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主体结构是否开裂。如主体结构未开裂,那么房屋就是安全的。只是在发生余震时,不要靠近这些墙面。 灾后重建;建设部12名专家抵蓉指导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省建设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建设部门立即对辖区房屋进行鉴定、排查。已初步被确定为“危房”的,要及时告知住户,不能在房屋内活动。对于已经倒塌的房屋,建设部门开展鉴定的同时,还要摸底并给出重建指导意见。 据悉,昨日下午,建设部派出12名专家组抵蓉。专家组成员来自建设部下属的设计院、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将指导并协助省建设厅对受灾房屋进行鉴定,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指导。因为在这次地震中,许多城镇的地质结构已发生改变,不再适合建房居住。 这些天花板裂缝 是安全的 1.预制板天花板出现横向裂缝 专家表示,用预制板盖造的天花板,是一块块事先制作好的预制板铺上去的,板之间肯定有缝隙,只不过为求美观建筑工人用抹灰层将其抹平了。其实不光是地震,就是打雷下雨也可能使其出现一条横行的裂缝。这个是安全的,不会出现垮塌,市民不必恐慌(图一)。 2.现浇板天花板出现Y和倒Y字裂痕 专家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房屋在盖造天花板时,均采用现场轧钢筋、浇注混凝土的方式,这也是目前整体性最安全的。由于成都的房屋在建筑时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能抗击7级地震,一般都不会发生天花板裂痕,即使出现了这种裂痕也是安全的

③ 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鉴定有什么规定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编辑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抗震设防区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有关活动,实施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
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
第六条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
第七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城市房屋建筑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抗震防灾专业规划的要求;村庄、集镇建设的工程选址,应当符合村庄与集镇防灾专项规划和村庄与集镇建设规划中有关抗震防灾的要求。
第九条采用可能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核准。申请时,应当说明是否适用于抗震设防区以及适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范围。
第十条《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有抗震设防专项内容。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应当作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内容。
第十一条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
第十二条已建成的下列房屋建筑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一)《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
(二)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建筑工程;
(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房屋建筑工程。
鼓励其他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房屋建筑工程产权人,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经鉴定需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确定的限期内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未加固前应当限制使用。
第十三条从事抗震鉴定的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鉴定质量,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对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产权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并按国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抗震加固应当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产权人的房屋维修计划相结合。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应当同时进行抗震加固。
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加固,应当注意保持其原有风貌。
第十五条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鉴定、抗震加固费用,由产权人承担。
第十六条已按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或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合理使用年限内,因各种人为因素使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受损的,或者因改变原设计使用性质,导致荷载增加或需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产权人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抗震验算、修复或加固。需要进行工程检测的,应由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第十七条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受损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应急评估,并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第十八条震后经应急评估需进行抗震鉴定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抗震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经鉴定需修复或者抗震加固的,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修复或者抗震加固。需易地重建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
第十九条当发生地震的实际烈度大于现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时,震后修复或者建设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以国家地震部门审定、发布的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监督管理,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执行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村镇建设抗震设防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农民自建低层住宅抗震设防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鼓励和指导其采取经济、合理、可靠的抗震措施。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拍摄科普教育宣传片、发送农房抗震图集、建设抗震样板房、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指导农民自建低层住宅进行抗震设防。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有权组织抗震设防检查,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抗震的文件和资料;
(二)发现有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第二十三条地震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破坏程度超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允许范围的房屋建筑工程的破坏原因进行调查,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调查情况,及时组织力量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抗震科学研究,并对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修订。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问题都有权检举和投诉。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擅自使用没有国家技术标准又未经审定通过的新技术、新材料,或者将不适用于抗震设防区的新技术、新材料用于抗震设防区,或者超出经审定的抗震烈度范围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规定,未对抗震能力受损、荷载增加或者需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抗震验算、修复和加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未进行抗震加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的地区)。
本规定所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④ 居民住宅的抗震标准是什么

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体系的选择要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几条基本原则。目前主要的抗震结构体系有:
1.多层砌体房屋。是以砌体(无筋砌体或配筋砌体)抗震墙为抗震结构体系,其中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体系较有利,承重横墙兼作横向抗震墙,纵向自承重墙作为纵向抗震墙,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
2.多层内框架房屋。指外墙为砖墙垛(或壁柱)承重,内柱为钢筋砼柱承重的房屋,适用于工艺上需要较大空间或使用上要求有较空旷的大厅的轻工厂房和民用公共建筑等。
3.底层框架砖房。底层要求有较大空间作商店、服务大厅等,上部则为隔墙较多的住宅或办公楼,是一种上下材料不同、强度和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中有较严格的要求。
4.框架结构。多应用于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建筑,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于布置较大房间。但纯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故其层数和高度都受到一定限制。
5.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布置适当的抗震墙,并与框架结构形成框架-抗震墙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比纯框架结构显著减小,故其建筑高度可以高很多。
6.抗震墙结构。是全部由纵、横抗震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较好,在高层住宅、公寓、旅馆等建筑中广泛应用。
国家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是要抗7度,及可抗6级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除了设计达标以外,施工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有合规的设计,合乎要求的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几个方面做好了,才可以达到抗震的标准。

⑤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抗震办公室 (主任:裴友法)我想知道他的老家是哪的,或者他的手机号,有人能解答吗

你可以在江苏省建设厅网站查啊,那里面有电话的。

⑥ 17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最低抗震等级是多少

你好。

对于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是由建筑高度,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来决定的。

首先,对专于属17层的住宅,建筑高度肯定是大于24m,所以属于高层建筑。而对于住宅来说层高一般在2.8m~3.0左右,则建筑高度在51.0m左右。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3.9节,即3.9.3条

对于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不大于80.0m的结构,设防烈度为六度时抗震等级为四级,设防烈度为七度时抗震等级为三级,设防烈度为八度时抗震等级为二级;

而对于设防烈度为九度地区的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不大于60m时抗震等级为一级。

如下图所示:

当然,如果建筑物位于非抗震设防地区,则结构设计时无须进行抗震设计,也就没有抗震等级这一说了。

谢谢。

⑦ 高层住宅的抗震是多少

抗震是房屋建筑乃至一切土木工程最困难的课题,抗震房屋的地基一般打在坚固岩石深处,可以随震动一起移动。2楼到5楼之间,用20组四角柱来支撑大楼。坚固的底层楼。白色石英护墙板以钢管加固,这一设计可承受左右的摇动。金字塔型的重心较低,所以能承受摇晃。紧急逃生梯设在西翼,升降梯则设在东翼。所有设备都锁在墙上固定,而且全部都能承受上下和左右的移动。整栋采用防震材料。较高楼层有弹性。

从1974年原国家建委发布全国第一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起,中国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对“74规范”进行修改,颁发了“78规范”;1989年,又发布“89规范”,6度区的建筑工程正式纳入抗震设防范围;2001年,对“89规范”进行修订,从2002年1月起实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做到: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一般来说,全国大部分地震不活跃带抗震设防烈度是6至7度,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

国家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是要抗7度,及可抗6级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除了设计达标以外,施工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有合规的设计,合乎要求的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几个方面做好了,才可以达到抗震的标准。

⑧ 城市居民住宅设计的抗震标准是什么等级

你好!来
目前农村建房一般是源砖混结构抗震等级7级。城市建设要求抗震等级要求最少8级。

按国家规范,房屋的设防烈度为7度,就是说至少能承受烈度为7度的地震。
抗震度数和地震的里氏级数不一样。我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做到: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⑨ 民用住宅抗震标准

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体系的选择要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几条基本原则。目前主要的抗震结构体系有:

1.多层砌体房屋。是以砌体(无筋砌体或配筋砌体)抗震墙为抗震结构体系,其中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体系较有利,承重横墙兼作横向抗震墙,纵向自承重墙作为纵向抗震墙,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

2.多层内框架房屋。指外墙为砖墙垛(或壁柱)承重,内柱为钢筋砼柱承重的房屋,适用于工艺上需要较大空间或使用上要求有较空旷的大厅的轻工厂房和民用公共建筑等。

3.底层框架砖房。底层要求有较大空间作商店、服务大厅等,上部则为隔墙较多的住宅或办公楼,是一种上下材料不同、强度和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中有较严格的要求。

4.框架结构。多应用于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建筑,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于布置较大房间。但纯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故其层数和高度都受到一定限制。

5.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布置适当的抗震墙,并与框架结构形成框架-抗震墙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比纯框架结构显著减小,故其建筑高度可以高很多。

6.抗震墙结构。是全部由纵、横抗震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较好,在高层住宅、公寓、旅馆等建筑中广泛应用。

国家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是要抗7度,及可抗6级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除了设计达标以外,施工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有合规的设计,合乎要求的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几个方面做好了,才可以达到抗震的标准

⑩ 住宅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是几级抗震

国家民用住宅抗震标准抄:

国家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是要抗7度,及可抗6级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除了设计达标以外,施工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有合规的设计,合乎要求的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几个方面做好了,才可以达到抗震的标准

阅读全文

与住房建设抗震条例征求意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