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贫困户的住房保障怎么定
1、困难户:像农村五保、低保等对象,他们建房一般由民政部门给予补贴。
2、迁村腾地户: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迁村腾地的地方,将会对迁村腾地中重新建房的住户给予一定的补贴。
3、新农村建设户:实行新农村建设的地方,由政府负责,对按照规划要求做房的将给予补贴。
4、危房改造户:国家要求各个省市依据危房改造的方式、标准、成本需要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各种不同的情况,合理的确定不同地区不同房屋的分类补助标准,切切实实的减轻农户危房改造的困难。
『贰』 为了解决城市贫困家庭保障性住房问题
随着城市居民的收入差异不断扩 大,城市各收入人群的住房消费出现了较大分化。城市贫困人群难以从商品房市场中获得住房,需要通过保障性住房来满足其住房需求。由于,城市贫困群体在城市 生活中存在着多方位的劣势。并且,因住房既是城市活动的基础性空间物品,又是与城市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具有高度关联性的商品。为充分发挥保障性 住房的效用,本文从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的分析入手,并通过分析保障性住房与城市贫困问题和城市住房市场两方面的关联性,提出城市贫困人群保障性住房策略, 以及城市规划对保障性住房策略的作用。 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显示:保障性住房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它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迁、住房市场的完善、房地产业的发展等等有着紧密联系、相 互制约的复杂作用链;制定合理的城市贫困人群保障性住房策略,需要在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考察城市贫困人口对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需求,以及住房市场发展 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关系。 城市贫困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关系的研究显示:服务于城市贫困人口的保障性住房分配方式应基于空间社会分工的标准;产业结构调整对保障性住房空间需求将产生联 动性影响;只有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才能确定保障性住房的真正需求总量;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对解决城市贫困和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城市住房市场与保障性住房关系的研究显示:保障性住房应是整个住房市场体系中必要的组成部分,住房市场的发展健康与否,从生产到分配的全过程都会对保障性 住房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保障性住房对于住房市场的完善也是至关重要的。完善我国住房市场和保障性住房制度则需要:明确我国房地产业的根本目的所在;对市场 化的分配机制进行控制;制定基于空间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再分配机制。 城市贫困群体保障性住房策略的集合包括:改革户籍制度,将保障性住房作为引导和调控区域发展的调控资源;明确房地产产业发展目标,加大保障性住房比例,完 善住房市场体系;依据产业结构类型制定各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比例和分配原则;形成以土地混合利用和TOD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 最后,保障性住房策略的实施需要在以各个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城市规划在空间和空间行为中予以整合、控制和协调。根据我国规划体系的实质 内涵和控制方式,城市贫困群体保障性住房的策略集合对接到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需要跨越几个层级。主要对接的规划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 细规划、住房建设规划。
『叁』 贫困户能建两层房子吗
在农村只要符合低收入和住房困难两个条件的居民,在建房时就可以申请贫困户建房补贴。虽然说农村贫困户建房有国家的补贴,但是对于他们建房的面积也是有要求的。很多人会问农村贫困户建房多少平米符合要求,一般来说贫困户住房建设面积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人户家庭,你申请了贫困户建房补贴,建房时面积不得超过25平米。
二、农村贫困户建房面积标准
针对农村贫困户建面积标准,其实各地是存在差异的,毕竟各地的土地情况、经济发展状况都不一样。不过整体来说,有贫困户建房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的强制性标准,各地需要结合实际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多人户住房建设面积的上限标准。一般来说,1至3人户家庭控制在40-60平米以内,1人户家庭不低于20平米,2人户家庭不低于30平米,3人户不低于40平米;3人户以上家庭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室内净高不小于2.4米,局部净高不小于2.1米。这个贫困户建房面积已经包含了卧室、测试、厨房的面积。以上标准只可作为参考,具体标准需要咨询当地的政府部门。
三、农村贫困户建房政策规定
农村贫困户建房申请补助,首先要满足申请的条件,必须是农村户口在当地住房困难,像是农村的低保户、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等,其次,建房的面积还必须在规定的标准面积范围内,超出标准面积,不但得不到建房补助,还有被拆除的风险。只要是确实是贫困户,且住房困难,就可以向当地的村委会申请建房补助,一般会安排工作人员做调查,符合要求的在建完房之后,补贴会发放到农民的卡上。
所以说,无论是农村贫困户还是农村其他人建房都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标准面积范围内建房,否则就得不偿失了,不但拿不到建房补贴,还可能被拆除
『肆』 2017年贫困户房屋改造
这要看当地财政情况,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只是中央补助大概五六千,因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关于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民自筹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为辅,并通过银行信贷和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至于补助标准,各地要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参考农村危房改造方式、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合理确定补助标准。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5000元。各地可在确保完成改造任务的前提下,结合翻建新建、修缮加固等不同情况自行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分类补助标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提供消费信贷。最近,农业银行河南分行已经在新乡开始对农民建房提供信贷支持的试点工作。
就新农村建设来说,针对有些地方基层政府出现的一些强制农民拆建房屋的情况,有关部门负责人特别指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是指导和合理引导,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应当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行拆建或强制农民拆建房屋。对一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中需要的集资问题,也必须坚持农民自愿原则。
还有一种情况是新农村建设,政府补助是1.5万。
『伍』 乡村贫困地区只有所谓贫困户的才能享受国家住房修建补助吗
贫困户指贫困人口,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那么2018年农村贫困户盖房补助新政策是怎样的?扶贫建房补贴标准是多少呢?具体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助到你。
众所周知,由于贫困所迫,大部分的贫困家庭仍然住在危房之中,而这已经影响到了人身生命安全。所以,为了让贫困户住进好房子,国家将实行这样的建房补贴标准:东部地区补助6500元,中部地区补助7500元,西部地区补助9000元,同时人均再补贴1200元,用来改造供热等基础设施,总共人均补贴上万元。
然而,想要拿到这些补贴,申请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而且,除了具备以上这些申请条件之外,你还需要准备下面这些证明:
政府对各类对象和危房等级的户均补助标准为:
(一)五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二)五保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三)五保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四)低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五)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
(六)一般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
(七)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
(八)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2万元;
另外国家对农民进城买房也有补贴
国家一直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自愿退出土地和宅基地的,国家补贴800块钱每平方,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的有限,可能数据也不一样。
如今农民在城市买房或者是农村修建房子都是不错的选择。
『陆』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农村建卡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实施兜底搬迁的农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明确规定,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且最大面积不能超过125平方米。
『柒』 我是一个人的贫困住房,在修建时工人死在里面,这个房我不要,怎么办
在修建始发生意外可以,把这个住房转租给别人的
『捌』 贫困人口新建房屋相关要求
精准扶贫异地搬迁,建设面积严格执行国家五部委规定,无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包括自主购房),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均不得超过25平方米。
发改委、扶贫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三、建设内容与补助标准。
建设内容:围绕改善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建设住房和必要的附属设施,以及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标准: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宅基地严格按照当地标准执行)。对于确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各省可根据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结合地方财力和农户自筹能力,自行确定面积控制标准。要坚决防止盲目扩大住房面积。
补助标准:考虑到不同区域地方政府的筹资能力,为进一步体现扶贫政策的精准性,适当提高搬迁补助标准,并实行区域差异化补助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想集中连片特区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倾斜,主要用于搬迁对象住房建设。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东部省份主要依靠自身财力解决,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补助。
各省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主体承接金融机构贷款,用于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和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均贷款需求应根据当地安置住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结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本金等已明确的资金渠道合理测算。
各省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标准和贷款、项目资本金承接情况,及时制定并公告本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最低补助标准,并统筹考虑不同区域发展状况、建设成本等因素,制定省域内差异化补助标准,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得出,防止因搬迁加重贫困农户负担,加大脱贫难度。
各地对精准扶贫异地搬迁,结合国家标准,均出台了各地相应的政策,以下《丹江口市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相关内容的部分摘录,供参考:搬迁建房政策。
建房标准。建设保基本的脱贫安全保障房,住房设计、建设要安全、经济、实用、美观,具备基本入住条件。不得随意提高建房标准。
建设面积和户型。严格执行国家五部委规定,无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包括自主购房),人均住房建设面积均不得超过25平方米。按照50、75、100、125平方米4种户型进行建设。户型要精准对应到户,至少一个镇(办、处、区)或村要统一一个房型设计。单人户以村为单位集中建设公租房。
建房成本和奖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建房成本暂按每平方米800元左右掌握(具体可根据房屋结构、建筑材料运输远近核定)。对于进城入镇的搬迁户,资金补助比照各镇(办、处、区)集中安置建房的标准执行。建新必须拆旧,旧房拆除的按人均0.25万元标准进行奖励,每户最高奖励1万元。
结构标准。由市规划部门提供大屋顶、五层以下砖混(含坡屋顶,不计算面积)、六层以上框架等三种结构方案。房屋竣工验收时要求房屋外观风貌一致,室内水电入户,门窗安装。贫困户不得欠账搞精装修而影响脱贫。各镇(办、处、区)可建设样板房,引导贫困户根据人口对应选择房型户型,提高建房时效。
『玖』 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的标准是什么必须是只有一个住房且不能住了吗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首先,必须解释一下建档立卡。建档立卡:就是建立贫困户的相关档案,把贫困户的困难程度记录在案,并分发相应的贫困卡。这样顾名思义,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已经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并获得贫困卡的贫困家庭。二、建档立卡的目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出农村贫困对象,搞清农村贫困户的分布情况、贫困状况、贫困类型、致贫原因,建立健全农村贫困村和贫困户档案。为建立完善新指标体系下对贫困户、贫困村的动态监管和分类帮扶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部门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搭建共享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参考自政务网 扶贫办注:各地具体实施细则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