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瑞安市瑞祥展览馆的作文
星期六,我们小记者集合在泰安规划展览馆前,这次参加的是岱岳区实验小学和岳峰小学。两校鲜艳的红旗顺风飘扬。指导老师给我们讲完要求我们就进了大厅。
展览馆分为上下两层,由《古城神韵》、《山城新姿》、《蓝图展望》、《总体规划模型》、《规划公示》五大部分组成,将科学与文化融为一体。一进门,首先看到的便是介绍泰安知识的一排木制屏风:右侧是碧霞元君、孔子和李白、左丘明和罗贯中以及泰山石敢当;左侧是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前来封禅时的情景。往右走,是京沪高速铁路的简介,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其中“一纵”,也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一项工程。京沪高速铁路为泰安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另一个宣传栏是历史文化轴、时代发展轴和滨河绿化带,体现出了泰安的环境和人文素质正在不断的提高。走上二楼,往下瞧,映入眼帘的便是巨大的泰安城市模型。整个模型共分为两部分,北部是雄伟的泰山,泰山脚下便是历史悠久的泰城,山与城融为一体。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模型上的霓虹灯不断地变换着色彩,闪闪烁烁。此时此刻,展示给我们的是一条条错落有致、纵横交错的宽阔的公路,一栋栋笔直高大的楼房,一片片绿草如茵的绿化带……使我心中澎湃着激动与骄傲。后来我们来到了一间宽敞的屋子,老师让我们戴上眼镜,看起了3d电影。突然灯关了,屏幕上的蜻蜓,房屋等都向我们过来。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展览馆。我想能多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我更多的了解泰安,了解泰山,为我的家乡而骄傲。
Ⅱ 游瑞安城市规划管的作文
"瑞安"人杰地灵,文风鼎盛!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瑞安山水奇特,风光旖旎,风景资源占国土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
瑞安的主要旅游景点有:
玉海楼是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学者孙衣言所建,为其子孙诒让读书之所。孙诒让(1848?1908年),字仲容,是我国清代著名经学大师和大教育家,著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等30多部著作。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和百晋陶斋,集藏书楼、优秀民居和私家园林为一体。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利济医学堂是全国第一所推行改良维新、用西方办学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医学堂,今年通过国务院核定,成为新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绪十一年(1885年),当时被誉为“温州三杰”之一的瑞安人陈虬创办了利济医学堂,学堂在开办的十几年里,为浙南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为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了贡献。
隆山公园是市中心山地公园,1991年始建设,林木葱翠,环山道路四通八达,总面积20。3公顷,园内隆山塔始建于宋,重建于明,具有600多年历史,是瑞安城的标志。
寨寮溪风景名胜区是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共拥有九大景区,其中寨寮秀溪、花岩叠翠、?门筏趣、九珠凝碧乃“寨寮四灵”。景区内瀑潭连串,滩溪蜿蜒,山林华茂,以“云江明珠”著称,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桐溪风景名胜区是温州市级风景名胜区,山中有湖,湖中有山,湖光山色,交辉相映,被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誉为“欲界之仙都”。弥足珍贵的是,景区内保存了一群清初石雕像,具有较高的考古与艺术价值。
梅龙溪风景名胜区融合了人工丽湖、碧潭绿瀑、峭壁险道,山林中藏匿着奇岩怪石。风景区所在的曹村镇堪称“中华进士第一村”,拥有石棚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教寺、曹豳墓、纱帽桥、打碗岩、圣井门台等名胜古迹,流传着不少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圣井山风景名胜区,以浙南宗教圣地圣井山命名。圣井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是浙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全石构建筑群,石殿内有一终年不涸不溢、水质甘醇的水井,人称“天下第一井”,圣井因此为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井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岭镇,海拔近千米,东、西两坑斗艳竞奇,怪石奇峰、林涛竹海、飞瀑湍流、岩洞深谷,美不胜收。景区内还有许多革命遗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之地
铜盘岛风景区是温州市级风景名胜区,充满了迷人的海洋风情,是一处以“碧海丽岛、岩洞多姿、金沙渔火”为特色的海岛景观。岛上拥有古炮台、射击场、篝火晚会场所、金色的沙滩等,是游览、海浴、度假的理想去处。
卧龙峡风景名胜区在潮基乡瑞湖公路边,以“诸葛村”、卧龙峡谷为主体,人文、自然景观兼容并重,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保存有南北朝时期的岩刻、千年银杏树,是浙南地区诸葛亮嫡系后裔最大的聚居地
林垟水乡位于飞云江入口南岸,属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江道纵横交错,现有较多的古宅院建筑,人文内涵丰富。南戏鼻祖高则诚纪念馆、金嵘轩纪念馆、“一线街”古商业区、水上文化公园及众多宗教建筑闻名遐迩。
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位于平阳坑镇东源村,是已知的我国惟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堪称世界印刷术的“活化石”,完整地再现了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明证。
Ⅲ 瑞安市原规划局李道义简历
搜简历,重要人物可以去他所在单位的官网上面找,有详细介绍。一些公众人物可以去网络找。网络问问的话,回答是禁止透露别人的隐私,所以如果一些没有公开的人物,还是不要在这里搜,不会有答案。换位思考,如果你的信息被透露,你也不好受吧。
Ⅳ 瑞安市规划局局长是谁
党委书记、局长 倪希杰 0577-65614966
党委副书记 黄文虎 0577-65896560
副局长 木小平
副局长 韩丽华 0577-65654685
副局长 黄洪勉回 0577-65634348
党委成员 蔡敏钦答 0577-65633313
党委成员 徐洪弟 0577-65627012
纪委书记 郑敏华 0577-65877567
Ⅳ 温州城市规划的那个详细报告怎么没了,我前几天还在网站上看到的详细报告,今天上去就找不到了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 3
第二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3
第三章 温州都市区规划 ………………………………………………………………25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34
第五章 主城区城市结构与用地布局…………………………………………………34
第六章 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38
第七章 主城区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 …………………………………………………40
第八章 主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43
第九章 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8
第十章 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51
第十一章 主城区城乡统一规划 ………………………………………………………56
第十二章 主城区给水工程规划………………………………………………………58
第十三章 主城区排水工程规划………………………………………………………59
第十四章 主城区电力网规划…………………………………………………………60
第十五章 主城区邮政电信规划………………………………………………………60
第十六章 主城区燃气工程规划………………………………………………………61
第十七章 主城区环境保护规划………………………………………………………64
第十八章 主城区生态保护规划………………………………………………………65
第十九章 主城区环境卫生规划 ………………………………………………………66
第二十章 主城区综合防灾规划………………………………………………………66
第二十一章 主城区城市开发强度控制 ………………………………………………68
第二十二章 主城区远景构想…………………………………………………………69
第二十三章 规划实施措施……………………………………………………………70
附表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72
第一章 总则
1.0.1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
1.0.2条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需要控制的区域。本次规划确定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全范围, 加上98版总规中确定的瓯北片、七里片的范围,总面积为2703 km2,其中陆域面积为1400km2。
1.0.3条 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含开发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1.0.4条 本规划期限确定为:
近期 2000~2005年
中期 2006~2010年
远期 2011—2020年
远景 2020年以后
1.0.5条 本规划自国务院批准之日起,由温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2.1.1条 中心聚集,南北伸展:进一步强化市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提高对周边城镇与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温州市区以建设现代化都市为目标,充分发挥其对外的辐射作用,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商贸、港口城市和辐射浙西南与闽东北的重要核心。乐城——黄华平原和温瑞平原是温州市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区,作为温州中心城市功能延伸的发展区。市域南部的鳌江流域下游的城镇作为温州市域南部中心发展区。
2.1.2条 点轴开发,分片均衡:以温瑞平原为核心区向南北两翼伸展形成温州市域的一级发展轴,是今后城镇重点开发区域,通过轴线的带动作用,均衡各片区域的城镇发展。内陆山区的城镇在健全区域基础设施和改善交通条件的基础上,扶植重点城镇,通过交通轴线的辐射,带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2.1.3条 深入改革,优化小城镇(重点镇)布局:打破原有的城镇分布格局,突出与确保重点镇的建设,将临近的一般建制镇并入区域中心城市;对那些镇与镇之间距离过近甚至已经连成一片,密度过高,且人口、面积规模过小的一般建制镇进行合并;对那些不适应区域整体发展,既无产业支撑又无发展前景的一般建制镇,在方便群众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重组,以形成分布合理,区域中心地位突出的小城市(重点镇)分布格局。
第二节 市域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
2.2.1条 市域总人口:2010年约为830万人,2020年约为890万人。
2.2.2条 城市化水平:2010年约为60%,2020年约为73.5%左右。
第三节 经济区划分
2.3.1条 温州市市域城镇和经济布局将形成四大经济功能区:温州中心经济区(含温州城区、乐清经济区、瑞安经济区);鳌江流域经济区;山区-半山区经济区;海洋经济区。
第四节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2.4.1条 温州城镇体系划分为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个不同等级。优先发展中心城市,优化小城市布局,集中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控制一般建制镇,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副中心,小城市(或重点镇)为骨干,一般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结构体系。
第五节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2.5.1条 温州市城镇体系规划以市域东部沿海交通线为主发展轴;沿瓯江、飞云江、鳌江为次发展轴;以省道仙清线、分泰线为第三发展轴。主发展轴联通温州市区、乐清、瑞安、龙港—鳌江四个城镇密集区,其轴线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二、三级发展轴则通过水运,公路交通带动内陆山区的社会、经济和城镇发展。
2.5.2条 在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上,形成“两大城镇密集区”:即以温州城区为中心的,包括乐城——黄华平原和温瑞平原内的城市组成的温州都市区;在市域的南部以鳌江下游的龙港——鳌江为中心的温州市域南部城镇群。
2.5.3条 沿瓯江、飞云江、鳌江的次发展轴,仙清线、分泰线的第三发展轴,形成沿发展轴的“城镇点轴发展区”。
第六节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2.6.1条
2020年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等级 范围 职能
一
温州
都市区 鹿城片 鹿城区、蒲州、状元 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城市,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浙江南部的经济、金融、交通、文化、科技中心,辐射浙西南、闽东北的外向型区域中心城市。
瓯海片 瓯海区
龙湾—永强片 永强、沙城、天河、灵昆、龙湾、龙水、梅头、瑶溪
瑞云片 安阳、飞云、莘塍、汀田、塘下
乐柳片 乐城、柳市、北白象、
七里片 七里、黄华、磐石
上塘—瓯北片 上塘、黄田、瓯北
洞头片 洞头
二
温州
南部
城镇
群 龙鳌片 龙港—鳌江、萧江、湖前、钱仓 浙南、闽北的重要商贸、港口城市,温州南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昆阳片 昆阳
江南片 宜山、金乡、钱库、巴艚
三
三
其它地区小城
市 灵溪 灵溪、观美 综合
虹桥 虹桥、石帆 工贸
大峃 大峃 综合
罗阳 罗阳 综合
水头 水头 综合
桥头 桥头 商贸
雁荡 雁荡、大荆 旅游
四
重
点
镇 马屿 马屿、篁社 工贸
珊溪 珊溪 旅游
岩头 岩头、枫林 旅游
龙湖(寨寮溪) 龙湖、营前乡、高楼乡、宁益乡 旅游
雅阳 雅阳 旅游
第七节 主要城市发展规划
2.7.1条 温州市区
温州市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城市,也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充分体现温州辐射浙西南、闽东北的区域地位与作用,强化中心城市的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将通过铁路、公路、航运等多种途径加强中心与腹地的联系,提高对周边城镇与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树立中心城市地位,带动区域发展,成为联结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纽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产业专门化。实现第三产业多样化,以观光旅游业为主导,带动商业、金融业、服务业向高档次、高产值方向发展,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层次,形成浙江南部的经济、金融、交通、文化、科技中心。
2020年,温州市区城市人口将发展到250万人。2020年,温州市区将同乐清、瑞安、上塘组成温州都市区,都市区人口规模420—450万人。
2.7.2条 乐清组合城市
乐清组合城市包括乐成、柳市两个片区。乐清在积极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发展金融和商贸业,充分利用旅游、港口资源,积极发展旅游、港口运输产业,成为集工业、旅游、港口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到2010年,乐清市城市人口将发展到约38万人。规划的远期,乐清组合城市作为乐柳片纳入温州都市区的组成部分,城市人口将发展到48万人左右。
2.7.3条 瑞安中等城市
瑞安中等城市由城关和塘下两个片区组成。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强化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要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移,依靠飞云江的港口条件,建设具有较强实力的区域性工业基地,成为带动飞云江流域发展的龙头。瑞安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浙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贸、港口城市。
瑞安市城市人口发展到约36万人。规划远期2020年瑞安市和塘下连成一体,纳入温州都市区,是组成温州都市区的瑞云片区,片区的城市人口将发展到70万人左右。
2.7.4条 龙港—鳌江中等城市
龙港—鳌江强化工业基础,逐步提高科技含量,重点发展以印刷、编织、机械等产业和以金融、贸易、房地产、文化、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应注重龙、鳌的协调发展,结合港口资源优势,使龙港—鳌江城市成为以工业和商贸为主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带动整个鳌江流域的协调发展,成为浙南、闽北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温州市域南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两镇的统一规划和各类设施的统一协调。
龙港—鳌江发展到约35万人。2020年,龙港—鳌江城市人口将发展到约50-55万人左右。
2.7.5条 上塘
上塘规划发展加工工业,加强发展第三产业,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成为带动永嘉发展的综合职能小城市。2010年,上塘城市人口规模为13万人。2020年上塘和瓯北、黄田,作为上塘—瓯北片区成为温州都市区的组成部分,城市人口将发展到35~40万人。
2.7.6条 昆阳
昆阳作为龙港—鳌江城市的外围城市,是南部城镇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昆阳的发展应在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完善塑编、服装等轻工产业,加快产业科技化步伐。
规划昆阳城市人口规模约10万人,2020年,作为温州南部城镇群的组成城市,城市人口达到15万人。
2.7.7条 灵溪
灵溪交通条件优越,是苍南县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今后发展应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及已有工商业基础,建立以机械制造、塑料工业、石化仪表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和大运输量的工业生产基地,并开发多功能、高层次的市场体系,使之成为带动苍南发展的综合职能城市。规划近期2010年,灵溪城市人口规模约为达到18万人。2020年,规划城市人口25万人。
2.7.8条 虹桥
虹桥是该区域商品流通的中心城镇。虹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充分发挥其商贸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轻工、仪表制造等工业,使之成为乐清中部工贸中心和物资流通中心,带动乐清中部地区腾飞。2010年,虹桥将发展为人口规模约12万人的小城市。2020年城市人口发展到17万人。
2.7.9条 大峃
大峃今后应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及珊溪水电站建成带来的电力资源优势,发展农、林、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并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及科教文卫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带动文成县发展的中心城市。2010年,大峃人口规模约为6万人。2020年大峃发展成为10~12万人的小城市。
2.7.10条 罗阳
罗阳应加强与区域其它地区的联系,侧重发展农林副产品加工及矿产资源开发,成为以开发农林产品、生态旅游、矿产资源、水电为主的工贸城镇。同时,应注重学校、科研、通讯与信息系统的建设,使之成为带动泰顺发展的具有综合职能的重点城镇,在远期条件成熟的时候发展成为小城市。2010年罗阳城镇人口规模约为6-8万人。2020年发展成为小城市,城市人口10~12万人。
2.7.11条 雁荡
雁荡是国家级雁荡山风景旅游区的中心城镇。在旅游业的带动下雁荡在今后的发展中可大力发展商业和服务业。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新景点,加强污染治理和景观资源的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工业将适度发展旅游制品工业。2010年雁荡将发展为人口规模约5万人。2020年,雁荡和大荆共同组成新的旅游小城市,人口规模发展15万人。
2.7.12条 水头
水头是辐射现有的平阳县域中西部的核心城镇。应加快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枢纽的建设,加快壮大城镇规模和经济实力,担负起平阳西部中心的作用。工业发展依托区域专业市场发展传统工业,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同时继续发展南雁荡风景区旅游业。规划建设成为平阳中西部的小城市。2010年水头城市人口规模约为6万人,2020年城市人口8~10万人。
第八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2.8.1条 综合交通规划目标
建成与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各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以主干线、主通道、主枢纽为主体的,快速、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温州市区至市域内其他城镇实现2小时可达。在温州都市区内部实现0.5—1小时可达。
2.8.2条 铁路规划
规划期内建设温福铁路和甬温铁路。温福铁路、甬温铁路和金温铁路共同组成温州市域的铁路网,建设温州成为华东铁路网的枢纽之一。
1.温福铁路:规划中的全国沿海铁路通道,温福铁路北起温州市区、往南经过瑞安、平阳、苍南,过分水关后进入福建,规划按国家铁路Ⅰ级干线标准修建。
2.甬温铁路:规划中的全国沿海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甬温铁路北起宁波,途径台州并从乐清、永嘉至温州市区,按国家铁路Ⅰ级干线标准修建。
3.温州市铁路枢纽:规划温州铁路枢纽由温州西站、双屿站和温州客站组成。温州西站为区段站兼货运站,双屿站是甬温线同金温线的接轨站,温州西客站与温州客站为客运站。
2.8.3条 市域港口水运规划总体目标
建设温州港为我国沿海20个枢纽港之一,为浙南、闽北的沿海地区和浙赣、金温铁路沿线的地区服务。规划以温州港为中心,以洞头港、鳌江(龙江)港、瑞安港为骨干,组成大小配套的港口群,沟通内河和四江(瓯江、飞云江、鳌江、楠溪江),形成江、河、海贯通的航运网络。充分利用骨干港的集散、分流、中转作用,发挥港口群体优势;对老港区以航道整治、港区改造、道路疏通和设施更新为重点,对建港条件较好的港口及新建港区,根据需要增建新泊位,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2.8.4条 主要港口规划
温州港:发展目标是以国际集装箱、能源、外贸物资为主的沿海主枢纽港,规划形成三个主要港区:杨府山港区、龙湾港区、七里港区。
洞头港:对建设温州大型深水港有重要意义,远期以三盘港为中心,逐步形成洞头深水港区,将逐步成为温州港深水港区推进的方向
瑞安港:是为瑞安市及周边地区服务的重要地方性港口。远景逐步开发飞云江口外的海岛资源,建设货物中转产品加工基地,
鳌江(龙江)港:规划加强航道的整治,进行合理的港口布局。在改造老港区的同时,考虑开辟新港区。
2.8.5条 内河航运规划
规划以沟通铁路温州货站与温州新港区和各条江河的联系为重点,将内河南北主航线和四江(瓯江、飞云江、楠溪江、鳌江)航线联网,形成内河主干道和四江互相通达的航运网。
内河南北主航线规划从乐成开始经柳市进入瓯江,过龙湾、蒲州经温州市区杨府山港区后方,再沿温瑞塘河往南至瑞安市区东山入飞云江,在南岸浦口进入内河至昆阳,再在鳌江南北两岸的亲美洲和下厂分别建过船建筑,经鳌江、龙港至金乡。
2.8.6条 公路交通网络规划
温州公路交通规划网络形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沿海高速公路、金丽温一级汽车专用道组成公路主骨架,道路等级为一级;第二层次由104国道、330国道、环城快速路、仙清线、瑞东线、分泰线组成,道路等级为二级及二级以上;第三层次由省道和主要县道构成,道路等级在三级以上。
第一、第二层次共同构成公路主网络,即“二纵、二横、一环、三连”的结构。
二纵:
1.沿海高速公路:南北贯穿温州东部沿海地区,由北至南分别设雁荡、虹桥、乐城、白鹭屿、七都岛、状元镇、南白象、罗凤、西岙、平阳、钱仓、沪山、观美十三个立交。
2.104国道:贯穿温州东部沿海地区,改建的重点是提高路面等级,改善路况。
二横:
1.金丽温一级汽车专用路:温州西向陆路对外通达丽水、金华市并转接沪杭衢及沪昆高速公路的高等级公路。
2.330国道:温州西向陆路重要出口公路。规划继续向东延伸,经半岛工程到达洞头。
一环:
温州市区绕城快速道:疏解市区过境交通的快速通道。
三连:
1.仙清线:是连接高速公路和国家级风景区,贯穿永嘉县南北重要公路。
2.瑞东线:是温州市域南部贯穿瑞安、文成的重要公路。
3.分泰线:横贯温州最南部的省道,是泰顺县对外交通的重要公路。
2.8.7条 公路站场和枢纽规划
1.温州公路主枢纽:由公路主枢纽服务管理中心;五个客运站(温州西站、新南站、龙湾客运站、机场客运站和白鹭客运站);五个货运站(温州双屿货运站、温州龙湾运配载中心、横塘货运站、七里货运中转站和蛟尾堡货运中心站);两个客、货运综合站(南白象客货综合站和瓯北客货综合站)组成。
2.各县(市、区)站场布局
市域其他各县(市、区)设:35个客运站,14个货运站,16个客、货运综合站。
客运一级站为:乐清新站、虹桥站、上塘新站、瑞安站、平阳客运中心、灵溪汽车站、龙港客运中心、永强客运中心、文成县城站、泰顺站;二级站为:洞头站、雁荡站、岩头站、巨溪客运中心。
货运二级站为:白象、虹桥、乐城、乌牛、上塘、瑞安商城货运交易中心、温福铁路瑞安物资集散中心、江溪货运交易中心、萧江货运配载中心、苍南、龙港、文成货运配载中心、泰顺县货运中心。
客货综合一级站为:柳市、桥头、鳌江站;二级站为:洞头、水头、珊溪、大荆、金乡、塘下、钱库、龙湾扶贫开发区站。
2.8.8条 民用航空规划
1.温州机场:规划扩建温州机场,将国内航线网络和国际航线网络接通,规划发展为4E级国家一级民用航空机场。
2.旅游直升机场:为适应温州各市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展市域旅游直升机场体系,形成空中旅游服务网络。规划在温州、雁荡、岩头、南麂、罗阳、雅阳建设直升机场。
第九节 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2.9.1条 教育设施规划目标
建立起适应温州市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21世纪的教育体系。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有明显提高。全市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城市及有条件的重点镇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中级专门人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实现较大增长。
2010年,全市6至15周岁人口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高等院校本、专科在校生达2.5万人左右,加上自学考试、远程教育,18至22周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1200人以上,基本满足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全民受教育年限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建立起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开放多元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温州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教育体系。
2.9.2条 市域教育设施规划
按照大城市(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的四个等级进行教育设施布局。
1.第一等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建设完善高等教育园区。基础教育逐步调整、配套、完善旧城区现有学校,加快新区配套建设教育设施,保证发展地区的教育设施用地。
2.第二等级:(中等城市)增设大中专院校,增建、扩建中学,保证学校用地面积,完善各项教育设施。在旧城改造中适当合并、外迁旧有学校,作规模调整。
3.第三等级:(小城市、重点镇)应根据当地人口结构,每5万人设1所高中,适当增加初中,集约化配置学校数量。
四等级:(一般建制镇)合理配置教育设施,力求做到既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又集约利用教育资源。
2.9.3条 市域卫生设施规划目标和结构
建成门类齐全、专科配套、布局合理、技术优良、便利群众的卫生服务体系,使人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省内先进水平,经济欠发达地区达到省内的平均水平。建立起与温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卫生服务、卫生执法监督和医疗保障体系,基本达到与小康生活相适应的健康水平。
全市卫生资源区域配置网络规划形成三个层面,东部圈带化发展,西部据点开发的规划布局。
第一层面:温州市区成为全市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教育、科研、信息的综合指导主中心。
第二层面:沿海的乐清、瑞安、平阳、苍南四个县(市)以及永嘉县的南部平原地区,着重调整、适度发展,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以104国道为轴线、南北两翼齐张的卫生资源圈带结构。北翼以乐清市域为中心建立卫生基地,。南翼以瑞安城区和鳌江——龙港城市组成两大副中心。
第三层面:泰顺、文成、洞头以及永嘉北部山区,着重发展、普及,达到人人享有卫生初级保健要求。把有限资金集中到区域位置较好、辐射能力较强的乡镇,实行据点开发,保证当地人民群众都能获得基本卫生服务。
2.9.4条 市域医疗设施规划
1.医院规划:大城市建三级甲等医院,中等城市建三级乙等或二级甲等医院,小城市建二级乙等或一级甲等医院。一般镇设置卫生院。城市街道为单位设置卫生院,并积极创造条件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2010年全市卫技人员达到每千人3.5人,医生数达到每千人2人,病床数每千人口达到2.4张。
2.急救医疗网络规划:进一步加强区域急救服务网络建设。在市区着重健全急救医疗网络,突出院前抢救为重点。建设市急救中心和急救分中心以及与医疗机构急诊科联为一体的急救系统。各县(市、区)逐步建立各县急救站,将瑞安、乐清市的第一人民医院建成市域南北两个急救分中心。
第十节 市域市场体系规划
2.10.1条 温州市场建设目标
建立一个按照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运行的,全面实行国际惯例的,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市场体系。
1.完善中心市场、专业市场、住宅区农贸市场三级市场体系网络,使温州成为新型的商贸城市,成为浙南区域性的商贸中心。
2.完善各龙头市场和专业市场的配套设施,使其充分发挥功能。以温州新城为中心,兴建一批多功能、高档次、现代化的批发市场,与现代化商品综合商场并网。
3.巩固发展省重点、区域性重点的大型工业品批发市场;培养扶持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淘汰关闭空壳市场、改造城市马路市场。
4.完成对严重影响交通、布局不合理、消防隐患严重、规模较小的市场的整改和搬迁。
5.加快农贸市场“退路入室”的进度,全市县城所在地以上城镇的农贸市场在近期全部实现室内化。
2.10.2条 综合市场规划
对现有的综合市场进行结构调整,进行完善、配套、提高市场的档次和品位,原则上不再新建综合市场。综合市场安排在区域中心,大型龙头综合市场在市区中心和瑞安市区各安排一处。
2.10.3条 工业品专业市场规划
工业品专业市场以改建、扩建、迁建为主,相关市场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来盘活市场存量,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在一个县(市)范围内原则上不建设两家同类工业品专业市场。工业品市场布局以温州市区为中心,向两翼发展,大体沿两条国道(104国道、330国道)、四条江(瓯江、飞云江、鳌江、楠溪江)轴向发展。
2.10.4条 生产资料市场规划
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和发展以改建和完善配套设施为主,现有的生产资料市场要适当地整顿、调整、搬迁。生产资料市场设在市区和各县(市、区)城乡结合部的货运中心、生产中心地带,依托市区(城镇)和港口(船埠)、公路等,全市生产资料市场基本形成网络。
2.10.5条 农副产品市场规划
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规划,统筹规划、分步开发、结合城改、加速改造。新住宅区以配套新建为主,老城区以改造、扩建、改建为主。到2005年完成市区顶棚市场改造,11个马路市场全部退路入室。
2.10.6条 展览业规划
结合本地旅游资源、人文资源,创造独具温州特色的温州产品文化。规划在温州市区兴建温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市域内重要工业城镇和县(市)域经济中心兴建产品展示场所,主要展示温州支柱产品及相关生产的辅助材料。
Ⅵ 去瑞安规划馆日记
春天来了,许许多多的花开了。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有娇贵的玫瑰花,还有高雅素洁的荷花……好一个五彩六色的花世界!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桃花。
桃花可美了。树上绿色的叶子把桃花点缀得更漂亮。桃花有很多颜色:粉红色、红色、白色……等等。桃树上开着许多桃花,有很多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真像些没长大的娃娃,而那些展开两三片花瓣的桃花呢,就是可爱的小姑娘,更多的是那盛开的花朵,好像是许多婀娜多姿的花季少女。桃花的中间有几条像蜗牛触角一样的花蕊。妈妈告诉我,过一段时间,细雨霏霏的时候,桃花树会长岀嫩芽,等到桃花落了,有时候还会结出小桃子来呢。不过,这些小果子要摘去了才能保存养份,让它下一年再开岀美丽的桃花来。它的叶子越来越绿,越来越茂密,从门口看过去,像一望无际的绿色的海洋。看到桃花,想到红通通的桃子,我的口水都岀来了,看来桃花的奉献真大呀!
Ⅶ 能否加大对西门至沙河底一带规划建设
我市西门至沙河底一带老城区人口众多,但房屋基本上都破旧不堪,道路泥泞,规划好象一边倒,这里没有一幢高楼,而安阳那边如此多的高楼耸立,形成鲜明对比。一,在以后的规划中,是不是也让这一带有那么几幢大厦,体现一点现代化的氛围,让整个城市对称一下;二,围绕建设绿色瑞安,强化公园建设这一主题,能否在人口密集的这一带规划一个大公园,或把瑞安中学后面的这一块山打造成我市的城郊森林公园,为全市人民提供一个后花园。规划建设局回复:回复时间:2012-03-02 16:34:28你好,你所提的建议十分符合实际,瑞安市虹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原在98年就已编制,由于当时规划理念及房价等原因,规划多为多层住宅建筑,去年年底我局已组织设计单位对虹北片规划进行修编,目前规划尚在编制过程中,由于该片区现状多为低多层住宅,并且建筑密度很高,按现在的旧村及旧城改造政策,该片区必须规划为高层高强度开发地块。另外你所说的瑞安后面山体为小横山,为集云山的一部分,集云山的规划我局已组织编制完成,并且市政府专门成立城市公园指挥部对集云山进行开发建设。[编辑:尤新东]
Ⅷ 瑞安市三圣门旧村改造有规划小学吗
旧城改造项目对中学校、幼儿园是优先考虑的,
Ⅸ 瑞安滨海规划中学进展如何
瑞安滨海规划中学进展如何?
从市教育局规划来看,滨海新区这里将规划建设7所学校,还不包含多所幼儿园,其中三所学校已经动工。
Ⅹ 去瑞安规划馆日记瑞安
我曾经养过一只纯血统的狼狗,它叫大黑,非常凶,但是见到我却异常亲切。
大黑长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鼻子旁有一胡须,嘴巴张开始能吞下半只鸡,它的牙很锋利,尾巴是卷着的非常威风。大黑是只母狗,从三岁起就开始生小狗了,最多一年能生六只。大黑喜欢吃烤鸡和瓜子,并且一顿能吃两碗米饭一碗汤和很多肉丝。它吃瓜子时很好玩,只要你拿着一些瓜子在它旁边,然后把瓜子向空中扔去,它就能准确地接住瓜子,然后吃起来,很少会把瓜子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