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低保不公去找哪个部门
2012年,民政部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根据该办法,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对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负责将申请材料等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所以低保不公去找民政部。
(1)保障性住房低保户扩展阅读:
一、农村低保条件
(一)申请农村低保待遇条件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部门)。
(二)申请农村低保所需的材料
1、书面申请书。
2、家庭成员的户口簿。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合影。
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证明。
5、外出务工人员收入证明。
6、离异家庭涉及有赡、扶、抚养关系的应提供离婚证明。
7、非农户人员的家庭,应提供非农户口人员的收入证明。
8、对劳动能力有争议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证明。
9、残疾人提供残疾证。
10、审批管理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三)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计算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以年为单位进行核算,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全年农副业生产的纯收入及其他合法劳动,经营所得收入的总和,主要包括:
1、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及其他生产性收入。
2、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收入。
3、社会服务业外出务工劳务收入。
4、村组集体经济分配收入。
5、因征地、拆迁或其他原因所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中扣除房屋重建及简要装修费支出,家庭当年非生活性必需费用支出之后的收入。
6、遗产或财产继承所得收入。
7、自供自给的实物(以市场价格折算)收入。
8、在购买奖券、彩票等有奖销售中所获得的收入。
9、其他应该计算的收入。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1、三年内因购买、修建或装修住房(必要的维修除外)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因拆迁安置购买、修建房并进行简单装修的除外)。
2、好逸恶劳,有承包田(地)且有劳动能力但不耕种的。
3、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行为或者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的。
4、家庭拥用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档消费品,如汽车、奢饰品及贵重饰品的。
5、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6、弄虚作假骗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7、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五)农村低保待遇申请审批程序
1、申请。由户主通过村民委员会向居住生活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2、初审。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组织村民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并对申报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初审,将初审结果在村公示3—5天,并指导其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连同申请人提交的全部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
3、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在校验申请人上报材料齐全后,正式受理申请人的申请,立即组织入户核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对象,提出补助意见,由村民委员会进行第二榜公示3—5天,对不符合条件的由乡镇人民政府通知申请人,对符合条件的上报县级审批管理机关。
4、审批。县级民政部门收到上报申请材料后,立即组织入户核查、复审,进行依法审批,对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通知所在村民委员会再次公示第三榜3天,对无异议的对象发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及保障金领取存折,对不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B. 怎么在网上查询自己已是低保户
无法查询。
低保名单不在网上公示,所以无法在网上查到,唯一方法是等公示时去看看,按规定每季度必须在村里或社区居委会涨榜公示低保名单。
低保名单只能由低保工作人员在特定的低保系统中查询,有用户名和密码的。非工作人员是不能查询他人低保信息的。如果想查询享受低保的标准可以咨询乡镇民政科,或者查询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地区不同标准不同)。
(2)保障性住房低保户扩展阅读
农村低保的资金来源是: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
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要根据保障对象人数等提出资金需求,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原则上按照申请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也可以在核查申请人家庭收入的基础上,按照其家庭的困难程度和类别,分档发放。
C. 我没有房子且不是低保户可以申请厦门市2020年的第一批保障性住房吗
别听楼上的乱说,现在保障性住房都要在所属社区公示的,靠走关系拿住房,没人有回胆子给你办的。
反正各答地都大差不差的就那么几个条件,
1、 家庭申请的,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个是本市户口的;单身居民申请的,应当具有本市户口。
2、 家庭人均年收入或者单身居民年收入在申请日之前连续2年不会超过当地规定的保障房收入的收入线标准。
3、 家庭财产总金额或者单身居民个人财产总额不会超过当地对保障房规定的财产限额。
4、 家庭成员或者单身居民在当地没有住房或者住宅建设用地。
具体你可以咨询当地住房保障中心,各地政策有细微差异很正常。
D. 农村的低保户能否申请保障性住房
恐怕不行,虽然是低保户,可保障性住房也是不少钱的。要根据低保户当时的条件,需要申请的是廉租房,这个国家可以补贴,你只要掏很少的租金就能入住,等你的条件改善了,需要搬出廉租房到那时可以申请保障性住房。
E. 上海低保申请条件
个人户及以上家庭人均货币财产低于3万元,2人户及以下家庭人均货币财产低于3.3万元;
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同期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均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关于低保申请的核验:
核对对象为接受核实的申请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其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以及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
核对内容包括核对对象的家庭人口及户籍情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及其他依法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需要核对的内容。其中,家庭收入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获得的全部现金及实物收入。家庭财产则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同时,根据社会救助项目需要,依据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委托及申请人授权,核对机构可对个人及家庭的支出情况进行核对。
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按照各自职责和社会救助项目具体规定,依法及时提供申请或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人口状况、可支配收入、财产、支出等相关信息,建立部门间多层次信息共享和查询协作机制。
F. 为什么农村户口不能申请廉租房到底为什么呀
农村户口在农村有宅基地,可以修房子,不存在没有房子的情况。拆迁了也会有房子赔偿给你。当然就没有廉租房了。廉租房是给城里面买不起房子的人住的。
G. 怎样才知道是否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
可以向当地村委会查询,村委会那里有名单,并且建档立卡户的名单都会被公示的。
到当地扶贫部门查看,当地村委会公示窗会有贫困户公示名单,而且一般贫困户都会办理建档立卡贫困户证件。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已经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并获得《扶贫手册》的贫困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户为单位,其人均纯收入处于国家扶贫标准线以下。
(7)保障性住房低保户扩展阅读:
在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并获得《扶贫手册》后,就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户为单位,其人均纯收入处于国家扶贫标准线以下。
扶贫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每年都会根据物价指数等因素相应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民纯收入,其中,农民纯收入指的是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在计算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时,大病救助、危房补助、易地搬迁、一次保险赔付、扶贫物资等5类收入不能计入。
参考资料来源:宁乡农业信息网—建档立卡的概念、标准和程序
H. 如果户主是低保,子女是否也是低保呢是否是低报户呢
这个不一定,看是否条例五保户的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而设立的。
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I. 珠海市的保障性住房(廉租房),这种房子低保家庭可以买吗如果可以需要什么条件,去哪儿申请办理呢
低保申请范围和条件: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
持有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资帮助的权利。
其主要对象是: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期满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3.在职人员、下岗人员、退休人员中,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和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对于申请对象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保障:
1.虽符合上述保障对象的规定,但家庭日常实际生活消费明显高于其他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的。
2.家庭有非生活必需品,如电脑、移动电话、摩托车、汽车和养有宠物的。
3.家庭人均月收入虽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其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的,经两次以上介绍就业而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