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施工现场清退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两规定一办法”,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关于开展干部职工领导干部违规多占住房清退专项整治活动的有关要求,加强干部职工住房管理,清退干部职工违规多占住房,做到“无多占、零违规”,为我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清退规定
(一)清退对象
全局干部职工,含退休职工。
(二)清退范围
1、违反政策规定购买公有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
2、违反政策规定参加集资建房的;
3、违反《壮族自治区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暂行办法》号和《关于严明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作纪律的通知》等文件规定购买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非还建住房的;
4、参加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住房多购房未按自治区有关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住房存在问题清理整改规定整改的;
5、违反政策规定占用单位公房或公共租赁住房的。
(三)清退原则
干部职工家庭(指夫妻,下同)有违反政策规定购买公有住房、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参加集资建房、参加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住房、购买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非还建住房等政策性住房的,或违反政策规定占用公有住房的,必须清退。
1、干部职工家庭已购买房改住房(包括购买公有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参加集资建房,下同)超过一套的,必须清退。夫妻婚前符合政策规定分别购买的,不属于清退范围。
2、干部职工家庭参加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住房后,不得再参加集资建房,已参加的必须清退。
3、干部职工家庭购买的房改住房面积已达标的,不得购买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非还建住房,已购买的必须清退。
4、干部职工家庭参加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住房多购房未按自治区有关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住房存在问题清理整改规定整改的,必须清退。
5、干部职工家庭已购买有住房的,必须退出租住或占用的公有住房。干部异地调动,在新工作城市无住房的,可以按政策规定租住公有住房。
(四)清退方式
清退对象凡占有属于清退范围住房的,必须退回住房原产权单位或建设单位,原产权单位或建设单位已撤销的退交其上级主管单位。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局干部职工违规多占住房清退专项整治活动的领导,确保专项整治活动顺利开展,成立干部职工违规多占住房清退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四、方法步骤
清退整治工作在2014年底前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4年5月30日前完成)
通过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住房清退专项整治活动的有关文件,熟悉、了解此次清退处理的有关政策规定,提高思想认识,扎实做好住房清退专项整治工作。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2014年6月15日前完成)
按照县清退专项整治活动总体部署,确保清退活动不走过场,清退范围不留死角,清退对象不遗漏,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带头清退,自觉接受监督。全体干部职工本人要严格对照住房政策规定填写参加房改、享受保障性住房等情况,认真填写《干部职工家庭违规多占住房申报登记表》,无违规多占住房情况,或有多占住房情况但已完成清退整改的填写《干部职工家庭政策性住房零违规报告》,各站所负责收集各站所干部职工填写的表格,并依据相关政策,认真审核登记表,认定有违规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与登记表一并上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干部职工上报的登记表经局领导审核后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
第三阶段:整改清退(2014年10月15日前完成)
按照审定的整改意见,对存在的违规问题,组织有违规多占住房情况的干部职工于2014年10月15日前完成整改清退,各站所填写《干部职工家庭违规多占住房清退整改情况统计表》和《本单位干部职工违规多占住房清退整改情况报告》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2014年11月30日前完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各站所上报的统计表及情况报告,审核后报局主要领导审核签字,于2014年11月30日前,将《干部职工家庭违规多占住房清退整改情况汇总表》及我局开展干部职工违规多占住房清退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情况总结一并上报县清房办。
❷ 保障性住房分配及质量管理自查报告
关于迅速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
质量摸底排查的通知
鄂建文〔2012〕10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建委、房产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政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文件精神及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和分配管理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杜绝质量安全隐患,决定在全省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摸底排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一)在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商品住宅小区内配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
(二)2009年12月31日以后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检查内容
(一)在建项目
1、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履行工程质量监管职能情况。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的通知》(鄂建文〔2010〕234号)等文件及《湖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控制导则(试行)》情况;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投诉的查处情况等。
2、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各方主体履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情况,执行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竣工验收及备案等制度情况;参建各方主体和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测等有关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情况及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执业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3、实体质量抽查重点:
(1)主体结构质量:楼板厚度、砼强度、砌筑砂浆强度等;
(2)涉及主要使用功能的实体质量:如屋面防水、外窗淋水、厕浴间蓄水和给水管道严密性、排水管道通球试验等;
(3)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验收和复验制度执行情况;
(4)屋面、墙体、厨卫等重点部位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制定与落实情况;
4、“瘦身钢筋”、新型墙材、建筑节能等突出质量问题治理情况;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工作落实情况。
(二)竣工项目
1、质量情况。内外墙体、结构楼板是否因差异沉降出现裂缝,散水是否有沉降、开裂情况,厨卫、外墙是否有渗漏情况,安装使用功能及建筑安全防护等情况。
2、程序履行情况。是否办理竣工验收和备案。
3、配套设施施工情况。如道路、绿化、供水、供气等。
4、使用管理情况。保修期内各责任主体履责,物业维修保养管理,质量投诉处理等。
三、检查方式
(一)对在建项目主要采取资料检查和现场实体检查的方式,具体检查内容见附表1;对竣工项目主要采取资料检查和用户走访的方式,具体检查内容见附表2。
(二)在建项目资料检查和现场检查必须全面覆盖;对已竣工项目,采取实物查看、用户走访和资料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用户走访以项目为单位,每个项目不少于5户。
(三)2月6日~20日,工程参建各方主体全面自查自纠,各市(州)建设、房产主管部门全面组织检查。本月底起,省住建厅将组织专家分期分批对在建项目进行全数督查。
四、检查要求
(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本次检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量大,涉及部门多,各地要高度重视,根据通知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对在建项目,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房产主管部门配合;对竣工项目,由房产主管部门牵头,建设主管部门配合。各地要广泛发动企业,告知企业自查的具体内容,方便施工、监理、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开展自查工作;要按照分类指导、逐项落实的原则,督促认真开展自查,不走过场。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对在建项目,重点检查地基基础分部基础处理及桩基检测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主体结构分部在资料验证性检查和观感检查基础上,借鉴省住建厅监督执法检查模式,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重点对工程钢筋直径、楼板厚度、混凝土和砂浆强度、砌体强度进行实体检测。对竣工项目,重点检查构件开裂、厨卫、外墙渗漏、质量投诉处理等情况。各地要抽调作风好、素质高的同志组成检查组,依据制定的检查内容和评价标准,逐项工程、逐个条款检查到位,确保检查质量。
(三)严查实处,不留隐患。各地要加大对各类质量问题的处理力度:对存在质量问题和隐患的工程,要书面通知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跟踪复查;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结构安全隐患的工程建设责任方,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按照省厅有关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的要求对责任单位进行记录和公示。检查结束后,应将结果予以通报。各地在自查过程中,要认真总结工作成效,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形成自查情况报告。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分析汇总在建项目自查情况并填写附表3,房产主管部门负责分析汇总竣工项目自查情况并填写附表4,各地材料于2月25日前报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联系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张巍
地址:武汉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1902室
邮编:430064
电话:027-67120972,027-67120970(传真)
附表:
1、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项目质量检查表
2、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项目质量检查表
3、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项目质量问题排查统计表
4、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项目质量问题排查统计表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
抄送:厅办、设科处、住房保障处,省建管局、省房改办、省质安总站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2012年1月30日印发
❸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整改通知要求对全国第二次大督查发现问题限期进行整改
严肃整改 狠抓落实
——务院办公厅发整改通知要求全第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进行整改
新华网北京7月28电 5月旬6月旬务院部署展重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二督查同审计署进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督查审计情况看各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央、务院重决策部署总体情况别区部门存工作协调、落实位、工作进度慢等问题
针督查发现问题务院办公厅近发《关于全第二督查发现问题进行整改通知》要求关区部门认真纠严肃整改限期处理解决存问题
整改通知剑指五类问题
根据记者前期跟随督查组调研解情况总体看各区、各部门贯彻落实重政策措施态度坚决、思路清晰、积极作督查同发现影响政策落根梗阻现象仍比较突:些部门央部署缺乏深入细致研究能制定接气实施细则存议落实议、文件传达文件现象;些部门缺乏深入线调研重政策措施公实际效没数;些部门落实重政策部署囿于局部利益相互推诿扯皮
整改通知充肯定各区、各部门取工作效同明确指贯彻落实力五类问题督查审计情况看各区、各部门胸怀全局、主作、改革创新、畏困难、讲求实效推重点工作取积极进展总体情况别区部门贯彻落实重政策措施存工作协调、落实位、工作进度慢等问题存欺瞒、弄虚作假工作作等极别现象
整改通知强调些问题现象存影响财政预算执行、项目投资落度各项工作任务期完更别问题现象扰乱工作秩序违反财经纪律积聚经济风险损害党政府形象必须认真纠严肃整改
整改事项涉及28部门
整改通知要求整改事项共26项其21项涉及北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19省(区、市)5项涉及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质检总局、工业信息化部、土资源部、商务部、海关总署、食品药品监管总局9部门包括土闲置、财政资金沉淀、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网络提速降费、药品审评审批等面
用面督查发现存建设用量闲置问题2009-2013已供应建设用闲置土总量占期平均供应量28.6%达30.5%
财政资金使用面督查发现财政预算资金支缓慢今前4月综合支进度仅23.3%;财政沉淀资金数额较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安排散;存2014及前度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
棚户区改造面督查发现省份今半棚户区改造工率足30%与全平均工作进度相比偏低
些具体项目面督查发现项目2012批准立项并进行初步设计直2014才批准施工图设计截至督查资金没完全位尚未工;项目201012月达项目资金截至20155月份项目尚未建且存量闲置资金
尤严重督查发现些弄虚作假现象虚假文件取央关闭企业补助资金;虚报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工任务、违规配保障性住房
整改落实进行底
整改通知明确要求各关区部门要针存问题认真研究析问题产原找解决问题办路径挽问题造损失影响提解决问题意见并逐制定整改案
据解各关区部门整改案要20158月15前报务院并按照明确目标限整改任务完情况于201512月31前报务院
整改通知强调各关区部门要提高整改工作认识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布置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涉及部门问题由牵部门负责协调其部门积极主配合存问题要引戒既要抓紧整改要举反三要整改契机处理解决存问题同建立健全贯彻落实党央、务院决策部署效机制确保类似问题再发
据解整改程务院办公厅选择进行跟踪督查督促各关区部门加快整改进度、落实整改措施整改力、未能按完整改任务务院领导同志所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