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施工员证查询
施工员,测量员由劳动部或建设厅发证,劳动部的证书可以在当地劳专动厅的网站或中国属建设教育协会网站查询,只需要输入身份证号,就可以查询到证书编码、成绩等。建设厅的证在建设厅网站查询,查询方式可能有所不同,请咨询当地建设厅。
B. 哪位朋友在中铁二局工作,这个单位到底如何
朋友!我是在中铁工作两年了,十二局,物资员。中铁二十五个局,每个局下面多则有十家子公司,每个公司的待遇都不一样,每个公司的不同项目、不同领导下的待遇都有天壤之别的。这个问题9000字都难说清楚了。但总的来说,中字头嘛,肯定比普遍私企待遇好;又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比一般国企待遇也要好,因为常年不能回家,节假日无休,当然你请假就能休。“那里很穷”这是当然,你想,修铁路公路的地方肯定是偏的地方,不会在市区动土,但穷的是那个地方,不是中铁这个单位。那里再穷,也是大环境不好,项目驻地也会安排好吃和住的,小环境肯定不差的,这个你不用担心,伙食很好,住肯定有空调,交通的话有自己项目上的车。至于待遇,我底薪2800,补贴700,奖金不一定,1月份奖金2800,过节费2000,红包200,决定待遇的因素我刚也说了:一,要项目好,进度快,赚得多发得多;二,领导好,碰上不好的领导,进度快也没你什么事,好的领导,进度一般都会适当地发奖金。另外如果资金周转不过来,工资会拖延,但这个基本上不用考虑,毕竟国家不会欠你一分钱的。关键看奖金收入,工资反正各公司差不了多少,进去就有2000多。所以这个待遇问题不是恒定不变的,你得长远考虑一下。像我现在这个项目,发钱是少的,但去年七七八八的也发了个七八万吧。关键是平常没机会消费,能存下钱来。另外,年轻人最大的担忧就是,难处对象,毕竟假期少,搞完一个项目又换一个地方的。先说这么多吧,你看还有什么要问的没有。打得手疼了。。。
C. 施工员证如何查询真假
1、可以上广东抄建设厅网站查询,输入证件编号就知道真假了。
D. 施工证在那里考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部门。
根据全国建筑施工企业持证上岗的要求,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业务管理水平的宗旨,常年开展面向建筑行业举办专业管理岗位人员培训班;聘请在建筑行业有教学实际经验的教师任教,保证教学质量,经培训考试合格者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颁发岗位合格证书。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命题,在培训结束时由我机构独立主持考试、批卷,上报成绩。考试通过后的2周内,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盖印颁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职业培训合格证书》。
报考条件:
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 1 )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 2 )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2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 1 )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 2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以上。
( 3 )取得本职业初级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3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 1 )本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 2 )本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 3 )取得本职业中级证书,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1. 上岗要求:
根据全国建筑施工企业持证上岗的要求,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业务管理水平的宗旨,常年开展面向建筑行业举办专业管理岗位人员培训班;聘请在建筑行业有教学实际经验的教师任教,保证教学质量,经培训考试合格者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颁发岗位合格证书。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命题,在培训结束时由我机构独立主持考试、批卷,上报成绩。考试通过后的2周内,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盖印颁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职业培训合格证书》。
2. 考试内容:
《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3. 报名资料:
一寸彩照 4 张,两寸彩照 2 张,身份证和学历证复印件各两份
E. 在什么网上能查到安全员证号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官网,官方查询网址: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官网
安全员证书颁发在在1个月之内,可在官网进行查询。安全员证编号会在证书上写明的。
安全员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到注册中心办理安全员证书变更手续:
1、人员姓名变更的;
2、人员所在单位名称变更的;
3、人员变更工作单位的。
每个月末,注册中心将三人员的变更信息情况汇总后报市建委施工安全处和建筑业管理处,由施工安全处和建筑业管理处根据人员信息变更情况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企业资质的核查。
F. 贵州省省级公积金管理中心具体位置
贵州省省级公积金管理部门为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网址:http://www.gzjs.gov.cn/webSite/main/index.aspx。
地址:贵阳市紫林庵延安西路2号。
(一)贯彻执行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承担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责任。拟订全省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并指导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廉租住房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指导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国家和省级廉租住房资金安排并指导实施。
(三)承担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责任。拟订适合省情的住房政策;指导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督促并指导省直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拟订全省住房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提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重大问题的政策建议。
(四)承担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责任。起草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及相关政策,参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草案的咨询论证工作;拟订行业体制改革计划并指导实施;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负责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导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法制建设和普法工作;负责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
(五)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拟订全省城乡规划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组织编制和实施城镇体系规划,承担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含县城)总体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以及其他规划的审查报批和监督实施;指导城市(含县城)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承担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审查报批工作,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审查报批,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保护监督工作;指导城市勘察、市政工程测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城市雕塑工作;参加大中型和重点建设项目选址工作,审核并发放《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指导城乡规划设计市场工作。
(六)承担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责任。拟订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和地方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审核和推广工程建设标准通用设计图集;拟订和发布工程建设全省统一工程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并组织实施;拟订并颁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方法、经济参数、投资估算指标、建设工期定额、建设工程劳动定额等省级标准;拟订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并指导全省各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负责对建筑市场工程造价计价行为的监督检查,拟订相关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控制价、合同价、竣工结算价等备案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发布工程造价信息,负责处理工程计价争议;指导并监督各类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的实施。
(七)承担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责任。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指导城镇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开发利用工作,拟订房地产业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拟订房地产市场建设、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权属管理、房屋租赁、房屋面积管理、房地产估价与经纪管理、物业管理、房屋征收、房屋拆迁、住宅产业化、城市危险房屋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房地产行业相关资质的审核。
(八)负责全省建筑行业的监督管理。拟订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建筑业(含室内外建筑装饰装修,下同)及建设工程服务业的行业发展战略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机构、建筑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工程承包、建筑劳务合作。
(九)监督管理建筑市场、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指导全省建筑活动,负责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拟订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房屋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有形建筑市场、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许可、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担保和工程风险等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十)承担房屋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贯彻执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备案的规章制度;负责房屋和市政工程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并参与建筑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拟订建筑业、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技术规范;编制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规划;指导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城市市政设施抗震设防工作。
(十一)承担指导城镇建设管理的责任。拟订城镇建设的政策、规划并指导实施;指导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安全和应急管理;拟订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划,负责风景名胜区的审查报批和监督管理;组织协调自然遗产项目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项目的申报与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十二)承担规范和指导村镇(含建制镇、乡和村庄)规划、建设的责任。拟订村镇建设的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村镇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村镇规划的编制、报批、实施和农村建房通用设计图的推广;指导村镇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指导村镇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负责农村住房及农村危房改造的规划、建设工作;指导受灾村镇及国家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地区的村镇迁建(重建)规划、建设工作。
(十三)承担推进建筑节能、墙体材料革新和城镇减排的责任。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的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建设领域科技项目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建设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革新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重大建筑节能项目,负责新型墙体材料的评审认定及推广应用工作;指导全省建筑节能和城镇减排工作。
(十四)负责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住房公积金政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并组织实施;监督全省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住房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安全,管理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
(十五)负责编制城乡建设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招商引资工作;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统计管理工作,监督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十六)综合管理建设行业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建设行业教育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拟订和实施行业职业(从业、执业)标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建设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组织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从业、执业)资格培训、考试、认证和注册登记管理等工作;指导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社团工作。
(十七)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相关信息的收集利用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电子政务、城建档案工作。
(十八)承担省人民政府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参考链接:http://ke..com/view/9502798.htm。
G. 贵州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准确掌握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现状,认真做好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88号)、《关于开展地质勘查行业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5号)文件要求,我厅对省内当前地质勘查行业的基本情况、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形成本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基本情况
(一)地质勘查单位概况
截至2006年度,我省共有地质勘查单位54家,国有地勘单位50家,占全省地勘单位的93%,在我省的地质勘查行业队伍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其中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17家;省煤田地质局下属10家;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下属7家,此三局所辖的地勘单位占全省地勘单位总数近70%,在我省的地勘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所有地勘单位中具有地质勘查资质最高为甲级的单位15家;具有地质勘查资质最高为乙级的单位23家,均为国有地勘单位。全省地勘单位在职职工9906人,其中地质勘查的从业人员7402名,专业技术人员4157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9%,中级技术人员90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2%,离退休人员13230名。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约1.35万元,离退休职工人均经费1.58万元。
2005年度我省共有地勘单位50家,地勘单位在职职工9913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7235名,专业技术人员4215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38名,中级技术人员746名,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约1.23万元,离退休职工人均经费1.56万元。2006年度与2005年度比较,新增4家地勘单位,均为国有地勘单位;在职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变化不大,高、中级技术人员共增加了197人,增长率达11%;在职职工人和离退休职工收入有所增加;具有地质勘查资质最高为甲级的单位增加1家,具有地质勘查资质最高为乙级的单位增加9家。2006年度较2005年度我省地勘单位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的同时,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增强和提高。
图1 贵州省地勘单位人员情况及构成
(二)地质勘查资质概况
我省地质勘查单位目前共有11类、169个地质勘查资质。资质主要集中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和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等五个专业,共138个,占资质总数的82%。资质数量较少的是气体矿产勘查、遥感地质勘查、选冶加工试验和地球化学勘查等四个专业,占资质总数的5%。(具体类别分级及数量如表1)
与2005年度相比,我省拥有地质勘查资质总数增加了30个,其中甲级增加5个,乙级增加26个,丙级减少1个,增加的资质中有3个甲级和9个乙级是4个新增地勘单位所有,其余增加的两个甲级和17个乙级是原地勘单位新增和升级所得的;另新增了气体矿产勘查类资质。除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两类资质各减少了一个外,其余各专业类别的资质数量都有所增加,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固体矿产勘查类资质数量增长最快,分别较2005年增加了8个和7个,其余增幅较平均,为3个左右。我省2006年度地质勘查资质不仅仅是在数量上体现了较大增长,更重要的是从质量上看增长的资质都是乙级以上的较高级别,并且新增的气体矿产勘查专业资质,丰富了我省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呈现出整体提高的良好势头。虽然只有少量地勘单位的资质数量和类别减少或降低,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达标,但这足以说明今后继续抓好地勘人才建设仍是我省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表1 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分级及数量
二、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
我省的国有地勘单位数量占了全省地勘单位数量的93%,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情况,基本上代表了我省整个地质勘查单位状况。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和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三局所辖的地勘单位共34个,占全省地勘单位总数近70%。因此这三个局的发展状况基本上代表了我省国有地勘单位,乃至全省地勘单位的发展状况。
图2 贵州省地质勘查资质情况(按等级和专业)
(一)国有地勘单位概况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省共有国有地质勘查单位50家。国有地勘单位拥有资质165个,占全省地质勘查资质总数的98%,包含了我省所有甲级和乙级的地质勘查资质(共38个,具体情况见表1)。目前国有地勘单位有在职职工9784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7319名,其中技术人员4082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347名;中级职称技术人员865名,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1.34万元,离退休职工人均经费1.58万元。与2005年比较,新增地质勘查单位4家;新增地质勘查资质14个,其中甲级3个、乙级9个、丙级2个;在职职工增加25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增加179名,专业技术人员减少57名(退休),高级技术人员增加33名,中级技术人员增加167名,离退休人员增加805名;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约增加0.12万元,离退休职工人均经费约增加0.02万元。
(二)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
2006年度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总资产为436908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119063万元,总负债219298万元,所有者权益217628万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资产为136589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16133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2010万元,总负债66779万元,总收入100180万元,总支出100180万元,所有者权益69810万元;省煤田地质局总资产为29300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5955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2610万元,总负债14584万元,总收入21902万元,总支出18091万元,所有者权益14716万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总资产为28941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12044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1127万元,总负债13675万元,总收入17794万元,总支出17218万元,所有者权益15267万元。与2005年度比较总资产增加8.4%,生产性资产原值减少了1.7%,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增加了27.4%,总负债增加了10%,总收入增加10.67%,总支出增加了12%,所有者权益增加了6.4%;我省国有地勘单位的经济整体稳步提高,总的资本量尤其是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有较大增长,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注重对成本的控制和对生产性资产的投入和积累。
图3 贵州省地勘单位经济运行情况
(三)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省的公益性地质项目主要集中由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和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三局开展。这三个局是我省进行有关地质工作最主要的技术支持部门,尤其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直是我省地质行业的龙头,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公益性地质工作。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6年度,在省内完成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9项,获国土资源调查资金927万元;国家资补费项目3项,国家财政专项项目1项,获省矿产资源补偿费662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0万元;省外完成了新疆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内蒙古重力调查项目,获取资金170万元。同时完成了我省贵阳、遵义等5个主要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3起,对33处地质灾害开展了应急调查,编制多部针对我省的防治地质灾害的报告、方案等,完成和新开展了29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等;开展了针对解决我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规划和立项论证工作;完成了围绕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的相关方案、报告及技术标准的编制;争取到了9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4处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等一批国家环境地质工作项目。
省煤田地质局:在煤层气勘查项目中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0万元,威宁县金斗勘查区煤矿普查项目获中央矿产资源补偿费210万元,“贵州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分析”项目获贵州省地勘基金50万元。
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获中央矿产资源补偿经费180万元,中央矿产资源补偿经费项目420万元,地方矿产资源补偿经费项目170万元。
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获贵州省放射性矿产资源调查项目,2006年项目资金10万元。
(四)从事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度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施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十余项,收入13426万元;省煤田地质局实施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11余项,完成钻探进尺13200米,收入5303.98万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2922.45万元;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1105.8万元;盘江煤电集团勘测有限责任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105万元;贵州西能物探技术有限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381.58万元;贵州宏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98万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376.53万元;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614.04万元。2006年度我省商业性地质勘查总收入近2.5亿元。
(五)矿产开发基本情况
我省2006年度进行矿产开发有一定收益的国有地勘单位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其开发方式主要是自主和合作开发矿山两种,矿种上以金、锰、磷等我省的特色优势矿种为主。自主开发矿山规模小,收入不高,合作开发矿山主要是贞丰水银洞金矿。矿业开发收入18640万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在安哥拉国签订了卢卡拉和曾扎铁锰矿合作经营合同,该合作项目已取得探矿权,探矿权面积5432平方千米,预测铁矿资源量10亿吨,锰矿资源量2亿吨。此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省对外地质勘查工作开始起步。其余国有地勘单位2006年度基本无矿产开发收入或未开展矿产开发工作。
(六)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况
在工程勘察施工方面,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拥有多项资质。如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就拥有建设部和其他部门颁发的各类工程勘查施工资质46个。管理较规范,如CS14钻机和RPS3000型地热钻机等等一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工程勘察施工方面的势力。所进行的项目包括:岩土工程勘查、岩心钻探工程、桩机施工、桩基抽芯、水源井施工、地下热矿水施工、地震物探孔施工等一批较大型的项目。以省内项目为主,省外项目有参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浙江温州桩基施工;在西藏与西藏地矿局合作开展了岩心钻探工作;在杭州、海南、重庆等地开展测量工作等。2006年度实现总收入约3.4亿元,比2005年度增长近0.4亿元。
(七)其他产业基本情况
我省可以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创收的国有地勘单位,都是原来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实力较强的单位,成立多种经营企业,开展多种经营方式进行创收。如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勘测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等。所从事的基本是与单位本身特点相关联的产业。如机加工(地勘设备维修);地质灾害治理及煤矿安全评估等煤矿技术服务;旅行社;测量;房地产开发;印刷及物资贸易、物业管理等其他产业。2006年度各国有地勘单位基本未对多种经营企业投入,多种经营的总收入为3.06亿元。
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
近年来我省地质勘查行业在改革发展中队伍不断壮大,适应能力与实力不断增强,整个行业得到了较好较快的提高。获得的经验总的来说,主要是要做好“抓三、突二、一保障”。
“抓三”:一是抓好科学的管理和监督。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科学、规范的管理重点,以制度管行业;以制度管队伍;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并对制度的遵守、执行情况进行及时、严格的监督,保证地勘队伍发展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二是抓好各级政府对地质勘查行业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的落实。国家、省等各级政府出台的地质勘查行业有关政策、文件,是对地质勘查行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最为重要的指导。只有结合我省实情,认真落实好各级政府对地质勘查行业有关政策、文件精神,才能保证地质勘查行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有章可依;三是抓好地质勘查行业的市场化建设。主要是抓好各种市场准入资质、资金、技术、设备、基础设施规范市场化操作、管理规程等的建设以及地质勘查行业的市场信息的交流等。
“突二”:首先是突出明确地质勘查行业的中心任务。坚持以地质矿产勘查为地质勘查行业的主业,以立足为我省经济、基础建设服务为重点,同时积极向外拓展;再有是突出各地质勘查队伍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其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例如一直以来作为我省地质勘查行业龙头的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6年度通过其内部资源的调整,新成立了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拥有区域地质调查等3项甲级资质、两项乙级资质和两项丙级资质。成为了该局下属17个地勘单位中资质最多、等级最高的一个。贵州省地质调查院的成立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具有了承担更大型和更多种类地质勘查项目的资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另外如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规模相对较小的地勘单位,职工人数加在一起三百多人,通过发展其优势地质勘查专业,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的放射性地质矿产勘查;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的建材非金属矿产勘查,2006年度实现总收入3312.9万元,人均10万元。
“一保障”:就是保障给地质勘查行业一个良好、有序、和谐的发展空间。
四、国有地勘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的设想
(一)总体思路
根据《决定》的要求,按照《贵州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贵州省地质勘查规划(预审稿)》等等有关文件的工作重点,结合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本设想。在“十一五”期间,国有地勘单位仍将是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核心,为我省的发展提供地质勘查技术支持的绝对力量。在这五年中,国有地勘单位要立足于做好服务我省经济、基础和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放眼国内外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不断加强学习和对外交流,提高自身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国有地勘单位的体制建设,实现我省的国有地勘单位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具体内容
1.围绕“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优势原材料工业基地”的目标开展工作
为满足“十一五”、“十二五”电煤基地、煤化工基地建设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同时满足我省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促进我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尽快把我省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的要求,积极参与煤炭资源勘查,提升现有煤炭矿山工作程度,挖掘潜力,努力发现新矿源,增加现有煤炭储量,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地质勘查工作。为进一步加快磷化工发展,建成如织金磷矿区等大型、超大型矿区、磷化工业集团,把我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部署好地质工作。为建立黔中铝工业基地,从而进一步把我省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加大铝土矿勘查等各项地质工作。
2.加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的开展
重点是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宣传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加快水资源的勘查、开发规划,提高供水能力,缓解缺水对我省经济建设、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开展石漠化治理工程相关地质工作,推进我省生态建设。为我省的道路、工程建设等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保障。做好其他地质环境规划,旅游开发等有利于我省建设发展的地质工作。
3.促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协助省及其他地方各级政府做好煤、磷、铝、锰、金、铅锌等我省重要、优势矿种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查规划工作,力争在重要矿种的资源储量上有所突破,延长矿山寿命,增加探明资源量;做好矿产资源合理保护、利用和滥采、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的规划及管理惩治工作。
4.进一步抓好商业性地质工作,促进多种经济的发展
通过多种手段,多条道路加强省外、国外项目的申请和合作,拓宽国有地勘单位的发展空间,加强国有地勘单位的生存能力。
5.加强自身建设,深化改革
配合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按企事分开的原则,稳步落实国务院有关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通过抓好管理、人才、技术水平、市场准入资质等队伍建设,深化改革,确保国有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策建议
(一)目前我省地质勘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地质勘查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地质勘查队伍尤其是国有地质勘查队伍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我省地质勘查行业也存在如下问题:地质勘查行业的现状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对地质勘查行业进行管理的各级行政部门之间,行政管理部门与管理对象之间,管理对象内部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按国务院有关要求的以企事分开的原则推进国有地质勘查队伍改革仍需不断深入;由于政府的配套政策尚未落实和其他原因,一些有利于地质勘查队伍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国有地勘单位负担较重,例如2006年度离退休数达13230人,比在职职工多出3324人,所需经费近2.1亿元。地质勘查单位存在活力不足、投入不够、人才缺乏、功能不强等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决定》的要求,构建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机制
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大力推进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地质勘查体系。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之间的职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依法行政,为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地质勘查事业单位则为政府、为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技术业务支持。理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行政主管部门与地质勘查单位之间和地质勘查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做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有效。按照统一部署、分类推进、逐步深入、择机到位的原则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
全国的国有地质勘查队伍刚经历了管理体制转换的重大调整,不宜再连续对其实施大手术,在稳步发展、逐渐深入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
2.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主要是突出地质矿产勘查这一核心任务。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按照省政府将我省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的发展方针,切实做好我省煤、磷、铝等优势矿产和金、铅锌、锑等其他矿产的勘查、规划和综合研究。同时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开展,充分重视矿山地质工作,强化地质环境调查监测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健全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体系
首先是抓好公益性地质勘查队伍的建设,保障公益性地质勘查队伍的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2006年度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通过其内部资源的调整,新成立了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拥有区域地质调查等3项甲级资质、两项乙级资质和两项丙级资质。成为了该局下属17个地勘单位中资质最多、等级最高的一个。使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具有了承担更大型和更多种类地质勘查项目的资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保证其队伍的人员精干、装备精良、实力强大。再有公益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4.切实将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
近年为顺利实现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体制转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地区差异等各种原因,优惠政策并未完全落实到位,如职工住房、福利,地勘单位用于充实设备的资金等问题较明显。切实把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将有利于拓宽地质勘查单位发展空间,解决好地勘单位财政负担,提高地质勘查单位职工的生产、生活水平。
5.抓好地质勘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地质勘查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全社会共享
进一步建立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丰富管理的数字化指标,实现对整个地质勘查行业更加及时、准确和更加科学的定量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地质信息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实现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地质信息共享,实现全省地勘单位技术、人力、设备等综合资源的共享,打破地域、专业限制和行限制业,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内及地质勘查行业与其他行业间的交流,势必带动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整体进步。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
H. 二级建造师挂靠价格最新行情到底行情如何
直接回答题主问题:
二建费用并不是题主随随便便说一个二建证书就可以确定的,
想要搞清版楚一权个二建证书的真实价格,必须还要注意这几个价格影响的重要因素:
专业上的差异
地域上的差异
是否出场以及是否带社保
以上几个要素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二建成交的价格,如果大家不能很好的判断,也可以直接在小程序:51建筑人 这个小程序上,直接和企业面对面谈,让自己的证书价值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