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屋”制度
“以房养房”的住房社会保障体制不但使低收入者有其屋,且起到调控房价作用. “低收入者有其屋”,香港公营房屋(简称“公屋”)制度,解决了30%以上、约200万人口的居住问题,被世界公认为有效保障居住的典范。
② 真是怪事,怎么老喜欢搞所谓保障房怎么就是不做公屋或公租房呢这能解决得了我们没房住的问题吗香港能
在我理解复中,公租房,是出制租形式,不属个人所有,国家所有,收取租金维护公屋,反复使用~
保障房,是为个人所私有,以保障的名义,低于市场的价钱转为个人所有,属于一次性产品。若果本着人人有房住的决心,应搞公屋。若本着人人有房子的决心,就搞保障房。但是目前情况,国力有限,很多人还是没有房住,应先解决~把国家财产转入个人名下,实为不应。没钱买房,就要纳税人给你出钱给你买房?没钱就租屋吧,有钱了再买房~穷不是你的问题,问题是你这样占用了我们纳税人的钱。
③ 我现在住香港的公屋,我想公屋转居屋,不想每个月给房租,可以去政府申请的吗
用”绿表”申请, 要放弃公屋, 居屋虽然不计地价, 约平三成, 但也不便宜, 在香港住公屋是最好的, 居屋要交管理费, 差饷, 维修等, 可能比你交租还贵
④ 急~~请问香港公屋制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有哪些呢
香港的公屋与税收,是两个问题。
公屋,是指家庭月收入在港币一万一千元以下者,才有资格申请公屋。换句话说,就是低收入人群,香港叫做草根阶层。
⑤ 在香港,公屋、居屋和私人楼宇有什么区别
在香港,公屋、居屋和私人楼宇的区别:
1、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惟以前者占大多数,本文亦针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其前身兴建的公屋。现在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
2、居屋:居者有其屋计划(简称居屋计划,Home Ownership Scheme)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房屋计划之一,由香港房屋委员会兴建公营房屋并以廉价售予低收入市民。
计划於1970年代开始推行,为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的自置居所选择,亦可让收入相对较高之公屋居民加快腾出公屋单位,供有需要人士居住。此计划内兴建的公营房屋称为居者有其屋屋苑,通称居屋。
3、私人楼宇:根据统计,香港有一半人口是居住在私人发展的楼宇。当中香港有很多大型私人屋苑,有些纯粹提供住宅,亦有些为大型综合发展,基座建有商场及社区设施,为内部居民以至区内其他居民提供起居饮食及社区服务。
(5)香港公屋制度与住房保障扩展阅读
申请公屋要求及备注:
1,必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2、申请人必须年满18岁。
3、收入不得超过政府制定之“最高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视申请人的家庭人数而定)。
4、有申请入住居者有其屋的个人或家庭,与超出“最高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的中产或富裕家庭,日后均永久不得申请公屋。
5、申请表格可到各区公共屋邨办事处索取,交出后需要3至5个月内通知。
一般年龄越低,成功分配公屋的机会率就越低,等候时间也会相对较长。至于年龄超过60岁的独居长者可以以“高龄单身人士”而获得优先配位。租金一般会占该公屋住户每月收入约10个百分比,租金亦包括该屋邨之管理费,无须补地价。
根据政府最新定立之“公屋扣分制度”,如住客入住公屋后有多次高空掷物或私自养宠物等的记录,会因应情况而扣分。如被扣尽分数,该住客会被要求强制撤出原有的公屋,并判入住中转房屋
如果申请人因犯事而被判坐牢,会被取消公屋住客的资格。
⑥ 香港的住房政策和市场状况是怎样的
香港特区政府复的房屋政策仍然沿制用前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於二○○二年十一月发表的《房屋政策声明》,即「政府坚守一贯政策,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租住公屋」。这是重要的承担,政府会继续恪守这个提供公共租住房屋的坚决承诺。
政府会继续退出公屋以外的其他房屋资助计划,把干预市场的程度减至最低。不过,政府会致力维持一个公平和稳定的环境,让私人物业市场能够健康发展,并会提升一手私人住宅物业的销售资料的透明度以及物业交易的公平性,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但这并不表示政府漠视市民的置业需要。政府会因应市场需求,增加土地供应,从根本去处理问题。
⑦ 香港申请公屋、及居屋的条件,个人的收入及家庭的收入的分别条件
公屋:首先要申请人家庭一半以上是永久居民,然后每月收入和个人总资产的最高限额在下表,括号内是扣除强积金或公积金前的收入。
1人 8,740元 (9,200元) 203,000元
2人 13,410元 (14,116元) 274,000元
3人 17,060元 (17,958元) 359,000元
4人 20,710元 (21,800元) 418,000元
5人 23,640元 (24,884元) 465,000元
6人 26,590元 (27,989元) 503,000元
7人 29,560元 (31,116元) 537,000元
8人 31,620元 (33,284元) 563,000元
9人 35,360元 (37,221元) 622,000元
10人及以上 37,150元 (39,105元) 670,000元
公屋是跟政府租的,所以并不能出售。
居屋:条件跟公屋的要求差不多,就是资格限额上面不一样。
1人 13500 265000
2-8人 27000 530000
9人 27900 572000
10人及以上 29080 616000
居屋是跟政府买的,所以补低价后可以卖出(好像还有居住年限要求)。
另外不大清楚是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即可以卖给任何人),还是只能在居屋第二市场流通(只能卖给符合居屋条件而没有居屋的人)。另外居屋停建了很多年,现在的都是货尾。。现在说要复建居屋,但什么时候开始还不知道
⑧ 香港申请公屋条件!一个人如果申请了一间,还可以申请多一间吗
现时制度下,户主去世或有特别理由如回乡养老等,迁出单位後,其配偶内可无条件获批该单位的新租约容,即俗称「转名」。户主的子女则要经入息及资产审查,若超出标准,一年後便要交回单位,若合乎标准,第二代便可申请继承单位。 不过,现时制度所采取的入息及资产审查的限额水平,比照富户政策,即入息限额为申请公屋入息限额的3倍,及资产限额为申请公屋入息限额84倍。换言之,与申请公屋相比,继承公屋的入息及资产限额均宽松得多。以三人家庭为例,每月入息不超过6.3万元及资产不多於177万元,公屋二代已可通过继承公屋的审查。
⑨ 香港地区的住房政策及市场情况
香港政府于1954年开始实施公共房屋计划,经历五十多年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迁,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公共房屋制度,不仅持续大规模地提供着公屋,并且致力于为公屋居民提供满意的居住质素和管理服务。截至2004年3月底,香港约201.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