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1、对象范围不同。
住房公积金:建立范围基本上是各单位的全体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不建立。
住房补贴:发放对象范围,是各单位的无房职工和住房面积未达到其职级所对应的住房面积标准的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是全体职工中(符合特定条件)的一部分职工。
2、个人缴纳不同。.
住房公积金:由职工个人从工资中扣缴和单位资助两部分构成,因此,职工个人是需要缴纳一部分的。
住房补贴:由单位单方面给予职工的资助,不需职工个人从工资中作扣缴。
3、解决的问题不同。
住房补贴:为了解决职工的现有住房问题。
住房公积金:为了解决职工退休或失去劳动能力后的居住问题。
『贰』 工资中的津贴、补贴、福利和奖金各指什么
一、津贴和补贴
1、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高空津贴、井下津贴、流动施工津贴、野外工作津贴、林区津贴、高温作业临时补贴、海岛津贴、艰苦气象台(站)津贴、微波站津贴、高原地区临时补贴、冷库低温津贴、基层审计人员外勤工作补贴、邮电人员外勤津贴、夜班津贴、中班津贴、
班(组)长津贴、学校班主任津贴、三种艺术(舞蹈、武功、音乐)人员工种补贴、运动队班(队)干部驻队补贴、公安干警值勤岗位津贴、环卫人员岗位津贴、广播电视天线岗位津贴、盐业岗位津贴、
废品回收人员岗位津贴、殡葬特殊行业津贴、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岗位津贴、环境监测津贴、收容遣送岗位津贴等。
2、保健性津贴: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各种社会福利院职工特殊保健津贴等。
3、技术性津贴:特殊教师补贴、科研津贴、工人技术津贴、中药老药工技术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
4、年功性津贴:工龄津贴、教龄津贴和护士工龄津贴等。
5、其他津贴: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伙食津贴(火车司机和乘务员的乘务津贴、航行和空勤人员伙食津贴、水产捕描捞人员伙食津贴、专业车队汽车司机行车津贴、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伙食补助费、少数民族伙食津贴、小伙食单位补贴等)、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性补贴以及书报费等。
6、物价补贴。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如肉类等价格补贴、副食品价格补贴、粮价补贴、煤价补贴、房贴、水电贴。
7、货币化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
8、货币化的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
9、货币化的通讯补贴。
10、支付给职工节日补助;
11、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
二、福利
1、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职工困难补助、福利部门人工费用等。
2、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职工疗养费用、防暑降温费、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及维修保养费用、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
三、奖金
1、生产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2、节约奖:各种动力、燃料、原材料等节约奖。
3、劳动竞赛奖:包括发给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各种奖金和实物奖励。
4、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
5、其他奖金:包括从兼课酬金和业余医疗卫生服务收入提成中支付的奖金等
(2)住房补贴是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吗扩展阅读
下列各项不列入工资总额的范围:
1、根据国务院发布有关规定颁发的发明创造奖和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3、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4、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5、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6、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7、对自带工具和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
8、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9、对购买本企业股票与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10、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等;
11、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手续费或管理费;
12、支付给家庭工人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
13、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
14、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叁』 津贴与补贴有什么区别呀
1、含义不同:津贴,是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补贴是为了补偿物价变动而设置的补偿,主要有生活费补贴和价格补贴。
2、形式不同:
津贴的主要形式: 地区津贴; 野外作业津贴; 井下津贴; 夜班津贴; 流动施工津贴; 冬季取暖津贴; 粮、煤、副食品补贴;高温津贴;职务津贴; 放射性或有毒气体津贴。
中国的财政补贴大部分用于以粮、棉、油、猪为主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3、性质不同:
津贴是一种补充性的工资分配形式。 津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津贴具有相对均等分配的特点。津贴的发放具有强制性,只要劳动者符合发放津贴的条件,就必须无条件向职工发放。
补贴的发放属于一种福利性质,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经营权的范畴内,目前并没有法律法规对此作出强制性规定。
(3)住房补贴是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吗扩展阅读:
津贴补贴的性质、本单位薪酬福利制度与单位性质有关。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单位不得随意乱发津贴、补贴。
2013年6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31号公布《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其中明令禁止了一些违规发放津补贴的情形:
1、反规定自行新设项目或者继续发放已经明令取消的津贴补贴的;
2、过规定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的;
3、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公务员奖励的规定,以各种名义向职工普遍发放各类奖金的;
4、在实施职务消费和福利待遇货币化改革并发放补贴后,继续开支相关职务消费和福利费用的;
5、反规定发放加班费、值班费和未休年休假补贴的;
6、反《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的通知》(中纪发〔2006〕17号)等规定,擅自提高标准发放改革性补贴的;
7、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的;
8、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实物等形式发放津贴补贴的;
9、反规定使用工会会费、福利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发放津贴补贴的;
10、大活动筹备或者节日庆祝之机,变相向职工普遍发放现金、有价证券或者与活动无关的实物的;
11、规定向关联单位(企业)转移好处,再由关联单位(企业)以各种名目给机关职工发放津贴补贴的;
12、其他违反规定发放津贴补贴的。
『肆』 工资性津贴与工资性补贴,有什么区别
生产工人的工资性津贴,是为了补偿工人额外或特殊劳动消耗及为了保证专工人的工资水平属不受特殊条件影响,而以补贴的形式支付给工人的劳动报酬,它包括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及地区津贴等。
『伍』 住房补贴是否应计入工资总额
用人单位发放给劳动者的住房补贴是否应当计入工资总额,还应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具体予以区分,对于那些专款专用,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的住房补贴,一般不应作为工资对待,而对于那些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劳动者,并且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的住房补贴,则可以考虑计入工资总额。
理论上看,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是其基于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所获得的相应报酬。对于劳动者工资的具体组成,由于实践中的情况较为复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司法解释等对此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但在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对劳动者工资总额的组成予以了明确规定,即劳动者工资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该规定还对以上六种工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相应规定。
根据这一规定,计入劳动者工资总额中的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一般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如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以及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国家统计局于同日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第四条中,对于工资总额中不包括的项目和范围也进行了相应规定,根据这一解释规定,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劳动保护方面的各种收入待遇,均不应计入工资总额,比如生活困难补贴、集体福利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取暖补贴、洗理费等。
结合劳动者工资的性质和上述规定精神可以看出,确定劳动者工资总额的时候,不能对用人单位发放给劳动者的补助、补贴等一概而论,认为均应或者均不应计入劳动者的工资总额,而是应当具体分析这些补助、补贴的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地的房改政策不尽相同,所以用人单位发放给劳动者的住房补贴是否应当计入工资总额,还应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具体予以区分。
对于那些专款专用,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的住房补贴,一般不应作为工资对待,而对于那些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劳动者,并且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的住房补贴,则可以考虑计入工资总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第一条规定,
“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陆』 住房补贴 公交补贴 生活补贴等等是和工资一起发放的吗
一般公司发补贴都不会和工资一起打卡,都会以现金的方式发放或与工资分开打卡,不知道你应聘的公司是不是正规的,最好先了解一下,因为现在确实骗子也比较多。
『柒』 住房补贴标准以及补贴形式
机关单位和一些企业为了可以让所有的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房屋,除了会为职工交付住房公积金以外还会给其一部分的住房补助资金。但是住房补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的,它必须要符合国家对于住房补贴的规定,同时办理非常完整的手续,人们可以成功的领到住房补贴金。但是非常多的人对于住房补贴的标准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住房补贴标准。
住房补贴标准
提租补贴”(即租房补贴)具体标准为:正部级240元/月,副部级210元/月,正司级130元/月,副司级115元/月,正处级100元/月,副处级(包括技术工人中的高级技师)90元/月,科级(包括技术工人中的高级工、技师和25年以上科员、办事员、初中级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80元/月,科以下70元/月。
按月领取的购房补贴,1999年至2004年的职工,按当月标准工资×月住房补贴系数(0.66);2005年1月1日以后的实行定额发放:科级以下800元;副科级900元;正科级1000元;副处级1100元;正处级1200元;副司级1400元;正司级1600元;机关工勤人员,普通工人800元,技术工人中的高级技师可达1100元。另外,无房一次性补贴和住房未达标补贴,仅对1998年12月31日(含)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发放;级差补贴则指有房老职工在其现住房面积经达标、未达标、超标处理后,因职务、技术等级晋升,按晋升后的购房补贴面积标准与晋升前的差额一次性补贴。
住房补贴形式
住房补贴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国家下拨的建房资金;二是单位售房资金;三是单位多种渠道筹集的资金。发放住房补贴的基本形式有:一次性住房补贴、基本补贴加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等三种形式。
(1)一次性补贴方式,主要针对无房的老职工,在职工购房时一次性发放。
(2)基本补贴加一次性补贴方式,按一般职工住房面积标准,逐步发放基本补贴,各级干部与一般职工因住房补贴面积标准之差形成的差额,在购房时一次性发放。
(3)按月补贴方式,主要针对新职工,在住房补贴发放年限内,按月计发。
住房补贴对象
住房补贴发放的对象是职工。目前,经济发达地方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已经实施,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参照执行,经济欠发展的地区还无法实施。
已按房改优惠政策购买了规定面积标准住房的职工不享受住房补贴;承租公有住房的职工在自愿退出所租住的住房后,可以享受住房补贴。职工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住房补贴办法和职工住房面积标准按地方政府规定施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有越来越多外国家都开始投资中国,从而使得我国房价迅速上升,在短短几年时间之中价格就翻了好几倍。而这样高昂的住房价格,有非常多的普通职工都是无法承受的起的,而机关单位和一些企业都会为没有房子以及没有达到房子平米数的人发放一些住房补贴。而通过小编给大家说的住房补贴的办理流程,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的朋友。
『捌』 求问将住房补贴计入工资是否要按福利费调整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3号)
一、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
《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