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玉林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发展逆势上扬,综合实力加快提升。初步统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82.04亿元,增长14.8%;财政收入54.67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4.61亿元,是“十五”时期5年总和的1.32倍,增长5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92亿元,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7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4531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551元,增长9.9%。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列全区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增速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进入全区前三位。
(二)统筹城乡稳步开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4.8∶38.2∶37调整优化为22.4∶40.6∶37。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85.47亿元,增长30.4%;实现增加值147.42亿元,增长26.4%。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88.71亿元,增长44.6%。“强柴兴玉”战略取得新成效,玉柴集团全年销售收入269亿元,增长28%;机械、水泥陶瓷、健康、服装皮革、电子信息五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2亿元,增长32.3%。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提升。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38.55万亩;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60家。全市共建设4个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粮食高产示范片,推广超级稻126.63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82.63万吨、水果总产量48.83万吨、肉类总产量68.57万吨、水产品产量10.21万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87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培训37.74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5.4万人。银丰国际中药港、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龙船市场经过改造后重新开业,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标准化农家店280个,商贸业加快发展,获国家商务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全市家电下乡销售额和补贴额稳居全区前3位。
(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实施新区带动,大力抓好新区建设。玉东新区完成组建并实行特区式管理,努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样板,投资23亿元的新区“三纵三横”路网已开工建设。玉柴工业园、龙潭产业园路网等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层面开工建设了2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56亿元。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实施玉林城区民主北路、民主南路、大南路北段改造;投入资金1811.8万元,硬化小街小巷106条。全市累计完成市政公用设施项目投资21 亿元,增长41%;迎宾大道二期、南江桥重建、为民路、江滨路东段堤园路及灯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玉福大道改造、二环南路建设进展顺利。城市绿地率达29.49%,绿化覆盖率达32.26%。玉林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4.1平方公里。
(四)投资拉动效果明显,项目建设硕果累累。把扩大投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全市投资5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3404个。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09%。玉柴股司国三技术改造、玉柴动力机械公司小缸柴油机、容县南方食品糊类产能扩建、玉林500千伏变电站扩建等130个重大项目实现竣工或部分投产。玉柴铸造中心一期、玉林污水处理厂二期、陆川华润水泥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获得国家下达资金项目共1246个,中央资金11.7亿元。
(五)开放合作日益深化,发展空间不断拓展。重点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总投资9.45亿元的龙潭产业园11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开工建设了龙潭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一期、广西银亿镁盐一期等重大产业项目;铁山港东岸码头及玉林产业园前期工作有效开展。洛湛铁路玉林段建成通车,结束了北流、容县不通火车的历史;玉林至铁山港铁路、玉林海关监管区开工建设;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龙潭至山口一级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绣江复航工程纳入了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成功承办了桂台农业合作研讨会。第六届玉博会合同投资额236.51亿元,比上届增长24.35%。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4.7亿元,增长28%。
(六)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优化。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降耗。预计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1.29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6.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7.39万吨,比上年下降14.9%;二氧化硫排放总量6.52万吨,比上年下降11.9%。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平均值99%。全民义务植树695万株,全市植树造林23.07万亩,森林覆盖率59%。
(七)民生保障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全市民生投入33.14亿元。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全面完成。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投入8000多万元扶持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返乡农民工3.8万人,帮助46.6万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参保人数116万人,发放保险金8.97亿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7.25万人;新农合参合率91.21%;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实现了乡乡镇镇有敬老院。全市新增廉租住房1440套,8273户家庭获廉租住房保障。投资3亿多元,完成了200多公里的乡村道路硬化。解决了20.8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5940万元,建设移民新村30个,改造移民旧危房481户,新(改)建移民村屯道路228.15公里。财政投入教育支出25.81亿元,增长17.2%;投资2.44亿元,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406个;动工兴建了玉林特殊教育学校和玉东小学;资助贫困生3.84万人。提前完成1206个村点村村通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加快推进,获国家级科技立项8 项,专利授权达280件。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顺利通过容县国家卫生县城和玉林市自治区卫生城市复审验收。开展“百镇千村万户”平安创建活动,市、县两级领导带头大接访,集中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全年没有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八)政府建设有效推进,行政效能有新提升。共办理代表建议90件,政协提案213件,已全部办理完毕。依法治市扎实推进,普法、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迈出新步伐。强化政务服务建设,便民惠民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集中办理行政审批成效显著,重点企业(项目)直通车服务有效实施,机关作风明显改进,行政效能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审批事项21.67万件,办结21.65万件,办结率99.9%,发展环境明显优化,荣获首届“中国创业之城”称号。
Ⅱ 玉林市需一个出海口!能否让10公里的距离不再望海兴叹
前言:
很多玉林读者都深有疑问又同时深感叹息:玉林市为何没有出海口?玉林市为何与大海中间却非要横亘10公里阻碍?这10公里的距离玉林市只能望海兴叹啊!
一. 岭南都会——玉林市:
1.玉林市历史悠久,是广西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
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是广西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玉林最早可追溯到秦朝时期,玉林的前身是唐朝初期的郁林州,而郁林州又可追溯到汉朝初期的岭南九郡之一郁林郡。汉朝初期的郁林郡,则又是由秦朝岭南三郡之一的桂林郡,分拆改制而来。
2.玉林市历来是广西经济发达、人文荟萃之地
自秦汉以来,玉林就是广西境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之地。古代的玉林,既有着“岭南都会”之称,又有着“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之誉;现代的玉林市,则是世界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世界牛仔裤之都、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国家级建材生产出口基地、国家南方药材之都。
二· 玉林市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期:
1. 玉林市区位优势明显
玉林市背靠大西南,向东紧邻华南地区,向西与东南亚遥遥相望,向南直面北部湾。玉林自身又位于广西广东交界区域,向左面向全广西地区、向右面向着广东整个粤西地区,是广西联系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广东联系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通道。
2. 玉林经济发展迅速
玉林市经济总量多年来一直稳居广西全区前列,城乡居民收入也一直领跑全区。2018年玉林市GDP达到1032.74亿,位居广西14个地市中的第四名,是桂东、桂东南地区首位。仅仅排在广西首府南宁市、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国际旅游名称桂林市之后。
3.玉林发展前景十分可期
目前的玉林市,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每一年都在持续增强。广西正努力的把玉林市打造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通道和重要枢纽。这将从根本上重塑玉林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可以想象得到未来玉林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盼、可期的!
七·玉林拥有出海口不是梦
1.广西正在铁山港东边打造玉林出海口
现在,广西自治区牵头、北海市和玉林市携手,正在铁山港东边海岸线建设2个10万吨级码头泊位。这2个码头泊位将于2020年上半年建成,最快可于2020年中开港。
2.正在兴建的龙港新区
(1)2017年,自治区批复同意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龙港新区,现在龙港新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建设。规划中的龙港新区,将涵盖北海市的合浦县、玉林市的博白县,新区采取“一区两园”的建设模式,即包括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玉林龙潭产业园。
(2)这其实也是相当于建设另外一种形式的玉林出海口、港口,只不过形式不一样而已,功能和作用还是差不多的。相信未来的龙港新区,能大大的带动玉林市和北海市的经济发展,成为环北部湾发展的新增长核。
3.玉林出海口建成之后,还会建设一批相配套的高速公路
届时广西将以玉林新港口、出海口为支点、节点,谋划建设玉林至港口、玉林至湛江、浦北至北流(清湾)、南宁至玉林至珠海等一大批高速公路,甚至是新的高铁线路也是很有可能。等到玉林出海口建成,玉林的发展必将是一片大好的繁荣局面,玉林将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Ⅲ 玉林市湿地公园
4.6亿投资!广西玉林首个湿地公园开工
同时开工的狮子山公园、龟山公园三期建设项目分别投资6300万元和2500万元
[来源] 玉林日报 [作者] 黄云 刘钦明 唐海斌 [日期] 2010-10-14
园林在线10月14日消息:“北有龟山公园,南有狮子山公园,中有湿地公园”,三园一线、山水相得益彰,这样一幅美景将在明年出现在广大市民眼前。10月13日上午,玉林市湿地公园、狮子山公园、龟山公园三期建设项目在玉东新区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玉林市领导刘子福、吕汉江、李克民、赵炳火出席开工仪式。市委副书记、玉东新区工委第一书记刘子福宣布三个公园项目开工。
三个公园项目开工建设是玉东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1236”工程,建设低碳玉东、打造宜居新区的又一具体行动和重要措施。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市长韩元利高度重视三个公园项目建设,多次关心和过问项目筹备情况。玉林市首个项目总投资4.6亿元的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占地1619亩,其中水体面积约780亩,计划在明年国庆节前竣工开放使用。狮子山公园、龟山公园三期建设项目总投资分别达6300万元和2500万元,均计划在2011年春节前竣工开放使用。
副市长李克民在开工仪式上讲话。他指出,三个公园建成后,将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在社会效益上,提升城市品位;在生态效益上,改善环境质量;在经济效益上,促使周边土地迅速升值。这对玉林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承载力、做大做强玉林休闲旅游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树立信心,发扬勇于创业、善于创新、敢于创先的“玉东精神”,克难攻坚,破解难题,努力抓好项目建设。项目承建单位要严格按照各项建设标准和规范,精心管理,科学施工,把三个公园建成精品工程、优质工程、示范工程、满意工程。
湿地公园鸟瞰图。
湿地公园:城市新绿核
玉林市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北起龟山公园,南临人民东路,西靠龟山大道,东接茂林镇南流江,与狮子山公园隔路相望,是一个集生态、亲水、文化、艺术、运动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生态文化公园。
湿地公园主要景区由4部分组成,分别为主入口广场、“五潭映峰”、“龙湖烟雨”和“梦湖静清”,其中重点景区“五潭映峰”由龟瀑潭、翡翠潭、一线潭、醉红潭、水趣潭巧妙结合,相得益彰,龙湖和梦湖水光山色,虚无缥缈,恍如仙境。项目配套建设观光电瓶车道路、护坡、绿化景观、园林小品、电气照明、水上游乐设施、休闲设施等。湿地公园建成后,将青山和绿水融为一体,人文和生态相互连接,极大地改善现有人居环境,彰显和发挥“城市绿核”的功能。
狮子山公园:自然、生态、野趣
狮子山公园鸟瞰图。
狮子山公园位于玉东新区秀水大道与人民东路(玉容公路)交汇处的南侧,公园山体高大,松林分布,山脉绵远,北段山体高耸如狮头,南段山体如狮尾,在山体侧边远眺,犹如一头北望的雄狮。
狮子山公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玉林城区首个以突出“自然、生态、野趣”为主题的绿色公园。项目占地517亩,其中山岭主体约250亩、水体约28亩,其余为疏林草地、休闲健身景区。项目总投资63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公园大门和侧门,长约6公里的电瓶车观光道路,植物科普园,以及景观长廊、园林建筑小品、生态停车场、水体工程、电气照明工程、给水排水系统等配套设施。
龟山公园三期:基础设施更完备
龟山公园入口鸟瞰图。
龟山公园位于教育东路以南、龟山大道以东,规划总面积约为3000亩,将建设成为集纪念性公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公园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公园。
龟山公园三期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公园正门、广场、瀑布、假山、雕塑、上山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庭廊、曲桥、公厕以及管理用房设施等。其中公园正门位于玉东大道与龟山大道交接处,入口广场宽约60米,长约100米,规划为龟山公园和湿地公园的主要出入口,以景观大树、休闲广场、瀑布水体、摩崖石刻为主题,青山、绿水、城市、游人将在天地间交融,形成森林景观、低碳环境、生态文化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