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关系跨省转移后计算退休金中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应如何计算问题
个人指数化工资是以交费基数除以/参保地当地社平工资来计算这个指数(每年的),最后再把所有的指数算平均数
所以,异地转移,并不会影响个人指数化工资,因为是分开计算每年的,最后再算平均数
Ⅱ 社保转移到外地会影响退休金金额吗
社保转移到外地会影响退休金,如果转入地的社平工资相对转出地要高一些,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退休金也要高一些;反之亦然。
社保计算公式: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比例))÷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蓄额(含利息)÷计发月数。
由此可见,退休时能领多少养老金与你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以及养老金领取地的职工平均工资等密切相关。同样的条件下,一线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要高于其他地方,那么在一线城市领取的养老金要比其他地方高得多。
所以说,并不是你换了城市工作就一定要转移社保。如果你在一个城市缴纳了十几年的社保,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回老家工作,此时的社保可以考虑不转移。
(2)社保转移后按什么金额发工资扩展阅读:
社保异地转移政策:男的满50岁,女的满40岁,换城市工作不能在新的城市建立社保账户,只能建立临时账户,原先交的社保也不能转移到新的城市。缴入临时账户的,养老关系不发生转移,仍在原参保地,待达到养老金领取条件时,将临时账户中的全部储蓄额归集到一起,转移养老金领取地或户籍地。(注意一点:如果是同省户籍人员在省内流动就业,申请省内转移时,不设年龄以上限制!)。
社保异地转移手续具体流程如下:
1、须带材料:转出地社保机构办理的《个人帐户转移表》、个人缴费记录及《转入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专)户》转移申报表,转入单位须在《转入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专)户转移申报表》上加盖公章。
2、办理程序:
①参保人须提供在外社保缴费清单,经业务管理员审核后,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联系函》;
②参保人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联系函》到市区统筹范围以外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并将办理《个人帐户转移表》及个人缴费记录带回;
③参保人填报《转入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专)户转移申报表》(转入单位须盖单位公章)连同《个人帐户转移表》及个人缴费记录交业务管理员,业务管理员审核无误后,打印《转入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转入情况表》。
Ⅲ 因为社保基数调整,但是公司发给员工的工资还是按原来的的社保基数计算出来的工资发的
按照新标准金额做账,下个月把少的钱从工资扣回来
Ⅳ 请问员工转工之后由于工资发生了变更,那么社保缴交金额是否跟着一起变化
不会~
社保缴纳金额是和你的缴费基数有关,缴费基数是一年调整一次。
Ⅳ 社保转移后,退休金标准怎么算
社保转移肯定是亏的。假如你原来是江西工作,个人一个月交100元,公司给你版交250,这样你个人权的社保帐号为100+250=350元。假设你这样交了180个月,你可以享受的养老金的标准是按每个月350的标准享受。而你将社保转到上海,要知道社保转移公司的这部分钱是不会给你转移的,只能转的是个人交的部分,也就是说,你转走了,上海的社保总额为100元。哪一天,你要回老家养老,你又要从上海转回来,你仍只能转个人交的部分,公司给你交的转为当地社保基金,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了。你觉得亏不亏呢。所以,我建议楼主要想好,我个人觉得,社保最好是老家交了是最好的,这样等你回老家养老的基本就很高除非,你将来准备在上海定居并拿到上海户口。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Ⅵ 工资关系转移是什么意思
没有工资关系转移,应该是指的社保转移。
社保转移是指在对于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转移养老保险关系需要走三个流程,参保人只要申请即可,剩下的工作将由两地社保部门进行对接转移。
新参保地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并向原参保地发出同意接受函——原参保地办理转移手续——新参保地接受转移手续和资金,三个流程走完之后即可办妥转移接续手续,政策规定每个流程最多15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对于参保者来说,最多45个工作日就可以将全部手续办完。
办理流程
(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5)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Ⅶ 社保转移后-以后退休了工资怎样领呢,之前缴的社保和后来缴得不一样,后单位我
在新单位享受,与缴费多少无关。享受条件按个人账户和年限
Ⅷ 社保转移部分单位缴费 对个人退休后领取社保金额有没有影响
1、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2、要看你在哪里办理的退休养老,这涉及当地的社会统筹水平,也就是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3、所谓的社保转移部分单位缴费,是从社会统筹水平高的地方(比如上海)向社会统筹水平低(比如南京)的地方转移。
举例而言:你原来在上海工作,通过单位缴纳社保,单位缴纳部分是进入上海的社会统筹基金。现在你到南京工作甚或以后在南京办理退休,南京的社会统筹水平也就是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肯定低于上海,那么现在上海把原来单位缴纳的部分划入到你个人账户,看前面的公式就明白了,一个降下来,一个要升上去,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平衡。
Ⅸ 确定社保缴费基数是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算
社保缴费基数是按应发工资算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十一》规定,缴费基数是本人工资。在实际操作中,本人工资一般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对缴费基数的规定:
1、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2、新招职工(包括研究生、大学生、大中专毕业生等)以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3、单位派出的长期脱产学习人员、经批准请长假的职工,保留工资关系的,以脱产或请假的上年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4、单位派到境外、国外工作的职工,按本人出境(国)上年在本单位领取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次年的缴费工资基数按上年本单位平均工资增长率进行调整。
5、失业后再就业的职工,以再就业起薪当月的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6、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