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主动离职,公司未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可以要求赔偿金吗
个人缴费以参保人月应税工资、薪金收入为基数。
假如你无法举证实际收入是专3000元的话,单凭劳动合同是属没用的。因为劳动合同的3000元基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劳动报酬,假如你请假或出工不足会导致收入降低,相信这部分工作B劳务公司会做得比你想象的要完整。
这事同时涉及个人所得税,A、B公司会不遗余力去处理。虽然真理在你那边,可谁都知道,黎明前的夜是最黑的。
胜诉的话公司必须补缴社保,但你已向B公司签署了自愿按2000元缴纳的保证书(你的过失),可能无法得到其它补偿。
㈡ 入职四年公司未按工资全额缴纳社保,现离职,可要求补偿吗
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专劳动合同属: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 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㈢ 公司未按员工实际工资交纳社保,如何追讨
公司未按员工实际工资交纳社保,这也是大家常常遇到的问题。要吃哑巴亏,当然不。那如何追讨呢?
一、对于企业隐瞒社会保险缴费数额行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你可以先和单位协商让他们按正常程序补缴,同时把利害关系讲清楚,受处罚时的负担情况;
二、协商不成时,可以走劳动仲裁的程序,直至到法院起诉,但要注意诉讼时效;
三、也可以同时去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要有个人工资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条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但未参加的,或者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向职工支付费用。
㈣ 公司未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导致工伤赔偿受到损失
虽然没有国家性的规定出台必须由单位赔偿损失,但是很多地方性的规定已经出台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少报职工工资,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造成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从法理精神上说也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一旦发生工伤,职工享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而工伤保险基金会严格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64条规定,即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核定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缴费工资本应等于职工实际工资总额,但由于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数额,导致工伤职工享受不到法律规定的待遇标准,才使得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缩水。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第二十三条缴费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从理论上讲,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数额与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工伤保险待遇降低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工伤职工对此没有任何过错,用人单位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行政责任的同时,也应该为工伤职工、工伤职工供养亲属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而承担民事责任。单位少报工资数额和职工人数,不应只承担行政责任,造成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的,差额部分的损益还应由用人单位补足。
㈤ 如果单位没有按照实际工资购买社保,对公司怎么处罚
1、对直接主管复人员和责任制人员的处罚: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缴费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00元以上10000以下的罚款:(三)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的。
2、对单位的处罚:依据《劳动监察保障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3、社会保险机构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4.《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第十四条 对缴费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警告,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规定从缴费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
㈥ 公司未缴纳社保,未按时发放工资,如何要求赔偿
可以先跟单位协商解决工资以及缴纳社保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 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这里的“缴纳社会保险”,司法实践中一般理解为足额,如果公司已经缴了,只是没有足额缴纳,不应看做是未缴纳社会保险,补缴即可。所以员工不能拥有单方解除权(也就是不写辞职报告,说走就走的权利),也就不能享有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甚至还要因此对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㈦ 主动离职,公司未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可以要求赔偿金吗
你的事不来在于是不是自自动离职,而在于社保缴费基数低于本人实际工资是不是符合社保规定。
社保的缴费基数可以是参保人的基本工资,也可以按社保机构确定的当地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之间选择。
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60%
,在这之间选择一个标准作为缴费基数都是允许的。
如果你的缴费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社平数的60%
,倒是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否则没有什么意义。
㈧ 公司未缴纳社保,解释说工资里给予了社保补助,要赔偿先得把社保补助退回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因为既然已经出现和公司讨论社保合不合理的情况双方肯定已经翻脸,到法院和专进行劳动仲属裁这种情况下也只能依法办事,而根据法律条款,公司没有缴纳社保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占理的,因为这是法律明文确定的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况且公司解释工资有社保补助,肯定也不是以社保的名义(因为这是违法的),这样公司要求员工退回社保补助也无从谈起。
㈨ 用人单位未按照本人实际工资缴纳社保,现本人想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请问该怎么做
如果你有证据,就到单位所在地区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你的赔偿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