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开一个小店里面只有一个工人没交社保就不做应该怎么发工资
我开一个小美容店,里面就一个工人
㈡ 每月单位正常发工资,他会不会忘了给交社保
一般来说,不会忘记的。具体原因如下:
1、单位缴纳社保,和社保局之间内,是有信息系统容的,在这个系统里,第一个月缴纳社保,是要增加人员的,审核通过后,只要后面不做“减员”操作,这个人在系统里就一直缴纳着,不会自己无缘无故就不缴纳了。
2、每个月,这个系统中缴纳的社保金额,核算工资的人员是要与工资表里社保扣款这一项核对的,只有系统中的数据,与工资表上扣款数据一致了,核算工资的人员才会认为自己的工资表做的是正确的,否则核算工资的人员也会再次检查的。
3、缴纳社保后,会出具缴费凭据,财务人员会拿这个缴费凭据与公司发放工资数额进行核对,对上了,才会发放工资、做账等等。
从以上三个程序来看,一般情况下,如果社保增员增加上了,也就是第一个月开始缴纳了,如果没有做减员,正常发放工资的话,是不会忘了缴纳社保的。
㈢ 对于非全日制的员工没有缴纳社保,怎么入账它的工资能入工资表做费用可以直接入劳务费么
只能进劳务费进行做账,企业同时每月申报税款时按雇工的劳务费总额减去800元后按20%代扣个税。做账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劳务费
贷: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没有缴纳五险的临时雇工,属于支付劳动报酬,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 税率为20% 。
例如: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 200 元个税; 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 = 800 元个税。
3、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4、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
5、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3)做了工资没交社保扩展阅读:
根据会计制度、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企业支付的劳务费支出,不构成工资总额,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劳务费”科目,并不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不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
在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时,劳务费应当在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劳务费扣除标准(注意,不是工资标准,如计税工资标准等)内,据实扣除。
㈣ 工资扣了社保却没有交的记录
进入公司购买社保,社保费是由公司统一代扣代缴,通常就是公司在工资里扣下个人部分后,再统一上缴社保,但有时候,公司说已经扣缴了社保,自己却在网上查不到扣缴记录怎么办?
系统延迟
社保的代缴时候,就是当月的整个月都是有效的,就是你在当月那一天缴都可以,但是扣缴后,还需要几个工作日到账时间,有时候系统延迟,就会造成公司已经扣缴了,但是在网上却查询不到,这也是正常情况,隔几天再去查就可以了。
查询工具有误
查询社保缴费记录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比如微信查询、支付宝查询,但这些都是第三方的工具,并不是社保官方的工具,有时候也是会出错的,所以,查询时需要确认查询的工具是否有误,通常社保都会有当地官方的查询工具。
公司已扣费未代缴
如果查询社保缴费记录就是官方的途径,查询方法也没问题,就是查不到缴费记录,那有可能是公司已经扣你的工资,但还未帮员工扣缴社保,找公司负责社保的人员问问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已扣缴未备案
还有一种情况是,公司确实已经扣缴了社保,银行流水都打印出来,但员工就是在网上查询不到扣缴记录,这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在社保局办理备案,就等于没有帮员工开通他自己的社保账户,这时,就算公司扣缴了,他也没办法查询到。如下图所示:需要办理<就业登记>。
办理就业登记,通常需要审核几个工作日的审核时候,如果社保负责人粗心,虽然提交了,却没有检查结果,也会造成员工没有备案成功,也就会造成虽然公司已经扣了社保费,但是员工就是查不到社保缴费记录。
社保前台确认
如果网上查询不到,但公司又确实扣缴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去社保局前台查询,看看是出了什么问题,造成在网上查询不了缴费记录。
进行补办
找出是哪种原因,造成在网上查不到社保扣费记录后,就需要及时补办了,不然会造成不可逆的后里,比如,虽然扣了工资,但没扣缴,就会造成社保连续时间断开等。
㈤ 在单位上班4年了,单位没交社保,做假帐,把我们的工资做成社保补贴怎么办
按照规定企业有义务为员工购买社保 如果四年单位都没有购买 你可以向劳动局进行投诉
㈥ 用人单位不交社保,拖欠工资怎么办
㈦ 没有交社保,员工工资可以做账吗
不违法,社保是按基数缴费的,这个基数是当地按平均工资算出来的
你的缴费基数是1500元,也许你们当地缴费基数才1000元呢??
多出来的300也许是加班费、补贴、效绩奖。
社保缴费基数是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当地职工上一年度的平均月工资计算出来的当年本地职工社保缴费基数的幅度,也叫核定缴费基数,这个通常是说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因为有些城市有些险种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另外设置缴费基数,比一定以社平工资为标准,养老就一定是以社平工资算的。
最低缴费基数是社保缴费基数的60%,最高缴费基数是社保缴费基数的300%,各单位企业按照自身与员工的经济情况,在规定的社保基数范围内(60%-300%)选定为员工购买社保的缴费基数,然后按照各险种的比例购买。只要不超过最低基数与最高基数,社保就没问题。
㈧ 员工没有工资只交社保,怎么个税申报
没有工资只交社保,个税申报应把个税做0申报处理。
社保的缴纳是以职工上年平均工资为基数的,也就是说社保的基础是工资。目前你们公司在社保登记了给员工发了多少多少工资,在税务这边却做0申报。
虽然现在税务和社保尚未实现信息共享,但若有一天共享了,对你们公司就是大麻烦。税务会说,为什么发了工资,你们却做0申报,有逃税嫌疑。
工资,社保,个税,合同,公积金等是员工所在单位的法律关系。必须一一对应,这样公司才好管理,才能应付劳动监察,应付有关部门的随时稽核。
申报时所需资料:
根据一个纳税年度内的所得、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免(扣)税额、应补(退)税额等情况,如实填写并报送《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
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有效身份证件,包括纳税人的身份证、护照、回乡证、军人身份证件等。
纳税申报时需要填报的信息:一般只需填写个人的相关基础信息、各项所得的年所得额、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免税额、应补(退)税额。
个人的相关基础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照类型及号码、职业、任职受雇单位、经常居住地、中国境内有效联系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如果是外籍人员,除上述内容外,还需填报国籍、抵华日期等信息。
纳税申报表的领取:纳税申报表可以从税务局网站上免费下载,也可以直接到各地方税务机关的办税大厅免费领取。
通过兼职取得高收入者的申报:从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的主管地税机关申报。
个税如何申报:
年所得12万元以上,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11项所得合计达到12万元。这11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如果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所得超过12万元,无论其平常取得各项所得时是否已足额缴纳了个人所得税,或者是否已向税务机关进行了自行纳税申报,年度终了后,均应当按《办法》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不包括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㈨ 公司员工没有工资但是交了社保可以吗,怎么做账呢
如没停薪留职的文件,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存在法律风险的,员工事后可以有权进行权益追诉的。所以在工薪、工作内容上的约定是关键。至于帐面也是基于这些约定按实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