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7年社保缴费比例,单位多少
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工资的20%和8%;
医疗保险:单位和回个人分别缴纳约10%和2%;
失业答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2%和1%;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约2%,个人不缴费。
拓展资料
社保缴费是指参加各类社保保险并缴纳保费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特指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社保缴费分为两部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
社保缴纳基数一般是指当月的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
资料来源:网络:社保缴费
『贰』 我市2017年个人交满15年社会保险。我想知道今年工资涨了多少钱
社保也有好几个标准的,看你教的的哪一档的,不同的档位涨的钱也不一样,具体的社保网站上应该会有,而且现在政策越来越好,退休工资基本上每年都会上调一两次。
『叁』 2017年关于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近日,上海社保局公布了2015年度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年均71269元,月平均工资为回5939元。答
以此我们可以推算出2016上海社保缴费基数最低值标准为:
缴费基数下限计算公式:上年度月均工资*0.6,即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上年度平均工资的60%
2017上海社保缴费基数下限=5939*0.6=3563.4
另,上海社保缴费周期不是按自然年度计算的,上海社保缴费周期为本年度的4月1日至第二年度的3月31日为一个社保缴费周期。即2017上海社保缴费基数周期时间为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
『肆』 2017年社保工资涨吗涨多少
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1月1日起,为2016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6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5%左右。
刚刚下发通知,各省市都还没有进入程序制定调整办法,你就急着涨多少了。你没有往年调整退休金的经历、经验吗? 耐心点,等着吧,至少6月份以后你再问。
『伍』 2017年个人社保交多少
1、社保包含抄了职工社保、灵活就业袭人员社保、城乡居民社保等情况,每一种缴费金额的计算是不一样的;
2、同一年内同一种社保时,职工社保、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各地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是不一样的,上限是当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的300%、下限是当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的60%;城乡居民社保缴费金额上限虽不受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限制,但是由当地确定最高缴费金额。
因此建议你向当地社保机构直接咨询。
『陆』 2017年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单位和个人扣款比率是多少
社保缴费基数是因人而异
因地而异
一般来说
社保缴费基数与上年度本人平均工资或者本地区社平工资相关
假设甲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
那么他的缴费基数就是5000元
对一个地区而言
有一个最低缴费基数和最高缴费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是本地区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
最高缴费基数则是300%
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一般是单位合计35%
个人合计10.5%
各个地方略有不同
『柒』 社保缴费基数上调,2017年实际到手工资是多少
一般以上复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制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捌』 2017年计提工资和社保
计提:
一、社保问题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代: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发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代:其他应收款-个人部分
现金/银行存款
交社保:
借:管理费用-社保(企业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代:银行存款
二、五项基金
计提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代:应缴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水利基金
缴纳时:借:应缴税费--五项。
『玖』 2017年社保涨多少
可以自己查一下。
查询社保的方法有三种:
社保中心查询,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帐号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上网查询,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你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出生年月),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电话咨询,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