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统计局统计的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否包括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谢谢了,大神帮忙
关注“罗爷法律”头条号查看更多法律知识!点击头像即可获得免费法律咨询!
以单位为整体报送
“根本没有人来找我算工资,这个平均工资里肯定没算我的吧?”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这个有关平均工资话题的讨论中,不少网友有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计算并不是挨个去询问职工本人,而是以单位为整体无遗漏地报送的。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关于劳动工资的调查要由国家统计局部署安排,各省市按要求完成各项调查前期准备工作。
依照《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填报指标,调查单位报送的数据主要包括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平均人数、工资总额和在岗职工等指标。
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就是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除以在岗职工平均人数”算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平均人数”并不等同于单位当时的准确人数,而是整个报告期内人员的平均数量。
最后,各级统计机构审核、验收和上报数据,并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全国各省共同进行数据的联审评估。按照先国家再各省的顺序,经国家统计局审核同意后,各省发布数据。
指税前工资
还包括社保、福利等
据了解,调查中的“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是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了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而且还包括一部分福利。但是很多人理解认为,“工资”就是税后工资、实发工资,这是导致与发布数据感觉有差异的原因之一。
其次,虽然称作“平均工资”,它并不能完全代表工资的平均水平。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热门行业工资水平较高,拉高了全行业工资水平。
此外,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实发工资水平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的工资。由于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向前追溯执行的,补发的工资按规定也在发放时计入工资总额,这也使得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的增加。
反映经济运行状况
提供计算养老金依据
既然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无法完全代表工资的平均水平,除了让人们“吐槽”“受打击”以外,计算它有什么意义呢?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等指标是经济运行状况的反映,还有着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包括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在内的劳动工资统计,不仅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工资总额等情况,还能得到分行业、分登记注册类型等分类情况,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实施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更重要的是,在制定社会保险征缴标准、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计算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及确定人身损害司法赔偿等多个领域,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等指标都是不可或缺的依据。(记者张世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❷ 2019全国社保平均工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领取的时候按退休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专为基数属计算,比如2019年领取的时候按照2018社平工资,2020年领取的时候按照2019年的社平工资,这里的年份不一定是一个自然年的,要按社保年度的,比如2018年7月1号到2019年6月30号是一个社保年度
❸ 社保月均工资收入表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保缴纳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❹ 员工的平均工资跟社保缴费基数有什么关系
根据相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按照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
一般来说,工资越高、社保的缴费基数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缴费基数是存在上限和下限的。
对于收入过高或过低的人群,还相应地设定了缴费基数的上下限:
职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下限的,以下限作为缴费基数;
高于上限的,以上限作为缴费基数;
月平均工资在上下限之间的,则按本人实际工资收入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4)各省的社保平均工资扩展阅读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❺ 社保年平均工资算法
全国统一政策,企业职工用职工本人上一年全年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下岗或者无业人员用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一定比例(个人选择)做为缴费基数。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❻ 社保年平均工资算法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全国统一政策,企业职工用职工本人上一年全年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下岗或者无业人员用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一定比例(个人选择)做为缴费基数。
❼ 社保当各年平均工资在哪里公布
一般每年是统计局公布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然后社保局根据这个标准,来核定当年的社会保险缴纳基数标准.
养老保险一般是参照省厅公布的上年度社平工资
医疗及其他的参照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市社平工资.
各地不一样.
❽ 每年 社保 报平均工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内比如社容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上海市2004年的情况为例,2003年社会月平均工资是1847元。
❾ 社保平均工资怎么算
给你举个例子以一个农民工每月挣块钱为例。个人要缴养老保险费8%,也就是每月要缴80元,一年960元。如果该农民工年年参保、年年退保,15年他一共缴费14400元,也会退14400元,没有损失,但也没有新的权益产生。但如果不退保,会是另一种结果。首先,这15年的14400元仍然是该农民工的。到了符合领取条件的时候,男性会按139的系数除,得到每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103元。其次,如果当地的平均工资或者单位缴费平均工资是2000元,而单位是按照其本人工资1000元钱的20%来缴纳养老保险费,单位每月要缴200元,15年共要缴36000元钱。到符合领取条件时,按照缴费工资基数1000元,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000元,合并计算缴费基数大体是1500元,每缴费一年是一个百分点的权益,缴费15年的话,那等于每个月该农民工可以领取225元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加基础养老金,大体是每月330元,一年3960元。换言之,如果按个人15年缴14400元来算,该农民工只用三年多的时间就把这些都拿回来了。以下为参考资料: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相关政策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如何保障参保人员权益不受损害?1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中国政府网接受了在线访谈。为什么单位缴费只转12%?不论转多少,参保者个人权益没有损失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单位缴费大约为20%,但是目前规定只转移12%,这是不是意味着参保者的权益会损失40%呢?胡晓义澄清,单位缴费跨地区的转移,是为了平衡地区之间的资金关系,不影响个人养老保险权益的累积,也不影响个人养老金的计算。他介绍了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职工符合领取养老保险条件之后,其养老金计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按照其个人账户全部的储存额,包括本息,除以一个系数,如果是男性除以139、女性除以170,计算出其每个月应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标准。另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大体上是按照本人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的相互关系确定最终领取待遇的基数,然后缴费满15年,就领这个基数的15%,在此基础上如果多缴费一年就再多领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缴费20年就领20%,缴费30年就领30%。这就意味着,最终领取的养老待遇只和本人缴费的多少、本人缴费年限的长短相关,至于省对省、市对市的资金是怎么转移的、转移多少跟个人没有直接关系。如何办理转续?领凭证、拨电话、办手续、转资金一位参保人员,具体该怎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呢?胡晓义说,主要有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领凭证。当一个劳动者离开一个城市,他一定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一张参保缴费凭证。参保缴费凭证上有三项关键信息:一是这名劳动者在当地参保的起始时间;二是他实际缴费的月数;三是他在本地参保期间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是多少。“有了这个凭证,等于参保人员,包括农民工有了一个自己养老保险权益的存折,里面记录了你累积的权益,代表着政府对劳动者今后权益的郑重承诺。”第二个环节是拨电话。人社部已在网上公布了全国2800多个县级和县以上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全部联系方式,具体网址是。劳动者在两地之间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事务时,可以通过这个电话进行联系、核对。第三个环节是办手续。具体的流动人员或者所在单位向新的就业地提出接续申请,其他的事情就由当地的社会保险机构在规定时间内来办理就可以了。最后一个环节是转移资金。要把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资金,还有单位缴费规定比例的资金转移到新的就业地。到此,整个转移接续的流程就算完成了。为什么不许退保?不退保,是为了给将来争取更大利益从1月1日起,“退保”不再被允许。有人质疑,如果之后不再参保,不让退保会不会导致以前交的保费拿不回来?胡晓义明确表示:“凡是本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论什么时候,都会保全利益。现在不退保是为了给参保人将来争取更大的利益。即使从此以后再不参保、不续缴,又不满15年可享养老金待遇的年限,凡是个人缴费的部分在将来到达退休年龄后,也全部会退给本人,而且是连本带息。”胡晓义强调,退保实际上是对农民工权益的最大损害,因为他退的只能是个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