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计提工资和计提社保
1)你们的老板真是抠抄门到家袭了,2月份的工资还要到三月底才发!!!
2)这里有个你们最初的一个月的工资是否是当月计提之后下月伐的呢?如果是的,那么久应该是你说的:先2月做计提2月工资,3月做发放2月工资。
3)如果不是的,那么也就是说最初的那个月(如2月份),根本就没有计提工资,那么就应该是在3月份计提2月份的工资,然后在发放2月份的工资了,你看到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了吧!
4)同样的,一般的情况,公司成立后会到社保去登记开立社保账户,也比如是2月份成立并开户,那么社保会在3月份给单位寄送单位缴费通知单,这张通知单的月份表示是3月份,也就是说,社保应该是缴费月实际缴纳的是上月份从工资中扣除下来的应缴额,你们这样做实际缴纳的是上个月份的,但是会与社保的以自然月份为缴费月份的形式有一个月的差异
2. 会计中从计提工资到发放工资的做法一整套的
“应付职工薪酬 ”是一个 负债类性质 的会计科目,计提时尚未发放 要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表示这一项负债增加,而实际发放时 就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表示负债减少。
职工薪酬除了辞退福利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情况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会
——公会经费
——住房公积金
——职工教育经费
职工薪酬的计量标准:1.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计量(当期职工薪酬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少提的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
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二者恰好相等的分录)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1)以自产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视同商品销售)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以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 (专门为发放福利而购入商品花的钱)
(2)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者租赁房屋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借:管理费用(一般是给管理人员居住)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企业自有的房屋)
其他应付款 (若是租赁房屋,应付的房租)
(3)向职工提供了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
例如 公司为留住人才,将按固定资产入账的公寓以低于成本的价款出售给职工,出售合同规定,职工在取得住房后必须在公司服务若干年。出售给职工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固定资产
在合同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该长期待摊费用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长期待摊费用
3.辞退福利(解除劳动关系补偿)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注:大部分括号里的内容是为了解释说明的。
3. 如何做计提工资、发放工资、和交社保会计分录
计提和缴纳社保会计分录如下:
已执行新会计准则的
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单位部分)
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计提时
借:管理(销售、制造)费用、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单位部分)
未执行新会计准则的
借:管理(销售、制造)费用等科目 (单位部分)
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4. 怎么计提社保费,怎么计提工资
1、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是在发放工资时计算代扣的,不是在提取时内计算的。容 2、会计分录 (1)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 贷:其他应付款--公积金(个人) 贷:库存现金 (3)交纳社保时: 借:管理费用--社保(公司承担) 借:管理费用--公积金(公司)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 借:其他应付款--公积金(个人)) 贷:银行存款
假设:我的工资1400,社保492.8,扣除我个人121,公司负担社保371.8,我实际拿的工资1279,关于社保的计提缴纳,工资的计提发放,完整的分录1.提取:借:管理费用 1400+371.8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400 其他应付歀-社保 371.82.发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4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负担部分)121 库存现金 12793.缴社保:借:其他应付款-社保492.8 贷:银行存款492.8。
5. 计提工资,社保以及发放,该如何做分录呢
首先。别把问题复杂化。一笔大分录多借多贷看着就头疼。拆开来分析。
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
支付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
贷:现金(实际发放) 8000
贷:应缴税金——个税 2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个人承担部分) 1600
贷: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 200
支付社会保险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单位承担部分) 3000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个人承担) 1600
贷:银行存款 4600
支付住房公积金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 200
借: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 200
贷:银行存款 400
至于之前会计做账需要从长期待摊费用调整至管理费用就看你们单位有什么具体规定了。如果是我。直接 借:管理费用——工资(之前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的全部工资部分) 100000
借:管理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之前摊销的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部分红字冲回) -90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 10000
当然这笔分录是当年的调整分录,如果涉及以前年度调整,请参照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且你要先知道前任会计每个月或季度是不是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及确切金额。
6. 计提工资,社保以及发放,该如何做分录。谢谢
完整的做法如下:
先计提工资
工资(含个人缴纳部分社保和公积金)先计提,计入相关费专用
借:管理费用等属——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然后发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等
(实际发的工资)
其他应付款——社保
(扣除个人缴纳部分的社保和公积金)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扣除个税部分)
然后还有计提单位缴纳的社保及公积金
借:管理费用——社保
(社保和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含公积金)
然后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时候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其他应付款——社保
贷:银行存款等
7. 计提工资,发放工资,社保,个税怎样做凭证
按照会计分录准则,制作计提工资、发放工资、缴纳个税和社保的会计分录,反映真内是的财务容收支情况:具体操作如下:
一、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研发等相关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二、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社保或者公积金(公司代扣代缴部分)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公司代扣代缴部分)
三、缴纳社保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或者公积金(公司代扣代缴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或者公积金(公司部分)
贷:银行存款-社保或者公积金账户
四、个税扣款
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8. 计提工资和社保个人和单位部分分录怎么做
要知道,会计的工作就是将复杂的事项简单化。你提的问题就是用最标准的会计方式,就是最简单的方法:(社保费不用计提,因为本身社保费就是当月扣缴当月的,公司在次月发放工资时计提)当月扣缴社保费时:借:管理费用-社保费借:其他应收款-社保费贷:银行存款月未计提工资时:(按你实际发生的部门入对应成本、费用科目)借:管理费用-工资借:销售费用-工资借:制造费用-工资借:生产成本-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次月发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其他应收款-社保费贷:库存现金
9. 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分录 两种处理方法有什么区别。
计提工资的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专薪酬
发放工属资时的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为什么要计提后发放,原因为:
1、权责发生制要求当月发生的费用要记在当月,而实际工作中,工资发放是必须等到该月过完了才能发放,就造成工资计算和发放的滞后性,所以,在该月月末需要根据历史情况或者用别的手段暂估该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做计提分录入账。这样就满足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2、会计法和会计准则都有明确的规定,每月发放工资,都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进行核算,如果工资不进行计提核算,就无法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进行核算。
注意,如果是当月工资当月发放,工资就不要计提,而是月底分配工资,比如工资分摊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