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入职员工的社保基数如何确定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缴费基数上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300%以上的部份不计入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下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的60%为缴费基数。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上下限的规定,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雇工和非本市城镇户口职工不得低于50%,私营企业法人、股东、个体工商户业主不得低于100%);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本市职工平均工资每年由市统计局公布。
缴费基数在同一缴费年度内一年一定,中途不作变更。每年4-6月,用人单位应根据所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通知,申报本单位职工新一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Ⅱ 新入职员工第一个月参保,申报基数按什么标准
新进本单位的人员以职工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
参保单位以本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缴费基数。
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作为本年度月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在同一缴费年度内一年一定,中途不作变更。每年4-6月,用人单位应根据所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通知,申报本单位职工新一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2)员工入职第一个月社保基数扩展阅读: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每年7月,参保单位须到办理参保登记的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或区社会保险所(以下统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下一结算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参保单位申报的缴费基数,须经参保职工本人签名或采用公示的方法确认。
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
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计算依据。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后,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
职工缴费基数越高,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
而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将直接降低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水平
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职工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是指,职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个日历年度内所取得的全部货币收入。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Ⅲ 新入职员工社保基数如何确定
五险一金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是工资的实发数,也就是税前工资的总额。以工资为10000元的为例,介绍下“五险一金”的缴费情况。
1、养老保险的范围和缴费: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例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8%,单位负责20%,个人负担8%,计算如下:
单位缴费:10000*20%=2000
个人缴费:10000*8%=800
每月共交2800元
2、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按保险缴费基数进行缴纳。
例如医疗保险按10%的比例缴交,单位和个人分别负担8%和2%,也就是分别负担800元和200元,每月共缴交1000元。
3、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按照缴费基数进行缴纳。例如失业保险按3%的比例缴交,单位和个人分别负担2%和1%,计算出来就是分别负担200元和100元,每月共缴交300元。
4、工伤保险
这项全部由单位缴交,个人不用负担,缴费比例是0.5-2%之间,比例按依据是上一年度工伤保险的报销情况,假如比例是0.5%,那单位每月需要缴交50元。
5、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一样也是个人不用负担,生育保险费按照保险基数进行缴纳,由公司全额缴纳,按0.5%的比较缴交,单位每月缴交50
元。
6、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职工个人缴存部分由单位代扣后,连同单位缴存部分一并缴存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内。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各负担12%,也就是各出1200元,每月共缴交2400元。
(3)员工入职第一个月社保基数扩展阅读:
新员工社保缴费流程:
一、企业新开户
携带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复印件及单位公章办理就业开户及外网开户。
二、新员工交社保所需材料
1、必备材料:用人单位持与招用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书》(一式两份)、《招用职工登记表》(一式两份)、《劳动用工备案花名册》(一式四份);
2、大中专毕业生及干部身份就业登记继续在原芝罘区人社综合服务大厅办理,其中《劳动用工备案花名册》(一式五份)每人单独填写;
3、就业转失业人员需持《就业失业登记证》;
4、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需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烟台市芝罘区城镇就业困难群体认定表》;
5、调转人员需持个人最后一个单位的《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个人挂档人员须持个人原托管部门开具的《停止缴纳社会保险通知单》;
6、市外转入人员需持转出地保险部门开具的《参保凭证》。
三、新员工交社保流程
上述准备好后,按照规定就近到街道人社所大厅办理。用工备案在街道人社所办理。单位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完成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后,参保单位采取社保网上申报增员或社保前台增员方式增员缴费。
参考资料来源:
凤凰金融-企业怎么给新员工交社保?
网络-五险一金
Ⅳ 员工在1月份入职,7月后社保基数怎么算谢谢
你好!以成都社保为例
1、每年1-6月在新基数还没有出台之前,缴纳的基数都是按照上年度版基数在缴纳
2、6月以权后出台了新基数后,在缴纳人员需要补缴1-6月所产生的社保差额
3、每年都是这样以此类推。请采纳,谢谢!
Ⅳ 新入职企业员工社保基数
养老保险,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企业缴纳20%,个人缴纳8%;
医疗保险,由企业和回员工共同缴纳,答企业缴纳7.5%,个人缴纳2%;
失业保险,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企业缴纳2%,个人缴纳1%;
工伤保险,由企业自己缴纳,企业缴纳1%;
生育保险,由企业自己缴纳,企业缴纳0.8%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Ⅵ 当年计算上年平均工资用于核定社保基数时,上年新入职的员工,第一个月若不是全勤,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如果第一个月发了工资且交了社保就要计算在内,等于年度工资性收入总额除以12。
如果第一个月没有缴交社保,可以以后11个月的工资性收入总额除以11。
Ⅶ 新入职员工第一个月参保,申报基数按什么标准a、第一个月基本工资,b、第一个月基本工资和合同中写明的每
缴费基数应该是第一个月的“整月工资”。
若是员工是 当月1日入职,那么发的回这个月就是工资全答额。
那么社保、住房公积金,都应该拿这个数字来做基数。
若是,员工是月中旬或者月下旬入职,就应该计算出来——若是整月,员工工资应该多少,然后以整月工资为基数。
然后,等到次年4月核定社保基数时,再按在此公司前期(4月以前的)的月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等到次年7月核定住房公积金基数是,再按按在此公司前期(7月以前的)的月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具体还想确认的话,可以致电当地劳动局咨询电话12333(各省市都是这个号码),或者去所属社保中心咨询一下。
Ⅷ 新入职员工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职工本人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本市上年职工月专平均工资60%的,以本市属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60%作为缴费基数,高于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作为缴费基数。
新入职的员工以起薪当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从第二年起,按上一年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Ⅸ 员工第一个月入职,社保和公积金要不要扣
当月是会扣取的,社保和公积金是要扣的,单位和自己各交一部分。
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律上的强制义务,而且是双方的法定义务,劳动关系的双方对此不可协商变通。
一.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
员工可随时向劳动监察举报要求用人单位缴纳,处理结果往往是限期补缴;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缴纳了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员工在职期间一旦发生此类情况,相应的费用由社保基金负担。相反,如不缴纳社保,发生了此类情况,用人单位按照社保的标准自行负担。
二.法律依据:
《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退休;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失业;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三)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Ⅹ 社保是不是入职第一个月就需要缴纳社保
用人单位是在用工之日起30天内为员工缴纳社保。
5月份才缴纳保险是不合法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仲裁结果看能否离职。
可以以此理由,解除合同。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10)员工入职第一个月社保基数扩展阅读:
社会保险费的征集方式
1.比例保险费制
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采用比例制,原来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保险人遭遇风险事故期间所丧失的收入,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须参照其平时赖以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为衡量给付的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保费计算的根据。
以工作为基准的比例保险费制最大的缺陷是社会保险的负担直接与工资相联系,不管是雇主雇员双方负担社会保险费还是其中一方负担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的负担都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其结果会导致资本排挤劳动,从而引起失业增加。
2. 均等保险费制
即不论被保险人或其雇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计收同额的保险费。这一制度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普遍实施;而且采用此种方法征收保险费的国家,在其给付时,一般也采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义。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缴纳相同的保费,在负担能力方面明显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