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会计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分别怎么入账
社保应先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部分: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单位)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各项保险(单位)
个人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各项保险(个人)
银行扣缴: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各项保险(单位)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各项保险(个人)
贷:银行存款
如何计算保费: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2. 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即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费率。我国《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的征缴费率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规定,对不同的社会保险险种,我们实行不同的征缴比例。
『贰』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五险一金)仅计入单位承担部分还是单位+个人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的帐务处理如下:
新准则个人应承担的社保费用是在计提时反映(以应计入管专理费用的为例属):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个人含个税的收入)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用(个人承担部分含五险一金)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用(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单位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叁』 个人缴纳社保需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吗
计入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制核算。
『肆』 企业承担的那部分社保属于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吗
不属于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
属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属于为员工支付的工资以及福利。
企业承担的那部分社保费用,通过“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和 “应付职工职工薪酬--社保(单位部分) ”科目进行核算,属于工资薪金类支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单位负担的应由职工个人承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不属于单位应承担的正常费用支出,不符合税收政策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
(4)社保企业部分走应付职工薪酬吗扩展阅读:
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但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3) 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它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伍』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包括哪些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哪些内容----------新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包括: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其中,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5)社保企业部分走应付职工薪酬吗扩展阅读: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记入“销售费用”科目,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
记入“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记入“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陆』 应付职工薪酬中社会保险部分的处理
计提工资时
借:管来理费用
--(后勤人自员)
借
: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其中的社会保险费是企业负担的部分,
发放时做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个人负担的部分
)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括个(人负担的部分
)
上交时,分录
借记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全部
)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括个(全部)
贷记
银行存款
『柒』 单位承担的社保,应该直接计入费用,还是需要先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社会保险的单抄位部分袭需要先计提,再缴纳。计提的过程就是借记成本费用的社会保险费,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的职工保险费,等到缴纳的时候,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的保险费,贷记银行存款。
比较规范的账务处理,应该是计提后 再缴纳。这样容易看出某月缴纳的社保是多少,交没交。
如果直接计入成本费用,处理上也不算逻辑错误,但是业务规范性上不高。
『捌』 社保分个人与企业部分
按工资计提分录一样,分员工部门计提入账。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基本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目前,我国基本社保采取比例保险费制。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社会保险费的分担主体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其中,企业与个人按费率等比分担制分担。
财务处理中,个人部分直接从应付职工工资中扣除,企业负担部分需计入产品成本、期间损益。
完整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一、计提工资及企业负担的社保费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应付工资和社保费)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的应付工资和社保费)
借:管理费用(厂部员工的应付工资和社保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工资总额)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负担部分)
二、从员工工资中代扣个人负担的社保费用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负担部分)
三、全额缴纳社保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加上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