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缴费基数 > 社保里缴费基数31500

社保里缴费基数31500

发布时间:2020-12-25 09:48:20

『壹』 上海外来城镇户口的政策变化

一:本地富人比外地穷人纳税额更少上海市民与外地来沪打工者采取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导致同等收入情况下,外地人(穷人)比上海人(富人)纳税更多,并且随着收入增加,多纳税差额也不断增加。 表一:上海户口员工与外来缴纳综合保险员工所得税比较表:说明:由于应纳税所得是扣除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及公积金部分,因此形成外来人员与上海本地人相同工资情况下应纳税所得的不同,可能有人会说,由于上海员工缴纳了更多的社保部分,而且到手的现金还没有外来的员工多。但是请明确,缴纳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部分是投资于自己,自己因此直接受益,和上交的税收为国家做贡献完全是两码事,所以不能混为一谈。工资、薪金(人民币)上海人应纳税所得额外来(综合保险)人员应纳税所得额上海人应缴税额外来人员应缴税额相差金额.648000912.731225312.272300019438.64210003512.733875362.272500021438.64230003984.664375390.34二:无差别的劳动及同等收入下企业为富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远远高于穷人 企业为个人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类。尽管企业的钱不是直接给到个人,而是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安排,但从企业为员工付出的代价和员工获得的保障为正比例关系,可以看出一模一样无差别的劳动下,由于户籍和出生地不同,企业为此所缴纳的社会保障金额大不相同,员工所获得的利益和保障随即也有天渊之别。表二:上海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金额表:(金额单位:元/人民币)员工类型上海户口必须缴纳4金居住证(企业可以只交3金)综合保险(非施工单位)综合保险(施工单位)“民工”工资基数企业缴纳4金金额企业缴纳3金金额企业缴纳综合保险金额企业缴纳综合保险金额2000860720216.995.4300012901080216.995.4500021501800216.995.4800034402880216.995.486763730.363123.36216.995.48676为上限超过均按此数交3730.363123.36216.995.4 上表可以看出,同样的劳动,户籍和身份不同,企业为此员工所缴纳和承担的社会保障金和义务也完全两样。尤其是缴纳综合保险的员工,如果缴纳综合保险的员工工资在8000元将少获得相当于3223元的社会保险和贷款福利。现在在上海的确有很多企业利用这种政策性差别给予外来员工不公平的待遇。同样的劳动、同样的资历,企业却不为你缴纳保障与福利。这种典型户籍歧视性政策不知道有什么依据,而且利益差别还是如此之大。三、越是低收入、弱势群体,其社会保障级别越低 上海推出了居住证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外来人才”,比如高学历有稳定职业的外来人员,因为居住证没有所在公司的证明是办不了的。尤其是本科(不含本科)以下如果失业很难去申请续办居住证。居住证在上海名义上与上海本地户口“无任何差别”,同样可以办理“四金”,可是诸如“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额一样,但员工不纳入上海养老保险体制”,“不能再上海等级领取失业保险金”等具体措施,让同样的“四金”因为身份不同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还有一种综合保险,说起来是给“外来一般打工者”的保障,是上海得以人性化的“亮点”,可是首先综合保险比四金的保障相距何止十万八千,其次综合保险还细分为了“施工单位”(在企业上班的外来打工者)“施工单位”(在工地干活的民工),并且也是遵循了社会地位越低,越贫穷保障级别就越低的规律。表三:上海户口、居住证、综合保险的保障和福利差别比较表:相关人员政策社保项目上海户口居住证综合保险(非施工单位)综合保险(施工单位)“民工”必须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了居住证原则上要缴纳三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可缴纳但并不强制。如果不缴纳三险,企业也可以只缴纳综合保险。外来人员如果不办理3金、4金就必须办理综合保险养老保险1、累计缴纳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2、按月领取规定计发的养老金直到死亡。3、死亡后又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直系困难亲属补助费。1、不纳入上海养老体系,不能在上海领养老金。2、离开上海时提取个人缴纳的8%部分,企业缴纳的22%不能提取。3、养老要根据持证者户籍所在地政策,上海不管。1、不是养老保险,是养老补贴。2、单位为个人缴费三年内累计满十二个月的,可获得一份老年补贴凭证。超过作废从零计算。3、目前老年补贴一份约为1050元。即连续工作10年10500元。4、男60,女50退休后,根据补贴凭证多少,一次性领取养老补贴。无失业保险1、持上海户口者,失业后可登记领取失业金。2、缴纳满失业保险满一年可领2个月保险金,保费年限增加一年,领取期限增加2月。3、保费5年以上10年以下领取期限18个月,10年以上领取期限24个月。4、第13到24个月,领取金额为1至12个月的80%。5、保险金标准高于最低生活保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1、单位与本人户籍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失业保险金由两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协商,协商未能取得一致的,由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2、不能在上海登记领取失业金。无医疗保险1、门、急诊。在职时先由个人账户支付,支付完,本人负担1500元,超过部分医疗保险基金50%,个人50%。退休后,个人账户支付,用完后,个人先付700元,超过部分,个人负担一级医院45%,二级医院50%,三级医院55%,剩下医保基金支付。2、住院及观察。在职时1500以内自己付,超过部分医疗基金85%,个人15%。退休后,1200以内自己支付,超过部分医疗基金92%,个人8%。超过70000以上部分在职和退休都为医疗基金80%,个人20%。3、缴纳20年可享受退休后医疗保险。1、退休前在上海享受上海本地医疗保险。2、退休后上海不承担居住证的医疗保险。3、退休后需要转回原籍,只能转自己缴纳的2%,企业的12%不能提取。1、住院医疗保险。缴纳综合保险期间才能享有,缴费中断期间发生住院的不能享受。2、患病及非工伤住院,超过起付线(上年全市平均工资10%)以上部分由综合保险承担80%。个人承担20%。3、连续缴费月数享受相应最高医疗待遇最高额,缴费一个月最高为上年年平均工资1/3,连续缴费1年为上年平均年工资4倍。4、日常医药补贴。每人每月20元日常药费补贴。可以买药,也可在指定医院体检。不能提现。5、综合保险卡不能在门、急诊使用。只能在住院时使用。住房公积金1、一个贷款首次购自住房,贷款额最高30万。2、每户家庭2人及以上参加贷款,首次购自住房可达60万。3、首次购房,补充住房公积金一人可贷款额度10万。2人及以上20万。1、在上海买房可享受上海户籍同等待遇。2、企业“可以”给有居住证的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即使缴纳了3险,不缴纳住房公积金也是合法的。无工伤保险六金,部分企业缴纳无1、 参加综合保险期间因工伤或职业病,享受医疗、抢救费用,伤残津贴、补助,生活护理,旧伤复发医疗,安装、配置辅助器械费用。2、 参加综合保险起见工伤死亡,享受丧葬补助,因工死亡补助,亲属抚恤金,以上3项合计标准为100个月的上年全市职工平均月工资。生育保险六金,部分企业缴纳。可以报销与生育有关费用。无无保费清零无此问题1、居住证要中间从不间断地办理且一直成功,连续15年以上,否则社保中心将自动停止社保缴纳并转从本市社保系统转出(即本市社保缴费年限归零)2、假如休假、患病、失业,两个月之内没有公司接受并且缴纳四金,你前面所交的全部 归零。1、每累计12个月获得养老补贴凭证一个。2、3年内未达到累计12个月,从零开始累计。子女教育无此问题1、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子女可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地所在教育部门安排。2、需要回原籍中考、高考。子女无在上海受义务教育权利。婚姻登记无此问题凭居住证不能办理结婚证。不能办理结婚证。护照签证无此问题护照、港澳台通行证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必须回原籍办理。悖论四:发达地区社保资金来源多负担小,不发达地区社保资金来源少负担更重。 表三中对比显示了居住证及综合保险与上海社保四金几个重要差别:1、 居住证不等于户籍,养老保险、及退休后的医疗保险必须要回原籍,然而,如果一个人在上海工作了15年甚至更长,那么又有多少人会回到已经陌生的家乡?不会去,退休后这些保障上海并不提供。2、 居住证办理的四金在企业为员工缴纳的金额部分同上海本地员工一样,但是由于外地人不再上海保障体系内,退休后要回原籍,但是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统筹部分不能转回原籍,只能把个人部分带走,因此外地员工为上海社保做出了贡献,却不能享受保障,回到原籍,由于没有对原籍社保提供缴纳任何费用,因此要么加大原籍的社保负担,要么自身没有任何保障。3、 在一些政策对接问题上的含糊,会导致“两不管”,比如失业保险不能在上海办理,由两地社保部门“协调”,协调不一致提请上一级部门确定。这就让办理失业保险者看见的摸不着了。4、 综合保险提供的保障只在缴纳且住院时有效,暂停缴纳时住院没有。不是养老保险,而是养老补贴,以现在每12月累计1个养老凭证价值1050计算,10年10500,连续工作30年,才31500元养老金。并且“施工单位”(民工)的综合保险连这个补贴都没有。 另外居住证在续签手续,外来人员婚育、子女教育、出国签证,以及一定时限内的保费清零等问题上也和本地户籍存在相当差异。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想要缩小贫富差距,照顾中、低收入及农村弱势群体,说起来容易,但在具体的地方策略实施上想要周全考虑仍然困难。

『贰』 外来人员在上海只交养老保险,不交社保可以吗

上海市民与外地来沪打工者采取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导致同等收入情况下,外地人(穷人)比上海人(富人)纳税更多,并且随着收入增加,多纳税差额也不断增加。 表一:上海户口员工与外来缴纳综合保险员工所得税比较表: 说明:由于应纳税所得是扣除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及公积金部分,因此形成外来人员与上海本地人相同工资情况下应纳税所得的不同,可能有人会说,由于上海员工缴纳了更多的社保部分,而且到手的现金还没有外来的员工多。但是请明确,缴纳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部分是投资于自己,自己因此直接受益,和上交的税收为国家做贡献完全是两码事,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工资、薪金(人民币) 上海人应纳税所得额 外来(综合保险)人员应纳税所得额 上海人应缴税额 外来人员应缴税额 相差金额 2000 0 0 2000 0 0 3000 460 1000 23 75 52 4000 1280 2000 103 175 72 5000 2100 3000 190 325 135 8000 4560 6000 559 825 266 10000 6438.64 8000 912.73 1225 312.27 23000 19438.64 21000 3512.73 3875 362.27 25000 21438.64 23000 3984.66 4375 390.34 二:无差别的劳动及同等收入下企业为富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远远高于穷人 企业为个人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类。尽管企业的钱不是直接给到个人,而是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安排,但从企业为员工付出的代价和员工获得的保障为正比例关系,可以看出一模一样无差别的劳动下,由于户籍和出生地不同,企业为此所缴纳的社会保障金额大不相同,员工所获得的利益和保障随即也有天渊之别。 表二:上海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金额表:(金额单位:元/人民币) 员工类型 上海户口必须缴纳4金 居住证(企业可以只交3金) 综合保险(非施工单位) 综合保险(施工单位)“民工” 工资基数 企业缴纳4金金额 企业缴纳3金金额 企业缴纳综合保险金额 企业缴纳综合保险金额 2000 860 720 216.9 95.4 3000 1290 1080 216.9 95.4 5000 2150 1800 216.9 95.4 8000 3440 2880 216.9 95.4 8676 3730.36 3123.36 216.9 95.4 8676为上限超过均按此数交 3730.36 3123.36 216.9 95.4 上表可以看出,同样的劳动,户籍和身份不同,企业为此员工所缴纳和承担的社会保障金和义务也完全两样。尤其是缴纳综合保险的员工,如果缴纳综合保险的员工工资在8000元将少获得相当于3223元的社会保险和贷款福利。现在在上海的确有很多企业利用这种政策性差别给予外来员工不公平的待遇。同样的劳动、同样的资历,企业却不为你缴纳保障与福利。这种典型户籍歧视性政策不知道有什么依据,而且利益差别还是如此之大。 三、越是低收入、弱势群体,其社会保障级别越低 上海推出了居住证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外来人才”,比如高学历有稳定职业的外来人员,因为居住证没有所在公司的证明是办不了的。尤其是本科(不含本科)以下如果失业很难去申请续办居住证。 居住证在上海名义上与上海本地户口“无任何差别”,同样可以办理“四金”,可是诸如“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额一样,但员工不纳入上海养老保险体制”,“不能再上海等级领取失业保险金”等具体措施,让同样的“四金”因为身份不同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还有一种综合保险,说起来是给“外来一般打工者”的保障,是上海得以人性化的“亮点”,可是首先综合保险比四金的保障相距何止十万八千,其次综合保险还细分为了“施工单位”(在企业上班的外来打工者)“施工单位”(在工地干活的民工),并且也是遵循了社会地位越低,越贫穷保障级别就越低的规律。 表三:上海户口、居住证、综合保险的保障和福利差别比较表: 相关人 员政策 社保项目 上海户口 居住证 综合保险(非施工单位) 综合保险(施工单位)“民工” 必须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 办理了居住证原则上要缴纳三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可缴纳但并不强制。如果不缴纳三险,企业也可以只缴纳综合保险 外来人员如果不办理3金、4金就必须办理综合保险 养老保险 1、累计缴纳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 2、按月领取规定计发的养老金直到死亡。 3、死亡后又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直系困难亲属补助费。 1、不纳入上海养老体系,不能在上海领养老金。 2、离开上海时提取个人缴纳的8%部分,企业缴纳的22%不能提取。 3、养老要根据持证者户籍所在地政策,上海不管。 1、不是养老保险,是养老补贴。 2、单位为个人缴费三年内累计满十二个月的,可获得一份老年补贴凭证。超过作废从零计算。 3、目前老年补贴一份约为1050元。即连续工作10年10500元。 4、男60,女50退休后,根据补贴凭证多少,一次性领取养老补贴。 无 失业保险 1、持上海户口者,失业后可登记领取失业金。 2、缴纳满失业保险满一年可领2个月保险金,保费年限增加一年,领取期限增加2月。 3、保费5年以上10年以下领取期限18个月,10年以上领取期限24个月。 4、第13到24个月,领取金额为1至12个月的80%。 5、保险金标准高于最低生活保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1、单位与本人户籍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失业保险金由两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协商,协商未能取得一致的,由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2、不能在上海登记领取失业金。 无 医疗保险 1、门、急诊。在职时先由个人账户支付,支付完,本人负担1500元,超过部分医疗保险基金50%,个人50%。 退休后,个人账户支付,用完后,个人先付700元,超过部分,个人负担一级医院45%,二级医院50%,三级医院55%,剩下医保基金支付。 2、住院及观察。在职时1500以内自己付,超过部分医疗基金85%,个人15%。退休后,1200以内自己支付,超过部分医疗基金92%,个人8%。超过70000以上部分在职和退休都为医疗基金80%,个人20%。 3、缴纳20年可享受退休后医疗保险。 1、退休前在上海享受上海本地医疗保险。 2、退休后上海不承担居住证的医疗保险。 3、退休后需要转回原籍,只能转自己缴纳的2%,企业的12%不能提取。 1、住院医疗保险。缴纳综合保险期间才能享有,缴费中断期间发生住院的不能享受。 2、患病及非工伤住院,超过起付线(上年全市平均工资10%)以上部分由综合保险承担80%。个人承担20%。 3、连续缴费月数享受相应最高医疗待遇最高额,缴费一个月最高为上年年平均工资1/3,连续缴费1年为上年平均年工资4倍。 4、日常医药补贴。每人每月20元日常药费补贴。可以买药,也可在指定医院体检。不能提现。 5、综合保险卡不能在门、急诊使用。只能在住院时使用。 住房公积金 1、一个贷款首次购自住房,贷款额最高30万。 2、每户家庭2人及以上参加贷款,首次购自住房可达60万。 3、首次购房,补充住房公积金一人可贷款额度10万。2人及以上20万。 1、在上海买房可享受上海户籍同等待遇。 2、企业“可以”给有居住证的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即使缴纳了3险,不缴纳住房公积金也是合法的。 无 工伤保险 六金,部分企业缴纳 无 1、 参加综合保险期间因工伤或职业病,享受医疗、抢救费用,伤残津贴、补助,生活护理,旧伤复发医疗,安装、配置辅助器械费用。 2、 参加综合保险起见工伤死亡,享受丧葬补助,因工死亡补助,亲属抚恤金,以上3项合计标准为100个月的上年全市职工平均月工资。 生育保险 六金,部分企业缴纳。可以报销与生育有关费用。 无 无 保费清零 无此问题 1、居住证要中间从不间断地办理且一直成功,连续15年以上,否则社保中心将自动停止社保缴纳并转从本市社保系统转出(即本市社保缴费年限归零) 2、假如休假、患病、失业,两个月之内没有公司接受并且缴纳四金,你前面所交的全部 归零。 1、每累计12个月获得养老补贴凭证一个。 2、3年内未达到累计12个月,从零开始累计。 子女教育 无此问题 1、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证有效期内,子女可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地所在教育部门安排。2、需要回原籍中考、高考。 子女无在上海受义务教育权利。 婚姻登记 无此问题 凭居住证不能办理结婚证。 不能办理结婚证。 护照签证 无此问题 护照、港澳台通行证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办理。 必须回原籍办理。 悖论四:发达地区社保资金来源多负担小,不发达地区社保资金来源少负担更重。 表三中对比显示了居住证及综合保险与上海社保四金几个重要差别: 1、 居住证不等于户籍,养老保险、及退休后的医疗保险必须要回原籍,然而,如果一个人在上海工作了15年甚至更长,那么又有多少人会回到已经陌生的家乡?不会去,退休后这些保障上海并不提供。 2、 居住证办理的四金在企业为员工缴纳的金额部分同上海本地员工一样,但是由于外地人不再上海保障体系内,退休后要回原籍,但是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统筹部分不能转回原籍,只能把个人部分带走,因此外地员工为上海社保做出了贡献,却不能享受保障,回到原籍,由于没有对原籍社保提供缴纳任何费用,因此要么加大原籍的社保负担,要么自身没有任何保障。 3、 在一些政策对接问题上的含糊,会导致“两不管”,比如失业保险不能在上海办理,由两地社保部门“协调”,协调不一致提请上一级部门确定。这就让办理失业保险者看见的摸不着了。 4、 综合保险提供的保障只在缴纳且住院时有效,暂停缴纳时住院没有。不是养老保险,而是养老补贴,以现在每12月累计1个养老凭证价值1050计算,10年10500,连续工作30年,才31500元养老金。并且“施工单位”(民工)的综合保险连这个补贴都没有。 另外居住证在续签手续,外来人员婚育、子女教育、出国签证,以及一定时限内的保费清零等问题上也和本地户籍存在相当差异。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想要缩小贫富差距,照顾中、低收入及农村弱势群体,说起来容易,但在具体的地方策略实施上想要周全考虑仍然困难。

『叁』 这是本月的工资表,但下个月扣钱,社保医保也是,那该怎么做分录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住房公积回金答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实发数)
计提时
借:管理(销售)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肆』 请问法律专家一些问题,今年在上海本人工作时造成9级工伤,月工资只有两千,然后上个月社保局给我315

四、工伤待遇

(一)职工工伤治疗、医疗期间的待遇

1、工伤职工到指定医院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诊疗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全额报销。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按照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的标准报销。

2、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按照本市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2/3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3、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范围的疾病,其医疗费用按照现行劳保医疗及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有关规定执行。

4、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实行医疗期。工份医疗期的时间由企业指定的治疗医院提出意见,经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医疗期的时间按照轻伤和重伤的不同情况确定为1个月至24个月,严重工伤或职业病需要延长医疗期的,最长不超过36个月。工伤医疗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5、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给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本人受伤前十二个月内平均月工资收入。

(二)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致残等级的享受下列保险待遇:

1、致残一级至十级的,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根据不同致残等级,分别为伤残职工负伤前十二个月内平均月工资收入的24个月至6个月。其中:一级24个月、二级22个月、三级20个月、四级18个月、五级16个月、六级14个月、七级12个月、八级10个月、九级8个月、十级6个月。

2、致残一级至四级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平均月工资收入的90%至75%。其中:一级90%、二级85%、三级80%、四级75%。职工易地安家的,发给安家补助费。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旅途所需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按照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职工到达退休年龄时,伤残抚恤金低于国家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标准的,应当按照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补足差额部分。

3、工伤职工经评残并确认需要护理的,按月发给护理费。护理标准依照护理等级全部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部分护理依赖的护理费标准分别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4、致残五级至十级的,原则上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如本人愿意自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的,或者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合同后本人另行择业的,企业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补助标准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五级30个月、六级25个月、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

5、工伤职工需安装假肢、仪眼、镶牙和配置代步车等辅助器具的,需经医疗机构提出意见,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批后,其购置、安排和维修费用按国产普及型标准报销。

阅读全文

与社保里缴费基数31500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