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宜春今年二档社保要交多少钱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专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属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基数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并按政策实行保底封顶。缴费基数最低不低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高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个人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单位缴费基数的20%。各地的经济水平发展不一,所以缴费基数也是不同的。
Ⅱ 2019宜春市人均工资是多少社保缴费基数多少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2015江西社保缴费基数最低标准1550元专
为解决全省上年属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正式公布以前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简称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问题,进一步方便参保缴费和简化缴费经办程序,近日,省社保中心下发了《关于2015年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通知》(赣社保中心发〔2014〕51号),公布了我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2015年度六档缴费基数,其中第一档为1550元、第二档为2325元、第三档为3100元、第四档为3875元、第五档为7750元、第六档为11625元。
Ⅲ 江西宜春交33年社保一个月可领多少
除了交社保的年限以外,还跟个人账户金额以及当年的社评工资有关
Ⅳ 宜春社保2019交多少钱
要看你现在多少岁了,好像50岁就不能交社保了。如果你还没有到50岁,你可内以到社保局先将你之容前的社保费先一次性交清(差不多就2-3万块钱),以后再每个月按照标准费交就可以了,好像要交到60岁吧,以后就可以享受社保了。当初我也是去宜春社保局问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Ⅳ 袁州区企业社保缴纳标准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按照规定,员工应以上年度实际工资平内均数或容第一个月工资数为基数参保社保,低于最低缴费标准的,按最低基数参保,高于最低基数的,以实际工资为基数参保。
如果该员工是第一年在你们这里工作,在做个人所得税报表时,按实际工资填写即可,没有要求工资必须和社保缴纳标准相符。如果你按社保标准填报了,那年底在税务那里报上去的工资总额和你财务账的工资总额肯定就对不上了。
只是在第二年社保基数调整时,要按这名员工今年工资总额调整他的社保缴纳基数,因为社保那里在调基时,也会审查企业财务账的工资总额。
总之,如果你在报税务的账时按员工社保基数报的话,会造成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和地税账对不上。如果按员工实际工资报的话,在第二年会造成要上调员工社保缴费基数,不能再以最低基数缴费了。不可能兼顾,跟领导请示一下,斟酌着来吧。
Ⅵ 2019宜春社保缴费基数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2019届宜春六校联考答案,
这个题目太大了。
相关信息,
可询问学校教务处,
最直接的是问你的班主任。
祝你好运。
Ⅶ 宜春市袁洲区交满40年社保2022年退休能拿多少钱
你2022年就要退休了,很希望早点知道退休后的待遇问题,当然两年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版的未权知数也很多,比如:每年保费的调整和个人账户基数的增加,还有退休人员的整体基数的调整等等,希望你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快乐。
Ⅷ 2019宜春城乡居民社保
保险小编帮您解抄答,更袭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到其他地方工作并参加职工社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话除非可以提供在当地经营的营业执照,否则就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保缴费;要是参加城乡居民社保的话仅限于户籍所在地。
Ⅸ 宜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保险缴费基数按照江西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70%、80%、90%、100%、150%、200%、250%、300%设立的九个缴费基数档次确定月缴费金额。
江西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4736元;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5714元。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照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70%、80%、90%、100%、150%、200%、250%、300%设立的九个缴费基数档次确定月缴费金额。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考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
确保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确保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按时足额支付。
《方案》明确,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同时,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
自2019年目前低于16%的,要研究提出过渡办法。各省具体调整或过渡方案于2019年4月15日前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