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保入税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社保入税这已经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相关政策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行,那么社保入税对公司的影响有哪些?
社保入税对企业其他影响
“社保转税”并不一味地给企业带来负担。 “社保转税 ”一方面社保征缴由税务部门统一负责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务奉行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将有所减少。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第四十九条规定,纳税人为全体雇员按国家规定向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其指定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失业保险费,按经省级税务机关确认的标准交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可以扣除。
就受冲击的行业来看,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的影响可能最大。包括服务业中的酒店、物流、餐饮、快递以及传统制造业等首当其冲。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人工成本占到企业总成本比例较高,通常会达40%甚至更高,“社保转税”的变动,对这类企业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相对的税务筹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⑵ 国地税合并,社保由税务征收后企业应该怎么办
一、申报个税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不一致带来税收风险
关于社保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的,先看政策规定:
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职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现实情况是怎样操作的呢?绝大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都按最低缴费基数为职工缴纳社保,即按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为基数缴纳社保费。
但是,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以后,申报个税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都处于税务机关的监控之下,如果工资和缴费基数差异太大,是不是企业申报个税的工资存在虚高申报,导致税前虚列工资费用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
总之,企业以后为职工缴纳社保不能按最低缴费基数缴纳了。
二、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影响
简单的说,如果职工的平均工资超过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一般情况下都会超过的),如果调整社保基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企业社保费用,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减少企业利润。
举例说明:
以山东省2017年最低缴费基数3178元为例,如果按此标准,企业缴纳社保费用约为880元/月,职工个人缴纳社保费用约为327元/月,
如果某企业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则该职工月缴纳社保费用=880÷3178×5000=1385元,企业每年为该职工多负担社保费用=(1385-880)×12=6060元;
如果该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10000元,则该职工月缴纳社保费用=880÷3178×10000=2769元,企业每年为该职工多负担社保费用=(2769-880)×12=22668元。通过上述计算来看,对高工资待遇的企业来说,社保费用的增加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对个人的影响
接上例,如果按最低缴费基数计算,职工个人缴纳社保费用约为327元/月,年缴费为3924元;如果某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则年缴费=327÷3178×5000×12=6174元,年缴费增加6174-3924=2250元,即年到手工资减少2250元(不考虑个税的影响)。
从当前看,个人可支配工资减少,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个人是个利好,因为缴费基数的增加,个人社保账户余额也会增加,退休时发的退休金也会增加,尤其是国家每年都会涨退休工资,
目前已经十四连涨了,因为账户余额多,涨的也多。因此,提高缴费基数,对个人来说现在少拿,将来多拿。
总之,国地税合并以后,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社保缴费基数不能再按最低缴税缴纳了,对企业来说,负担确实会增加,企业应该提前规划,做好预算;对个人来说,现在少拿,将来多拿,应该来说,影响不大。
(2)企业如何应对社保税政扩展阅读:
申报
登记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的,根据其参加培训和就业状况,可向批准该定点培训机构的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
福建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福建省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将享受到财政每月80元的社会保险定额补贴,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每人每月55元、基本医疗保险费每人每月25元。
《通知》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同级财政预算中要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专项资金涉及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
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向街道(社区)申报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就可获得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资金由省和设区市、县(市、区)财政按财力状况和比例共同分担,标准一定三年。
《通知》明确,经核准,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直接支付给申请者本人。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职业培训补贴,不得重复申请。可探索以培训券或代金券培训试点。
按规定,培训职业(工种)按技能鉴定A、B、C三类标准确认。A类标准600元,B类标准500元,C类标准400元。实际培训金额低于上述标准的,按实际培训金额作为培训补贴标准。
当然,参加职业培训最终是实现就业。为此,《通知》规定,以上三类人员,参加培训后,取得福建省职业培训结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6个月内没有实现就业的,按最高不超过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60%给予补贴;对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按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
《通知》还特别提出,对本省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农村“两后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在技工学校培训时间满一个学期的,每人每次按18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培训时间未满一个学期即就业的,按实际就读时间,按比例给予补助。
⑶ 社保税务问题怎么解决
你好,社保要求税务局代扣之后,社保的欠缴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公司没有办法欠缴社保了,需要按照政策办理,谢谢
⑷ 社保新政如何避税
可以 公租房申请流程 1、申请家庭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领榷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Ⅰ》及其它相关表格。 2、属于《受理公告》申请对象范围的申请人填写好《申请表》到夫妻双方单位和家庭成员单位盖章后,在日常工作时间携带《申请表》
⑸ 建筑企业在社保移交税务以后如何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不作回答。社保缴费基数就是当地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公积金没有基数,以你个人实际收入的10%缴纳,单位、个人各负担5%。
⑹ 社保、个税新政下,企业、HR该如何应对
对于大部分HR来讲,这意味着工作量又要增加了,新个税累计预扣算法很复杂,社保内也不能批容次计算,员工人数少的公司,HR还能勉强应付,要是规模大,员工人数多,那真的是很头痛了。薪酬计算等所有这些复杂的excel工作,找对方法的话,其实可以快速解决。比如薪人薪事已经嵌入最新的个税社保算法,HR只需要导入员工薪酬数据,系统就会根据新算法自动计算,一键出结果,每月算薪工作轻松搞定,让HR的工作超级省心。
⑺ 社保入税政策对企业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应对方法吗
这个对企业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为在那企业的开支
⑻ 社保入税是什么意思,对企业有啥影响
社保入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1、这一次改革并不直接涉及个人负担和企业负担的调整。
只是把缴费征收机构统一调整为税务部门。不过企业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企业可能原来漏的面比较大一些,相应的负担就会上升;有的原来就比较规范,就不会有什么太多的负担。
2、对企业来说,以后打交道收费也好、税也好,都只跟这一个机构打交道。
从企业运行的成本角度来讲,也会降低,所以从长远来看这是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来讲很多中小企业压力的确非常大,所以给他们吃一个定心丸这还是非常重要的。
(8)企业如何应对社保税政扩展阅读:
社保入税意味着:
1、代征变直征,社保入税意味着将各项社会保险费转交税务局征收。自此以后,企业或者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据仍由社保局生成。
2、数据比对严征管,数据来源从企业提供变为了金税三期数据库,也意味着企业造假难度更大。征管手段更加信息化、更加精准,也会更加透明化。
⑼ 社保入税对于企业的HR来说,我们如何应对
社保移交税务部门征收,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企业要为职工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要和缴费基数一致才行,如果不一致的话,那么就会面临处罚的风险。
“社保”改革后的HR工作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HR就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调整企业员工结构,调节企业的用工制度,根据相关社保改革的规定合理的减少企业员工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人数。
2、利用税收洼地合理的规避社会保障金缴纳标准高的区域,调整高工资员工的收入结构,进而降低社会保障金缴纳基数。
3、为员工积极普及新的社保政策,让员工了解新的社会福利并主动参与企业的社保规则调整,确保企业与员工利益均得到相应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