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单位如何发放生育津贴给员工
你好,请问给该职工正常交社保了吗?如果生育前连续缴纳社保满1年的,生育待回遇直接去答社保局申请,不需要你自己计算。产假多少天根据生育方式自动核算:顺产/难产/符合指征的剖宫产/其他剖宫产/多胞胎,而生育津贴又跟产假天数有关=产假天数*(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也是社保局自动核算的发给单位(因为单位在职工休产假期间正常发工资交社保,所以这个生育津贴是社保局补贴给单位的),单位要做的就是发产假工资。津贴高于产假工资的,单位要把差额给职工。
如果没有社保,那么所有待遇都是单位支付了,其实你可以电话咨询当地社保局,问下该职工的这种剖宫产产假多少天
如果你单位一直没给职工交社保的话,那么问社保局也计算不出生育津贴。所以要不就直接发休产假期间该职工正常上班的工资就行了。
抱歉啊,问题2/3不清楚。
⑵ 生育津贴到公司账户后,是否要扣除公司部分社保再发给员工有什么具体的法律条文可以明确
你好抄,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生育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是强制缴纳的。生育津贴应当直接发给劳动者,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扣留。如果你单位扣留你的生育津贴,你可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足额归还被扣留的生育津贴并赔礼道歉,如造成损失的可要求赔偿相应损失。建议你先去当地劳动保障局咨询相关政策比较好。
⑶ 上生育险的员工,生育津贴是由社保发放还是由单位发放谢谢
生育津贴和生育手术、检查等费用一起由社保发放到单位账户上。 现在基本上是产假结束以后去上班才会办理报销,而产假期间单位也是按100%工资发给你的,就等同于生育津贴。这部分津贴就不会再给员工了,单位只会给你发放计划生育手术、检查等报销的费用。
⑷ 单位如何发放生育津贴给员工
你好,请问来给该职工源正常交社保了吗?如果生育前连续缴纳社保满1年的,生育待遇直接去社保局申请,不需要你自己计算。产假多少天根据生育方式自动核算:顺产/难产/符合指征的剖宫产/其他剖宫产/多胞胎,而生育津贴又跟产假天数有关=产假天数*(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也是社保局自动核算的发给单位(因为单位在职工休产假期间正常发工资交社保,所以这个生育津贴是社保局补贴给单位的),单位要做的就是发产假工资。津贴高于产假工资的,单位要把差额给职工。
如果没有社保,那么所有待遇都是单位支付了,其实你可以电话咨询当地社保局,问下该职工的这种剖宫产产假多少天
如果你单位一直没给职工交社保的话,那么问社保局也计算不出生育津贴。所以要不就直接发休产假期间该职工正常上班的工资就行了。
抱歉啊,问题2/3不清楚。
⑸ 公司收到社保的员工生育津贴如何入账
社保局发生育津贴到公司,然后公司做入账,到发工资日期再做出账给员工.
⑹ 公司没有给员工买社保而是每月给社保补贴,那么这个补贴能因为政策减免吗
不管签了啥,公司不交社保都是不合法的,你可以要求公司缴纳社保,但是公司补缴社保后可以要求退回社保补贴。至于少给或者不给,你完全可以要求公司缴纳社保,他们能少缴那是他们的事情。你可以要求公司正常缴纳社保,不缴是违法的,一告一个准。
⑺ 生育后社保局打到公司账户上的津贴报是个人的还是给公司的
先打给公司,由公司给个人。
津贴的费用是先到公司账户上。公司会根据在产假期间给职工发的多少工资,扣除后剩余的全部给职工。如果产假期间,公司没发基本工资,那报下来的生育津贴,公司应该全额给付。生育保险政策强调,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
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也就是说,生育津贴不会低于单位平均工资标准。
举例来说,一名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5000元,而用人单位当月的平均工资为4500元,由生育保险基金统一支付给单位后,超过平均工资的500元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假如女职工每月生育津贴为3500元,而用人单位当月的平均工资为4500元,其中的1000元差额需要用人单位补足。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7)社保津贴是发放给员工吗扩展阅读
女性从业人员享受生育津贴的天数按下列规定计算:
1、妊娠7个月以上生产或者引产的,妊娠不满7个月早产的,按90天计算。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2、妊娠3个月以上、不满7个月终止妊娠的,按45天计算。
3、妊娠不满3个月终止妊娠的,按30天计算。
4、女性从业人员实行输卵管结扎手术的,按30天计算。男性从业人员实行输精管结扎手术的,享受生育津贴的天数按15天计算。
此外,生育津贴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本条例的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足额发放。从业人员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实际工资的,由用人单位予以补足;高于其实际工资的,用人单位不得截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生育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