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保纳税基数怎么算的
说明一下概念,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社保公积金-起征点-专项附专件扣除-其他扣除,个税属=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交社保时不涉及个税的;社保缴费基数=前一年员工的月平均工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求专业人士,社保缴费基数,公积金基数到底怎么计算是税前,还是税后个人收入总额是多少
1,公积金基数跟社保基数应一致。比如社保8k,公积金也应该是8k标准
2,税前。实发工资是应发先减去社保公积金,再减起征点,再减专项附加扣除的顺序。所以按照应发工资去算基数很合理。
3,末尾的问题因为数据全部由企业来申报,而企业账上别管社保个税啥的,总数全是工资薪金列支的,所以以企业角度的工资薪金值为标准。
⑶ 关于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基数的计算
社保基数是根据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的;
而个人所得税缴纳基数是按照员工当月的应发工资(除去社保和公积金)-3500(免税额)计算的。
一、工资为5500元每月,帮你分析一下,需要交纳的保费的计算如下所示:
1、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5500*2%=110元,单位5500*8%=440元;
2、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12%;5500*8%=440元,单位5500*12%=660元;
3、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5500*1%=55元,单位5500*2%=110元;
4、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个人无,单位5500*1%=55元
5、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个人无,单位5500*1%=55元
6、公积金:个人3.5%,单位3.5%;5500*3.5%=193元,5500*3.5%=193元。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因此个人总计为:802元,单位总计为:1650元。
计算的数据可能会与实际的有出入,但计算的方式是这样的.
因此需要交纳的税率基数为5500-802=4698元,而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收入额-2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即
(4698-2000)*15%-125=279元
因此剩下的余额为:6000-802-279=4919元左右。
除去税收和保险,应该代发工资为:4919元左右。
二、按国家规定,社保如果你是刚入公司那就以第一个月的工资为基数。如果你是入公司多年,按你上一年的平均工资为基数。
工资减去社保(公积金)之后再算个税。
三、公积金与社保是一样的。基数乘以百分之几(这要看你们当地的比例,全国每个地方和每个地方不一样,北京的12%)
(3)购买社保缴费基数多少就要扣税扩展阅读:
1、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2、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了1874年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参考资料: 社会保险基数-网络 个人所得税-网络
⑷ 工资10000,社保基数12586缴纳社保,个税按多少申报
应纳税额=应发工资-个人缴纳社保-个人缴纳公积金-其他扣款。
个人缴纳社内保,看你在哪个地区了,容北京地区,个人缴纳社保比例如下:
养老保险8%,工伤保险,个人不缴纳公司缴纳,失业保险0.2%(农村户口不缴纳),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2%+3元(大额医疗)。
因此,应该按照10000-(12586*10.2%+3)=8713元来缴纳个税。
⑸ 社保缴费基数可以与个人所得税不一致吗
社保缴费基数可以与个人所得税不一致,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按照去年工资的平均数来确定的,而个人所得税是根据实际收入情况来确定交税额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5)购买社保缴费基数多少就要扣税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⑹ 社保4000为基数需要交个税吗
若工资单上扣除社保费用前的应发工资是4000元(不考虑个税,而且是单位申报社保局的工资),那粗算的话,你个人扣11%到手现金是4000-4000*11%=3560元。
单位为你实际支付还有社保费用,并没有在工资单上反映。4000*29%=1160元
单位总的为你支出可以理解为4000+1160=5160元
单位社保费用承担比例过大,而且多交的钱员工一分也享受不到(排除生育、失业,这两项金额也不大)。都被国家统筹去了,一点也不划给个人(刚推行那几年还有划一部分到个人账户)。所以单位可能会社险规定的最低比例缴费(就是不会按4000工资申报,可能按2000或2500等的),大家也没必要和单位理论。若按4000,单位交1160,若按2000,单位交580元,一个人上每月就可省580元。若以加班、津贴等形式或帐外补贴给个人不是皆大欢喜。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⑺ 社保缴费基数比个税基数高可以么
.社保缴费标准是以当地最低平均工资线朝上给你们缴纳的,一般只交一个基本的社保,要多交一点,你工资就多扣一点。你自己扣的多,社保自然交的就多。是公司和你个人共同交这个社保的。你要想多交一点,跟公司商量去。
3.个人所得税你们适用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税目。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你知道你的工资,在网上找一下税率,自己算一下,别在这瞎怀疑。
⑻ 社保纳税基数怎么算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说明一下概念,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社保公积金-起征点-专项附件扣除-其他扣除,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交社保时不涉及个税的;社保缴费基数=前一年员工的月平均工资。
⑼ 缴纳社保的基数是按照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计算的呢
五险一金的基数是税前工资。
社保缴费基数指公司上一年度员工工资总额,实践中不一定完全等于工资总额。根据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三倍为上线,60%为下线。超下线按下线缴费,超上线按上线缴费,区间按员工工资额度缴费(工资总额包括工资、补助、奖金及其它国家规定纳入社会保险基数的内容,并不单纯指每月发放的工资净领额度)。
(9)购买社保缴费基数多少就要扣税扩展阅读:
《社会保险法》
第九十条: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更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费率,导致少收或者多收社会保险费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其追缴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或者退还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⑽ 关于社保缴费基数和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可以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目前,上述“三险一金”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付,因此对于单位按照规定的缴费比例实际缴付的,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按照规定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简而言之,个人在取得单位发放的工资薪金所得时,其收入额中就不需包含单位缴付的部分,而个人从当月工资中缴付的个人缴费部分,则允许从应税收入中扣除。如某人单位和个人各按规定缴付基本养老保险560元、320元,11月实发工资4000元(不含单位缴付的基本养老560元),则扣除后的收入为3680元。
值得注意的是,允许免税和税前扣除的“三险一金”是有规定标准的,对于超过标准缴付的部分,需并入职工的当月工资薪金中合并纳税。一方面,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纳税申报时,对单位缴存的“三险一金”,如果计入了工资单发放总额,就可以在规定比例和标准范围内扣除;但企业通常的简便做法是,直接不将该部分计入工资单发放总额,因此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也不能再次重复扣除。
另一方面,对于扣除标准,“三险”的规定是其缴费基数为员工上月工资总额,缴费比率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14%(非深户13%)、个人8%,“基本医疗保险”单位6.2%、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1%。而住房公积金的扣除标准则相对复杂,其缴费基数为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且该平均工资不能超过我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缴费比例则为该基数的12%,即上述3倍、12%的两个标准都不能超过。如我市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的3倍为15654.8元,某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20000元,缴存比例为15%,则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为20000×15%=3000元,缴存基数与扣缴比例均超过标准,则准予扣除的住房公积金为15654.8×12%=1878.6元。而若缴存比例为10%,则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为20000×10%=2000元,但其缴存基数超过了规定标准,故可准予扣除的住房公积金为15654.8×10%=1565.5元。
据介绍,“三险一金”属于税法规定的免税所得和法定税前扣除项目,在单位为个人提供相关养老、医疗、就业和住房保障的同时,税法也给予了相应计税优惠,减轻了纳税人的税负。但地税部门也提醒缴存单位,对于超出标准的缴存部分需依法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