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起,靖江社保缴费基数调整,你的工资是多了还是少了
社保缴费基数调整,与任何人的工资无关,仍然按个人收入缴费。
Ⅱ 靖江社保缴费基数2019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江苏泰州五险一金包括社保与公积金,版权具体来说,2018年泰州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如下:
(1)泰州社保缴费基数
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工资上限为19935元,下限为3125元。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工资上限为19935元,下限为3360元。
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全市合并实施后的医疗保险(即原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伤和失业保险的月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2)泰州公积金缴费基数
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工资基数的上、下限与2017年度保持不变,上限为18000元,下限市区为2328元,靖江、泰兴、兴化为2299元。
对江苏泰州五险一金有疑问,可向泰州社保中心和泰州公积金中心咨询。
Ⅲ 靖江社保和公积金缴费基数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不是必须一样的基数,如版果说单位想多交公权积金,提高交纳基数和比例就可以实现的。
同时,社保局对于社保的基数规定了最低档和最高档,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一般以最低档居多。
举个例子:B地社平为30000元,那么每月最低档基数为30000*60%/12=1500元,最高基数为30000*300%/12=7500元。
针对以上数据,单位就只能在1500----7500之间选择。
Ⅳ 靖江企业最底社保到退休可以拿多少退休工资
这个就还要看你的跟零是多少,工龄越长的话接受也会越高,工资就越高。如果你的工龄不长就玩的满都交了15年的话,那退休工资那看大概就是千把块钱左右。
Ⅳ 江苏靖江的企业,按最低缴费基数帮员工缴社保,个人需缴多少钱,单位需缴多少钱
打个电话问一下吧!
Ⅵ 2019年江苏靖江自交养老保险和医保共交多少钱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目前个人承担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8%。
1、首先专要明确一属点,社保每月需缴纳多少钱,是根据你参保缴纳的基数多少来确定的。缴费基数假设是3000元,单位承担缴纳养老保险20%(600元),个人承担缴纳养老保险8%(240元)。
2、各地的缴纳基数一般有多种档次,有一个下限和最高的上限,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基数缴纳。同样,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都是按选择的缴费基数然后按不同险种的比例扣缴,方法同上。
Ⅶ 靖江社保个人最低每年交多少钱
您好!
各地区交费不一。请拨打社保热线12333查询,会给您权威的解答。
Ⅷ 每年靖江社保缴费时间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我今年32岁靖江人,现在回上海工作,上海只交纳答外来从来人员综合保险,我想在靖江参加社保可以吗?需要什么手续?
社保办理有两种方式:
(—)个人名义交纳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请,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备两张,保费,申请书等即可。且只能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两种。
交纳多少是根据当地去年社平工资进行计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样的。
比如A地社平工资为20000元,那么养老保险交纳额为20000*20%=4000左右/年,医疗为20000*10%=2000左右/年。
另外也规定了最低档和最高档,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一般以最低档居多。
另外,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只要续费平时也是可以的)。
(二)或者以单位方式代交的身份购买社保。而是外地户口,只能通过单位方式购买社保。
另外,如果说办理社保,最好通过第二种单位交纳方式比较好一点,因为单位会为我们承担很大一部分费用,进而减轻自己的交费压力。
Ⅸ 江苏靖江社保
必须转的
Ⅹ 谁知道靖江公司社保(五险)怎么交的
你好,所需材料有:1、《营业执照》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文件,或其他批准执业证件(复印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3、《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基本账户的开户银行、户名及帐号);4、《税务登记证》复印件(企业); 5、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企业); 6、整个单位最近一次企业职工实际工资发放花名册(企业);7、填写完整并经单位盖章的《社会保险登记表》(一式三份)和《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增加花名册》(一式二份),企业需签订《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承诺协议书》。核算在当地人社局下属养老保险局、医疗保险局、就业局各自缴费,或者人社系统为方便社会参保而成立的“基金结算中心”(所有险种参保都在此一家单位办理)。具体可114电话咨询,或登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查询,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