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给交的那部分社保
1、公司交的部分进入统筹账户,对个人而言,它是基础养老金的一部分,而医疗住院报销也是依靠统筹账户等。
个人所交的进入个人账户,也是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医疗的个人账户用于门诊和统筹报销之外的自费部分。
2、换公司了,社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地区不一样,可能险种,缴费基数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通常缴费也是不同的。
3、个人账户部分的钱都是属于个人的,只是限定用途。而公司交的部分,通常以年限的方式计算。
2. 社保的公司缴纳部分如何处理
1、办理转移后,养老保险就可以累计算的。目前政策,社保异地(跨省、跨地区)转移,仅养老保险可向户口地转,而且只转个人账户金额,公司交的不能转,同时还需要是城镇户口。
2、符合转移条件的,先去户口地社保机构开户,开具接受函及获取相关社保转移资料(当地社保机构名称、开户行名称以及账号等),再到转出地社保中心办理转出手续,然后回户口地办理转入。
3. 每个月缴纳的社保金,公司缴纳的部分是如何划分的
按地方的社保政策执行,城镇居民一般按单位20%,个人8%
4. 社保公司交的部分吗
社保是与来工资相挂钩的,单位和自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生育保险(0.8%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单位0.5%-1.6%全由单位承担)。因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区承担的比例有所不同。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5. 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会计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分别怎么入账
社保应先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的明细科目,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部分: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单位)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各项保险(单位)
个人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各项保险(个人)
银行扣缴: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各项保险(单位)
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各项保险(个人)
贷:银行存款
如何计算保费: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2. 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即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费率。我国《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的征缴费率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规定,对不同的社会保险险种,我们实行不同的征缴比例。
6. 社保公司缴纳部分比例
1、通过单位缴抄纳养老保险的,单位一袭般缴纳比例为20%(各地政策不一),个人缴纳比例为8%。
2、以自由职业者身份缴纳养老保险的,个人缴纳比例就相当于原单位缴纳+个人缴纳比例之和。
举例说明:上海城保通过单位缴纳社保,单位缴纳22%,个人缴纳8%,而以自由职业者身份缴纳养老保险,比例就为30%。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7. 企业缴纳的一部分社保,和个人缴纳的另一部分社保,应该怎么做账
借:管理费用--社保(公司缴纳的一部分社保)
借: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个人缴纳的另一部分社保)
贷:银行存款
8. 社保公司缴纳部分比例是多少
上海社保费缴纳单位按35%的比例:养老21%、医疗11%、失业1.5%、生育1%、工伤0.5%。
个人按10.5%的比版例:养老8%、医疗2%、失权业0.5%、生育0、工伤0。
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按7%缴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9. 社保公司缴纳部分查询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个人名义查询:职工个人凭身份证,去社保局领取官网登陆密码条,凭此密码条登录官网即可查询职工个人账户及个人医疗卡消费信息。
单位名义查询:登录官网,点击“单位人员缴费信息查询”,输入该员工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相关信息。
另:也可以拨打社保服务电话“12333”,通过身份证查询个人信息。日常职工自主查询,便于职工了解用人单位是否按时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10. 社保公司缴纳部分查询
个人名义查询:抄职工个人凭身份证,去社保局领取官网登陆密码条,凭此密码条登录官网即可查询职工个人账户及个人医疗卡消费信息。
单位名义查询:登录官网,点击“单位人员缴费信息查询”,输入该员工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相关信息。
另:也可以拨打社保服务电话“12333”,通过身份证查询个人信息。日常职工自主查询,便于职工了解用人单位是否按时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