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社保延期缴纳
第一社保年限要求是累计,并非连续。所以不会作废之前的
第二是否能补缴纳5月份的,应专当咨询当属地12333社保咨询电话。我不清楚其他地方是否也是一样(上海是不能补缴的,除非是在职职工单位漏缴,自由职业者是无法补缴的)
第三停缴社保期间影响的是你的医疗待遇,停缴期间如果生病了医疗待遇无法享受,恢复缴费后可以继续享受。至于停止或恢复待遇时间问题也请咨询当地医疗保险咨询电话
『贰』 我的社保缴费不到15年,办的延续交到55之后,还差2年,现在可以补交吗
这种情况下应该还可以再补交二年,凑够15年,然后再办理退休手续,领取退休金。
『叁』 社保中断缴费怎么办补缴和续交有什么区别哪些人需要
1、(1)如果你的社保出现有欠费记录的,即无办理暂停的,就要补缴欠费才能续缴; (2)办理了社保费暂停缴纳的,无需补缴,只需向用人单位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计划生育证明,就能续缴; (3)参保人只要能在退休年龄前累计缴满15年(180个月),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你的补充想法是正确的。 2、如果你的距离退休年纪不到15年,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要自己把中断的部分补缴,如果你只要20-40岁就根本不必担心这个问题,等有工作单位的时候在继续缴社保就可以了。
『肆』 退休年龄到,社保未满十五年的延续缴费期间不能在原单位上班吗不用单位缴费,全部自己缴费的,还能在原
这个并不限制,有许多单位返聘高技能人才继续发挥余热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不能再参加职工社保,如果参保缴费不满15年的话只能将其转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继续参保缴费至满15年然后申请退休。
但是能否继续在原单位上班并没有限制,只要与原单位协商好新的待遇等,就可以继续上班,但是此时不再是劳动合同,而是劳务合同,不涉及社会保险,但是用人单位最好为当事人参加商业保险,以规避万一发生的风险等。
『伍』 社保中断得有点久了,可以续交么
可以。养老保险如果中途断缴可以补续,医保如果中断,则在中断期间不能享受医保待遇。
社保一旦断缴,除了会对参保人的缴费年限核算、社保待遇领取等“长线”结果产生影响,在一些城市,对参保人短期内的买房购车和落户计划的影响则更为直接。
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社保的连续缴纳年限直接与购房、买车摇号、落户资格等挂钩。以北京为例,非京籍居民要取得购房资格,需连续缴纳社保或纳税满5年;而买车摇号则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此外,在北京买房和买车都强调“连续”缴纳,补缴无效。而在北京落户,在京连续缴纳社保7年及以上则是必备条件。
(5)社保延续缴费扩展阅读:
北京等地车市、楼市限购令出台后,催生出代办社保业务,并迅速发展成为签订假冒劳动合同、补缴社保费用、领取社保证明等一条龙服务。
针对某些中介机构和个人承诺为个别外埠人员补缴养老保险的情况,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明确表示,一经发现属于违规补缴的情况,将对违规补缴产生的缴费年限和账户进行清理,后果由违规个人承担,并将相关信息记入个人信用警示系统。
另有情况则是,部分劳动者因个人原因(如自由劳动者),没有公司为其缴纳社保,而自己又想缴纳社保,于是选择由代理机构代理办理社保。问题在于,这种所谓的“挂靠单位”与没有单位的个人之间是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这种方式也不可取。
根据2016年7月实施的《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证明材料等方式获取社会保险参保和缴费资格”,也就是说“挂靠”缴纳社保是违法的。
『陆』 缴纳社保作为国家的福利制度,延续多年,交社保还有补贴吗
现在很多人都有社保卡,社保卡确实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工作单位,每个月缴纳的社保费用,由个人以及企业共同承担。如果是自由职业者,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缴纳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也可以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我们的社保是国家推出的福利政策,已经延续了很多年。那么,缴纳社保有什么补贴吗?
然后,就业困难的人员也可以领到社保补贴。就业困难人员主要包括没有就业的家庭成员或者因为年纪太大找不到工作的就业困难人员,以及长期失业人员。这些人如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可以获得每月350元的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以及100元职工医疗保险补贴。这些人,领取补贴的年限可以达到3年。
『柒』 两个月左右没工作,社保要怎么处理!需要自己去缴费,还是新工作之后自动延续
没有找到工作可以自己缴纳社保,社保还存在。差的空隙可以直接到社保局补交,或者是让单位帮你补交,都是自己出费。
找到工作后,本人凭用人单位出具的已备案的《录用人员登记备案花名册》到其原参保代理点办理缴费核减手续。然后由用人单位到市社会保险征缴中心基金征缴管理科办理续保。
社保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自己缴纳的进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自己缴纳的进入个人帐户);
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工伤保险:单位0.2-2%,个人不缴纳;
生育保险:单位0.6-1%,个人不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