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员工社会保险管理办法
第二章 员工福利保障
第二条 员工福利分为社会保险和公司福利两类。
第三条 社会保险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强制执行的各类社会保险、基本住房公积金。
第四条 公司福利包括内部福利保险和其它福利。
第三章 社会保险及缴纳程序
第五条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立法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居住等方面,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或补偿(以货币形式体现)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第六条 社会保险的种类: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基本住房公积金等(简称“五险一金”)。
第七条 社会保险的对象: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录用条件并履行相关手续,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员工。
第八条 社会保险的参加与缴费:各分支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应当根据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及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基本住房公积金。
第九条 缴费帐户的建立与转出:对新入司或离职的员工,在正常情况下各分支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应及时为其办妥“五险一金”缴费帐户的建立或停缴转出手续。
第十条 缴费基数的确定:原则上由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经营情况,每年确定缴费基数指导意见。
第十一条 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当地政府有明文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按照“不超过当地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上限,不低于当地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下限”执行。其中,当地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以当地政府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十二条 缴费比例的确定:原则上以当地政府制定的固定比例执行;如果有浮动比例的,取其下限比例或不超过分公司指导意见的相应比例作为执行标准;超出上述标准或缴费比例与分公司指导意见差异较大的应事先报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三条 缴费与扣款流程:各分支机构每月应在政府规定的时间内,先向政府有关部门缴纳“五险一金”,之后应及时准确地填报员工及变更人员“社保及公积金缴费明细台账”;其中个人缴费应在员工当月10日发放的基本工资中扣除。
第十四条 缴费对帐:各分支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每月应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对帐,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第四章 异动人员社会保险缴纳程序
第十五条 缴费帐户的转移:因工作需要离开原机构的员工,如本人提出“五险一金”转移的,应由本人填写《异地扣款缴纳社会保险申请表》。经批准同意后,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为其办妥“五险一金”的转出或停缴手续;新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接到《异地扣款缴纳社会保险申请表》后也应及时为其在当地办妥新建或续缴手续。
第十六条 缴费基数的确定:参照第三章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缴费与扣款:对工资发放地与“五险一金”缴纳地不在同一地区的员工,“五险一金”缴纳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在每月5日之前将当月“五险一金”个人缴费金额通知工资发放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其当月10日的工资中扣除,避免出现“五险一金”的漏缴或错缴等现象的发生。
第五章 社会保险的月报管理
第十八条 各分支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在每月10日之前将上月五险一金“社保及公积金缴费明细台账”按统一格式报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十九条 新分支机构首次参加社会保险和基本住房公积金,或当整体缴费基数或个别缴费比例调整,或有浮动缴费比例时,应提前30天将拟订的具体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文件上报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批,经同意后执行。
第二十条 在日常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并经常收集各地方政府制定的最新政策法规,及时报告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同时要加强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这是我公司的员工福利管理办法,可以参考一下!
Ⅱ 劳动法社保缴纳规定
《劳动法》关于社会抄保险袭的规定为用人单位不得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每个劳动者都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一百条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2)员工社保缴纳规定扩展阅读:
劳动者在缴纳劳动保险后,出现以下情况可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劳动法》
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Ⅲ 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基数有规定吗
按照养老保险条例,是按照员工个人的实际工资来做基数。
各地还规定了最高和最低缴费基数,比如四川规定个人基数最高不超过上年度全省社平工资的3倍,最低不低于社平工资的40%。
实际中,每个人每月工资不一样,单位并不会每月调整基数。正规公司的做法是在每年1月,将员工上年度的所有薪资加起来算平均数,将该数据作为次年的缴费基数。
所以你可以找单位谈。单位不应的话,可以像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12333,。
Ⅳ 公司给员工缴纳社保的规定吗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社保和公积金现在都是国家强制缴纳的,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应为在职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就算是确有困难的单位也只能是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但是绝不是不缴。
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保或公积金违反了国家规定,可以向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举报、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Ⅳ 现在单位为员工交纳社会保险是怎么规定的啊详细点。
现在的有关规抄定是养老保险袭每月扣工资的百分之八,医疗保险马上要出台新规定了,但老规定是扣工资的百分之二,失业保险扣工资的百分之一,生育保险与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出。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须每月及时缴纳保险,否则,劳动者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同时获得经济补偿金。
Ⅵ 深圳企业员工社保缴纳规定
你怎么会这么傻,自己工资是4000,干嘛要按2000来交啊,缴费基数越高,将来你的养老保险领得越多了,而且一旦你要申报医疗报销或者其他险种报销,都是按你的缴费基数来算的,你为什么要降低自己的缴费基数啊。单位承担的是大头部份,个人承担的是小部份而已,这点钱现在扣了没什么的啊。你就为了省这点小钱啊。
按照国家规定,社保缴费基数是按员工的实际工资申报,但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缴费水平,也就是假如你实际工资是2000,但社保规定最低缴费基数是3000,那就得按3000来缴。如果你的工资高于3000,那就按你的实际工资来申报。
如果你的公司按照国家规定,如实按你的实际工资水平来申报社保缴费基数,证明你的公司还是相当正规的。这种好事人家盼都盼不上,别人还想自己缴费基数高一点,为将来着想,你倒好,反过来了。除非你是贵公司的人事或者老板,不想帮员工按实际工资来申报缴费基数了,来节省公司的开支了,要不然不明白你在想什么。
你要是笨到这种地步,想降低你的缴费基数那你就和你公司的人事商量咯。至于公司怎么做,他们同意了就自然有他们的做法,就不是你个人考虑的问题了。我都怀疑你不是说你,你是说你单位的其他员工。如果不按员工的实际工资来申报缴费基数,一旦被某个员工投诉说实际缴费基数低了,或者一旦有员工有工伤之类事故,将来报销的时候发现不是按自己工资实际申报,致使拿到的赔偿减少了,然后被社保局查出,公司将会很麻烦,除非你们公司能自圆其说,能掩盖事实。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Ⅶ 国家规定企业要为员工缴纳多少社保
社保由单位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五项社保的具体缴费比例各地有所区别,但大致分别为:
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工资的20%和8%;
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10%和2%;
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2%和1%;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约2%,个人不缴费
Ⅷ 单位为员工交纳社保的标准是什么
单位给员工购买社保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具体收入具体计算的。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社保缴费比例,即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费率。我国《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的征缴费率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规定,对不同的社会保险险种,我们实行不同的征缴比例。
保费计算公式: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8)员工社保缴纳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七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第六十一条
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应当依法按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并将缴费情况定期告知用人单位和个人。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