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员工自愿放弃社会保险,企业以现金形式发放给个人,是否合法
不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给员工购买社保和签订劳动合同都是强制行为,是不能双方约定的,约定了也是无效的。
就社保来讲,社保的钱是单位和员工各交一部分给国家的社保机构的,单位发钱给员工是不能代替社保的,即使发现金,社保也还是没有买。而签合同是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不能约定的。
(1)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基数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
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❷ 员工签属自愿放弃社保申请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员工签属自愿放弃社保申请书不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国家对企业及劳动者的强制性要求,用人单位不缴纳或不按规定缴纳都属违法,单位对于包括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费、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保费。
代之以现金补偿、试用期满才给劳动者缴纳社保费、与劳动者协商选择参保险种及缴费基数等做法,均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劳动者自愿申请不购买社会保险,造成无法享受相关的社会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来承担。
劳动者自愿申请不购买社保行为不能对抗国家的社保征收制度。作为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和直接从劳动者工资上扣除个人应缴部分具有法律依据。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自愿申请不购买社会保险造成无法享受相关的社会保险待遇,不应由其承担来抗辩,是不成立的。
(2)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基数扩展阅读:
第九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助组成。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二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助。
第十三条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不得提前支取;每年参考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和物价指数确定记账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余额可以继承。
❸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用人单位能否免责
用人单位不可以免责,需要承担部分的法律责任。在现实生活里,很多在应聘的时候,应聘者都会询问公司的人事部门是否会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这些保险实际上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同时也是政府强制购买的一种社会保障基金。
如果工作的企业拒绝为你缴纳社保,或者以其他的理由来威胁你自己放弃社保,这时你一定要拿出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这样才能为你未来的生活多一份保障,在退休之后才能够领取社会养老金,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旦失业或工伤,社保就能够提供非常必要的保障,所以社保是万万不能省去的。
❹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不能免责,公司需不需要缴纳社保
员工即使自愿放弃社保,单位其实也不能免责,即便是员工自愿地放弃了社保公司依然需要替员工缴纳社保,因为这是国家相关法律所规定的。我国的《社会保险法》中的第4条规定: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义务是每个人必须要履行的,所以社会保险其实是具有法定的强制性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其实都不能够以协议的方式去少交或者不交,这样一来其实是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的。
所以即便是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其实对此也不能免责,交社保是每个人的义务所在,并不是他们的责任。责任可以选择不去负责,但是义务必须要履行,因此员工无论是否自愿放弃社保,他们都必须得交社保,如果不交员工有责任公司也有责任。
❺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用人单位能免责吗
不能
员工复自愿放弃社制保,人社部明确用人单位不能免责。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这既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应尽义务,不能根据职工或者用人单位意愿而免除,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基数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不同于单位缴纳的五险,个人缴纳的三险缴费周期为一年,每年的四月到六月为缴费期,缴费额为全年保险额,根据国家的保险标准要求,采取多退少补的方式。
缴费地点为户籍所在地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缴费需要的材料主要是身份证,现金或刷卡支付都可以,缴费额根据不同地区有所不同,缴费标准也有一定差异,现在一般是九千到一万左右。
❻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单位不能免责是怎么回事
人社部近日表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这既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应尽义务,不能根据职工或者用人单位意愿而免除,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此,有网友评论表示:希望我的Boss(老板)也可以看到,希望我们也能足额缴社保,但公司不愿意,还说是为了让我们拿到手的工资能多一些,要是真的为我们着想,你倒是涨工资啊!
(6)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基数扩展阅读
社保的征集方式
1、比例保险费制
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采用比例制,原来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保险人遭遇风险事故期间所丧失的收入,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须参照其平时赖以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为衡量给付的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保费计算的根据。
以工作为基准的比例保险费制最大的缺陷是社会保险的负担直接与工资相联系,不管是雇主雇员双方负担社会保险费还是其中一方负担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的负担都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其结果会导致资本排挤劳动,从而引起失业增加。
2、均等保险费制
即不论被保险人或其雇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计收同额的保险费。这一制度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普遍实施;而且采用此种方法征收保险费的国家,在其给付时,一般也采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义。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缴纳相同的保费,在负担能力方面明显不公平。
❼ 对于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员工和企业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朋友你好,如果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的情况下,其员工要求企业补缴,那么企业就必须要为员工补缴,另外,员工是可以以企业未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为由,要求立刻解除劳动关系,并获得经济补偿金的。但是因为员工他有签订自愿放弃社保缴纳协议的在某种层面上要求的经济补偿金是不被支持
❽ 如果公司强行要求员工自愿放弃交社保的怎么办
你好,国家政策规定企业必须为职工足额按时缴纳社保。如果你公司不为职工缴纳社保,你可向当地社保部门举报该公司,并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企业足额按时缴纳你的社保,并对之前已经拖欠的社保进行补缴或者是赔偿相应的损失。
❾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公司需要进行赔偿吗
员工自愿放弃社会保障,法院不支持赔偿。
案号:2013 苏中民终字第1800号,这个案例值得去阅读。在判例中,一名雇员张翠山虽然不是张无极的父亲,但也是戏精,他自愿放弃社会保障并辞职要求赔偿。
看到这个先例,很多人力资源人员可能会立刻感到舒服,但这是否意味着企业可以允许员工自愿放弃社会保障?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那还是有点天真。
如果员工要求偿还社保,企业必须百分之百偿还。
本案仅属于法院受理的职工赔偿请求,与社会保障无关,法院不受理社会保障赔偿案件。如果员工单独向所在国的劳动监察部门或社会保障中心报告并要求追加付款,企业将必须为所有员工的工作时间支付100%的社会保障费,并可能面临社会保障中心的处罚。说白了,员工放弃了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但企业不能放弃支付社会保障的义务。